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的舍與得:市場歡迎以藏養藏

2021-01-20 騰訊網

識古不窮迷古窮

不少人說收藏是個無底洞,有多少錢都投的進去。藝術品價值越來越高的今天,作為藏家只進不出似乎很難在行業裡立足。不少藏家都表示圈裡很多藏家、經營者都是缺錢的。總有買不完的好東西,自己喜歡的又不捨得賣。書畫收藏家李笠就用「遺憾、幸福、喜悅交織在一起的複雜心情」來形容收藏者的這種狀態,「只買不賣沒有辦法生存,遇到好東西買不了又覺得遺憾。如果不以藏養藏,大部分人都要喝西北風了。」

即便如民國四公子之一的張伯駒,當初為了《平復帖》,賣了三套四進四出的四合院,再加上夫人潘素五千大洋的珠寶。資金壓力成為困擾所有收藏家的問題。收藏家陸忠就表示「中國所有的收藏家不管是收近現代的收藏家還是收當代、古代的收藏家,大部分人銀行帳號裡的錢不多,很重要的一條是他們東西比較多,錢比較少。」

如此看來,收藏家的以藏養藏無可厚非,自古如此。張伯駒曾有一本《叢碧書畫錄》,裡邊記載了不少他收藏過的東西,但是最後張伯駒把這些藏品統統都處理掉,買了他最重要的類似《平復帖》、《遊春圖》之類的國寶。海上收藏家吳湖帆,也會拿一些自己的作品或是小名頭的作品來換一些美術史上流傳有序的重要作品。

收藏路上必經的過程

歷數大藏家們的收藏經歷,都有一個以藏養藏的過程。而這一出於資金壓力看似被動的選擇其實也是藏家們收藏層次不斷提升之後的主動出擊。

收藏家張宗憲說過「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收藏家」,會買更要會賣。如果沒有買賣,可能也就不會造就張宗憲「雲海閣」的豐富藏品。更多財力不是十分雄厚的藏家,如果想要自己的藏品更好地升值換代,就要有一些置換。所謂以藏養藏,如果不這麼做,也很難使自己的藏品更多元化,使藏品質量更上一層樓。

收藏是分階段的,收藏家在不斷地收藏過程當中很自然地會調整自己的藏品。業內資深藏家表示,作為一個收藏家要建立自己的收藏體系、收藏門類和收藏名頭的完整性,就要把自己一些重複的或者不是很精的藏品來進行置換,並不是說這件藏品不好。換一些大名頭或者是精品,這個無可厚非。

而在收藏家翟建民眼裡,搞收藏如果財力有限的話,以藏養藏是一件最好的事情。「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能在學習收藏中滾動。收得越來越高,越來越精,這樣初玩的藏家才能提升自己,對市場的流通也是一件好事。」

市場歡迎「以藏養藏」

談以藏養藏,便離不開市場的參與,拍賣公司首當其衝。對於藏家的出貨,拍賣公司自是抱著歡迎的態度。匡時拍賣董事長董國強就表示,「我們總是盼著收藏家淘汰一些作品,這樣我們才有機會。拍賣在中國已經二十年了,二十年不斷地沉澱,資源越來越少,很歡迎收藏家來參與這個市場。」

當對藝術品的理解越來越成熟,梳理一個收藏的方向是很自然的事情。藏家林玉柱用蘇東坡的一句話「厚積而薄發,博觀以約取」來表明自己的收藏觀:多汲取收藏的經驗,多學習,多交流,在行業裡多摸索,經驗會越來越多。收藏要梳理一個方向,寧收真不收假,寧收精不收差,要樹立精品意識。收藏要有一個主線,要藏得其樂。

