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所以女人寫不出莎士比亞那樣的作品?

2020-12-25 歷來現實

今天想談談女性主義。

題目裡的話,看起來頗為引戰,仿佛極為歧視女性,但事實上,作為西方現代女性主義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伍爾芙正是在為女性發言,亦是在陳述事實。

一、在莎士比亞時代,任何女人都無法成為莎士比亞。

當然,題目這話是有時代背景的。更確切地說:在莎士比亞時代,任何女人都無法成為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無疑是世界上最具天賦的戲劇家,《哈姆萊特》《李爾王》《麥克白》等作品,無一不是偉大之作。毫無疑問,莎士比亞是一位男性,但是,這麼一位極具才華的天才戲劇家,有沒有可能出現在女性當中呢?

若放在現代,在女性可以自由接受教育,並勇敢追尋自己理想的時代,或許有這個可能。但所謂時勢造英雄,特殊的時代成就了莎士比亞,現代社會出得了傑出的科學家,卻出不了莎士比亞,而莎士比亞只有一個,那就是文藝復興時期的莎士比亞。那麼問題的範圍就又縮小了:在莎士比亞時代,如他一般的天賦和才華,有沒有可能出現在一位女性身上呢?

就讓我們假設莎士比亞有個妹妹,她和他一樣極具天賦,對戲劇有著非凡的熱愛。

但是,在莎士比亞被送到文法學校念書的時候,她只能待在家裡做做家務。哥哥在社會上歷練,為日後的創作積累經驗,而妹妹雖想像非凡,但雙腳卻只能局限於小鎮一方。

莎士比亞一步步朝著命定的軌跡前進,越來越接近他那無比輝煌的前程,而他的妹妹,與他天賦無二的小精靈,卻終日在家庭中消磨時光,她沒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屋子,沒有辦法暢快地進行她的創作,偶然寫了幾行字,也被父母要求她做家務的催促聲打斷,她趕忙把紙藏起來,然後去廚房幫忙。哪怕她的父母很愛她,視她為掌上明珠,她也不可避免地要匆匆嫁人,從此更須謹言慎行,哪怕不為她自己考慮,也要照顧家庭的名聲,不能因自己而讓家人蒙羞。

伍爾芙還做了更貼心的假設:如果她遵從了自己的內心,在不到十七歲的年紀裡偷偷逃婚,離家出走來到倫敦,那她是否會有機會成為像莎士比亞那樣的大戲劇家呢?——"於是,她站在了劇院門口,說自己想要表演,男人們當面嘲笑起她來。"(《一間自己的房間》)鑑於文藝復興時期女性與男性社會地位的懸殊,社會對女性的期待就是負責生育和家務勞作,女性作為"整日勞作"和"侍奉他人"的人們,其中是難以產生具有傑出成就的人的,這也解釋了為何文學上女性作家的數量少之又少,因為即便有女性接受了教育,寫出了優秀的作品,她反而會被稱為怪物,作品也多為佚名,沒有在歷史上留名的可能。

伍爾芙是英國著名女作家和文學理論家,女性主義的先鋒,她對女性主義的思索和開拓,到如今還是我們研究性別文化的重要基礎。在《一間自己的房間》裡,她談到莎士比亞,就說了題目上這樣的話。

說起來,這話還是引用某位男性的言論,在當時的大多數男性眼中,所謂人權,只有對男性才生效,女性是沒有人權可言的。因此有人說:"莎士比亞那樣的天賦怎麼可能降臨在女性身上?永遠不可能有女人能具備莎士比亞那樣的才華!"伍爾芙就是針對這一言論而做出了假設——假如莎士比亞有一個同樣極具戲劇天賦的妹妹,在男女性別權利極為不平等的社會摧殘下,最終只能蕭然逝去。用男性充滿性別歧視的話來陳述性別歧視下女性的悲慘命運,以此反擊性別歧視本身,這是伍爾芙對男女性別不平等問題的嚴峻思考。

