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盃當酒杯,王景春喜獲華鼎獎,霸氣乾杯!

2020-12-13 湘之潤窖齡酒

近日演員王景春發布了一段自己用華鼎獎盃喝酒的視頻的網上傳開。

10月14日,第27屆華鼎獎中國電影滿意度調查發布盛典在澳門舉行。演員王景春憑藉《地久天長》獲得中國電影最佳男主角獎。頒獎典禮結束後,王景春便在微博曬出一段喝酒的視頻。視頻中,王景春拿酒杯往華鼎獎的獎盃中倒滿酒,然後端起獎盃喝起酒來,還配文表示:「華鼎是好鼎!我幹了,你隨意。」

視頻發出後,有些網友質疑到華鼎獎的影帝也太隨意了,但是更多的網友還是說到王景春太有趣了,真的是將喝酒玩出新高度。

用獎盃喝酒這事確實是頭一次見,日常生活中大家最常使用的酒杯高腳杯、白酒杯和笛型杯,都是圖個方便省事,想怎么喝就怎么喝,使用怎樣的酒杯也是自己的自由。但酒杯的使用也大有講究,一款好的酒杯是更加能夠凸顯一款酒的優勢,接下來小編跟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喝酒用不同的酒杯的原因所在。

1、葡萄酒

葡萄酒作為一種優雅的代表,喝葡萄酒酒十分講究一個「品」字。需要用開口比較大、修長的酒杯,過去多為木質的酒杯,現在多為高腳杯,不過它可不僅是為了美觀。因為我們都知道,好的葡萄酒開啟後,需要有一段和空氣接觸的時間,也就是俗稱醒酒。

所以,酒口比較大,和空氣的接觸面積就會相應大些,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經常喝葡萄酒的人也會拿著盛有酒的杯子在手中輕輕搖晃,加大空氣的接觸,也可以聞到酒香。

2、白酒

用小酒杯喝白酒是基於中華文明的傳承,杯子肚大口小,酒不宜加得太多,以杯傾倒斜臥酒不流出為宜。白酒一般都為高度烈性酒,所以,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肯定不會像喝啤酒那樣大口大口的喝。

但作為豪爽的代表,以及製作工藝的不同,也不需要葡萄酒的醒酒過程,古時都是習慣性用大碗喝酒,多是一口喝完,但隨著酒的度數的逐漸增高,為了能達到乾杯的效果,酒杯也在慢慢變小。杯小聚香、便於品酒、不易燒心、不浪費。

3、香檳

香檳也屬於葡萄酒的一種種類,特指在法國香檳區內適用法律規定的葡萄品種,按照傳統的瓶內二次發酵的方法釀造、陳化並除渣的高端起泡葡萄酒。但香檳需要使用的杯子與葡萄酒恰好相反。

香檳酒最適合倒在高窄、笛型的酒杯喝,因為香檳的泡泡在這種杯子裡面,沒有足夠的空間升起,畢竟沒有氣泡的香檳是沒有靈魂的。

喝不同酒,使用不同杯子盡顯主人品位、涵養、地位、嚴謹,另一方面是對客人的尊敬。當然了,使用什麼樣的杯子,主要還是看飲酒人士的心情,心情到了就算用飯碗飲酒也是一樣的,自然身心也是愉悅的。

