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著人參」的化妝品,收了誰的智商稅?-虎嗅網

2020-12-26 虎嗅APP


在健康保健這件事上,國人可以說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蔬菜瓜果、中草藥材、蛇蟲……沒有不能用來泡酒的,只有還未被開發的資源。如今,這股風還刮到了化妝品行業。這不,在某微信交流群裡,一張化妝品裡泡著人參的圖片就引發工程師們廣泛熱議。


「還真放參進去?」「賣這麼便宜?是不是對參有什麼誤解呢?」「不知道除了營銷手法以外,有沒有哪怕一丁點效果」,也有人感慨,化妝品做著做著越像保健品了。


化妝品裡泡人參枸杞,是噱頭還是真有效?


化妝品裡泡人參,乍一看還挺新鮮,但其實早在2015年,北京同仁堂化妝品有限公司就對類似的洗髮水產品進行了備案,也有業內人士告訴青眼,這類產品十多年前就在市場上出現過。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如今各路品牌又蜂擁而上,網紅經濟發展的助推可謂功不可沒。


圖片源自國家藥監局非特化妝品備案平臺


青眼梳理這些「泡著人參」的化妝品發現,在這之中,除了半畝花田表現尚可,其他品牌產品銷量寥寥。以半畝花田的一款苦參淨蟎皂為例,其主要成分即是苦參鹼,產品中就包裹著一根人參,客服稱系「長白山人參」,顯示月銷量為8.5萬+。這不禁讓人懷疑,真有這麼多長白山人參給他們加在肥皂裡嗎?而另外4個品牌的同款皂類產品處境尷尬,月銷量均未過百。



分別截自半畝花田天貓旗艦店和無它化妝品旗艦店


除了皂類,在潔面和洗護類產品中加入整顆人參的做法也十分普遍,也有像UoZie品牌同時加入參片和枸杞兩種產品的情況,但同樣是「同品不同命」,產品月銷為零的大有人在。


據悉,其中一款名為「8+ Minute紐西蘭8分鐘人參防脫固發洗髮水」曾得到過李佳琦的推薦,所以不少品牌不論是包裝還是宣傳上,都在向該產品靠攏。


而至於為何會在產品中加入一顆真人參,青眼諮詢多個品牌客服,得到的回覆無外乎「起到一定輔助作用」「為了美觀」,但到底是什麼輔助作用,對方也是一知半解。



對此,一位不願具名的工程師告訴青眼,人參中的確含有一些活性功效成分,但這些洗髮水中所添加的人參,很大可能是已經泡過酒精或者處理過的廢人參,「更多是一個噱頭」。


另有業內人士形容道,「端一碗骨頭燉湯,和一碗帶大塊骨頭的湯,後者更加真實」。這意思也是說,雖宣稱添加了參類提取物,但「眼見為實」,直接將真的人參放入瓶中好過在外包裝上貼一張人參圖,視覺衝擊更強。


更何況,「人參不值錢」,且處理難度也不高,成本和風險對企業來說是可控的。青眼在1688阿里巴巴採購批發網就發現,幾毛甚至幾分錢的「人參」比比皆是。一化妝品OEM企業相關人士則告訴青眼,人參大小不一,價格也可能會有點不同,他還透露「之前好多客戶做過仿的」。


截自1688阿里巴巴採購批發網


青眼也注意到,當前這些添加了真人參的產品雖並未賣出高價,但差距也不小,同樣是100g的淨蟎皂,有的39元,也有要價109元的情況。


猶記得十多年前,電視裡時常播放「某品牌為證實自家產品安全靠譜,現場表演喝化妝品」的廣告,雖然眼下已經少有企業會如此宣傳,但將原料成分的「真身」放入化妝品中的做法與「喝化妝品」可以說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典型的又是一波智商稅。


規避風險,「人參」洗護更常見


事實上,花類、參類提取物成分在化妝品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也不乏以此作為主打的品牌,但根據青眼調查的情況來看,在護膚品中融入真花瓣、真人參的情況少之又少,反而是在洗護類產品中頗受歡迎。原因何在?


