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1月23日電 (葉秋雲 廖夢晴)1月14日至1月15日,三明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師生前往龍巖市上杭縣古田鎮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感受紅色文化。
感受:古田精神放光芒
「這裡就是紅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的召開地點,也就是古田會議遺址……大家看,地面上有許多黑色的印記,猜一猜這是什麼?」在古田會議舊址——廖氏宗祠,實踐隊的盧芳婷當起了小導遊。
「作為一名學生黨員,又是一名退伍軍人,今天來到這裡,參加了一次紅色文化的洗禮,讓我深深地明白了如今的生活多麼來之不易,是先輩們以鮮血換來的。」經濟與管理學院學生黨員張鷺感受頗深。
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在古田會議紀念館,實踐隊的成員們通過一張張影像記錄和歷史文物,更直觀地感受90年前的那一段戰火紛飛的歲月。
注目瞻仰、一簇鮮花、三個深深的鞠躬,在毛主席紀念園,實踐隊師生們用真切的行動表達對偉人的崇敬與緬懷。
聆聽:回放歷史話青年
提著新春禮盒,穿過村間小道,實踐隊師生們來到烈屬廖發祥老人的家中,時年八十四歲的廖老是烈士廖啟然的兒子。
「廖啟然同志在革命鬥爭中犧牲,經批准為革命烈士,特發此證,以資褒揚」一張歷經風霜的《革命烈士證明書》被老人如珍似寶地保存著。
「我的父親曾參加古田會議,在紅四軍走後,擔任書記,後來被抓,槍斃犧牲了,那時我才12歲。」說起那一段兒時經歷,廖老慨中帶著對父親在鬥爭中不畏犧牲的自豪。
師生們細心聆聽,心底的信念基石再一次加固築牢。
輾轉前行,在五龍村黨支部組織委員廖春輝的帶領下,實踐隊師生又來到老兵廖忠清的家中。廖忠清說,自己1958年參軍,也是一名老黨員,曾親身經歷炮擊金門,1964年退伍後返鄉。
在老人的講述中,師生們了解到了當年部隊戰士們在風雨中抹黑作戰的英勇頑強和饑渴下不食百姓作物的紀律嚴明。
面對大學生的到訪,堅毅的老戰士眼中不禁噙滿激動的淚水。他寄語青年:「國家興旺發達了,我們後背有福,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踐行:點滴之舉暖鄉途
在古田會址動車站,實踐隊員們戴上小紅帽,為候車返鄉的旅客們遞上溫熱的茶水,幾句貼心的問候、一口暖入心扉的茶水,讓舟車勞頓的遊子消散疲勞、會心一笑。
據悉,在活動開展期間,實踐隊師生們還通過參觀體驗古田太空生態農業基地,走訪了解「紅軍可樂」五龍米酒的製作、銷售過程,為後續開展的蘇區扶貧活動建立聯繫、打下基礎,讓紅色之光指引當代青年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完)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