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83歲大壽寫了1個字,百官看後哄堂大笑,僅和珅一人垂頭喪氣

2020-12-10 騰訊網

眾所周知,和珅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貪官,憑藉乾隆對他的縱容,和珅在民間和朝野上下大肆斂財。據晚清史官薛福成編撰的《庸庵全集》「查抄和珅家產清單」一章中記載。和珅當年落馬後,被抄了3000間房屋、8000頃田地、赤金60000兩和價值1000兩的大金元寶100個。

這還沒算上他貪汙的白銀,由於數額太大,薛福成也沒有給出具體數值,已經估值的在2億6400萬兩左右,沒有估值的預計達到了11億兩。要知道,當年清政府一年的國庫收入才7000萬兩,和珅這已經不能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了。

並且,要是把和珅貪汙的白銀等價換算成今天的人民幣,大概是在2420億左右。不誇張地說,當年和珅靠貪汙貪成了世界首富。

面對如此一個大老虎,為何乾隆在位60年來一直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之所以如此,在於和珅這個人相當有經濟頭腦。他在整頓財政、斂財平帳這一塊是百年難得的奇才。

憑他一人之力,不僅將大清的財政打理得井井有條。同時其創辦的議罪銀制度,也讓白銀從官員手裡直接跳過戶部國庫來到了乾隆的小金庫裡。而乾隆生活奢靡的來源,基本源自於這個議罪銀小金庫,自然不會對和珅下手。

其實,乾隆早就知道和珅貪汙的事了。然而,到了他最後執政的20年裡,由於年老倦政,沉溺享樂。再加上和珅有為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享樂資金,乾隆對和珅這種長年寵臣的貪汙行徑已是無能為力,他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話雖如此,乾隆其實還是一直想要整治和珅的。畢竟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允許臣子的財富超過國庫,於是,在83歲生日那會,乾隆曾給過和珅一個下馬威。也是這個下馬威,讓和珅預見到了自己未來的命運。

公元1793年9月25日,乾隆迎來了83歲壽辰。這天,他在殿上大擺宴席,邀群臣和皇子皇孫共襄盛舉。在酒足飯飽後,乾隆突然來了興致,招呼太監拿來筆墨,開始寫起字來。

只見乾隆筆走龍蛇,很快白紙上邊清晰勾勒出一個字來。寫畢,他舉起絹紙,大臣往上一瞅,原來是個「禪」字。隨即百官拍手稱讚,哄堂大笑,都在誇讚乾隆字寫得好。唯獨和珅看到這個字後卻啞然失聲,垂頭喪氣,而這個字,便是乾隆給他的下馬威。

為何說「禪」字是下馬威呢?那些哄堂大笑的百官,或許以為這字是佛教裡的禪字。而作為乾隆多年的心腹,和珅明白這個字其實是禪讓的「禪」字。早前乾隆就表露過想要禪位嘉慶的念頭,他還表示,不想超過爺爺康熙大帝的61年執政生涯。

如今,83歲的乾隆已經當了57年皇帝,離61年已所剩無多。這字不是禪讓的「禪」字,還會是什麼字?

然而,乾隆想要禪讓皇位,這又關和珅什麼事呢?為何他會如此驚恐呢?這裡面其實有一個政治陷阱。乾隆固然能將皇位禪讓出去,但必是不會輕易將皇權放給嘉慶的,由於讓位後的他不好明面上幹預政事,只能通過最信任的權臣和珅來插手。

如此,和珅便陷入了一個死局。他不能違逆乾隆的意思,但幹預政事又會讓嘉慶心生怨恨。而乾隆一把老骨頭遲早是要歸西的,等到乾隆去世,自己自然必死無疑。因此,乾隆看似禪讓,其實是以退為進,將和珅往死裡逼。

果不其然,公元1796年元旦過後,乾隆正式退位當起了太上皇。而他也的確沒有將玉璽交給嘉慶,並且軍國大事和人事變動還是乾隆說了算,只不過是通過和珅這個寵臣來操縱朝政,顯然,嘉慶成了傀儡皇帝。

正是因為如此,嘉慶對和珅這個「二皇帝」無不充滿了嫉恨。和珅也知道自己劫數難逃,可已是騎虎難下,無可奈何。

果然,公元1799年乾隆駕崩。父親還是屍骨未寒,嘉慶便開始宣布和珅二十條大罪。不僅將他處死,還將其家產全部抄沒。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便由此而來。

