一句「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成了最有情懷辭職信。
湖南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全國排名第10。在更大範圍看,約等於世界排名第82的阿曼的國土面積。
湖南不太大,我想帶你去看看…
來湖南看看,也不需要你辭職…
【長沙】
長沙,別稱星城,古稱潭州,是湖南省省會。長沙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有3000年悠久的歷史文化,美景密布。
嶽麓山風景區
南嶽衡山72峰之一,位於長沙湘江兩岸,由丘陵低山、江、河、湖泊、自然動植物以及文化古蹟、近代名人墓葬、革命紀念遺址等組成。
世界之窗
將世界奇觀、歷史遺蹟、古今名勝以及世界民居、民俗風情、世界歌舞藝術表演、大型機械遊樂匯集於一園,採用"一票制" 經營。
靖港古鎮
又名溈港,位於長沙市西北部,民國中期與津市、洪江同為湖南繁盛三鎮,有「小漢口」之稱。目前古鎮保留木結構建築佔整個建築的三分之一以上,古建築大多建於距今已有600餘年的明代。
大圍山森林公園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有珍稀動植物的「博物館」之稱,森林覆蓋率高達99%,空氣中每立方釐米負氧離子含量高達85900個,可以說是「綠色氧吧」。
【株洲】
株洲,是京廣線、浙贛線和湘黔線的交接點,為中國重要的鐵路樞紐。株洲歷史悠久,炎陵縣是炎帝安寢之所,還擁有湖南第一高峰和國內唯一的紅軍標語博物館。
株洲方特歡樂世界
位於株洲市雲龍新城,是華中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題公園。方特歡樂世界以科幻體驗為最大特色,採用當今國際一流的理念和技術精心打造,可與當前西方最先進的主題公園相媲美,被譽為「東方夢幻樂園」。
酒埠江
包括酒仙湖、攸女仙境、寶寧寺、地質博物館、大壩、官田古鎮、水上樂園等景點。景區內的寶寧寺是湖南開創最早的佛教禪院之一,為佛教禪宗曹洞宗的祖庭。
炎帝陵
中華民族始祖炎帝神農氏的安寢聖地。相傳炎帝晚年為民治病,採藥來到湖南,日遇七十毒而不綴,最終因誤嘗「斷腸草」而崩葬「長沙茶鄉之尾」,即今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鹿原鎮鹿原陂。
神農谷國家森林公園
總面積10000公頃,區內活立木蓄積161.47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8.75%。這裡至今保存著我國南方地區最大的一片原始森林,面積達11.6萬畝;空氣負氧離子含量位居亞洲第一;境內的酃峰,海拔2115.2米,為湖南第一高峰。
【湘潭】
湘潭是中國文化名城、紅色旅遊之鄉、湘蓮之鄉和偉人的故裡,是毛澤東、彭德懷、齊白石、曾國藩、馬英九、賀國強等著名人物的家鄉;也是「湖湘學派」及湘軍的發源地。
毛澤東故居
位於韶山市韶山鄉韶山村土地衝上屋場,曾被國民黨政府沒收,遭到破壞。1950年按原貌修復,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東臺山國家森林公園
湘潭市境內唯一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湘鄉市郊。境內林木茂盛、古樹參天、鳥語花香,木本植物63科134屬187種,草木植物180多科1000餘種,森林覆蓋率達93.7%。
水府旅遊區
位於湘江支流漣水的中遊,以湖南水府廟水庫為主體,水域面積達44.3平方公裡。旅遊區內生態環境良好,常年生長著近千種珍貴物種和多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東山書院
始建於1895年,距今已經有百餘年歷史。1910年毛澤東考入東山書院,蕭子升、陳賡、譚政等人也曾在東山書院就讀。
【衡陽】
衡陽,地處南嶽衡山之南,因山南水北為「陽」,故得此名;因「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棲息於市區回雁峰,故衡陽雅稱「雁城」。
衡山