相關焦點

  • 以藏養藏!用24美元賺億萬的收藏界「頭號玩家」的收藏之道
    中國藝術品收藏家,蘇富比、佳士得兩大國際拍賣公司在香港拓展市場的主要推動者。祖父張揖如是近代竹刻巨擘,父親張仲英是民國上海灘古董界翹楚。而他張宗憲,天資聰慧,家學淵源深厚,十幾歲就開始在北平古玩市場進貨做古董生意。
  • 以藏養藏有門道兒
    老版《水滸傳》連環畫錢國宏以藏養藏是時下很多收藏愛好者的理財方式。在經濟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這種理財法只要使用得當,可以獲得較高的回報。多年來,筆者在以藏養藏的道路上行走,逐漸摸索出了一些門道兒。藏品到手後,要經常與藏友交流、溝通,在發展人脈、擴大收藏源的同時,也通過交換藏品,在不動錢的情況下,達到互通有無、豐富藏品的目的。近年來,筆者就是通過交換藏品,在連環畫、瓷器、錢幣、煙標、古籍等收藏領域均小有斬獲。二曰「讓」。讓分兩種情況:一是讓雙,一種藏品有兩套,便可以賣出一套;二是讓餘。有些藏品,如連環畫,因發行量較大,往往同一本連環畫在藏家手中有多本,這就可以適當地轉讓幾本。
  • 以藏養藏可以提高你的收藏水平,遠離國寶幫,你信嗎
    這就造成收藏愛好者的手裡總是缺錢用,而作為收藏品市場主體的工薪階層,這種現象更為強烈。如果家裡再有個「妻管嚴」,基本上就「斷送」了收藏這一偉大事業!萬般無奈之下,收藏愛好者只好運用以藏養藏這一「高招」。二,以藏養藏有什麼作用?1,解決了「手癢」的問題。經常賣藏品,手裡的錢也會漸漸多起來。解決了看到好貨想買還沒錢的問題。
  • 以藏養藏才是人間正道!
    而絕大多數收藏人就是一般普通人,錢有幾個,不多,藏品有,不高端,痴迷,執著而幾乎一無所有,以藏養藏只能是它們最佳選擇。再如991二冠、055、0510等兩冠好號等品種,2015版已經到市場了,前期的兩冠等品種收藏機會也不多了。
  • 以藏養藏,年入百萬!如何在玩玉的過程中賺到錢?
    但是如何發大財,很多人並不知道,而關於這個問題,馬未都曾在一次訪談中說:「老實幹活發不了財,要發財還是得靠貿易!」說到貿易,可以很多人覺得這個詞有點專業且複雜,其實說白了就是去進行買賣和交易。並且,馬未都先生當年也是靠著把各種藏品不斷進行買賣和交易,以藏養藏,才有了如今眾多價值貴重的藏品,以及如今在收藏界的地位!
  • 民藏應不應該支持?
    如今風來了,雨也來了,考驗民藏的時候到了。這次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文物持續三個月的整頓文物市場,引起許多人的疑慮,理想的答案我也沒有。但是寄希望從大局出發,從保護民間收藏出發,從源頭上打擊制假販假,盜墓走私,讓收藏逐步走向合法和健康。
  • 刃牙死囚篇:公園戰神本部以藏出場完勝柳龍光,勇次郎出面阻止
    動畫《刃牙死囚篇》已經進入收尾階段,在這次出場的新人物:本部以藏,被漫迷們稱之為"公園戰神"在之前的動畫中本部以藏連角鬥場的初選賽都沒有通過讓別人覺得他戰鬥力很弱,但是其實本部以藏的實力只有在公園這個特定的環境裡面戰鬥力才會爆表!
  • 養貓千萬別養暹羅貓!連貓舍都很少賣的,只因認……
    為什麼很多貓舍不賣暹羅!1、很主要就是因為暹羅貓它的市場熱度不是很高,而且暹羅貓的脾氣不是很好,開銷比較大。是因為它是個冷門貓,帶來的利潤並不大,一般價格都很便宜,還很難賣出去,所以很多的貓舍都不出售暹羅貓。
  • 刃牙:本部以藏VS柳龍光,範馬勇次郎強勢登場,強者集結地
    便是本部以藏!這個男人也將是本篇的主角,在動漫中首次登場,馬上開始本集的內容。死囚犯篇章即將迎來最終的結局,唯一還沒有承認戰敗,只剩「柳龍光」雖然被刃牙打敗,可並不覺得有戰敗的想法。涉川剛氣與柳龍光二人本身就相識,也可以說是競爭對手,為了能夠做個了斷,直接向柳龍光發起挑戰書,按理說柳龍光的實力絕對強於涉川剛氣,為何會有如此勇氣呢?
  • 京城舊貨市場:擺攤不僅為賺錢、「新貨」也便宜
    蔬菜、肉類、海鮮批發市場紛紛活躍起來。然而,對這個古老的都市來說,同時甦醒和熱鬧起來的,還有不少舊貨市場  報國寺:收藏會友各得其所  廣安門內大街的報國寺書市,要算北京舊貨市場的「老輩兒」了。因圖書品種齊全,如今的報國寺文化收藏品市場被稱為「收藏愛好者的交流聖地」。  連環畫就是報國寺書市最受歡迎的交流品。連環畫又稱「小人書」,幾十年前,「小人書」是中國頗有影響的出版物,今天,「小人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收藏家和投資者的目光。「現在,成套老版的《紅樓夢》連環畫能賣到四五萬,稀缺的單冊可以賣到1萬多。」一位擺舊書地攤兒的商家說。
