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析「泡湯文化」漫談泡溫泉養生歷史回頂部
「此地有溫泉,浴之氣爽;然蕩胸忘俗慮,酣夢傲神仙。身淨如無物,心澄別有天;松濤應一醉,風詠邁前賢。」這首《北投雜詠》道盡了溫泉「泡湯」的享受。
立冬過後,陣陣寒意襲來,乾燥的皮膚和噼啪作響的筋骨讓人無比想念那氤氳的泉水。這個時節,帶上寶貝一起去泡個溫泉,享受一家人的「泡湯」之樂,在熱騰騰的氤氳中,把疲憊交給流水,使自己的每個細胞都有浸潤心肺的快感,這是何等的愜意啊。
日本人將溫泉稱為「湯」,將泡溫泉稱為「泡湯」,將溫泉文化稱為「泡湯文化」。已走過千年歷史的日本溫泉,在給日本民族帶來溫暖和享受的同時,也積澱了諸多獨特的溫泉文化並沵漫著濃濃的人文芳香。
在臺灣,溫泉叫法就跟日本一樣,稱之為「湯」。泡溫泉便稱為「泡湯」。隨著冬天的靠近,泡溫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泡溫泉不僅促進身體健康,也是極具文化內涵的一項休閒活動。
我國勞動人民發現和應用溫泉治病,已有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早在先秦的《山海經》裡就有了"溫泉"的記載。1000年前的《山經注》記有:"寇水出代群靈丘縣高壓山……,又東合溫泉水,水出西北喧谷,其水溫熱若湯,能愈白芨百疾,故世謂之溫泉焉。"公元400年,北周庾信寫了《溫泉碑文》,記述了溫泉的治病作用。明代楊慎著的《安寧溫泉詩序》,概括了我國溫泉的分布。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將我國的礦泉分為熱泉、冷泉、甘泉、酸泉和苦泉,是我國最早的溫泉分類學者之一。可見,中國的溫泉養生歷史非常悠久。
2感受「泡湯」魅力 輕享慢優生活回頂部
溫泉泡湯確實是一種享受。在寒冷的冬日裡全身徜徉在熱氣騰騰的水裡真是極致享受。趁著休假時間,帶著萌娃全家去感受泡湯的樂趣,輕享慢優生活,你會發現,溫泉帶給你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享受。
林中氧 滌蕩心靈好清新
選擇山林中的溫泉,等於來到一個天然的氧吧。這裡樹木成蔭、空氣清晰、鳥語和花香,一樣都沒少。帶著萌娃自駕前往,一路領略山中美景,遠離霧霾,呼吸新鮮空氣,整個身心都會好舒服。碧水藍天,湖邊茅草,頗有一番野趣。
松下泉 山巒環抱泡溫泉
步入溫泉區,只見山泉潺潺與松濤陣陣「競相成色」。整個景區,步步皆景。夜間,星月相輝,泉水霓虹相映,在萬籟寂靜中,偶聞松濤、蛙鳴,更增添青山幽谷之浪漫、野趣。
山中居 慢優生活最享受
當然,在山間居住也是一大享受。感受著別具匠心的山水花園建築風格,與周邊黛青色起伏的松林融合一體,更有豁然開朗之感。不少溫泉區內還建有各類娛樂、健身、養生項目豐富多樣,你只需要好好享受大自然的饋贈就行了。
3網友提問:寶貝多大可以泡溫泉?回頂部
@唐唐媽:我家的寶貝三歲了,最近一家人準備去泡溫泉,也想把寶貝帶著,不知道寶貝這麼小,可不可以泡溫泉呢?如果可以,泡多長時間為好,需要帶些什麼東西嗎?
