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和珅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貪官,憑藉乾隆對他的縱容,和珅在民間和朝野上下大肆斂財。據晚清史官薛福成編撰的《庸庵全集》「查抄和珅家產清單」一章中記載。和珅當年落馬後,被抄了3000間房屋、8000頃田地、赤金60000兩和價值1000兩的大金元寶100個。
這還沒算上他貪汙的白銀,由於數額太大,薛福成也沒有給出具體數值,已經估值的在2億6400萬兩左右,沒有估值的預計達到了11億兩。要知道,當年清政府一年的國庫收入才7000萬兩,和珅這已經不能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了。
並且,要是把和珅貪汙的白銀等價換算成今天的人民幣,大概是在2420億左右。不誇張地說,當年和珅靠貪汙貪成了世界首富。
面對如此一個大老虎,為何乾隆在位60年來一直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呢?之所以如此,在於和珅這個人相當有經濟頭腦。他在整頓財政、斂財平帳這一塊是百年難得的奇才。
憑他一人之力,不僅將大清的財政打理得井井有條。同時其創辦的議罪銀制度,也讓白銀從官員手裡直接跳過戶部國庫來到了乾隆的小金庫裡。而乾隆生活奢靡的來源,基本源自於這個議罪銀小金庫,自然不會對和珅下手。
其實,乾隆早就知道和珅貪汙的事了。然而,到了他最後執政的20年裡,由於年老倦政,沉溺享樂。再加上和珅有為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享樂資金,乾隆對和珅這種長年寵臣的貪汙行徑已是無能為力,他也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話雖如此,乾隆其實還是一直想要整治和珅的。畢竟任何一個帝王都不會允許臣子的財富超過國庫,於是,在83歲生日那會,乾隆曾給過和珅一個下馬威。也是這個下馬威,讓和珅預見到了自己未來的命運。
公元1793年9月25日,乾隆迎來了83歲壽辰。這天,他在殿上大擺宴席,邀群臣和皇子皇孫共襄盛舉。在酒足飯飽後,乾隆突然來了興致,招呼太監拿來筆墨,開始寫起字來。
只見乾隆筆走龍蛇,很快白紙上邊清晰勾勒出一個字來。寫畢,他舉起絹紙,大臣往上一瞅,原來是個「禪」字。隨即百官拍手稱讚,哄堂大笑,都在誇讚乾隆字寫得好。唯獨和珅看到這個字後卻啞然失聲,垂頭喪氣,而這個字,便是乾隆給他的下馬威。
為何說「禪」字是下馬威呢?那些哄堂大笑的百官,或許以為這字是佛教裡的禪字。而作為乾隆多年的心腹,和珅明白這個字其實是禪讓的「禪」字。早前乾隆就表露過想要禪位嘉慶的念頭,他還表示,不想超過爺爺康熙大帝的61年執政生涯。
如今,83歲的乾隆已經當了57年皇帝,離61年已所剩無多。這字不是禪讓的「禪」字,還會是什麼字?
然而,乾隆想要禪讓皇位,這又關和珅什麼事呢?為何他會如此驚恐呢?這裡面其實有一個政治陷阱。乾隆固然能將皇位禪讓出去,但必是不會輕易將皇權放給嘉慶的,由於讓位後的他不好明面上幹預政事,只能通過最信任的權臣和珅來插手。
如此,和珅便陷入了一個死局。他不能違逆乾隆的意思,但幹預政事又會讓嘉慶心生怨恨。而乾隆一把老骨頭遲早是要歸西的,等到乾隆去世,自己自然必死無疑。因此,乾隆看似禪讓,其實是以退為進,將和珅往死裡逼。
果不其然,公元1796年元旦過後,乾隆正式退位當起了太上皇。而他也的確沒有將玉璽交給嘉慶,並且軍國大事和人事變動還是乾隆說了算,只不過是通過和珅這個寵臣來操縱朝政,顯然,嘉慶成了傀儡皇帝。
正是因為如此,嘉慶對和珅這個「二皇帝」無不充滿了嫉恨。和珅也知道自己劫數難逃,可已是騎虎難下,無可奈何。
果然,公元1799年乾隆駕崩。父親還是屍骨未寒,嘉慶便開始宣布和珅二十條大罪。不僅將他處死,還將其家產全部抄沒。所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便由此而來。
看到這裡,相信各位讀者已然明白和珅當年笑不出來的真正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