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榆林靖邊龍洲丹霞地貌被人為破壞,再次登上了熱搜。有報導稱,一對情侶將名字刻在巖石上,還刻了個心形符號,落款時間為8月21日。目前,景區已介入調查。
丹霞地貌之美,令不少人神往。其以紅色砂礫巖地層構造為主,大多呈現方山、石牆、石峰、石柱等奇險,望去猶如「玫瑰色的雲彩」或「深紅色的霞光」。而它有多珍貴多脆弱,許多人恐怕也有所耳聞。據悉,其形成以及保存時間可以跨越幾千年到幾個百萬年不等,但一旦被破壞,「遊客一個腳印,恢復起來要60年」。在這樣一個「不可再生」的資源上刻字以「見證愛情」,是「最醜表白」無疑了。
然而,這樣的「最醜」發生得還不少。網友拍攝的視頻顯示,僅在靖邊縣龍洲丹霞地貌景區,除了這處新刻的塗鴉,還有多處「舊傷」。在破壞者之中,許多人並非不知自然文化遺產的珍貴,也明明白白地看到並聽到了景區的警示與提醒,但依然不管不顧,想塗就塗、愛刻即刻。甚至,有的翻越護欄「繞道後山」,也要硬闖保護區。如此暴殄天物,無怪乎有網友痛斥「所謂的『天長地久』註定將『遺臭萬年』」。
的確,這些遊客不僅違法違規,更全方位暴露著自身的「盲目」與「低智」。
一是行為上的幼稚。愛情的長久和堅貞與否,取決的因素很多,唯獨沒有一條是在景區瑰寶上胡塗亂刻,表演欲滿滿,卻顯得異常淺薄。
二是法律上的無知。按照《風景名勝區條例》,個人進行破壞景觀、植被、地形地貌的活動的,除了要「限期恢復原狀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還可能面臨「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的罰款」。而我國《刑法》第324條規定,故意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三是道德上的無良。包括丹霞地貌等在內的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是社會公共財富。它們不僅是我們這輩人的瑰寶,還須留待子孫後代欣賞和研究。只顧放飛自我,不斷突破底線,無視公共責任,這是一種怎樣的文明素質?
遺憾的是,近幾年類似事件屢禁不絕。面對不文明行為,這邊人人喊打那邊頻頻發生,這邊痛心疾首那邊不以為然。顯然相較不良遊客的自私衝動,我們對自然和歷史文化景觀的保護力度還要加強,對違法違規行徑的處罰力度還要升級。事實證明,一味呼籲「長點心」沒有用,只有打到痛處、罰出痛感,才能倒逼一些人心生敬畏,自我約束。脆弱的地球瑰寶,才不會傷痕累累。
*本文由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