看到這裡,相信各位讀者已然明白和珅當年笑不出來的真正苦衷。

相關焦點

  • 83歲的乾隆寫了1個字,大臣們看完哄堂大笑,和珅卻面如死灰
    83歲的乾隆寫了1個大字,大臣們看完哄堂大笑,和珅卻面如死灰清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相當有意思的朝代,而在這個朝代中更是有有著層出不窮的人和事,清朝的強盛時期,官與民還是相對和諧的,尤其是乾隆和康熙年間,因為康乾盛世,舉國上下都透露著一種自信的風範
  • 乾隆83歲時寫了一個字,滿朝文武哄堂大笑,只有和珅一人面如土色
    但電視劇是電視劇,歷史是歷史,歷史上的和珅和紀曉嵐不可能那麼輕鬆詼諧,乾隆作為皇帝也不可能那麼隨和開朗,眾所周知,和珅最後落得個被抄家,上吊自盡的下場,但對此,和珅早已預料到了
  • 乾隆寫一「禪」字,和珅看到驚出一身冷汗,自嘆:看來我活不久了
    尤其是和珅,他和乾隆的關係非比尋常,即使君臣,又是朋友,甚至還是至交,乾隆晚年的時候咳疾非常嚴重,和珅親自端著痰盂跪著伺候乾隆,乾隆也把很多實權給到和珅手裡,所以和珅才貪的那麼肆無忌憚。在乾隆85歲大壽上,百官和大臣們都準備了自己的禮物來為乾隆賀壽,這樣的場景乾隆自然是喜上眉梢,心情一好怎麼能少得了題字呢?
  • 乾隆寫了一個「禪」字,讓和珅大驚失色,因此丟掉了性命
    和珅大家都知道他是歷史上有名的一個大貪官。他的大名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他特別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說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點也不為過。但其實他早年的運氣卻一點也不好,而且他為官的道路一點也不順暢。雖然他從小就飽讀詩書,而且也是聰明過人。但是在每一次的科學考試的時候,卻是意外落榜了。
  • 乾隆大壽紀曉嵐空手而來,裝窮獻壽聯,乾隆大喜:妙,勝過萬金
    紀曉嵐與和珅不同,他出身於一個普通家庭,從小聰明好學,通過科舉考試實現了「學而優則仕」的理想,正兒八經的進士出身。剛考中進士後,紀曉嵐只是個小官,這讓他相當不甘心,一直在尋找能夠接觸到皇帝的機會。乾隆在位六十年,身邊曾有過不少受寵的大臣,和珅與紀曉嵐則是其中最知名的兩位。和珅雖然沒有考中進士,但他卻靠著顯赫的背景入朝為官,在之後的仕途當中,又憑藉過人的才華和善於揣摩皇帝的心思,很快就從眾人中脫穎而出,受到了乾隆帝的賞識,升遷速度如坐火箭一般。
  • 劉墉、紀曉嵐、和珅,誰的官最大?他們在乾隆朝的真實地位如何?
    大清王朝268年(入關後),話題度最高的皇帝是乾隆,而乾隆朝最家喻戶曉的臣子當屬劉墉、紀昀(字曉嵐)、和珅。但是,我們對三者的了解大多來自影視劇,而對於真實歷史中的他們卻知之甚少。電視劇中,劉墉、紀曉嵐、和珅都是乾隆身邊的大紅人,同樣位極人臣,同樣寵冠朝野,各方面旗鼓相當,方能嬉笑怒罵、互相鬥法。
  • 和珅被抄家時,打開乾隆留下的一封信,信中只有這三個字
    乾隆皇帝打了個好算盤,在位期間之所以不殺和珅是想把和珅留給自己的兒子來解決。新官上任三把火,嘉慶上位之後殺了和珅不僅可以向世人立威,還可以把和珅貪的那個資產歸還國家財政,就比如養雞,先把放出去讓它自己長大,偶爾給些飼料,等它長得肥胖的時候殺掉是一個道理。
  • 康熙寫的最好的一個字,被視為大清國寶,消失200年後被總理發現
    清朝的時候有個讀書人寫了句「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引發了一場大案,可能也正是出於這種原因,清朝從康熙開始就喜歡寫詩、寫書法,水平不說如何,但是數量還是很夠的,據說乾隆一生就寫了48000多首詩。
  • 乾隆、和珅互送禮物,都是常見之物,「六六大順」和「一統江山」
    在古代人們也是會慶祝生辰,當然一般的人家也不可能每年都要慶祝,不過對於皇家來說,慶祝生辰也是很有必要的,乾陵皇帝一生活過了89個年頭,可以說是中國最長壽的帝王了,其在位執政了六十年,實際上是六十三年,當他的一生來到第八十個年頭的時候,舉行過一次慶祝八十大壽的活動,皇帝慶祝大壽
  • 和珅的履歷有多嚇人?27歲就成軍機大臣、部長,49歲封一等忠襄公
    24歲很多朋友還沒大學畢業呢。27歲的時候,和珅成了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鑲黃旗滿洲副都統、總管內務府三旗官兵事務。那就成了國務院辦公廳的秘書長,兼任軍區副司令。27歲很多人還在掏6個錢包吧?28歲的時候,和珅擔任戶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步軍統領。
  • 乾隆也知道和珅是個大貪官,為啥就是不殺和珅?
    嘉慶四年正月十三,乾隆駕崩僅僅十日,嘉慶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抄得白銀八億兩。乾隆年間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時人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和珅勒索納賄貪汙的行為在當時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事。但是,乾隆對其仍是寵信之極,和珅官階之高,管事之廣,兼職之多,權勢之大,清朝罕有。
