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對身體好」,但其實礦泉水是最寒涼的;
下班後去健身房健身,殊不知晚上其實是不適宜鍛鍊的;
常愛在冬天泡溫泉,沒想到這樣會導致腎精發散......
近日,無限極特約的南都健康大講堂邀請到了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賀娟,給大家帶來一場主題為「《黃帝內經》女性養生」的直播講座,結合黃帝內經告訴大家一些你所不知道的養生知識,直播贏得眾多網友熱捧,共獲得近19萬關注。
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院副院長賀娟
補腎精:冬天少泡溫泉,多吃補腎食物
腎精易虧,可以理解為生殖系統嬌弱。女性生殖系統的活動期約為14-49歲,而男性的稍長些,為16-64歲。賀娟表示,我們大多數器官都是從出生一直工作到死亡,但生殖系統例外,各種因素首先影響的就是人體中最脆弱的生殖系統。寒冷、勞累、精神壓力是最易傷害女性生殖系統的三大殺手。
腎氣主導著人的生長發育,因此補腎很重要。賀娟介紹,補腎食物有黃豆、乾貝、甲魚、蓮子、山藥、紫河車等;藥物類的有鹿角膠、龜板膠、阿膠、熟地、枸杞子、肉蓯蓉、覆盆子等。她指出,鹿角膠可以補陽,肉蓯蓉溫陽又補血,可用來熬粥;黑米、黑花生、黑芝麻都是偏補腎的。除了飲食,也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習慣來補腎。賀娟指出冬天應適度增加睡眠,早臥晚起,情志要收斂。另外,很多人喜歡在冬天蒸桑拿、泡溫泉,對此賀娟提醒,冬天應促進精氣的閉藏,不能出汗太多。泡溫泉、蒸桑拿、刮痧、劇烈運動,甚至房事活動等都會導致腎精發散太過,建議減少。
疏肝氣:春季早起運動,關注情緒變化
焦慮頻次高,身體患病的概率也會變高。中醫看來,女子肝氣易鬱,對健康形成重要影響。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異常心理的發生率,如精神疾病、抑鬱症、恐懼、軀體感覺障礙等的成年男女比例,甚至自殺率,女性均遠遠高於男性。賀娟指出脖子是抑鬱症軀體化表現最明顯的地方,很多人明明沒幹什麼卻感覺脖子不舒服或者背痛,檢查也沒有問題,此時就要多加小心。此外情緒低落、煩躁、易怒等有可能是肝氣鬱滯的表現。
賀娟表示,運動對於疏肝氣很重要,春季晨起尤為關鍵。她說:「人體的肝氣該生發時生發不起來,就易導致抑鬱,所以要早起。春天最遲六點半就出門運動,走上4-6公裡,是很好的調理方式。」她還提到,全小麥、百合、黃花菜、生薑、佛手、玫瑰花茶等有緩解肝氣的作用,其中生薑既可疏肝,又可補充陽氣,可以每天早上起來把玫瑰花和姜一起泡水喝;如果能堅持喝半年以上,建議加點黨參之類的補氣藥,這樣對身體更好。此外心理調整也很重要,要保持心靈的清虛寧靜,減少過度的欲望,要學會接受自己,接受環境。
現場觀眾積極向賀娟教授請教養生問題
專家推薦養肝妙方
百合地黃湯
百合30克,生地30克,加水300ml,煎煮,飲用。用於治療女性焦慮抑鬱、臥起不安、失眠諸症。百合有很好的緩解焦慮的作用,除此之外,還可以用鮮百合煮水,裡面再放個雞蛋黃,叫作百合雞子黃湯,能起到同樣的效果。
甘麥大棗湯
全小麥30克,大棗8枚,甘草20克,煎水飲用。適用於焦慮不安、悲傷欲哭、心煩難寢、入睡多夢、心悸多汗、膽怯易驚等症。不能煮太爛,煮到稍微裂了口,湯還是清的即可,此時效果最好。
溫陽氣:少熬夜、少食寒涼
女性為陰之體,陽氣先天不足,對寒冷傷害尤為敏感。除了先天因素,後天也會影響,熬夜對於陽氣耗散危害最大。賀娟稱現在很多人陽氣不足,其實都和熬夜有關,小孩熬夜甚至會影響身體發育。陽氣隨太陽的升降而變化,因此賀娟建議晚上不要鍛鍊,應該在早上鍛鍊,促進陽氣的生發。
賀娟提醒,經血發黑、呈塊狀,痛經大多是由體寒引起,可以在月經來的前一個星期用生薑、紅糖泡水喝,加點肉桂或花椒會更好。此外還應少食寒涼,冷飲、水果蔬菜類、海鮮類大部分都是寒涼的。不少人就產生疑問:都說多吃蔬果好,如果本身就寒涼是否還適合吃蔬果呢?賀娟指出陽虛的人要適量吃,綠色的蔬菜大部分是涼的,而韭菜、蔥姜蒜是熱的;大部分水果是涼的,蘋果偏平性。生茶是涼的,但紅茶等炒制過的茶是熱的,礦泉水是最涼的。
賀娟推薦了一些溫熱的食物與藥物,比如牛羊肉、狗肉、魚肉、蝦、茴香苗、香菜、辣椒等,以及乾薑、小茴香、肉桂、仙靈脾、花椒等。她建議陽虛的人可以用這些來煲湯,或是吃一點含辣椒、花椒的火鍋。另外,用指腹梳頭有疏通陽精、振奮陽氣的作用。建議最好是早上梳上個20幾遍,晚上梳也有安眠的作用。
觀眾在學習用指腹梳頭
掃碼觀看直播回放可了解更多關於女性養生的知識。
採寫:記者曾文瓊 實習生蘇善華 王金炫
攝影:趙浩如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