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上門服務
昨天,潤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剛開門,就來了很多患者。"每天來我們這裡看病的人都很多,一天下來差不多有五六百人。跟去年相比,差不多增加了三成。"該中心負責人如此表示。
在姑蘇區,類似潤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就在上個月,姑蘇區全部1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聘請了市級醫院的專家擔任中心副主任,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水平。加上今年五月蘇州衛生部門實施的基層衛生機構與二級以上醫院雙向轉診,以及前幾年陸續實施的上門服務、家庭病床、特色醫療等,逐步實現了"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目標。□商報記者 管有明 文/攝
家門口的服務 很方便
今年9月12日,家住婁門地區北張家巷13號的張延順因腦梗塞住院治療,14天後出院回家。出院時,他還不能獨立行走,右手基本不能拿東西,生活難以自理。按照醫生的叮囑,他還得去市中醫院進行中醫康復治療。而他這個樣子,如果去醫院康復治療,路遠不說,行走也不方便,思前想後只能作罷。就在這個時候,他想到了家門口的婁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聽說那個地方有特色中醫門診,中醫科擅治中風後遺症。"當時,護工用輪椅把張延順推到婁江中心,尢小鶴醫師為他制定了治療方案。經過一個療程的精心治療後,他現在拄拐,可以獨立行走600步左右,右手手勁也增強了很多,生活自理能力恢復了近五成。用他的話說:"如果家門口沒有這家這麼方便的社區醫院,我的下半輩子就差不多毀了。"
婁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自2010年6月開業以來,針對轄區老年居民多、中醫藥服務需求大的情況,將打造中醫藥特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他們主動和蘇州市中醫院聯繫,建立技術合作關係,由中醫院定期派專家來坐診。同時,還引進了入選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尢氏針灸",結合現代理療手段,運用中醫藥方法治療中風後遺症、肢殘、腦癱、面癱、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等疾病。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因為身處居民小區,受到了越來越多居民的歡迎。在潤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早到晚,來看病的人幾乎都沒斷過。現在,日均門診量有550-600人次。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1.4%。該中心負責人介紹,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壓病人普遍感覺每個月花的藥費下降了許多。他們在門診過程中抽查了20位患者,原來常服合資品種的前後對比每個月藥費下降了21.3%; 原來服用國產藥品的對照下降了40.7%,最突出的是華北製藥的左旋氨氯地平、施慧達,性價比高、實惠。
家庭醫生 上門服務
蘇大北小區的退休教師王桂珍已87歲,獨居,患高血壓、冠心病,且因曾患雙側股骨頭壞死而導致行動不便。一個星期日的早上,她準備起床時,突然覺得胸悶、心慌,而且無法起床,家裡也只有她一個人。
在這危急的關頭,她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她的家庭醫生———婁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惠志國。於是,她急忙拿起床頭電話,撥通了惠醫生的手機。惠醫生在電話裡詢問了她的病情後,馬上讓她先含服2粒麝香保心丸並躺下。隨後,惠醫生帶上聽診器、血壓計等,趕往王桂珍家。經過檢查,發現她心臟房顫發作,心率130次/分,心臟3級雜音,並伴有急性心衰的症狀出現。惠志國立即將她帶到婁江中心,給予吸氧和藥物對症治療,半小時後症狀緩解,並在輸液結束後,將她送回家。
其實,這只是在婁江中心眾多家庭醫生上門服務事件中的一個小插曲。截至目前,婁江中心的家庭醫生團隊今年已累計為轄區居民上門服務4.83萬人次,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這樣的事,在姑蘇區還有很多。今年5月以來,石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全科團隊基礎上組建家庭醫生團隊,並把具備醫療行業背景的石路街道志願者也納入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通過志願者這一紐帶,他們對重點人群的摸底工作、慢病篩查及入戶調查進行得相當順利,對居民的服務也更有針對性。
這裡還有 健康教育
或許有人會以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僅僅是個看病的地方。其實,它的功能"很強大"。白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有這麼一個健康教育園,設有全自動血壓檢測儀、骨密度檢測儀、多功能體檢機、肺功能檢測儀等多種體檢儀。居民只需插入醫保卡,便可一鍵式操作,進行多項免費體檢項目的自測,輕鬆方便。同時還設有宣傳櫥窗、紅十字急救培訓基地,配備了LED大型電子屏,並加載健康教育系統,播放各類健康教育片,定期組織居民進行健康知識的宣傳和講座,用健康教育系統中的虛擬運動項目來讓轄區居民足不出室就可以享受到像高爾夫、桌球、保齡球等各類模擬運動項目的訓練活動,有助於激發居民對健康運動鍛鍊的興趣。另外,教育園還承擔著為轄區居民培訓急救知識的任務。
兒童預防接種,很多地方都在做。而友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兒童預防接種上率先建成了數位化預防接種門診,在預檢、登記、收費、接種、留觀和兒保體檢等接種門診的每個工作環節進行流程管理控制,接種醫生只有接收到登記醫生給的接種信息,並按照該信息核對兒童身份和疫苗無誤後才能完成接種。完成接種的兒童,系統會自動對其進行下次接種的預約。這樣做,能最大限度地防止人為差錯的發生。
延伸閱讀>>>
離你最近的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哪家?