中國五嶽之一,有「壽嶽」之稱,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衡山主要山峰有祝融峰、紫蓋峰、天柱峰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289.8米。衡山是我國重要的佛教和道教聖地。
石鼓書院
位于衡陽石鼓山,是湖湘文化發源地和湖南第一勝地,始建於唐朝,迄今已有1200餘年歷史,比嶽麓書院還要早。宋仁宗景祜二年,朝廷賜額「石鼓書院」,與睢陽、白鹿洞、嶽麓書院並稱全國四大書院。
蔡倫竹海
位於耒陽市黃市鎮和大義鄉境內,蔡倫竹海面積廣闊,連片竹林面積達16萬畝,是我國連片面積最大的竹海,有著「亞洲大竹海」、「天然大氧吧」的美譽。
譽。
印山。位于衡陽常寧市廟前鎮金龍村。「中國印山」為全國首創,這座山把幾千年來的中國璽印圖案摩巖於山石上,使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首期工程匯集了570多枚形態各異的印章圖案。
【嶽陽】
嶽陽古稱巴陵、公元前505年建城,是一座有著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嶽陽東倚幕阜山,西臨洞庭湖,北接長江,遠眺湖北,南連湘、資、沅、澧四水,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嶽陽樓
位於嶽陽市西門城頭、緊靠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之譽,與江西南昌的滕王閣、湖北武漢的黃鶴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北宋範仲淹膾炙人口的《嶽陽樓記》更使嶽陽樓著稱於世。
洞庭湖
「洞庭天下水,嶽陽天下樓」,此為自古至今流傳數百年的佳話就是讚揚此地,嶽陽樓下的洞庭湖是遠古時代雲夢澤的遺蹟。
聖安寺
一座佛教寺院,4A級旅遊景區。該寺始建於唐朝初年,為高僧無姓所住,宰相楊炎常來往於該寺,後由京兆尹楊憑捐巨資興建。先存唐朝柳宗元碑銘《碑陰記》,記載無姓法師生平。
張谷英古村
坐落於嶽陽市東南。自明朝初年張氏始祖張谷英在此定居以來,子孫繁衍、聚族而居已達六百餘年歷史,是我國目前由同一姓氏聚族而居規模超大,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其獨特的連體建築形式別具一格,故有「民間故宮」之美稱。
【邵陽】
邵陽,史稱「寶慶」。位於湖南省西南部,是一座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古城。邵陽人以熱情豪爽而聞名,善於經商的邵商遍及海內外。
崀山
世界自然遺產、國家地質公園。「崀」見於《辭海》,曰:「崀,地名,在湖南新寧縣境內。」「崀」,山之良也,可見崀山之美。據說詩人艾青曾在當地教書,其名句:「為什麼我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說的就是這裡。
舜皇山國家森林公園
位於邵陽市新寧縣與永州市東安縣交界處。史為舜帝南巡駐蹕地。舜皇山層巒疊翠,峰險、瀑布縱橫、溶洞狀麗,山、水、石、林巧合成景,巖、泉、樹、藤自然成趣。舜皇山主峰海拔1882.4米,總面積14549公頃,森林覆蓋率為91.8%,有原始次森林5300公頃。
南山牧場
位於城步縣城西南80千米處,景區位於雪峰山脈南段,綿延80餘裡,人稱八十裡大南山。她得天獨厚,平均海拔1760 米,象一塊碧綠的翡翠,嵌鑲在湘桂邊陲的崇山峻岭之上。上有48坪,48溪,坪坪芳草茵茵,溪溪清流涓涓。
崇木凼村
位於隆回虎形山瑤族鄉,村寨內有成片的千年古樹林和上百座瑤族民居木樓群,其中最古老的一座是沈姓遷居此處第二代先祖的住房,為四扇三間,每扇只三柱落地,面積約100平方米,歷經 200餘年風雨,仍保存完好。
雲山
位於武岡市城南5公裡處,以雲多奇幻而得名。雲山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山,《道書》載為中國第69福地的「楚南勝境」;雲山風景秀麗,素為旅遊勝地,古今名人題詠甚多,宋高宗趙構感嘆曰:「雲山七十一峰,煙雲變幻」。
【永州】
永州,故稱零陵,位於湖南省南部瀟、湘二水匯合處,雅稱「瀟湘」。自公元前124年始置泉陵侯國以來,永州已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被貶至永州時留下了《永州八記》,在文學史上影響重大。
九嶷山