針對此種在產品中添加實物的做法,青眼諮詢多位工程師得知,為確保加入的人參不會腐爛發黴,需要事先對人參進行清洗,然後再用酒精或者是和產品體系一樣的高濃度防腐劑進行浸泡。如果是幹人參,可以先輻照、清洗然後再用酒精浸泡,「那樣的話風險更可控」,廣東柏亞化妝品有限公司企業技術中心主任施昌松告訴青眼。


儘管在化妝品中使用防腐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不過很多消費者對防腐劑仍是談之色變,同時由於國內敏感肌群體數量龐大,所以消費者在選用護膚品時對是否含酒精也異常敏感。因此,考慮到加入真人參需要加強防腐,品牌們才會避開需要在面部駐留的護膚品而選擇洗護產品,金髮拉比婦嬰童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古玉龍也認為「規避風險」才是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今年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對個人健康頗為重視,也追求在包裝視覺和使用體驗上,能夠給人耳目一新和治癒心情的產品。所以,像奶茶一樣的洗髮水沐浴露和裝著一整顆人參的產品就借著電商和直播帶貨闖入公眾視野。


產品同質化嚴重


雖說今年洗護市場十分熱鬧,也有像參半品牌、三谷母公司等獲得融資,但青眼也發現如今的產品是越長越像了。就拿「人參洗髮水」來說,每款產品就仿佛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透明瓶身、蜜色內容物,瓶中放一根人參,就連包裝上的印刷排版都大同小異。可以說,如果拿掉外包裝上的LOGO,根本無從辨別產品到底出自哪家之手。


從左上至右下分別為8+ Minute、明澄雅、N.A.H、希黛的洗髮水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與國內絕大多數化妝品企業重營銷輕研發、重品類而輕品牌不無關係,他們會跟風所謂的潮流,往往是什麼概念火了就做什麼。


與此同時,當下網際網路快速發展,打破信息不對稱的局面,也降低了化妝品的銷售門檻,所以當一個產品走紅後,就會有無數前赴後繼的跟風者。人參洗髮水如此,奶茶概念化妝品與國潮彩妝亦是如此。


一般來說,產業升級與創新的源頭在上遊,但從今年舉行的幾大美容展來看,無論是原料、設備還是包材,都鮮有革命性的技術,而通過品牌和代工企業們所展示的產品也可看到,同質化現象嚴重。


遠的不說,在9月份舉辦的廣州美博會上,青眼就注意到,奶蓋洗髮水、冰淇淋沐浴露、一次性雞蛋面膜遍地都是,而當青眼質疑為什麼這些產品都長一個樣,「大家都在做,你不做不行啊」是企業們共同的心聲。


廣州美博會上的奶蓋產品


對一些中小型企業而言,在某種程度上,模仿確實是企業快速打開市場通路的一條捷徑,因此有業內人士也認為,適當跟風並無不可,但他也提到,這絕不是企業發展的長久之計,重視原創和科研,才是國產化妝品的出路。