讓我們梳理一下一些重大事件的時間:文藝復興的時間是14到16世紀,而伍爾芙生活的時代已經是20世紀,17到18世紀啟蒙運動的大風已經刮過,人權,獨立和平等的口號也早已響亮無數遍,但在20世紀的伍爾芙時代,女性面臨的社會性別歧視情況依然嚴峻。伍爾芙提到,當她在劍橋大學圖書館找出一本最新的歷史著作,在"女性"這一詞條裡,這樣的話赫赫在目:"毆打妻子是男人們的一項廣受認可的權利,不論地位高低,每個男人都會毫無愧疚之心地毆打自己的妻子。"

這種事實讓人膽戰心驚。筆者想起《傲慢與偏見》的作者簡·奧斯汀,生活在18到19世紀英國鄉鎮的她,選擇終身不嫁從事小說創作,其中承受了多大壓力與偏見,我們不得而知。我們所知道的是,"簡·奧斯汀"這個名字,在她逝世後,才真正出現在了她的作品上。

那麼,再回到題目上來,假使一個女人具有和莎士比亞一樣的天賦,在一個普遍歧視女性並否認女性創作權利的社會中,她也沒有機會去獲得生活的閱歷。我們都清楚,作家僅靠天賦往往是不夠的,尤其是戲劇這種需要舞臺實踐的題材,閱歷在創作前顯得尤為重要。再者,女性低下的社會地位直接剝奪了她進行創作並發表的機會。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來下決斷——"在莎士比亞時代,任何女人都無法成為莎士比亞。"

二、女性與文學——"女人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一筆屬於自己的薪金,才能真正擁有創作的自由。"

"女人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一筆屬於自己的薪金,才能真正擁有創作的自由。"這是伍爾芙的名言。筆者之所以在此把它提出來,是由於這句話對今天的人們仍有極大的啟示意義,不只是對女性而言。

誠然,女性主義內部有很多分區,用政治術語來說,有激進派有保守派,除此還有中立黨。但女性主義本身是不狹隘的,相反,它開拓人們的視野,讓人們意識到性別的差異和由差異而引發的男女性別的吸引和衝突,因此性別研究在人類學研究中也常常會涉及到。

不要以為今天男女平等的步伐已經邁進了不少,就以為女性主義過於偏激或是沒有存在的必要了,事實上,不管是中國還是西方,性別問題仍然是個嚴峻的問題。

男性超過30歲不成家,往往沒有什麼大的影響,30歲正是事業期,只要事業有成,一切都不是問題;但若換成女性,問題就多了,哪怕她也事業有成,卻仍然會被掛上"大齡剩女"這類的名號。歸根結底,在大多數人心中,女性在家庭中應當承擔主婦的職責,養育孩子和料理家務是女性的本職工作,女性哪怕工作,也同樣需要料理家務,否則就是沒有承擔起家庭責任;而男性可以一心打拼事業,對於家庭內部的付出則被排在了次要的位置或是第二位。

更不要提網絡上頻頻爆出的極具爭議的相親條件,很多總結起來就是三句話:尋找家庭主婦;尋找溫柔體貼的家庭主婦;尋找高學歷有才華出身好並溫柔體貼的家庭主婦。

之所以最近類似的徵婚啟事頻頻引起熱議,就是因為同樣接受高等教育的現代女性,她們中很多人在天賦和努力上並不輸於男性,但她們自由追逐人生道路的權利卻仍然被性別所限制,因此才有了不滿,有了憤怒,有了想反抗的欲望。

但面對這種現狀,女性能夠做什麼?又能為自己爭取什麼呢?