又名蒼梧山,位於湖南省南部,寧遠縣境內。史載:「舜南巡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最著名的景點有舜源峰、舜帝廟、三分石、寧遠文廟以及紫霞巖、玉琯巖等。
柳宗元文化旅遊區
位於永州市芝山區,系紀念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柳宗元的祭祀性建築群。始建於北宋,南宋又重建,現存的柳子廟是清光緒三年(1877年)重修的。
上甘棠村
位於江永縣城西南25公裡的夏層鋪鎮。據永明縣誌載,漢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在上甘棠設置謝沐縣治,屬蒼梧郡。整個村落依山傍水,座東朝西,東靠屏峰山脈,村前環繞清澈的謝沐河,形成極好的風水閉合。
【郴州】
郴州市位於湖南省東南部,地處南嶺山脈與羅霄山脈交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帶。自古以來既是「兵家必爭之地」,又是「人文毓秀之所」。郴州還有「林中之城,創享之都」的美譽,山地丘陵面積佔總面積的75%。
東江湖風景區
位於郴州資興境內,以東江湖為主體,以東江急流險灘、兜率靈巖神境、龍景峽谷奇景、島嶼群落景觀為特色,供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康體療養的湖島型旅遊區,被譽為「人間天上一湖水,萬千景象在其中」。
蘇仙嶺
因蘇仙神奇、美麗的傳說而馳名海內外,嶺上有白鹿洞、升仙石、望母松等「仙」跡,自然山水風光久負盛名,自古就有「天下第十八福地」之稱。而由秦少遊作詞、蘇東坡作跋、米芾書寫的《踏莎行·郴州旅舍》被轉刻在蘇仙嶺的巖壁上,史稱「三絕碑」。
莽山
地球同緯度保存得最完好的原始森林,森林覆蓋率高達99%。它擁有世界溼潤亞熱帶地區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原生型常綠闊葉林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因此享有「地球同緯度帶上的綠色明珠」和「動植物基因庫」的美稱。
板梁村
地處永興縣高亭鄉境內,現有人口1886人,耕地面積1260畝,一個自然村布局,轄19個村民小組,村民以種糧、種烤菸為業,生活傳統古樸。板梁村歷史久遠,初建於宋末元初,強盛於明清時代,是原金陵縣的重要集鎮,也是桂陽、耒陽、常寧往返的商埠之地。
【益陽】
益陽,位於長江中下遊平原南岸的湘北洞庭湖區域,自古是江南富饒的「魚米之鄉」。
茶馬古道
馬幫文化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安化馬幫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安化的崇山峻岭和山澗溪流之間,綿延著一條神秘的茶馬古道。千百年來,無數的馬幫在這條道路上默默行走,形成了一片歷史的風景。
會龍山
坐位於益陽市市區西部會龍路,現闢為會龍公園,是益陽市民休閒娛樂的重要場所和我市一大旅遊景點。山上有棲霞寺,始建於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系由印度僧人不如密多尊都所建。
桃花江竹海風景區
位於益陽桃花江國家森林公園內,共擁有楠竹5萬畝。桃花江竹海是作為竹鄉桃江縣的特色景區,是江南地區最大的竹林生態景區。
大通湖
位於南縣東南一百二十裡,接沅江縣界,亦洞庭之一隅也。是組成洞庭湖的四個較大的湖泊之一,也是是湖南省最大的內陸養殖湖泊。
【常德】
常德,古稱「武陵」,位於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側,武陵山下,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是一座擁有二千年歷史的文化名城。
桃花源
位於桃源縣西南15公裡的水溪附近。前面有滔滔不絕的沅江,後面是綿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內古樹參天,修竹婷婷,壽藤纏繞,花草芬芳,有石階曲徑、亭臺碑坊裝點,宛若仙境。
壺瓶山
