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區1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看病方便又實惠

2020-12-12 搜狐蘇州

醫護人員上門服務

昨天,潤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剛開門,就來了很多患者。"每天來我們這裡看病的人都很多,一天下來差不多有五六百人。跟去年相比,差不多增加了三成。"該中心負責人如此表示。
  在姑蘇區,類似潤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就在上個月,姑蘇區全部1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聘請了市級醫院的專家擔任中心副主任,以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療水平。加上今年五月蘇州衛生部門實施的基層衛生機構與二級以上醫院雙向轉診,以及前幾年陸續實施的上門服務、家庭病床、特色醫療等,逐步實現了"小病在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的"目標。□商報記者 管有明 文/攝

  家門口的服務 很方便

  今年9月12日,家住婁門地區北張家巷13號的張延順因腦梗塞住院治療,14天後出院回家。出院時,他還不能獨立行走,右手基本不能拿東西,生活難以自理。按照醫生的叮囑,他還得去市中醫院進行中醫康復治療。而他這個樣子,如果去醫院康復治療,路遠不說,行走也不方便,思前想後只能作罷。就在這個時候,他想到了家門口的婁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聽說那個地方有特色中醫門診,中醫科擅治中風後遺症。"當時,護工用輪椅把張延順推到婁江中心,尢小鶴醫師為他制定了治療方案。經過一個療程的精心治療後,他現在拄拐,可以獨立行走600步左右,右手手勁也增強了很多,生活自理能力恢復了近五成。用他的話說:"如果家門口沒有這家這麼方便的社區醫院,我的下半輩子就差不多毀了。"
  婁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自2010年6月開業以來,針對轄區老年居民多、中醫藥服務需求大的情況,將打造中醫藥特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他們主動和蘇州市中醫院聯繫,建立技術合作關係,由中醫院定期派專家來坐診。同時,還引進了入選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尢氏針灸",結合現代理療手段,運用中醫藥方法治療中風後遺症、肢殘、腦癱、面癱、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等疾病。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因為身處居民小區,受到了越來越多居民的歡迎。在潤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早到晚,來看病的人幾乎都沒斷過。現在,日均門診量有550-600人次。跟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1.4%。該中心負責人介紹,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壓病人普遍感覺每個月花的藥費下降了許多。他們在門診過程中抽查了20位患者,原來常服合資品種的前後對比每個月藥費下降了21.3%; 原來服用國產藥品的對照下降了40.7%,最突出的是華北製藥的左旋氨氯地平、施慧達,性價比高、實惠。

  家庭醫生 上門服務

  蘇大北小區的退休教師王桂珍已87歲,獨居,患高血壓、冠心病,且因曾患雙側股骨頭壞死而導致行動不便。一個星期日的早上,她準備起床時,突然覺得胸悶、心慌,而且無法起床,家裡也只有她一個人。
  在這危急的關頭,她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她的家庭醫生———婁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惠志國。於是,她急忙拿起床頭電話,撥通了惠醫生的手機。惠醫生在電話裡詢問了她的病情後,馬上讓她先含服2粒麝香保心丸並躺下。隨後,惠醫生帶上聽診器、血壓計等,趕往王桂珍家。經過檢查,發現她心臟房顫發作,心率130次/分,心臟3級雜音,並伴有急性心衰的症狀出現。惠志國立即將她帶到婁江中心,給予吸氧和藥物對症治療,半小時後症狀緩解,並在輸液結束後,將她送回家。
  其實,這只是在婁江中心眾多家庭醫生上門服務事件中的一個小插曲。截至目前,婁江中心的家庭醫生團隊今年已累計為轄區居民上門服務4.83萬人次,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評。這樣的事,在姑蘇區還有很多。今年5月以來,石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全科團隊基礎上組建家庭醫生團隊,並把具備醫療行業背景的石路街道志願者也納入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通過志願者這一紐帶,他們對重點人群的摸底工作、慢病篩查及入戶調查進行得相當順利,對居民的服務也更有針對性。

