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下的紐約中國城,人流不息。
數以萬計的遊客從世界各地來到這裡,是因為這裡有便宜地道的特色美食,是鄰近著名購物區蘇豪(Soho)區的必經之路,有各種小眾或者世界馳名的品牌店。
當然,但都不是重頭戲。
(圖片來源:newyorkcitytrippers)
中國城的一大公開的秘密就是,你能用四十美金左右買到一個名牌Gucci,或者LV包。當然不是真的,不過來這裡的熟客可不在乎那些,畢竟在這裡買的包在他們看來,足以以假亂真。
(圖片來源:AOL.com)
如果你來的時間巧,你就能看到三五成群的非裔大兄弟們(看樣子應該是從非洲或是廣州來的)聚集在Canal Street 附近,或者是幾個亞裔老太太們在街上轉來轉去,如果你向他們投去關注的目光,她們就會主動靠近你,用英語或者粵語問「要包嘛?」
(圖片來源:YouTube)
不過除此之外,在這塊區域聽到漢語的機會很少,你能聽到義大利語,土耳其語,甚至是聽不懂的非洲土話,不過中國用英語被提及的次數也不少,時不時你就能聽到一句「Yes! Bag made in China. 」
喜歡買假貨的,可不止有中國人。
畢竟真正在紐約買假包的,也沒有幾個是中國人。
而除了紐約這塊追逐時尚潮流的寶地,廣袤的美洲大陸上都是淳樸善良不在乎穿戴的老實人嗎?記得出國前,國內曾有這樣的傳言:在中國大陸以外是絕對沒有假貨的,因為其他國家不合法,而且奢侈品很便宜……
事實真是如此嗎?當然不是。穿假貨可以說,漸漸的成為美國高校生所選的性價比極高的生活方式。畢竟,貪小便宜可能是人類最原始的欲望之一。
(圖片來源:skynews)
朋友Kevin是美國top20私立大學的一名大三學生,美國人。
作為大學生的他沒什麼不一樣。他平時上課、泡圖書館,晚上打遊戲喝酒,周末開泳池趴,不時參加一些看起來很酷的社交活動。交友廣泛的他,臉書上隨便發一張照片就有最少一兩百個贊。
和其他混兄弟會,打橄欖球的美國男生沒什麼區別,不過在他們這個大學村裡,區分開他和其他男生的就是他的穿衣打扮了。
kevin非常愛穿潮牌,打開衣櫃,除了幾件重要場合需要的西裝,他的衣服幾乎全來自於當季或者經典款的supreme、off white、川久保玲、bape等潮牌。
(圖片來源:staticflickr)
Kevin來自美國西海岸,家裡是典型美國中上產階級的一員。從小接受的價值觀裡,他認為在穿衣上花很多錢是一件很不理智的行為。
但他熱愛時尚,熱愛街頭文化,熱愛穿著潮牌去聚會被人搭訕的滿足,更愛自己在instagram和臉書上穿著Supreme拍一張照片幾百個贊的虛榮感。
(圖片來源:topsy)
可是當我偶然問起,為什麼願意花這麼多錢去買潮牌時,他一臉神秘地打開電腦,登錄了一個十分眼熟的網站。他說,他衣櫃裡大部分的潮牌全部來源於這裡。
(圖片來源:aliexpress)
速賣通,又被稱之為國際版淘寶網,英文名為Ali Express,是全球第三大英文在線購物網站。跟國內淘寶不同的是,這個網站面向的是海外用戶,訂單排在前三位的國家依次是巴西、俄羅斯和美國。
因此點開女裝商品一欄幾乎所有模特都是歐美臉,款式也是歐美人比較喜歡的,並且價格十分便宜,銷量最好的都在二十美元左右。
和淘寶相同,在速賣通上點開商品圖片就可以看到用戶評價,連外國用戶評價也與我國淘寶十分相似,無非是給五星好評,誇誇商品物美價廉,來個買家秀,順帶贊贊物流。
(圖片來源:aliexpress)
Kevin可是國際版淘寶的忠實用戶。他從衣櫃裡拿出了一件川久保玲play系列的T恤,我定睛一看,這不就是當年我國淘寶爛大街的爆款嗎。
他說他購買的T恤質量非常好,和正品幾乎沒什麼區別,但是要比正品便宜將近一半的價格。一般人是不會去懷疑他身上所穿衣服是真是假的,反而他收到最多的評論都是誇讚。
但身邊有朋友問起時,他都會直接告訴他們,他身上穿的是假潮牌,他不願意別人認為他花了七百美金在一件夾克衫上。
(圖片來源:YouTube)
我問他是怎麼知道ali express的?他說,還是自己的朋友 Ben告訴他的。Ben是他們兄弟會的風雲人物,平時對穿衣打扮很有研究。
Kevin說,Ben告訴他,有一次他在網站reddit的fashion板塊上無意發現了買假潮牌的網站,於是打開了購買潮牌新世界的大門。