這還是要回到伍爾芙的這句話:"女人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小屋,一筆屬於自己的薪金,才能真正擁有創作的自由。"女性應當仔細思考這句話,它不只是對文學創作而言,對於生活,對於人生,也是如此。

女性創作需要有獨立的小屋,徹底屬於自己的房間,這現代女性基本都有,但需要確保的是,這房間自己有上鎖的權利,有不讓別人窺探的權利,這樣女性才能自由地揮灑她們的智慧。當然,"小屋"還有象徵意義,這不止是一個房間,更象徵著女性活動的空間,不只是人身活動的空間,更是精神活動的空間。所以這個屋子裡面,應當有書籍一類的東西,還應當有自己的興趣之物,應當盛著自己的理想,還應當有屬於自己的,自由的平等的獨立的靈魂——這才是這個小屋真正存在的意義。哪怕是對最親密的人,最基本的個人空間也是應該有的,這不止對女性而言,對男性也是如此。

而薪金意味著什麼呢?自然是經濟獨立。金錢是腐朽的,但沒有金錢也是萬萬不能的,經濟是一切的基礎,掌握經濟並不只是為了享受,更是為了擁有話語權,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中。《我的前半生》裡,羅子君把生活的一切都寄托在其丈夫陳俊生身上,隨著經濟上的依靠旁人,連人格獨立也漸漸失去了,最終面對家庭的破裂只有無能為力。也正是在重新找工作,逐漸經濟獨立的過程中,她才找回了自我,擁有了重新選擇的權利。

"一間自己的房間,一筆屬於自己的薪金",只有掌握了這兩點,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女性才能走得更瀟灑、更長遠。

參考資料:

(英)伍爾芙《一間自己的房間》

(美)盧克·拉斯特《人類學的邀請》

相關焦點

  • 從《流金歲月》到《喜寶》:亦舒筆下的家明,男人的名字也是脆弱
    甚至,有一小說的名字乾脆就是《玫瑰和家明》。是啊,每個女人都有愛她護她的男人。每朵「玫瑰」都有愛她護她的「家明」。而《流金歲月》中,家明更是朱鎖鎖和蔣南孫喜歡的對象。但,因為某種陰差陽錯吧?家明與她們失去了聯繫。但依然苦苦尋覓,最後與真愛相遇。02但,這樣的家明也是可悲的——可以說,還很可憐。
  • 女人,你的名字叫獨立!
    所謂獨立女人,通俗的來講,都是自己養活自己,自己負擔自己,有能力,也有經濟實力追求嚮往的生活;更深層次,即使靈魂人格的向上和獨立,活出最美的樣子!婚姻只有6000年歷史。婚姻的基礎必須是愛情,這個念頭也才兩百年。而人類社會從智人算起也有20萬年了。你認為婚姻是社會的基礎,這個想法是哪兒來的呢?
  • 歷史上真的有偉大作家莎士比亞嗎?——探討莎翁作品是否原創
    1995年,正式確立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讀書本身來說是人類千萬年來,獲取知識和升華思想的主要途徑,如今卻需要倡導,當然這跟社會發展有著緊密聯繫,更重要的還是人心變了,變得求快而不求真,所以又有更多的人出來感嘆「文學已死」。
  • 誰殺死了莎士比亞?
    ……賈寶玉見了也會驚呼:「哦,我的上帝啊!」既然你沒有引用,那麼我就不客氣了,莎士比亞說過,「那少年生得很俊,臉孔像個女人……」阿偉:朋友,據說這樣的特點只有某些大人物才能配得上,在面相學裡好像叫做「男生女相」。但據我觀察,有這樣「人粹」的偉人們,多多少少都有點冷漠和涼薄。
  • 「媽,老公說女人上環比男人結紮好」「傻閨女,你上了感情的當」
    挑剔,是因為都不如你;隨意,是因為反正都不是你。女人只要真心實意愛上男人,她眼裡再也裝不下其他人,哪怕更優秀。都說女人陷入愛情就會變傻,失去了理智的思維,這一點其實並不假。關鍵女人還不自知,自以為很正常,卻不知道她的一切行為方式大變了樣,有時候被男人的兩句鬼話哄得高高興興,不知不覺上了男人的當。
  • 女人到了中年,逃不了這「四苦」,你有嗎?
    有人說,女人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天起,就註定了比男人經受更多的痛苦。這些苦有的源自於生存的不容易,有的源自於內心的壓力,真正能夠瀟灑肆意度過一生的女人少之又少。女人的一生其實很短暫,前三十年懵懵懂懂,在求學和求生、求愛中輾轉。中間三十年為了孩子、家庭勞心勞累;後面三十年年老蹣跚,在歲月的蹉跎中慢慢老去。
  • 為什么女人會假裝高潮,原因就是你想的那樣!
    一起來看,一些妹子現身說法告訴你真實的情況~假裝高潮關乎人類的生死存亡?!妹子們說,男人們的高潮如果像女人一樣費勁的話,人類早就滅亡了!所以,妹子們很多都是假裝的啊!實事求是的妹子則這樣回覆:一是因為怕打擊男人脆弱的自尊心,讓男人們心裡感覺好受些,所以妹子們會假裝高潮。
  • 「這世上就沒有理智的女人嗎?」「有啊,不愛你的女人最理智」
    — 01 —有個關係不錯的男性朋友給我吐槽說:「這個世界上就沒有理智一點的女人嗎?都那麼沒有安全感,都那麼作嗎?」我默默說:「有啊,不愛你的女人,最理智。」他一時半會不知道怎麼接話,只好斜了我一眼,我覺得這朋友可能是沒法做了,誰讓我就是這麼愛說真話呢。
  • 寫《哈爾濱女人》的哈爾濱女人暢談哈爾濱女人
    (轉自華人頭條、記者 曹明權)面對本報記者的採訪和提問書寫《哈爾濱女人》作家為何專門寫這本題為《哈爾濱女人》書的初衷時,這名當代中國知名青年女作家梵可(實名孫豔萍)是這麼回答記者的,因為哈爾濱的女人大氣、豪爽、豁達,既有雷厲風行、果斷乾脆的女強人風範
  • 「強勢的女人禍害多」引公憤:外表越強勢的人,內心反而越脆弱
    況且,家庭是否幸福,從來不是由女人是否強勢決定的,幸福的大女人比比皆是,同樣,不幸的溫柔女人也不少。 這麼說,無疑是將經營家庭的責任單方面推給女人,既不客觀,又不公平,也很不科學。
  • 具有氣質女人味的微信名字,你的有女人味嗎?
    女性的微信名字起得好,會讓你在朋友中的人氣高很多,所以取一個具有女人味氣質的名字是很重要的。20歲的女生和別人撞名就太尷尬了,所以需要獨一無二的名字。最吸引人的微信名字大全分享給大家。一、花朵類花朵的名稱會讓人感覺到乾淨純粹,具有溫柔典雅的女人味。花朵有著自己的花語,可以代表自己的性格,在名字上就非常有標誌度。一些花朵的名字是很少見的,一般不會有雷同的情況發生。如果覺得單用花朵有點單調的話,可以和花語、植物結合在一起,將名字看起來變得更加優雅。像雛菊、黑玫瑰都有特別的含義。