  這裡還有 健康教育

  或許有人會以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僅僅是個看病的地方。其實,它的功能"很強大"。白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有這麼一個健康教育園,設有全自動血壓檢測儀、骨密度檢測儀、多功能體檢機、肺功能檢測儀等多種體檢儀。居民只需插入醫保卡,便可一鍵式操作,進行多項免費體檢項目的自測,輕鬆方便。同時還設有宣傳櫥窗、紅十字急救培訓基地,配備了LED大型電子屏,並加載健康教育系統,播放各類健康教育片,定期組織居民進行健康知識的宣傳和講座,用健康教育系統中的虛擬運動項目來讓轄區居民足不出室就可以享受到像高爾夫、桌球、保齡球等各類模擬運動項目的訓練活動,有助於激發居民對健康運動鍛鍊的興趣。另外,教育園還承擔著為轄區居民培訓急救知識的任務。
  兒童預防接種,很多地方都在做。而友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兒童預防接種上率先建成了數位化預防接種門診,在預檢、登記、收費、接種、留觀和兒保體檢等接種門診的每個工作環節進行流程管理控制,接種醫生只有接收到登記醫生給的接種信息,並按照該信息核對兒童身份和疫苗無誤後才能完成接種。完成接種的兒童,系統會自動對其進行下次接種的預約。這樣做,能最大限度地防止人為差錯的發生。

  延伸閱讀>>>

  離你最近的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哪家?

  1、友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吳中西路909號,核定床位30張。衛技人員26名,含副主任醫師1名,全科醫生5名,社區護士6名,公共衛生人員8名,口腔醫師1名。開設有全科醫療、預防保健、中醫科、口腔科、醫學檢驗科、醫學影像科及康復中心。
  2、胥江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三香新村20幢西側,核定床位20張。衛技人員43名,含副主任醫師1名,全科醫生14名,社區護士8名,公共衛生人員4名,口腔醫師1名。
  3、吳門橋街道潤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地處南環西路潤達新村,醫護人員38人,高級職稱1人,中級職稱11人,碩士研究生1人,國家健康管理師1人。其中:全科醫師9人,護士10人,公共預防保健醫師4人,口腔醫師1人。
  4、桃花塢街道閶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閶門西街23號,衛技人員29名,高級職稱2名,全科醫生9名,社區護士9名,公共衛生人員4名,口腔醫師1名。設有全科醫療、中醫門診、口腔科、康復、計劃生育、預防接種、檢驗、放射、心電圖、B超等科室,擁有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尿液分析儀、X 射線攝影系統等新型醫療設備。
  5、雙塔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烏鵲橋路68號,衛技人員31名,其中博士1名、碩士4名、學士4名,含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4名,醫師共6名,社區護士9名,公共衛生人員7名。中心聘有10位附一院專家定期坐診,包括心血管科、神經內科、口腔科、婦科、糖尿病、腎病科、腰腿痛及骨關節病、消化科、B超等。
  6、石路街道石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彩香一村街道辦事處東側,職工36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3人,全科醫生9人,中醫師4名,社區護士9名,公衛醫生5名。7、婁門街道婁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位於婁門路290號,核定床位32張,衛技人員49名,含副主任醫師2名,全科醫生15名,社區護士11名,公共衛生人員7名,口腔醫師1名。
  8、留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虎丘路1號橋,中心工作人員52名,市立醫院專家長期支援中心工作專家4名,高級技術職稱4名,碩士研究生3名,全科醫生11人。
  9、虎丘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山塘街302號,衛技人員31名,含副高職稱1名,中級職稱8名,全科醫生10名,社區護士4名,公共衛生人員11名,中醫師1名。設全科醫療、檢驗室、治療室、搶救室、康復室,中醫理療室、計免接種室、兒保室、計劃生育指導室等科室。中醫科提供針灸、紅外線電療、拔罐、推拿等治療。
  10、觀前街道白塔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西花橋巷26號,核定床位12張,衛技人員29名,全科醫生11名,社區護士4名,公共衛生人員8名。
  11、城北街道清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平瀧路1266號,衛技人員29名,含高級職稱3名,臨床執業醫師11名,全科班在崗培訓學員2名,註冊護士11名,藥劑收費4名,檢驗2名,影像醫生3名。
  12、彩香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金門路1156-1158號,衛技人員31名,含副主任醫師1名,全科醫生8名,社區護士11名,公共衛生人員3名,口腔醫師1名.中醫主治醫師1名。
  13、白洋灣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位於金閶新城虎殿路東側,衛技人員38名,含副主任醫師1名,全科醫生4名,社區護士10名,公共衛生人員7名,口腔醫師1名。設有全科醫療、預防保健、中醫、口腔、檢驗、影像、藥劑等科室,擁有康復病床30張。同時還配有DR、B超、心電圖、常規化驗器材、中頻治療儀、多功能體檢床等診療、康復、搶救設備。    放大 縮小 默認