專家解答:大人泡溫泉的好處多多,如消除疲勞、美容養顏、治療腰酸患痛、關節炎、神經炎、肩頸僵硬、慢性病及改善膚質等。不過,小寶寶泡溫泉所得到的益處卻不是那麼明顯。建議3歲以上的寶貝泡溫泉不要超過15分鐘,3歲以下的寶貝適當縮短泡溫泉的時間,太小的寶貝則不宜泡溫泉。這是因為寶貝皮膚較為細嫩,且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泡溫泉時由於水溫比較高,會導致人體的血管擴張,使更多的血液流向全身,而流向大腦的血液減少,腦供血不足,這對寶貝的腦細胞發育無疑會有傷害。
泡溫泉也要講究一定的流程步驟哦。麻麻要細心看好寶寶,每個流程都不可馬虎。
第一步:探試池溫。先用手或腳探測泉水溫度是否合適,千萬不要讓小孩子一下子跳進溫泉泳池中。
第二步:教孩子腳先入池坐在池邊,伸出雙腳慢慢浸泡,然後用手不停地將溫泉水潑淋全身, 最後時不時讓全身浸入到泉水中。
第三步:先暖後熱,溫泉區內設不同溫度的泳池.認低溫度泉到高溫度泉浸泡要循序漸進,逐步適應泉水溫度。
第四步:掌握時間。一般溫泉浴可分次反覆浸泡,每次為10至15分鐘,如果感覺口乾,胸悶,就上池邊歇一歇,做一做舒展體操運動,再喝一些蒸餾水以補充水分。
第五步:按摩配合。適當的穴位按摩會加強溫泉保健的功效,對一些疾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第六步:注意衝身。儘量少用或不用洗髮水、沐浴液,用清水衝身則可。
4大搜羅:全球「泡湯」好去處地推薦回頂部
溫泉是大地無私饋贈給人類的稀缺資源,歷來是帝王將相的專屬,一直到今天為止也只與少數人結緣。溫泉對於美容、養生、醫療的神奇功效被無數人追捧。以下為您搜羅全5個著名泡湯好去處:
1、礁溪溫泉
宜蘭礁溪溫泉是臺灣少見的平地溫泉。水質中除了富含鈉、鎂、鈣、鉀、碳酸離子等化學成份,還有酚元素,對皮膚、腸胃都有不錯的調養作用,無論是拿來浸泡身體或經處理後成為可飲用的礦泉水,都對健康很有幫助。
2、臺北市北投溫泉
臺灣北投溫泉位於臺北市北投區,北投首先是一個日式氣息很強烈的地方,其次生態環境特別好。像是路邊的木質涼亭,旅遊中心,溫泉博物館的建築內外觀都採用了日式的設計。北投首先是一個日式氣息很強烈的地方,其次生態環境特別好。像是路邊的木質涼亭,旅遊中心,溫泉博物館的建築內外觀都採用了日式的設計。
3、陽明山溫泉
陽明山溫泉的前山溫泉泉源在中 山樓東側山麓,水量終年不竭,水溫在攝氏70度以上,水質清澈微透乳白,呈弱鹼性反應,地上陶管導入居室後,水溫略有下降,但仍達攝氏68.5度左右;另外在中 山樓停車場前,有一硫磺口,泉水源源湧出,因有冷水混入,水溫僅為攝氏48度,水則呈乳白色,水質為弱酸性。
4、關子嶺溫泉
關子嶺溫泉開發甚早,早在日治時期即與四重溪、北投、陽明山並列臺灣四大溫泉。四周有枕頭山、虎 頭 山等群峰環抱。關子嶺溫泉最大特色是黑濁泥狀的泉水,含有豐富礦物質。但部分文刊宣稱其為世界唯三泥漿溫泉,並不正確。
5、四重溪溫泉
臺灣位於恆春半島上的四重溪溫泉,以優良泉質和恬靜的田園風光,和陽明山、北投、關子嶺並列臺灣四大名泉。泉脈散布在溫 泉 村地下,泉水屬弱鹼性碳酸泉,泉溫在攝氏 51~60度間,透明潔淨,只有淡淡的味道,屬上等礦泉水,可飲可浴,並含有多種物質,據說可治療慢性消化道疾病、關節炎、神經痛及皮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