位於石門縣西北部,是湘鄂兩省分界山,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主峰高達2098.7米,被稱為湖南屋脊。「壺瓶飛瀑」為常德十景之一,詩仙李白有詩讚:「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
夾山寺
又名靈泉禪院,位於湖南省石門縣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唐代鹹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善會大和尚獲賜領眾僧開山建寺。享有「三朝御修」的盛譽,規模宏大有「騎馬關山門」之稱。夾山寺還是譽滿東亞的茶禪祖庭,據傳闖王李自成兵敗後,也隱居夾山寺。
花巖溪國家森林公園
地處雪峰山餘脈,位於常德城南六十公裡處,與桃花源比鄰。近年來,花巖溪以山水大觀、白鷺王國、農家風情三大旅遊特色徵服了海內外專家、學者、業內人士和眾多遊客,贏得了「江南休閒勝地,中國白鷺之鄉」、「水彩畫的王國」等美譽。
【懷化】
懷化,別稱「鶴城」,古稱「五溪」。總面積27564平方千米,是湖南省面積最大的地級市。
黔陽古城
位於洪江市黔城鎮,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環水,是湘楚苗地邊陲重鎮,素有「滇黔門戶」和「湘西第一古鎮」之稱。
洪江古商城
位於洪江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起源於春秋、始建於唐朝、鼎盛於明清,是我國唯一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商城,堪稱「中國第一古商城,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時期的『活化石』」。保存完好的古建築群全國罕見。
芷江受降紀念坊
坐落在芷江縣飛機坪邊的七裡橋磨溪口旁。原坊建於日本投降後兩年的一九四七年二月,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標誌,是全球六座凱旋門之一。受降舊址建於1938年,由受降會場、中國陸軍總司令部、何應欽辦公室三棟魚鱗板雙層木結構平房組成。
高椅古村
位於會同縣城東北48公裡處的高椅鄉高椅村。其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村莊猶如座落在高圍椅之中,高椅也因此而得名。該村落較完整地保存著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到清光緒七年(1881年)間修建的民居104棟。
二酉山
又稱萬卷巖,坐落在沅陵縣城西北15公裡處的二酉苗族鄉烏宿村,因酉水和酉溪在此匯合而得名,相傳當年秦始皇「焚書坑儒」時,朝廷博士官伏勝冒著生命危險,從鹹陽偷運出書簡千餘卷,輾轉跋涉,藏於二酉洞中,使先秦文化典籍得以流傳後世。成語「學富五車,書通二酉」出於此。
【婁底】
婁底市位於湖南的地理幾何中心。雪峰山斜亙西北,衡山餘脈逶迤東南邊境,龍山盤踞南部。
紫鵲界
秦人梯田,位於新化縣水車鎮。紫鵲界梯田總面積近6萬畝,集中成片的有2萬餘畝,坡度在25-40度,最陡達50度以上,且層層疊疊於海拔500米—1100米之間,共400餘級,蔚為壯觀。
梅山龍宮
相傳黃帝登熊山,將靈額蔥籠的九龍峰點化成九條青龍,沿九股清泉遊入可通五湖四海的九龍池。九條青龍遊入資水,被梅山油溪石竹灣的風光靈氣所吸引,高興得在水中遊、雲中飛、洞中舞,久久不願離去,一住就是幾千年。新化古稱梅山後人便把這個巖洞叫做梅山龍宮。
大熊山森林公園
1992年經省林業廳批准在大熊山林場建立,公園總面積7623公頃,森林覆蓋率93%。有104處景觀;以自然之美,人文之幽,引人入勝,令君遐思。
曾國藩故居富厚堂
坐落在雙峰縣荷葉鎮(舊屬湘鄉),始建於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整個建築像北京四合院結構,還有鹹豐七年曾國藩親手在家營建的思雲館等等,頗具園林風格。富厚堂的精華部分是藏書樓,曾藏書達30多萬卷,系我國保存完好的最大的私家藏書樓之一。
【張家界】
張家界原名大庸,位於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遊,屬武陵山區腹地。張家界因旅遊建市,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源地和中心區域。