總之,面對著這些酷似「雙胞胎」的產品,在如何解決同質化這一命題上,本土企業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智商稅」的存在說明了什麼?
    在接受採訪時,王海直白地提出其他燕窩糖水一樣都是「智商稅」,「1 個雞蛋的營養成分相當於 30 克幹燕窩」,「所有的即食燕窩都是糖水」。他還認為「網紅帶貨,要麼殺熟,要麼替騙子殺熟」「直播帶貨是廣告代言和推銷員二合一,本質上還是割韭菜」,銷量高則「多是刷的」。「智商稅」常被用來形容那些並不值得花很高價錢購買的商品,市場上有其它廉價替代品,可以實現一樣或者更好的效能。
  • 想快速暴富的人被收了多少「智商稅」?
    但有一個不幸的好消息:好的是,房產稅、企業稅、個人所得稅等的改革問題,都被熱議起來。不幸的是,近年來隨著消費升級蓬勃發展起來的新稅種——智商稅,幾乎無人問津。既然叫「智商稅」,說明此類稅種都是面向智力不足而徵收。
  • 中山大學副教授否認燕窩是智商稅,網友熱議:吃過的絕對不會承認...
    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 :【中山大學副教授否認燕窩是智商稅:燕窩的藥理方面沒有任何問題】近日,網紅主播辛巴所售燕窩是糖水一事引發熱議,職業打假人王海稱市場上的燕窩全都是燕窩糖水,燕窩本身就是智商稅。此前有消息表示:其實燕窩的營養價值被商家過分的包裝了,就像人參一樣,人參的確有效,但有效成分其實和蘿蔔差不多。注意,蘿蔔也是很有營養的。
  • 這些產品的智商稅別再交啦!
    我說一個字,姐妹們聽了不要哭:智商稅。相信很多姐妹都有過被交智商稅的時候。世界這麼大,無奇不有,誰還沒被一些沒有實際用處的產品騙過幾次呢……是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曾經讓我交智商稅的那些東西!「能潤色、遮瑕、自然提亮、不用卸妝」、「完全沒妝感,跟沒化妝一樣」、「既是護膚品,又是化妝品」、「美白成分會進入肌膚,打擊黑色素」……怎麼樣?姐妹們是不是很有立馬去買一瓶來使用的衝動?等等!別急,聽我說兩句。素顏霜的英文名是toning cream,譯成中文大概是,提升膚色的面霜,一開始在韓國火起來,但是人家在韓國也只是用來提亮膚色。
  • 中國人的智商稅大賞!你生活中存在的那些「誘餌」
    智商稅,是這幾年流行的一個網絡詞彙,又被稱之為「低智商稅」。其含義為因為自己的缺乏判斷力、智商不夠用而付出的代價。這些付出的「代價」,不管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被大家吐槽為「交了智商稅」。關於「智商稅」這個說法,最早出現在2013年,也正是中國網際網路瘋狂崛起的年代。但其實,早在電視時代,智商稅就已經滲透在許多老百姓的生活當中。
  • 又是商家在「炒作」,網紅水果1斤500元,很多人交「智商稅」
    導讀:又是商家在「炒作」,網紅水果1斤500元,很多人交「智商稅」文:三農小七海的那邊,山的這邊,總有很多稀奇事……古語有云:「無巧不成書!」才有那麼多的「智商稅」!寫交智商稅的文章,寫了幾篇,但,總也寫不完。因為,這個社會,有錢人很多,都說「人傻錢多」,若真如此,我相信很多人都願意選擇「難得糊塗」!會樂呵呵地傻下去。但,若反過來,「既沒有錢,還傻」,我估計就很少有人願意了!
  • 蘋果AirPods Max 頭戴式耳機在收「智商稅」嗎?
    那麼,蘋果AirPods Max的高定價是不是在收「智商稅」呢?為何緊盯無線耳機市場?儘管無線藍牙耳機已誕生多年,但卻一直不溫不火。根據 GFK數據,2016年無線耳機出貨量僅918萬臺,市場規模不足20億元。
  • 長春出國勞務小心智商稅
    300萬元風險金保障了誰出國勞務是一個敏感行業,這在行業監管力度上就有區別體現。信息差=智商稅?有句話說,出國打工,智商稅總是要交的。這句話道出了一個實情,中介表面上是在經營人力資源,本質上是在出售信息。大家都是混國際職場的,信息就意味著錢。
  • 蜂蜜泡人參的功效和作用及食用方法,蜂蜜泡人參禁忌
    蜂蜜和人參都是深受大家喜愛的食品,二者的食用方法眾多,蜂蜜泡人參也是一種吃法,不過蜂蜜泡人參禁忌是什麼呢?蜂蜜泡人參與一些食物不可同食,切記不可與茶飲一同食用。蜂蜜泡人參與茶飲一同食用不僅口感上會有變化,而且茶葉中含有的鞣酸可能會破壞人參中的成分,影響蜂蜜泡人參的營養價值。同時雖然蜂蜜性質溫和,但是人參屬於滋補性很強的營養品,有一些人不建議吃蜂蜜泡人參,比如兒童。正常兒童不需要食用蜂蜜泡人參,兒童可以在平時的食物中獲取到足夠的營養物質,營養均衡的條件下不建議食用人參這樣滋補性很強的營養品。
  • 疫情期間,這6種收「智商稅」的東西,勸你千萬別買!
    在疫情期間,有一些商家在打「擦邊球」,抓住民眾存在的恐慌心理,推出一些號稱消毒殺菌、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的產品,靠這種商品堂而皇之收「智商稅」。1.日本消毒卡曾經「日本製造」是高科技的象徵,可如今網上很多「日本製造」開始走向收「智商稅」的道路……最近,一種來自日本的「消毒卡」成了「網紅」。在網購平臺,這款「消毒卡」月銷量高達上千件。
  • 蘋果的AirPods Max頭戴式耳機賣4399元,真的是收「智商稅」嗎?