1、友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吳中西路909號,核定床位30張。衛技人員26名,含副主任醫師1名,全科醫生5名,社區護士6名,公共衛生人員8名,口腔醫師1名。開設有全科醫療、預防保健、中醫科、口腔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及康復中心。
2、胥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三香新村20幢西側,核定床位20張。衛技人員43名,含副主任醫師1名,全科醫生14名,社區護士8名,公共衛生人員4名,口腔醫師1名。
3、吳門橋街道潤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地處南環西路潤達新村,醫護人員38人,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11人,碩士研究生1人,國家健康管理師1人。其中:全科醫師9人,護士10人,公共預防保健醫師4人,口腔醫師1人。
4、桃花塢街道閶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閶門西街23號,衛技人員29名,高級職稱2名,全科醫生9名,社區護士9名,公共衛生人員4名,口腔醫師1名。設有全科醫療、中醫門診、口腔科、康復、計劃生育、預防接種、檢驗、放射、心電圖、B超等科室,擁有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尿液分析儀、X 射線攝影系統等新型醫療設備。
5、雙塔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烏鵲橋路68號,衛技人員31名,其中博士1名、碩士4名、學士4名,含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4名,醫師共6名,社區護士9名,公共衛生人員7名。中心聘有10位附一院專家定期坐診,包括心血管科、神經內科、口腔科、婦科、糖尿病、腎病科、腰腿痛及骨關節病、消化科、B超等。
6、石路街道石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彩香一村街道辦事處東側,職工36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3人,全科醫生9人,中醫師4名,社區護士9名,公衛醫生5名。7、婁門街道婁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位於婁門路290號,核定床位32張,衛技人員49名,含副主任醫師2名,全科醫生15名,社區護士11名,公共衛生人員7名,口腔醫師1名。
8、留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虎丘路1號橋,中心工作人員52名,市立醫院專家長期支援中心工作專家4名,高級技術職稱4名,碩士研究生3名,全科醫生11人。
9、虎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山塘街302號,衛技人員31名,含副高職稱1名,中級職稱8名,全科醫生10名,社區護士4名,公共衛生人員11名,中醫師1名。設全科醫療、檢驗室、治療室、搶救室、康復室,中醫理療室、計免接種室、兒保室、計劃生育指導室等科室。中醫科提供針灸、紅外線電療、拔罐、推拿等治療。
10、觀前街道白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西花橋巷26號,核定床位12張,衛技人員29名,全科醫生11名,社區護士4名,公共衛生人員8名。
11、城北街道清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平瀧路1266號,衛技人員29名,含高級職稱3名,臨床執業醫師11名,全科班在崗培訓學員2名,註冊護士11名,藥劑收費4名,檢驗2名,影像醫生3名。
12、彩香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金門路1156-1158號,衛技人員31名,含副主任醫師1名,全科醫生8名,社區護士11名,公共衛生人員3名,口腔醫師1名.中醫主治醫師1名。
13、白洋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金閶新城虎殿路東側,衛技人員38名,含副主任醫師1名,全科醫生4名,社區護士10名,公共衛生人員7名,口腔醫師1名。設有全科醫療、預防保健、中醫、口腔、檢驗、影像、藥劑等科室,擁有康復病床30張。同時還配有DR、B超、心電圖、常規化驗器材、中頻治療儀、多功能體檢床等診療、康復、搶救設備。 放大 縮小 默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