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承建商停工避險,「北溪2號」團隊發聲:將儘快完成

2020-12-26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

面對美國「幹涉內政」的無理制裁,俄歐合作的天然氣管道項目「北溪2號」的主要承建商——瑞士-荷蘭公司Allseas已宣布停工暫避風險。儘管如此,但「北溪2號」背後的工作團隊在21日仍發聲稱,管道建設的工作將繼續推進,「我們將與支持該項目的公司一同努力,儘快完成建設」。

同一天,俄羅斯外交部也作出強硬表態,稱莫斯科「將不顧任何國家的制裁」,繼續建設這一管道項目。

路透社報導截圖

美國總統川普20日籤署國防授權法案生效,其中對任何參與和幫助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公司(Gazprom)進行管道建設的歐洲公司和個人實施制裁——持有的美國籤證和財產將被撤銷和凍結。

法案中還給出了30天的寬限期,允許相關公司和個人逐步撤出該項目。

迫於壓力,該項目的主要承建商、負責深海管道鋪設的瑞士-荷蘭公司Allseas,於21日宣布暫停鋪設管道的工作。其在聲明中解釋,「預計美國相關部門將出臺包括必要的監管、技術、環境在內的指導意見」。

《金融時報》報導透露稱,其實在Allseas宣布停工之前,策劃此次制裁的兩名參議員克魯茲和羅恩·詹森(Ron Johnson),曾致信Allseas公司執行長愛德華(Edward Heerema),要求其立即停止項目工作。

他們在信中寫到,「我們知道,俄羅斯為完成『北溪2號』管道建設,給Allseas公司支付了一大筆錢」。他們警告說,「但是哪怕你們繼續施工一天」,都將使承包商面臨「毀滅性、或致命性的法律和經濟制裁」。

他們還威脅說,「若你們試圖在30天寬限期內修完這條管道,這將毀掉你們的股東價值,還會毀掉公司未來的生存能力」。有媒體報導指出,在美方制裁立法之前,Allseas公司就已停止管道鋪設工作。

儘管主要承建商已停工避險,但俄羅斯和「北溪2號」項目背後的工作團隊仍堅稱,不論美國如何制裁,這一項目都會完成。報導稱,目前該項目已經鋪設管道約2100公裡,僅剩300公裡。

21日,「北溪2號」背後的工作團隊發聲稱,「我們將與支持該項目的公司一同努力,儘快完成管道建設」,「完成該項目對歐洲的供應安全至關重要」。

同一天,俄羅斯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也強調,莫斯科將「不顧任何國家的制裁」,繼續推進這一經濟項目。

俄方在聲明中指責美國,其試圖迫使歐洲接受其價格昂貴的液化天然氣,阻礙歐洲的經濟發展,同時削弱歐洲競爭力。

「這將導致歐洲在所有方面都輸掉」,聲明中表示,「華盛頓為了其地緣政治的野心和商業利益,不放過任何人,即使是美國在北約最親密的盟友」。

「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示意圖,圖自BBC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德國總理默克爾的高級助手們透露,默克爾和俄羅斯總統普京一直就美方的制裁問題保持聯繫。助手們還表示,儘管制裁會帶來一些阻礙,但預計俄羅斯會完成修建這條管道。

報導還援引俄羅斯國有天然氣公司(Gazprom)一名知情官員的話稱,為了應對美方制裁,俄國有天然氣公司已對自己的船隻和屬於俄承包商的船隻進行改裝,這些承包商在俄羅斯境外沒有業務,因此不受美國制裁。

俄一名資深參議員也表示,「北溪2號」項目推進必須遵守時間表。

原計劃該項目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完成,於明年年中開始運行。但現在遭美方制裁後,項目的完成日期成了未知數。