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由張家界市的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慈利縣的索溪峪自然保護區和桑植縣的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組合而成,後又發現了楊家界新景區,總面積500平方公裡。1992年12月,因奇特的石英砂巖大峰林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寶峰湖
被稱為「世界湖泊經典」,地處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的核心地帶。寶峰湖風景區集山水於一體,融民俗風情於一身,尤以奇秀的高峽平湖絕景、「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寶峰飛瀑、神秘的深山古寺聞名。
黃龍洞
因享有「世界溶洞奇觀」「世界溶洞全能冠軍」「中國最美旅遊溶洞」等頂級榮譽而名震全球。黃龍洞以其龐大的立體結構洞穴空間、豐富的溶洞景觀、水陸兼備的遊覽觀光線路獨步天下,內中有天然空調。
天門山
古稱雲夢山、嵩梁山,是張家界永定區海拔最高的山。因自然奇觀天門洞而得名,最早被記入史冊的名山。三國吳永安六年(公元 263 年),嵩梁山忽然峭壁洞開,玄朗如門,形成迄今罕見的世界奇觀――天門洞,從此而得名天門山。
【湘西】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於湖南省西北部,雲貴高原東側的武陵山區,與湖北省、貴州省、重慶市接壤。境內有漢、土家、苗、回、瑤、侗、白等30個民族,其中土家族佔41.5%、苗族佔33.1%。
鳳凰古城
位於鳳凰縣,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而得名,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集地。它與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遙,南鳳凰」的美譽。
矮寨大橋
矮寨特大懸索橋位於湖南省湘西州吉首市矮寨鎮境內,距吉首市區約20公裡,是國家重點規劃的8條高速公路之一——長沙至重慶通道湖南段吉(首)茶(峒)高速公路中的重點工程。工程為雙層公路、觀光通道兩用橋梁,四車道高速公路特大橋。橋型方案為鋼桁加勁梁單跨懸索橋,全長1073.65m,懸索橋的主跨為1176m,創造了四項世界第一,極大地改善湘渝兩省市的交通現狀,對兩省市乃至中西部的對接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芙蓉鎮
一座具有兩千年歷史的湘西古鎮,位於酉水之濱。原為西漢酉陽縣治所,自古為永順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稱。享有酉陽雄鎮、湘西「四大名鎮」、「小南京」之美譽。芙蓉鎮原名王村,,因小說《芙蓉鎮》改編的同名電影《芙蓉鎮》而得名。
德夯
苗文deut hangd,意為「美麗的峽谷」。這個自成一體的德夯風景區內,溪流縱橫,峽谷深壑,瀑布飛瀉,群峰競秀,古木奇花,珍禽異獸,苗族風景,皆在其中。
紅石林
位於古丈縣,面積約三十平方公裡,處在張家界至鳳凰這條旅遊黃金走廊的中間位置。目前是全球唯一在寒武紀形成的紅色碳酸巖石林景區。
裡耶古城
位於龍山縣,湘、鄂、渝、黔四省市在此交界,隸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土家語是開拓這片土地的意思。早在距今6000年前,就有人類居住。
乾州古城
具有4200多年歷史的吉首乾州古城位於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區內的萬溶江河畔,是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最集中的景區,這裡交通便捷,209國道和枝柳鐵路縱貫南北,是湘、鄂、渝、黔四省邊區傳統的物質集散中心。
湖南並不大,請好好愛護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