-->

相關焦點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看病更方便
    荊州「兩會」期間,記者先後採訪市人大代表、社區居民,對社區內「近在咫尺」的醫療機構進行了深入調查。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看病更方便  許多居民有個習慣,不管大病小病都願意到大醫院去治療,這導致大醫院人滿為患。而小醫院卻門庭冷落,業務清淡。醫療機構冷熱不均,造成了公共醫療資源大量浪費,也造成了不少患者看病難,出現了看病貴的情況。
  • 紅二村社區衛生服務站中醫坐診居民看病更方便
    今年以來,他們專心致志打造精品中醫館,設立中醫健康文化牆;大力宣傳中醫文化;推行中醫上門服務;推廣中醫適宜技術服務,轄區居民感到看病尤其是看中醫越來越方便了。    變「坐堂看病」為「上門服務」    在紅二村社區衛生服務站,記者看到幾位患者在此就診,打針輸液的,取藥煎藥的,留觀待查的,人來人往。幾位來看病的大媽,你一言,我一語與記者聊了起來。
  • 去年在社區衛生服務站看病,你省了多少錢?
    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確保群眾得到實惠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民生工程。2013年,「看病難、看病貴」的現狀對於順德老百姓來說正在慢慢改善,越來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首診在社區、小病在社區」的方便實惠。自從逢沙社區衛生服務站於2013年1月28日啟用以後,給莫娟蓮一家人省了不少力,「騎摩託車幾分鐘就到了,帶孩子來看病,拿完藥就可以送去上學。」  感受到家門口看病更方便實惠的莫娟蓮只是眾多順德市民中的一個縮影,2013年大力推行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無論是在數據上還是市民體驗上,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 ...改善群眾看病就醫環境——青雲譜區京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作為南昌市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榮獲「全國百強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中國社區衛生協會培訓基地」稱號的京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由南昌市青雲譜區衛生健康委員會批准、南昌市醫學科學研究所(南昌市生殖醫院)主辦,獨立核算的一所集科研、教學、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計劃生育指導為一體的公益性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 2017年蘇州市姑蘇區衛計局下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招聘事業編制人員...
    2017年蘇州市姑蘇區衛計局下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招聘事業編制人員簡章已發布,公開招聘事業編制工作人員52名,報名時間:2017年11月24日(星期五)9:00-15:00;報名地點:蘇州市人才市場三樓(幹將西路288號)。
  • 長安社區:衛生健康服務到家了!
    長安社區衛生服務站成立於2020年10月,是一所集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為一體的公益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覆蓋人口19000餘人,極大地方便了周邊居民就近看病就醫。一大早,來長安社區衛生服務站看病、買藥、量血壓的居民絡繹不絕。在服務站二樓的等候大廳裡,工作人員正在為居民講解急診急救知識、常見疾病預防知識。
  • 洸河街道有了衛生服務中心,社區居民可家門口看病啦
    原標題:洸河街道有了衛生服務中心,社區居民可家門口看病啦 標準化醫療場所、規範化日常運營、人性化專業團隊……近日,濟寧高新區洸河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入裝修階段,預計於2月初完成室內裝修,面向社區居民開放。近2000平米的衛生服務中心,設有患者醫療區、公共衛生服務區、辦公區,開放後,將由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坐診,提供體檢、護理、診療等基本醫療服務。
  • 惠及周邊7個社區 裡河社區衛生服務站啟用
    12月1日,姑蘇區雙塔街道裡河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式啟用。該衛生服務站可以為周邊7個社區近15000戶居民提供常規體檢、全科診斷、中醫療養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看病就醫。「之前我們有什麼小毛病,只能去附近的楊枝社區衛生服務站。雖然距離也不遠,但我們老年人總歸行動不方便。」
  • 社區衛生服務站關閉 居民看病不方便
    ,體檢、看病都挺方便的,後來關門了,到現在快半年了。「社區衛生服務站不能繼續租了,這房子已經有人看中打算租下來了。」他說。  2 免費體檢等,由珠江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  在採訪中,記者遇到了幾名正在興隆花園小區裡活動的居民。「年齡大了跑不動,以前,量血壓、看個小病,小區裡有醫生挺方便的。」「聽說老年人可以免費體檢,以後我們該去哪兒體檢呢?」大家說。
  • 西藏100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標
    記者了解到,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將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逐步建立符合我區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特點的服務能力標準和評價體系,將力爭5至7年時間使90%以上鄉鎮衛生院和100%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服務能力達到基本標準,部分服務能力較強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推薦標準。2020年,全區100個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基本標準。
  • 有了社區衛生服務站 居民看病很方便不再繞遠路