    是不是收「智商稅」?跟蘋果推出所有新品一樣,AirPods Max推出後,迅速受到外界熱議,其中最受爭議的問題是AirPods Max 4399元的奇高售價,遠遠超出大多數人對一款耳機的心理價位。僅僅只是一款耳機而已,其售價甚至高於華為、小米、vivo、OPPO等手機廠商旗艦機的價格,蘋果這樣做到底是不是在收「智商稅」呢?小市場會逐漸變大。蘋果在硬體市場的發展路線並不激進,無論是iPhone、Mac、iPad,亦或是Apple Watch和配件產品,蘋果新產品的某項亮眼技術並不是業界首款,蘋果更多的創新點在於多功能的聚合以及外觀設計。
  • 脫糖電飯鍋在收割誰的「智商稅」
    所以說,這又是一款名副其實的收割消費者「智商稅」的產品。為了更好地揭露它的真相,中央電視臺和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的專家,參照2019年底我國發布的最新行業標準《食物血糖生成指數測定方法》,分別對脫糖電飯鍋和普通電飯鍋蒸出來的米飯食用後人體血糖變化情況進行了「雙盲」測定,結果顯示兩個電飯鍋蒸出來的米飯,在進入到人體之後,形成的血糖實際上沒有差異。
  • 那是收的智商稅!
    很多人不了解北鬥,就被這些騙子收了智商稅。來來來,今天給你講講啥是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北鬥這兩個字在中國文化中,本身就有指明方向的含義。北鬥七星位置固定,亮度高,在古代,是夜間指明方向的一依據。能用上北鬥,一定要硬體上支持才行,網上各種打著北鬥名字的導航軟體,真的就是在收智商稅!記住!使用北鬥是免費的啊!衛星在你頭頂不斷發射電磁波,你只要拿手中的設備接收就完事了!北鬥官方早在四月就發布了警示:北鬥取代5G就是個謠言!
  • 這十大「智商稅」,連坑三代中國人
    為了避免大家再踩坑,精選了一些針對小孩、年輕人、中老年人的「智商稅」騙局。 本文建議食用指南,「先轉後看」,別讓家人、朋友再被騙。 一、給孩子交的「智商稅」 為了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中國父母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凡是打上了「對孩子好」標籤的東西,家長就會扎堆買買買,但這些東西真的有用嗎?
  • 被檢出農藥超標,依雲是「高端水」,還是「智商稅」?
    諷刺的是,依雲一直被認為是「最純淨之水」,不少人對其追捧有加,但如今我們不得不反思:買依雲礦泉水,究竟是買的「高端水」,還是交的「智商稅」?「最純淨之水」不純淨還記得《歡樂頌》裡標準中產階級安迪姐的「御用」礦泉水嗎?最近,這個330mL裝售價近10元的水出問題了。
  • 翻遍微博和小紅書,我們終於找到了智商稅的套路
    9012年了,還能有人被智商稅,到底還有哪些產品能被稱作智商稅,智商稅都有哪些套路?為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在微博、小紅書兩款軟體上找到了眾多網友的回答,並作出了相應的總結。【注意】此處智商稅高發!想要集中的找到智商稅的商品名單,我們首先要找到智商集散地。
  • 羅永浩解釋為什麼Supreme賣得貴:因為有智商稅
    摘要:Supreme的產品為何賣那麼貴,羅永浩的解釋是因為裡面有智商稅。集微網消息(文/數碼控),知名數碼博主@極客村長發微博問為什麼Supreme的T恤價格那麼高?他的疑問成功引起了錘子科技CEO羅永浩的注意力,羅永浩是這樣解答的:「智商稅。這個世界的真相之一是,絕大多數的奢侈品,不是賣給了富裕階層(不包括暴發戶,但暴發戶產量有限),而是賣給了中產階級,還是偏傻的中產階級。不過這無可厚非,「雙方自願的交易,總是有利於雙方的」。
  • 江瀚:小罐茶的智商稅江湖 茶葉成最暴利的賺錢生意?
    其憑藉著昂貴的價格卻一舉打開市場,創造了年銷量20個億的神話,然而神話背後又是一個什麼樣的智商稅江湖?中國傳承千年的茶葉為啥會成為最暴利的賺錢生意? 一、小罐茶的智商稅江湖?1月15日下午,華爾街見聞APP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張圖片,配文:「小罐茶大師會不會累壞了?」圖片中為小罐茶算了一筆細帳。
  • 小罐茶的智商稅終於要收不下去了?小罐茶降價了你會買嗎?
    曾幾何時,小罐茶是整個中國市場上最紅火的當紅爆品,而其高昂的價格,一直都是各個媒體爭相報導和討論熱議的對象,當我們突然看到小罐茶出現大規模的降價的時候,當其智商稅不在收的時候,你會去買小罐茶嗎?
  • 手機信號增強貼,是「真科技」還是「智商稅」
    但怎麼看,這都像是一款收智商稅、割「韭菜」的產品。一些商家宣稱,「手機信號增強貼」可以智能放大手機信號,在地下室、別墅、山區、農村等場所可全面適用。消費者卻表示,「一點效果也沒有」。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教授李金新認為,放大任何東西都需要能源,而貼紙屬於「無源天線」,無法為有效放大信號提供能源;另外,波長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被「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