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報告39次提到就業問題,白巖松說這是近年來最多的一次。總理提到「六穩」、「六保」,這「六穩」和「六保」只有一個是重疊的,而且都排在第一位,那就是就業。為什麼會是就業?因為大家都在談民生,第一民生就是就業。
根據新華網【2020兩會熱點調查,你最關心的事】中顯示,就業保障以5.48%的佔比排在第六位,其中關於就業保障共設5個相關問題,分別是保障疫情期間勞動者權益、防範規模性失業風險、疫情嚴重地區就業幫扶、降低創業創新門檻、提供求職創業補貼,放寬落戶條件,熱度數據如下。
2020屆高校畢業生將達874萬人,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大學生就業越來越難,對於大家都比較關心的就業問題,看看今年兩會都怎麼說的吧。
政府工作報告談就業
01
部署2020年就業工作
預期目標: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
02
政策保障
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
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穩就業。
努力穩定現有就業,積極增加新的就業,促進失業人員再就業。
各地要清理取消對就業的不合理限制,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
03
就業措施
今年高校畢業生達874萬人,要促進市場化社會化就業,高校和屬地政府都要提供不的就業服務。
做好退役軍人就業保障。實行農民工在就業地平等享受就業服務政策。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
實行農民工在就業地平等享受就業服務政策。
拓展農民就業增收渠道。支持農民就近就業創業,擴大以工代賑規模,讓返鄉農民工能打工、有收入。
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等困難群體就業。我國包括零工在內的靈活就業人員數以億計,今年對低收入人員實行社保費自願緩繳政策,涉及就業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部取消。
資助以訓穩崗,今明兩年職業技能培訓3500萬人次以上,高職院校擴招200萬人,要使更多勞動者長技能、好就業。
加大剩餘貧困縣和貧困村攻堅力度,對外出務工勞動力,要在就業地穩崗就業。
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帶動作用,培育產業、增加就業。
圍繞支持企業增訂單穩崗位保就業,加大信貸投放,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降低進出口合規成本,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
04
就業方向
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推進智能製造。
對電商網購、在線服務等新業態繼續出臺支持政策,支持電商、快遞進農村,全面推進「網際網路+」。
支持餐飲、商場、文化、旅遊、家政等生活服務業恢復發展。
發展養老、託幼服務。
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
壯大節能環保產業。
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
發展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物等事業。
人大代表發聲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金融職業學院院長鄭亞莉認為:要幫高職生掃除就業歧視。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在談起畢業生就業時表示,學生應調整就業期望值,不要放棄機會。
全國人大代表韓立明:為企業發放穩崗補貼、減免社保費。
全國人大代表苗秀: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實現雙方共贏,加大職業技能人才培養力度是提高就業的一條有效途徑,建議通過校企合作,開展產教整合,將實訓基地打造成以生產為導向的生產車間,提升學生操作能力,實現學校和企業雙贏的目的。
全國人大代表 天津人社局局長楊光:高校畢業生就業一直是穩就業的重中之重。比如,我們在支持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上給予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最長三年的社會保障補貼和一年的崗位補貼。再比如,在支持畢業生創業上,我們給予最長三年、最高五十萬元的擔保貸款,實行全額貼息,大力支持畢業生大規模就業見習,為同學們提供更充足的就業機會。
就業政策頻出
人社部提出:要加大事業單位面向高校畢業生的公開招聘力度,今明兩年事業單位空缺崗位主要用於專項招聘高校畢業生(含擇業期內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其中,湖北省事業單位可以面向湖北省高校的畢業生或湖北籍高校畢業生開展專項招聘。
要組織指導事業單位及早發布招聘公告,公布崗位數量和崗位條件,及時為高校畢業生應聘提供崗位信息,增加就業機會。
「特崗教師」計劃將增加招募規模5000人,今年招募規模將達到10.5萬。適當擴大「三支一扶」「西部計劃」等中央基層項目實施規模。將招收40多萬畢業生補充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隊伍,採取「先上崗、再考證」的舉措,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配備。
國有企業今明兩年將連續擴大高校畢業生招聘規模。有關部門將落實一次性補貼、返還失業保險等優惠政策,鼓勵中小微企業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
努力開發適合畢業生的科研助理崗位。有關部門將推動全國城鄉社區和基層衛生部門新增崗位優先招錄畢業生。
實施高校畢業生創業支持計劃,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辦好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引領大學生投身「雙創」。
5月14日,上海又啟動了海聚英才——2020上海高校畢業生「闖上海,創未來」系列活動。會上宣布,上海將實施事業單位納才增量、企業引才支持、青年人才專項引培、重點產業青年職業見習擴大、優秀高校應屆畢業生落戶促進、青年人才安居保障、高校畢業生創業資助、高校畢業生創業融資便利、青年人才計劃重點扶持等「闖上海,創未來」九大行動,促進上海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