參與該項目的歐洲公司包括:德國能源公司溫特沙爾、尤尼佩爾,法國前蘇伊士環能集團、荷蘭皇家殼牌,奧地利石油天然氣集團和瑞士-荷蘭Allseas公司等。

「北溪2號」計劃從俄羅斯波羅的海海岸一路延伸自德國境內,建成後預計俄羅斯每年可向德國輸氣550億立方米,耗資近110億美元,可滿足歐洲10%的天然氣需求。

德國政府副發言人烏爾裡克·德默爾(Ulrike Demmer)指責說,美國推出該法案影響了德國和歐洲的公司,代表對德國國內事務的幹涉。德外長海科·馬斯(Heiko Maas)曾明確表態稱,「歐洲的能源政策是由歐洲決定的,而不是美國。我們拒絕任何外部幹預和域外製裁」。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美方繼續攪和之際,北溪2號即將恢復施工
    【文/觀察者網 龍玥】美國制裁威脅之下,「北溪2號」歐洲承包商已暫停施工約一年。不過,據路透社5日報導,這一項目已獲得德國政府機構授權,擬於本周末恢復施工。為繞開美國影響、推進「北溪2號」項目,德國北部的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也正在做出行動。 為了自身利益,美國長期將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天然氣管道項目「北溪2號」視為「眼中釘」。
  • 丹麥監管機關確認「北溪-2」號將於1月15日復工
    丹麥能源署(EDA)確認,「北溪-2」天然氣管道在丹麥水域的未完工區段將於1月15日開始鋪設。德國梅前州議會通過關於成立基金會支持「北溪-2」號項目的建議該監管機關新聞處對記者說:「丹麥能源署昨天收到了『北溪-2』號項目的繼續施工進度表。
  • 德國冒險重啟「北溪2號」項目有何玄機?
    這也是項目能夠重啟的最主要因素。過去一年來,「北溪2號」項目施工面臨的實質性阻礙始終來自美國長臂管轄的制裁壓力。「北溪2號」項目從去年12月份停工,到今年12月份重啟,一年的時間差並非巧合。每年12月,美國新一財年《國防授權法案》需要在國會審議通過。去年通過的2020財年法案即出臺了對參與「北溪2號」項目的企業實施制裁的相關內容。
  • 「北溪-2」項目德國段管道鋪設工作將恢復
    中新網12月2日電 綜合報導,「北溪-2」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運營公司日前宣布,將於12月5日恢復在德國的管道鋪設工作,屆時將使用錨系定位鋪管船。據報導,該公司表示,「我們計劃今年繼續使用錨系定位鋪管船,在德國專屬經濟區鋪設管道。
  • 「北溪2號」重啟 美國摁不住歐洲那顆自主的心
    停工一年再啟動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1日報導稱,「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運營公司Nord Stream 2 AG當天按計劃恢復「北溪2號」項目管道鋪設工作。該公司表示,「福爾圖娜」號鋪管船將在德國專屬經濟區水下30米以內全長2600米的區域內鋪設天然氣管道。
  • 北溪二號之爭,爭氣大於爭利
    因美國制裁已停工整整一年的北溪二號工程,真能如俄羅斯方面宣布的那樣不日復工嗎?中國有句俗話,叫「賣了孩子賣籠屜,不蒸饅頭爭口氣」。北溪二號,各方爭持不下,究竟是要「蒸饅頭」,還是要「爭口氣」?北溪二號工程2014年動工,計劃投資總額95億歐元,其中一半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Gazprom)承擔,另一半由來自德國、法國、荷蘭和奧地利的歐洲5家能源公司提供。建成後,通過兩條橫跨波羅的海的1200公裡長管道,每年可以為歐洲提供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至2019年底,工程已完成94%,剩下還有大約60公裡管道需要架設,卻因美國施壓制裁被迫停工。
  • 美國威脅制裁參與「北溪2號」建設的企業,德官員:預計政府將堅決回應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8月8日消息,德國聯邦議院經濟與能源委員會主席克勞斯·恩斯特對記者表示,美國參議員就「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針對薩斯尼茨港運營方的威脅直接指向薩斯尼茨市和梅克倫堡美國三位參議員寫給Sassnitz GmbH公司的信中稱,美國政府準備針對參與支持「北溪2號」管道建設的公司實施制裁。信中指出,如果繼續工作,港口將面臨「經濟崩潰」。恩斯特表示,「這封信極端粗魯」,並補充稱,這是對薩斯尼茨市和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的直接威脅。
  • 「北溪-2「管道建設鋪管船進入丹麥領海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船舶追蹤定位網站Marine Traffic和Myshiptracking的信息顯示,可能會被用來完成「北溪-2「號管道建設的「福爾圖娜 「號(Fortuna)管道鋪設船進入丹麥領海。
  • 「北溪-2」項目重啟美歐俄再度進入博弈期
    □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張春友 近日,停工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再次傳出重啟的消息。一條可為合作雙方帶來雙贏局面的能源管道項目,由於域外勢力的介入及複雜的地緣因素,近年來一直前途未卜。無論是此前的停工,還是現在的重啟,都是美歐俄等利益相關方在能源安全、經濟利益、地緣政治上博弈的結果。