他們的想法都很簡單,自己喜歡品牌的設計但是又不想花那麼多錢,如果能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一樣設計的衣服為什麼要花更多錢呢。
(圖片來源:YouTube)
不僅學生黨愛買假牌子,工作黨更是購買假奢侈品的主力軍,而其中中高收入階級則是主力中的戰鬥機。
Amy在一家醫藥公司工作,在美國中西部她的收入屬於中高階層,但是每次她的中國同事Chen回國的時候她都會託她帶幾個假名牌包,比如假LV假Prada。
還有一次我跟一個印度朋友聊天的時候,他也問我知不知道ali express。然後一臉八卦地說,他們老闆也是這個購物網站的忠實客戶。
在西海岸一家軟體科技公司的他,老闆也是印度人,極愛網購,寄來公司大大小小的郵寄包裹有一半來自中國。有一次他好奇地看了看包裹,發現老闆居然從中國買來了巴寶莉經典款式的襯衫。
(圖片來源:aliimg)
旺盛又市場廣泛的假貨交易在全世界範圍內,一直是個不斷滋生的毒瘤。英國商務秘書文斯·凱博稱假貨佔全球貿易的百分之十,雖然假貨的集中販賣地中國常年居於榜首,但這其中來自各國的假貨愛好者散客們也為這百分之十做出了不少貢獻。
谷歌上不乏英文版和各種語言的中國假貨購物指南,甚至細分到各個城市指南,上海、廣州等等。讓國外購物者真正體驗到了什麼叫購物者的天堂。
(圖片來源:google)
我曾經邀請了一個剛大學畢業的牙買加朋友來我家玩。她到北京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出攻略,指了指用英文標註的silk market興奮地對我說,我要去這裡!
我說這silk market哪兒啊,從未耳聞啊。上網一搜,噢,原來是秀水街。北京秀水街在外國人眼裡是一個必去項目,名聲震天地。
(圖片來源:搜狐)
在trip advisor上有899個訪問評論,其中排名的前幾條的都在討論講價的技巧:「做好準備狠狠殺價吧」 「北京秀水街-一個一生必去一次的地方」 「一次十分愉悅的購物體驗」 「如果你喜歡買假貨,這個地方你必須來。」
(圖片來源:trip advisor)
牙買加朋友在北京玩的期間,早出晚歸在秀水街為全家人掃貨,她說她給她妹妹和媽媽都買到了假LV,十分興奮。從她的購物體驗可以說是買到了實惠,買到了快樂。我也只能無語的搖搖頭,原來來中國旅遊還有專門買假貨這項行程。
而隨手搜一下YouTube,上面關於在秀水街殺價的技巧小視頻就超過了十萬條,可見,外國人對於淘到便宜的假貨的熱情一點也不比我們低呀。
(圖片來源:YouTube)
而來自秀水街的貨品可能還出現在紐約第五大道的街頭。這裡總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小商販們在擺著地攤叫賣各種做工粗糙的奢侈品假大牌,他們或從非洲來,或者是巴基斯坦等國來的難民和移民。
(圖片來源:newyorktimes)
由於地點熱門,他們的小攤前不缺客戶源,不過買家裡很少有亞洲人的面孔。而這些地攤也因為警察的清理,近期幾乎是藏匿在角落裡,打起了遊擊戰。
(圖片來源:newyorktimes)
而地攤兒的另一側,就是第五大道上奢侈品的正品店,這裡進進出出的客戶基本上都是亞洲人,而且幾乎是每家店裡必有一個會說中文的店員。
(圖片來源:新浪)
越來越多的國人富起來,走出國門,去國外尋求不一樣的購物體驗。而與此相反,很多我們印象中支持正品,「冤大頭」的外國人,正瞄準中國這塊什麼都有的土地尋找他們在本國很難找到的假貨。
(圖片來源:newyorktimes)
雖說買假貨不應該被推廣,而販賣假貨在哪裡都是違法的事情,並且被抓住除了被罰款,更可能被判刑。但是所謂,沒有買賣需求,就沒有市場發展。
許多中東和非洲難民從各種渠道進口了中國的假貨,在離原產地幾萬公裡開外的大洋彼岸大膽攬客買賣,試圖養家餬口。而各國遊客也在紐約這個神奇的地方,買著各種各樣的奢侈品假貨不亦樂乎。甚至更有因此不遠萬裡專程來中國批發購物的。
這讓我想起了,錢鍾書所描述的圍城的關係。有趣的是,無論國籍、種族、文化,人類追逐的東西總是相似的。
對於假貨的追求,又豈止是單純的對於奢侈虛榮的貪戀呢?大概是從社會所崇拜的價值觀就錯了吧。
其實要是生活的精神富足,背個菜籃子布袋子到處走,也挺酷的。
(文中人物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