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回老家一趟,去地裡轉了一圈,看見一大片隨風搖曳的小花頭,走近一看,原來是小時候在農村地裡隨處可見的一種野草。熟悉它的農村人知道它是個寶,不知道的則對它很討厭。它就是麥蒿,因為麥蒿和小麥一起茁壯成長,有的時候比麥苗長得還快,是讓農民深惡痛絕的一個雜草。它的學名叫播娘蒿。但凡事具有兩面性,麥蒿其實渾身上下都有利用價值,就看你知不知道。農村這個野草很普遍,嫩的時候當菜吃,老了當柴燒,種子還是治病的良藥。
在農村,老一輩的農村人一般都吃過麥蒿,麥蒿在嫩的時候,匍匐在地面,植株小而嫩。嫩的時候可以食用,這個時候是一個很美味的野菜;麥蒿生長得很快,很快就會老了,無法食用了,這個時候也只能稱它為野草了。每到小麥長得旺盛的時候,由於麥蒿大量的出現,就會嚴重影響了小麥的生長。麥蒿嫩芽的食用方法有很多,涼拌、炒食、做湯、做餡等都很不錯的。麥蒿嫩芽從地裡摘回來後,要先洗乾淨,一定要用開水燙一遍,然後再浸泡幾個小時,這樣麥蒿的苦澀味就會少一些了。
在農村,根據個人的口味,麥蒿可以涼拌、做包子、包餃子或者是做雞蛋湯喝,不過我最喜歡用它來做包子,非常好吃。記得小的時候,媽媽都是加上一點肉末來包包子,非常美味。那滋味至今還記得很清楚。

在農村,記得小時候還沒有除草劑,所以小麥田裡面的麥蒿非常多,那時候還有人專門收集麥蒿,收集它的種子,用來榨油。其實就是中藥葶藶子的原生植物。有經驗的老農民還知道,麥蒿種子是個好東西。麥蒿種子在中醫上又叫葶藶子,含油率比較高,既可食用還能藥用,主治瀉肺平喘,行水消腫。麥蒿種子具有強心作用和利尿作用。所以麥蒿種子也是治病的良藥。夏季果實成熟時採割植株,拿回家曬乾,搓出種子,除去雜質。
麥蒿在田裡老了之後,農民都會割很多回去曬乾,搞一個柴草垛,冬天裡用來當個引柴火兒是非常好用的。小夥伴們,你小時候試過用麥蒿草來燒火嗎?所以在農村裡,這個不起眼的野草,其實渾身都是寶。農村這個野草很普遍,嫩的時候當菜吃,老了當柴燒,種子還是治病的良藥。小夥伴們,你吃過嫩的麥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