    如今,在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類似的常見病就能得到醫治。在此,市民不僅能享受到貼心的醫療服務,還有免掛號費等優惠政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居民就醫越來越方便。  居民看病不再繞遠路  閆秦發與老伴和玉鳳家住蓮湖路,如今60歲左右。「人上了年紀就愛生病,我是高血壓,她得糖尿病也十幾年了。」
  • 禮樂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6個特色專科啟用
    江門日報訊 (見習記者/蔡昭璐 通訊員/陳軒) 近日,禮樂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6個特色專科門診啟用。據了解,這16個特色專科由該中心與江門市五邑中醫院江海分院聯合建設。5月8日,記者來到禮樂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座4層高的大樓赫然出現在眼前。中心裡裝修溫馨,布局合理,全科專科門診、健康管理中心、兒童保健中心等一應俱全。
  • 鄉鎮衛生院拍片縣醫院診斷 看病省錢又方便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你小病不出社區、家庭醫生為你「保駕護航」……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你小病不出社區、家庭醫生為你「保駕護航」……在成都,城鄉居民看病更方便實惠健康有保障  因為有了家庭醫生,謝德久這樣患高血壓的老人可以更健康地安享晚年;因為有了居民免費健康體檢,韋玉華這樣的農村居民及時篩查出了子宮肌瘤等疾病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守好「家門口的健康」
    女兒宿志華說,家人換個導尿管都累得滿頭大汗,老人也跟著受罪,「幾年前我們籤約了家庭醫生,多虧了他們,上門服務既耐心又專業,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臨走前,靳芳撕下一頁紙,把換導尿管的操作步驟逐條寫下來,還教給宿德禎家人一些臥床病人的護理技巧。城西區虎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下設15個衛生服務站,負責轄區近11萬居民的健康管理工作。
  • 於家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眩暈門診正式接診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020年11月25日,東直門醫院通州院區眩暈專病團隊與於家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籤約,成立基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眩暈門診。眩暈門診設在一樓全科診室,由上級醫院專家不定期出診,於家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安排診療組醫師跟師學習。
  • 蘇州姑蘇區又一家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啟用!
    今天,「金相鄰」社區建設品牌發布暨「金相鄰」·三元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啟用儀式在金閶街道三元一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辦。什麼是「金相鄰」?同步啟用的「金相鄰」·三元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是姑蘇區首批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建設項目之一。
  • 北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址揭牌開診!
    今日(1月4日)上午,北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喬遷新址,正式揭牌開診。北滘鎮黨委副書記梁晴爾,北滘鎮黨委委員、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局長何錫輝等參加揭牌儀式。  記者了解到,北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於2012年3月,是北滘鎮公益性事業單位。
  • 廣州天河區興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地址+電話+開診時間)
    興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燕嶺路268號  全科診室門診:  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2:00 下午2:30-5  廣州市天河區興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位於廣州市天河區燕嶺路268號耳鼻喉大樓,成立於2005年,是天河區政府指定由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承辦管理的非營利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服務區域面積4.32平方公裡,下設1個燕塘社區衛生服務站。
  • 讓更多市民家門口看上病 我市今年將新建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點
    今年內將新建或投用的6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點是:同安工業集中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篔簹街道湖濱一裡社區衛生服務站、鷺江街道大同社區衛生服務站、金山街道金湖社區衛生服務站、禾山街道高新技術園社區衛生服務站、江頭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蔡塘分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服務站點都是選址在人口較為密集的區域。
  • 便民出實招 信陽上天梯管理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正式揭牌開業
    揭牌儀式上,上天梯非金屬礦管理區黨委書記、主任梁玉峰,管理區黨委副書記、副主任侯貴文,土城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主任張開強,聖德國際醫院集團董事長付傑,河南聖德醫院院長陳建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晏昕共同為衛生服務中心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