  • 海賊王:小菊的哥哥以藏原來是他,我相信我絕對不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我們現在捋一捋,最先跟隨他的是是錦衛門跟穿次郎,然後就是開始了一路的遊歷,在這番遊歷的過程之中,遇到了小菊和他的哥哥以藏。還有堪十郎,雷藏,在九裡的時候收服了九裡最強男人阿修羅童子。這個阿修羅童子應該是赤鞘九俠裡面實力最強的!在最後一話之中出來了河松,還有兩個在岸上的應該就是幼年的貓狗了!
  • 《刃牙》最新一話:本部以藏完勝柳龍光,勇次郎出馬卻瞬間焉了!
    果然有另一個角色出現在了柳龍光的面前,這個人就是本部以藏,別看本部以藏大腹便便,他可是本部流柔術創始人,環境格鬥大師蓋亞的師傅,而且擅長几乎所有的兵器,可以說是非常厲害了。至於本部以藏為什麼找上柳龍光,劇情中並沒有給我們詳細解釋,但無論如何這必然是一場高手之間的較量。
  • 海賊王992話:赤鞘九俠結局確定,以藏才是白鬍子團第二戰力
    992話正版漫畫還未出來,從情報內容來看,這一話的戰鬥很精彩,還將赤鞘九俠的結局透露出來了,同時以藏才是白鬍子團的第二戰力。 同時,以藏在用槍攻擊凱多,這個畫面值得我們去分析。
  • 蘇富比倫敦春拍「艱難開啟」,MoMA出售作品或將以藏養
    蘇富比倫敦春拍「艱難開啟」,MoMA出售作品或將以藏養 澎湃新聞記者 陸斯嘉 綜合報導 2019-02-27 17:19 來源:澎湃新聞
  • 10年前在落基山脈藏百萬寶藏 美收藏家:有人找到了
    中新網6月8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美國一位89歲的收藏家在2010年發起尋寶活動,宣稱自己將裝有金幣等財寶的寶藏箱,藏在美國落基山脈的某處。期間,有不少人去尋找這價值100萬美元的寶藏。近日,收藏家表示,有人已經尋獲寶藏,並向他傳送了寶藏的照片。
  • 2010全球十大藝術收藏家名單出爐 內地缺席
    「西方並不完全了解中國市場,他們大多只是通過他們所熟悉的途徑來觀察中國藏家的收藏活動,其實並不全面,而且中國的收藏家主要以收藏國內藏品為主,大多又不願意公開自己的藏品。」這位藏家認為中國收藏界不必因為西方的視角而妄自菲薄。  但是,差距還是應該看到的。「中國收藏圈裡還瀰漫著濃重的投資和投機味道,真正因為熱愛藝術而收藏的藏家並不多,『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人也太多了。」
  • 捨得,得舍
    睡得太早,半夜醒來就精神得不行,直等到清晨六點,便呼啦蹦起床,出發了。看見天邊紫紅雲霞湧動,激動地奔到開闊地,猛地被震撼了!恍惚間又以為來到宮崎駿的動畫片,你會懷疑樹上有成群的精靈在好奇地偷看,密林深處藏著什麼洞穴,可以通向另一個神秘世界。
  • 別抱怨藏品出手難:看看老藏家的成長
    身邊的朋友都在以藏養藏,不斷買進賣出,對我不賣收藏精品的行為很不理解,「幹嘛要苦自己呢」?是啊!我為什麼不隨大流,讓自己手頭寬裕些呢?回望20年的收藏曆程,我發現收藏必須經歷三個階段: 1,初藏階段:又名品相階段,這個階段的愛好者看什麼都新鮮,分不清真偽,沒有目標胡亂購買,但對品相要求很嚴,因為品相是最直觀的,看得見摸得著。初藏階段的愛好者在市場佔絕對大多數,因此古玩市場是為初藏階段的藏友服務的。
  • 細說古玩收藏的意義,教你如果通過正規渠道出手實現真正以藏養藏
    搞收藏沒有錢,就像出海的郵輪耗光了油,不單沒法繼續前行,遇上天氣不好還得擔心安全風險。事實上,近幾年藝術品行業大調整,有困難的何止他一人。在收藏界,習慣對著公眾宣稱自己「只進不出」的大玩家卻比比皆是,甚至已發展成一種風氣。這裡頭,大家最熟悉的一位是劉益謙。不過,他們是否真如自己所說沒有賣過藝術品呢,這個就要打一個大寫的問號了。只進不出,說得容易做時難。
  • 復旦大學教授裘錫圭:金石收藏家的齋名與其藏品
    他曾因「得宋高宗、馬和之唐風圖卷,顏所居曰'唐風樓'」(甘孺《永豐鄉人行年錄》25頁,江蘇人民出版社,1980) ,因「得北宋拓蘇書豐樂亭記……以'豐樂'名堂」(同上28頁),因「得吳越投龍玉簡」「顏所居曰'玉簡齋'」(同上30頁),因廣收古墓所出陶俑等明器而名所居曰「俑廬」(同上34頁),因得赫連勃勃所建夏國之「大夏真興」錢而名所居曰「赫連泉館」(羅氏輯有《赫連泉館古印存》及《續存)》,方若《古化雜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