  • 「本王的女人,你也敢動?」「滾!誰是你的女人啊!」
    鳳棲一邊躲避著它的攻擊,一邊加速狂奔,只是這一跑,不小心迷失了方向,鳳棲也不知道自己在逐漸往深處跑。「不就搶了你一點地髓之心,至於嗎?」「你別砸了!蛋殼快碎了……」「要不分你一半?」鳳棲碎碎念著,可是那巨蛋柴米油鹽不進,就是追著鳳棲不放鬆。「嘿,你這蛋咋這麼不聽話呢?再這樣我要打你了啊!」鳳棲咬牙切齒。
  • 《愛情呼叫轉移2:愛情左右》:一個女人的脆弱
    《愛情呼叫轉移2:愛情左右》這部電影是由鄧超等人主演的一部愛情影片,這部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在一座大城市裡面有一個女人聶冰。聶冰是一個非常出名的一個情感節目裡的主持人,並且她還是一個長得非常漂亮的一個單身女人,但是她雖然是情感節目裡的一名主持人,但是她卻是一個有著情感病的一個人。
  • 影響女人婚姻的名字,女人孤寡的數理
    姓名暗含生命密碼,一個姓名就是一個人完整的運勢鏈,父母給我們起名字的那一刻起,也就註定了命運的高低與走勢。女人婚姻的幸福指數,在姓名學數理中就有體現。如果女人的名字數理中有21,23,29,33,39等,這樣的女孩子長大後註定是個女強人,做事有男人的性格,在事業上有能力,但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名字中的數理會影響她的婚姻感情,事業和婚姻家庭沒辦法兼顧,導致婚姻感情不幸福。
  • 讓男人越來越嫌棄的,大都有這樣的女人,希望你沒有
    當今社會,都說是男女平等,可實際上仍然還存在許多男女不平等的現象。例如,有些職位直接白紙黑字地寫著只招男性,或者是要求女性已婚已育等。說到底,女人還是太難了。雖雖然難,但確實有不少女人成為了職場女強人,稱霸職場。可見女人的魅力和能力是很能打的。
  • 寫下12個美豔女人,賈平凹繼《廢都》大尺度,網友:只有老賈敢寫
    ——賈平凹19歲的賈平凹從農村來到西安,一下車他就被這座城市的繁華晃暈了眼,反看自己一身寒磣地站在那裡,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他卻異常堅定地想要在這片繁華中闖出自己的天地,立足生存下去。很快他就沒入人群,去租了一間破舊簡陋的小屋子,屋內只有一張床,他就坐在地上寫,光線昏暗,他就趴近一點寫,夏天悶熱如蒸爐,他就光著膀子寫,害怕汗水低落到稿子上,他就一隻手寫一隻手擦汗。
  • 莎士比亞的黑歷史
    我們印象裡的莎士比亞是一位會寫十四行情詩的浪漫才子也是一位歷史上地位極其重要的戲劇家然而面對大文豪莎士比亞的作品伏爾泰認為《哈姆雷特》是「醉醺醺粗人」的作品大家都知道,同樣是英國大詩人的拜倫他的女兒艾達·勒芙蕾絲不僅喜愛數學還是世界上最早的程式設計師被人稱為「平行四邊形公主」的艾達·勒芙蕾絲但在拜倫往前幾百年的英國莎士比亞的大女兒蘇珊娜只會寫自己的名字二女兒朱迪斯一個字也不認識
  • 歐洲之旅:莎士比亞書店,文學天堂
    後來以《莎士比亞書店》的名義寫了自傳作品,其中個人覺得海明威的形象比看自己寫的書更有趣,當然有那麼多女人,關於這本書是以後的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書店不得不關閉到1951年。一位名叫喬治惠特曼的美國人在巴黎聖母院對面的布切裡37日開了一家賣英語書的書店。
  • 女人過了三十就不好找對象了,是真的嗎?
    其實,她也很著急,只是她真的沒有辦法說服自己找一個自己不討厭,但是不愛的男人將就著嫁了。所以,她一直在等待,甚至放低自己的擇偶要求。三十三歲的時候,她突然說「如果那個人一直不出現,一個人生活也挺好」。三十四歲的時候,她說「要不我找個男人生個孩子吧,即使沒有愛情,起碼我還有個孩子。」三十五歲的時候,她終於遇見了愛情,一個看起來很老實的男人。這個男人沒有她像她夢想中那樣,騎著白馬向他走來,也沒有她給另一半設定的一米八幾的身高,她重新梳理自己的擇偶本標準,回到現實。
  • 真正愛你的女人,不把「利益」當成衡量感情的唯一標準
    我想起普極在自己的作品《雲梯車》中寫過的話,「生活在雲上的我們,用命運創造了利益至上的世界,也用命運證明了,利益就是愛情的棋局,利益無法橫穿愛情,」有愛情,你不能看到所有的利益,但要努力讓利益屬於你;但如果沒有愛情,你所看到的所有利益,未必都與你有關,愛情也好利益也好,最終都是來自自己周圍的某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