以上就是一些關於酒杯小知識的分享,學會了嗎?不懂的可以評論區留言,和小編一起探索更多酒類小知識哦。

相關焦點

  • 第27屆華鼎獎提名:易烊千璽與胡歌、王景春爭影帝,王源也入圍
    序言:2020年6月11日,華鼎獎集團在澳門宣布了第27屆華鼎獎「中國電影滿意度調查」的12項大獎提名名單,《我和我的祖國》《流浪地球》《哪吒之魔童降世》《少年的你》《南方車站的聚會》入圍最佳影片。這4部電影中,除了《南方車站的聚會》票房比較低之外(2.02億),另外4部電影的票房都很高:《少年的你》15.58億,《我和我的祖國》31.71億,《流浪地球》46.84億,《哪吒之魔童降世》50.13億,這說明華鼎獎是一個比較重視商業的一個頒獎典禮。
  • 第28屆華鼎獎提名揭曉 五國影片角逐最佳
    網易娛樂10月26日報導北京時間10月22日,第28屆華鼎獎全球電影滿意度調查各項大獎提名名單在洛杉磯華鼎獎美國總部揭曉,《寄生蟲》(韓國)、《小丑》(美國)、《流浪地球》(中國)、《痛苦與榮耀》(西班牙)和《奴隸》(俄羅斯)五國影片入圍最佳影片,傑昆·菲尼克斯、王景春、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克裡斯蒂安·貝爾和米洛斯·比柯維奇競爭最佳男主角,斯嘉麗·詹森、詠梅、阿麗亞娜·阿斯卡裡德
  • 第28屆華鼎獎提名揭曉 《復聯4》獲全球電影滿意度第一,五國影片...
    北京時間10月22日,第28屆華鼎獎全球電影滿意度調查各項大獎提名名單在洛杉磯華鼎獎美國總部揭曉,《寄生蟲》(韓國)、《小丑》(美國)、《流浪地球》(中國)、《痛苦與榮耀》(西班牙)和《奴隸》(俄羅斯)五國影片入圍最佳影片,傑昆·菲尼克斯、王景春、安東尼奧·班德拉斯、克裡斯蒂安·貝爾和米洛斯·比柯維奇競爭最佳男主角,斯嘉麗·詹森、詠梅、阿麗亞娜
  • 「Cheers」還是「乾杯」?乾杯到底是什麼?
    在酒宴上不論是在國內亦或是國外,最能表達感情的也是最能烘託氣氛的祝酒詞大概就是乾杯了。在中國人的酒局上無論是好友相聚,舉杯歡慶,還是初次見面,相互問好,聊到盡興時,總會以碰杯的方式來傳達友好,宣洩高興或祝賀之情。
  • 範冰冰受邀出席華鼎獎,作為壓軸嘉賓驚豔亮相,比獲獎人更受歡迎
    10月14日晚,第27屆華鼎獎頒獎儀式在澳門圓滿順利結束,王景春和任素汐分別摘得了最佳男、女主角大獎,而當紅偶像易烊千璽則拿下了最佳新銳演員獎,在全網引起了巨大的反響與熱議。
  • 為什么喝酒一定要乾杯?不乾杯就喝不了酒嗎?
    純糧君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確實有「乾杯是為了防止別人下毒」的說法。閱片無數的大家想必都知道,古時候,在酒裡下毒來害死敵人是習以為常的事情。而應付下毒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酒杯猛撞別人的酒杯,使杯子裡的部分液體濺入到另一個杯子中,那時的酒杯材質都是金銀之類的,所以也耐撞。
  • 第十屆華鼎獎澳門揭曉 張家輝獲封中國最佳男演員
    第十屆華鼎獎澳門揭曉 張家輝獲封中國最佳男演員  成龍與妮可·基德曼  第十屆華鼎獎昨晚在澳門舉行頒獎典禮,妮可·基德曼、尼古拉斯·凱奇、昆汀·塔倫蒂諾、小野麗莎、艾薇兒、秦怡、趙本山、劉曉慶、張家輝、李詠等中外明星助陣。
  • 詠梅喜獲柏林影后,老公欒樹曾是黑豹成員,鍵盤手與王菲戀情曝光
    中國的電影在該次電影節上收穫了十分不錯的成績,王景春,詠梅所主演的電影《地久天長》贏得了此次獎項的影帝和影后,無論在場的,不在場的都替他們感到十分開心。王景春詠梅喜獲影帝影后當天詠梅選擇了一套低調奢華的黑色連衣裙出席本次的電影節,妝容也十分貼合她的膚色,整個人看起來狀態十分不錯,而王景春挑選一套格調優雅的黑色西服,整個人看起來年輕了不少
  • 王源彈鋼琴直拍一夜之間達到百萬播放量,手握影帝影后獎盃太可愛
    眾所周知,電影《地久天長》是全場的贏家,除了獲得了最佳編劇外,備受關注的最佳男女主獎也花落在分別出演電影《地久天長》的王景春與詠梅上,非常的實至名歸了,這是詠梅和王景春兩人是繼摘的柏林影帝後又摘得金雞影帝影后,兩人的演技是國內外都備受稱讚。拿到獎項的詠梅和王景春與"兒子"王源在後臺相遇,看到「爸爸媽媽」都取得帝後與影后,王源毋庸置疑地為他們感到高興和自豪。
  • 演員王景春:當演員,就是要創造藝術價值
    2019年,王景春拿了兩個大獎——2月在柏林「擒熊」,11月在廈門抱得「金雞」,憑藉的都是他在影片《地久天長》中的表演。這不是王景春第一次在國際A類電影節中獲獎。2013年,他就在東京國際電影節榮獲最佳男演員。但直到今年,王景春的名字才被更多人熟悉。
  • 華疆說:為什么喝酒要乾杯?
