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受到經濟發展的限制,俄羅斯海軍發展速度緩慢,早前俄羅斯曾公布多個新型航母的建造方案,但是卻遲遲沒有動工。導致俄羅斯海軍僅有一艘航母在服役,然而就在前不久,俄羅斯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也因失火導致船身大面積損壞,不禁令人對俄羅斯海軍規模的擔憂。
俄北方造船廠近日宣布,4艘新型核潛艇將在2020年正式交付海軍,其中包括一艘955A型核潛艇,一艘949A型核潛艇以及兩艘「亞森」級核潛艇。一直以來俄羅斯的核潛艇建造技術都十分成熟,世界最大的「颱風」級核潛艇也出自俄羅斯,該型潛艇目前僅剩一艘還在役。
但是俄羅斯海軍到現在都沒有建造航母,因此也有很多人認為俄羅斯海軍是由於軍費短缺而無法建造航母,但是此次俄海軍一口氣服役4艘新型潛艇,所需要的資金與建造航母相差不多,打破了外界猜測,俄羅斯可能認為相比航母來說建造核潛艇更加重要。
俄羅斯的955A型核潛艇原計劃建造10艘,到現在已經建造了8艘,改進後的955A型潛艇一次可攜帶20枚「布拉瓦」飛彈,一次齊射的威力頂得上160枚核彈頭,半個北美都將變成荒地,因此也不難理解俄羅斯為何一直鍾愛核潛艇。
此次一同交付的「別爾哥羅德」號也引發了關注,這款核潛艇是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巡航飛彈核潛艇,可達2.4萬噸,是俄羅斯海軍中對抗航空母艦的中堅力量,可以攜帶俄海軍中的「波塞冬」洲際核魚雷長期潛伏,必要時直接跨洲際打擊美國本土,而其製造出的巨型海嘯對北美沿海城市將造成巨大破壞,是名副其實的末日武器。
俄羅斯之所以選擇全力發展核潛艇,在美國軍事專家看來,是因為俄羅斯核潛艇的發展潛力和威力都遠超其航母,雖然和美國航母相比勝負難料,但是和俄羅斯唯一的航母相比,新型潛艇的威力絕對領先。而俄羅斯核潛艇發展速度已經超過美國,美軍的「哥倫比亞」級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趕上俄羅斯最新一代潛艇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