  • 乾隆八十大壽時,紀曉嵐獻上一副壽聯,讓乾隆皇帝拍案叫絕!
    而且乾隆他做了60年的皇帝。在乾隆退位的時候,他還黨課三年的太上皇,而且他這個太上皇的權力比皇帝的權力還要大。乾隆他活的時間也是非常久的,乾隆他活到了八十九歲的時候才去世,在他去世的時候還給嘉慶留下了一堆爛攤子。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乾隆皇帝他是皇帝裡面幸福指數是最高的一個皇帝了。
  • 為何乾隆退休前的一個字,便讓貪得無厭的和珅嚇得驚魂失措
    說起乾隆皇帝,肯定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他就是還珠格格,裡邊的皇阿瑪便是乾隆皇帝!他是歷史上在位最久的皇帝,而且被後人稱之為「十全老人」,康熙曾六次去江南遊山玩水,多次攀登五臺山。還寫了很多詩詞,但是他的詩詞都沒有在後世真正的流傳下來,而且他的好多詩詞都是別人代寫的,並不是自己真正的作品。而談到乾隆,那就必須得說說和珅了,他是歷史上最大的貪官,而且百姓還就他的貪婪寫過一句戲語。大概意思是說:只要和珅一倒下,整個嘉慶年間的百姓都可以吃飽。和珅作為乾隆的得意大臣,一生平步青雲,升職飛速。一方面是他自己確實有點真才實幹。
  • 和珅被賜死前,拿出乾隆「保命詔書」,上面三個字讓他徹底絕望
    其實在乾隆60年時,當皇帝的都有這樣一個規矩,就在位期間不得比先皇時間長,所以在他還在世的時候就退位了,自己便當三年太上皇。所以只要乾隆皇帝在一天,別人就一天不能動和珅。在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駕崩。02嘉慶賜死和珅嘉慶安葬好乾隆後,立即下詔關於和珅的20條大罪,並立即查抄和珅家,速度之快讓他措手不及。
  • 和珅被處決後,80歲的劉墉說了什麼,讓嘉慶放過和珅的3千黨羽
    和珅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時最大的貪官,腦海中或許就會浮現出王剛老師的身影,畢竟王剛老師飾演的和珅角色,入木三分,讓人無比深刻。和珅做官的時候深得乾隆的寵信,但是後來繼位的嘉慶則對他非常不喜歡。和珅抄家之後,嘉慶原本想要將他的3000黨羽全部清除,卻為何因為八十歲的劉墉的一席話就放棄了?乾隆84歲這一年,苗疆再次發生起義,在朝廷好不容易平定叛亂之後,乾隆對政事逐漸倦怠,他決定禪位,做太上皇享享清福。次年正月,在乾清宮門口,百官跪地聽宣,乾隆正式昭告天下,禪位於給兒子嘉慶。
  • 和珅臨死前寫了首妙詩,令後世爭論不休,馬未都點評:寫得確實牛
    乾隆駕崩後,還沒等喪事辦完,嘉慶帝就迫不及待地羅列了他的20條大罪,下旨抄家。6天後,廷議就出了結果,要把他凌遲。後來有老臣建議,還是應該給他留點面子,於是改成賜白綾。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那麼和坤人生的最後幾天,在獄中又會想些什麼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他當時寫的幾首詩裡窺見一、二。在獄中,和珅一共寫了3首作品,前兩首是寫於正月十五。
  • 和珅的最大靠山不是乾隆,此人若不死,嘉慶可能不會處死和珅
    兄弟二人母親因難產去世,九歲時父親又早逝,族中親戚見兩個孩子孤苦無依經常對他們大肆欺凌。 生活艱難下,和琳與哥哥和珅相依為命,兄弟二人感情十分深厚。
  • 嘉慶上臺後,立刻賜死和珅,同是乾隆寵臣的紀曉嵐的結局怎樣?
    不過,這雖然給了大多數人一個了解歷史的渠道,然而影視作品中所呈現出來的歷史,大多都是經過人為的加工,畢竟觀眾想看的不是毫無波瀾的電視情節,只有足夠有趣生動才能吸引更多的人。
  • 嘉慶帝登基僅十三天就殺和珅,同為乾隆寵臣的紀曉嵐,結局如何?
    眾所周知,乾隆帝一朝有兩大寵臣,一位是協辦大學士紀曉嵐,一位是領侍衛內務大臣和珅,他們二人可謂是同甘共苦,為後世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大家都知道,紀曉嵐和和珅兩位寵臣在乾隆一朝得寵,可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嘉慶帝即位後又是怎麼對待他們的呢?
  • 乾隆時期大家最熟悉的三位大臣劉墉,和珅和紀曉嵐,他們到底是什麼...
    的確,在歷史上劉墉並不阿附和珅,但是也不是與其對著幹的做法,而是基本採取一種中庸的獨善其身做法。朝鮮書狀官徐有聞說,"和珅專權數十年,內外諸臣,無不趨走,惟王傑、劉墉、董誥、朱珪、紀昀、鐵保、玉保等諸人,終不依附。"劉墉是乾隆朝大學士劉統勳的兒子,劉統勳可是乾隆最為信任的股肱之臣。乾隆自然對劉墉還是比較關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