    喝酒為什麼要「乾杯」?▼不管是商務宴請還是婚慶家宴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 當有人說一聲「乾杯」或者「cheers」所有人起身碰杯將酒一飲而盡」這樣做是為了驅趕有可能已經潛伏進來的妖魔鬼怪這一行為最常見於日耳曼人的部族裡他們不僅會叫的非常大聲而且還會在說「乾杯」後猛烈撞擊對方的酒杯把酒灑在桌子上
  • 王景春:記住角色就行了,我重不重要無所謂
    王景春:我演得好。他是真這麼說的嗎?許戈輝:你真的這麼覺得嗎?王景春:對。《名人面對面》專訪 | 王景春八字眉、小眼睛、黑皮膚,王景春的外形並不出眾,他經常自嘲「長得有點著急」。王景春:他們說我的長相特別像兵馬俑裡頭那個秦人的長相。
  • 為什么喝酒都要說「乾杯」?
    誠然乾杯事件中,酒並不是絕對的主角。無論在什麼場合,當有人說一聲「乾杯」或者「cheers」,所有人起身碰杯,將酒一飲而盡。拿著的是酒杯,傳遞的是愉悅和快樂。關於喝酒碰杯的起源有很多說法。古時候還沒有「乾杯」這個詞,據說古代人們在飲酒時,也會說類似「乾杯」這樣的飲酒用語,並且還會用力碰撞對方的酒杯,將酒灑在桌子上,以此來驅除妖魔鬼怪。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在喝酒之前,必須向希臘神話中的酒神迪奧尼索斯(羅馬神話中叫巴克斯)敬酒,並在儀式上呼喊酒神的名字。
  • 張嘉譯澳門電視節折桂 三天收穫兩座"視帝"獎盃
    幾天前,剛剛憑藉《懸崖》在華鼎獎拿下最佳男主角桂冠的張嘉譯,又應邀趕往澳門參加第三屆澳門國際電視節,在頒獎晚會上再次將視帝獎盃收入囊中,獲獎的作品依然是《懸崖》。三天內贏得兩頂視帝桂冠的張嘉譯在領獎臺上再次向這部劇的幕後團隊送上了真摯的感謝和感恩:得獎的應該是他們每個人。
  • 喝酒為何要「乾杯」?乾杯的起源竟然如此有趣,快來了解一下!
    因此,人們在聚會喝酒時,會互相碰撞酒杯,使自己的酒液碰濺到對方的杯中,以此來測試是否有毒,或者表示與敵人同歸於盡。碰杯的習俗由此產生。 飲酒之時並不碰杯,而是祝完酒辭後高舉酒杯再飲之,稱之為「揚觶」,也叫「杜舉」。南北朝之後,隨著「圍餐制」的盛行,「杜舉」最終演變為「碰杯」習俗。
  • 你知道喝酒為什麼要「乾杯」嗎?
    拿著的是酒杯,傳遞的是愉悅和快樂,提升的是樂觀積極的精氣神,一切酣暢盡在不言中。因此,人們在聚會喝酒時,會互相碰撞酒杯,使自己的酒液碰濺到對方的杯中,以此來測試是否有毒,或者表示與敵人同歸於盡。碰杯的習俗由此產生。
  • 你覺得喝酒乾杯要怎麼幹?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深巷少年夢33,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乾杯。中國人從喝白酒開始就一貫認為乾杯即要一飲而盡,如酒杯不見底,通常會讓人覺得不夠豪氣、不夠坦誠,這種習慣延續至今。西方人喝葡萄酒也乾杯,而他們的乾杯是要一口一口地喝。乾杯的確是中國人發明的,它最早所要表達的意思應該是一種禮貌。有著禮儀之邦美譽的古代中國,喝酒當然不能光顧著自己喝,而要大家同喝同樂,因此乾杯早在古代就成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一種符號。據傳,西方人乾杯的習慣還是從東方學去的。當時馬可波羅到中國,看見中國人喝酒的時候說:「請,請!」到了他那外國人的耳朵裡就成了親。
  • 乾杯是現代人的說法,古人喝酒時並不說乾杯,那他們喝酒時說啥?
    眾所周知,「乾杯」這一詞,並不是從古代流傳下來的,在古代的影視作品中,亦或者是文學作品中,從未有他們在碰杯時使用「乾杯」這一詞彙。「乾杯」這一詞是在18世紀以後才慢慢流行的,最早使用這個詞彙,並且賦予它含義的是愛爾蘭人。但在古代中國,人們也並不知道在中原大地之外,遙遠的地方還生活著一群愛爾蘭人。那古人在飲酒時是幹飲嗎?
  • 柏林銀熊獎影帝王景春:「戲火人不紅」?好演員是生活的搬運工
    王景春坦言,網絡上說得有鼻子有眼的「看了劇本,拍案叫好」的情節與事實相去甚遠:當初王小帥來了個電話,喊王景春出演男主角,他連劇本都沒看就應允了,「讓我來,我就來唄。」直到與戲中角色劉耀軍相逢後,王景春才發現,這部寫實電影相當難得,「你想,從20多歲演到快60歲,歷經青年、中年、老年,多棒。」王景春躍入了一個男人30年的命運湍流中。
  • 古代人喝酒的時候乾杯居然是為了這個目的,滿滿的求生欲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做,但大家還是會照做的事,比如乾杯,當我們乾杯時我們到底在幹什麼我們可以分解一下乾杯這個動作,首先是碰杯,舉起你盛滿美酒的酒杯,劇烈碰撞其它同樣滿滿的杯子,這樣一來會發生什麼呢,所有人的酒都會溢出,潑酒到所有人的杯子裡,這個你中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