  • 強力阻撓失效 「北溪2號」重啟:美國摁不住歐洲那顆自主的心
    停工一年再啟動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1日報導稱,「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項目運營公司Nord Stream 2AG當天按計劃恢復「北溪2號」項目管道鋪設工作。該公司表示,「福爾圖娜」號鋪管船將在德國專屬經濟區水下30米以內全長2600米的區域內鋪設天然氣管道。
  • 北溪2線:歐洲戰略自主的試金石
    鋪管船在波羅的海魯根島附近為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鋪設管道。圖片來源:網絡(fortune.com)  12月5日,因美國制裁被迫停工近一年的北溪2線天然氣管道項目再度重啟。目前,歐盟正醞釀與美國加強跨大西洋合作,已完工近94%的北溪2線面臨成為交易籌碼的危險。俄羅斯希望儘快完成項目建設;美國磨刀霍霍準備實施新的制裁。德國和歐盟內部意見不一,能否堅持北溪2線,正演變為歐洲戰略自主的一塊試金石。
  • 丹麥因鱈魚產卵期限制「北溪-2」號修建?丹麥能源署:無法證實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7日消息,丹麥能源署 (DEA) 發言人漢森(Ture Falbe Hansen)表示,鱈魚產卵不會限制「北溪-2」號天然氣管線的修建,因為限制區的工程在12月就已經結束。 他還表示:「我們無法證實,『北溪-2』號俄建造工作會因為鱈魚產卵期而在9月前被禁止。」
  • 美國集中力量阻撓北溪2,不聲不響中土耳其流修到南歐
    大家都知道俄羅斯是一個重要的能源輸出國,在目前的國際市場上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國為了打壓俄羅斯,重點打擊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目前的北溪2號工程就受到美國阻攔的問題,制裁等手段全用了,但是美國的企圖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不僅北溪2的工程已恢復,而且還出現了顧此失彼的形式。
  • 「北溪-2」分包商被美國嚇走,普京:咱自己有船
    【文/觀察者網 徐乾昂】本月21日,美國總統川普籤署2020財年度國防授權法案生效,「攪黃」德俄在建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並威脅給任何參與該項目的實體進行制裁,嚇得負責鋪設管道的瑞士荷蘭公司立刻停工。
  • 「北溪2號」剛復工,川普政府就計劃實施「致命」新制裁
    【文/觀察者網 龍玥】俄德「北溪2號」項目日前剛復工,美國就坐不住了。在川普即將卸任的最後關頭,其政府還計劃給這條天然氣管道來個「致命一擊」。 據路透社報導,12月23日,川普政府高級官員透露,美國正在敦促歐洲盟國與相關公司停掉有助於建設「北溪2號」的工程,並計劃在未來幾周對該項目實施更廣泛的制裁。
  • 「北溪-2"項目即將復工 美國擬加大制裁力度
    12月24日, 外媒援引多名消息人士的話報導,川普政府計劃於近期推出針對「北溪-2」輸氣管道項目的進一步制裁措施。 此前,12月23日, 根據丹麥海事局發布的公告,「福爾圖娜」(Fortuna)號鋪管船將從1月15日開始在丹麥沿海鋪設「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兩條平行管線。
  • 俄羅斯將獨立完成「北溪-2」管道鋪設 丹麥段明年1月開工
    當地時間23日,據俄媒「RBK」報導,俄羅斯將獨立完成「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鋪設任務。丹麥專屬經濟區海域段的鋪設由「Fortuna」公司承擔,將於2021年1月15日正式開工。該公司的施工作業將由俄羅斯海上救援部門專門派出的救援和保障船隻護航。
  • 北溪2號可能在2021年開始天然氣輸送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今日油價網站12月16日消息 俄羅斯能源專家向塔斯社表示,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可能在2021年底開始向德國輸送第一批天然氣。    上周,這條管道的終點德國海岸的工作恢復,鋪管船Fortuna鋪設了一段2.6公裡(1.6英裡)的管道。
  • 德國對美國就「北溪-2」天然氣管道進行威脅表示憤概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柏林消息 德國聯邦議院經濟與能源委員會主席克勞斯·恩斯特對記者表示,美國參議員就「北溪-2」天然氣管道針對薩斯尼茨港運營方的威脅直接指向薩斯尼茨市和梅克倫堡-前波莫瑞州,這極端粗魯。
  • 德國「北溪2號」項目傳來重大進展
    新華社12月6日報導指出,美國本月5日再次敦促德國等歐洲國家,立即「凍結」俄歐合作天然氣項目「北溪2號」的管道建設。然而,對於美國接二連三的阻撓,歐盟24國早已公開表示強烈反對。這次也不例外,德國直接無視美國的阻撓,重啟該項目在當地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