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已故作家《鐵道遊擊隊》作者劉知俠的夫人;
她,是中國老年形象大使、山東省十大感動齊魯老人;
……
頭銜太多,劉真驊卻說,「現在的我,一場大病之後,把一切都看淡了。」青島新聞網記者4月17日上午來到劉真驊家中,與這位83歲的老人對談。
2019年,對於劉真驊來說,依然是忙碌的一年。她帶領著青島市老幹部活動中心的老年時裝隊,登上了2019央視老年春晚的舞臺;由她整理的劉知俠先生的文集《痴俠》即將出版;為獻禮祖國70華誕,劉真驊還特地設計了70套旗袍;除此之外,當評委,影視劇編劇,擔任青島市老幹部藝術團藝術總監,劉真驊依然發光發熱。
「如果我寫一部關於青島的作品,我會寫『我生命中的男人』。從我父親那一代青島人艱苦卓絕的創業開始,寫到我的丈夫劉知俠,再寫到我的外孫,新一代青島人,會很震撼。」劉真驊說。
老年時裝隊的「C位」
「女人一定要化妝,這是禮貌,女人不化妝就像男人不刮鬍子一樣。」剛走進劉真驊的家,就看到這位現年83歲的老人,略帶淡妝,優雅且神採奕奕地迎接我們。
「現在很多旗袍都『高露透』,那都不對的,我就覺得需要把旗袍的端莊和大方展現出來,旗袍的開衩就要在手垂下來時中指的位置,現在有些旗袍真的不雅觀。」說起自己心愛的旗袍,劉真驊就打開了話匣子。
來到她的衣帽間,劉真驊認認真真給我們講起每一件旗袍背後的故事,「我可以說,青島的旗袍風,就是我那時候帶起來的。」早在2002年,劉真驊還以自己的名字註冊商標開辦了中老年服裝設計室,2009年7月又開辦了「劉真驊中老年時尚生活會館」,為中老年朋友提供服裝及生活用品,深受大家的喜愛。
「我記得去年我參加一個電視臺朋友的婚禮,穿了一件旗袍,坐在前面,結果到現場所有人都拍我。可能就是旗袍那種優雅簡約的氣質,吸引了大家。我不喜歡在旗袍上印大的花裡胡哨的圖案,我就喜歡優雅簡約的。」劉真驊笑著說。
今年年初,劉真驊帶著青島市老幹部活動中心的老年時裝隊,登上了央視的2019老年春晚,節目中所有展示的服裝,都是劉真驊老師親自設計的。「我們那個節目,是一遍成,也是導演組來到青島,親自拍板的一個節目。」
每周二上午,是青島市老幹部活動中心老年時裝隊的活動時間,但凡劉真驊出席,成員總是來得最全。排演起整個時裝隊的隊形,劉真驊儼然變成一位不折不扣的藝術編導。在央視老年春晚的節目中,劉真驊也是壓軸C位出場,深色旗袍,氣質出眾。
除了時裝模特隊,劉真驊還組建了老年合唱團。自1993年青島市老幹部活動中心成立之初,劉真驊就參加活動,堪稱「元老」,至今已26年,仍舊非常關心老幹部活動中心的發展和建設,並給予大力支持。
青島二中的「小辣椒」
「我是土生土長的青島人,中學在青島二中念的,那時候在學校裡,大家都叫我小辣椒,小時候甚至都追著男同學滿操場跑,誰都不敢惹我,而且還很要強。有一次演講比賽,我很認真很認真地準備,但是僅僅只獲得了第二名。後來老師發現我不高興,就跟我說,第一名那個選手的稿子,是她親自寫的,而我的稿子是老師推薦的。從那之後,我就開始發憤圖強,鑽研寫作。」劉真驊介紹。
父親是位頗有名氣的商人,母親是大家閨秀,優越的家庭環境讓劉真驊擁有了一股與生俱來的名媛範兒。14歲那年,劉真驊就已然在文工團考試中脫穎而出,足見其文藝天賦和優秀氣質。「小時候,我媽有時候問我在幹嘛,我說在看數學,其實是在讀小說,小時候我就特別愛看小說,拿數學書擋著偷偷看。」劉真驊說。
15歲從青島二中畢業,劉真驊就參加了工作。當時的工服是那種深藍色的帆布長裙,劉真驊嫌太土,就在裙子邊縫上了一圈蕾絲,現在看來挺洋氣,可在那個年代卻顯得不可思議。
空巢老人的「知心大姐」
從2006年開始,退休後的劉真驊向青島市老齡辦提議開設了「牽掛你的人是我——劉真驊聊天室」,不管多忙,她都會在每周三上午為需要幫助的老人解疑釋惑,從開始至今已幫助300多位老人渡過心理上的難關,甚至還無私進行經濟上的幫助。
「在幫助過的老人中,就有一個,當時跟她聊天完畢,她需要到外地親戚家,因為走得急,身上都沒帶錢,我身上有三百塊錢,就塞給了她。後來有一次,我在公交車上遇見了她,她坐最後一排,看到我上車,就跑到我跟前,噗通就給我跪下了,哭著感謝我。給我嚇壞了,車上還有很多人呢!給我害羞得坐了一站地就匆匆下車了。」劉真驊笑著說。
「那時候,我還在擔任青島電視臺生活服務頻道《七彩華齡》欄目的策劃、嘉賓主持,電視臺的老師都說我是給自己製造了一個競爭對手。」劉真驊說,「不過現在想想,一直都不後悔幫助老年人,樂此不疲地做這件事。」
創造奇蹟的「抗癌鬥士」
生病前後,劉真驊瘦了30斤。
「癌症不等於死亡,我在給老年人的大講堂上也這麼跟大家說。很多癌症患者都是被嚇死的。不過我也不接受那種特別痛苦的治療,看著有的老同志昏迷中,身上插著各種管子,我可不要那樣。」劉真驊講起自己的抗癌經歷。
「這不,經過檢查,我各項指標正常已經有半年時間了。連醫生都說我創造奇蹟了!」劉真驊說,「當時檢查結果出來,有一項叫甲胎蛋白指數已經達到了1380,已經是肝癌了。可我還不知道,也沒當回事,第二天還帶老幹部時裝隊坐火車去宜興參加活動去了。」
不手術、不微創,劉真驊採用介入療法,整個過程中,兩次介入和一次消融。劉真驊回憶,當時不想對大腦有影響,選擇了局部麻醉,80多歲高齡,忍著痛堅持做完了50分鐘的介入。
81歲得了癌症,經過9個月的抗癌,劉真驊痊癒了,她說,「我的各項指標,恢復到了正常水平。不過也是因為這一場病,讓我看淡了很多事,原來一牆的榮譽證書,都讓我給收拾整理起來了。抗癌,其實就是個心態問題,即使老了,我們還是有很多事要去做,還能夠繼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