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首描寫春節的古詩詞: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2020-12-19 民俗文化與詩詞

又到過年了,一家闔家團圓,幸福開心,團團圓圓坐在一起那是最幸福的事。遠在千裡之外的你,為了回到家裡與家人團聚,不管有多艱難、有多擁擠、不管身上賺了多少錢,你總會到家裡來的。真是每每回一次家,家裡的人就又衰老了一點,而你卻變得更加擔當,更加挑起家裡的擔子了。真的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啊。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七首描寫春節的古詩詞。

《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溼春衫袖。

賞析:在去年過元宵的時候啊,那花市上的花燈通明照亮如同白天。待到月亮慢慢升到樹梢的枝頭的時候,那可是與佳人相伴在黃昏美好的景象的時候啊。哎,今年的元宵之夜,花市上依舊是燈火通明。可是啊,卻已看不到去年的佳人的樣子了,我把相思之淚水滲透了去年穿的衣裳那。

《玉樓春·元日》

北宋·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

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

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

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

只與東君偏故舊。

賞析:蓮花漏水計時,已經漏完了,這一年也到了盡頭。在水井裡,我有珍藏多年的凍酒,一陣曉風吹來的寒意,那河邊的柳樹苗條的枝條,在風中搖曳正在告訴我新春的氣息。有佳人勸酒,可是我啊,卻被這新春帶來的景象,好像看到了久別重逢的故友,在我心中盤旋,不知什麼。我喝得很醉,卻很少有人知道我這醉的意義,看來啊,只有那故都的友人才知曉我了。

《除夜》

唐·來鵠

事關休戚已成空,

萬裡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後,

又將憔悴見春風。

賞析:我已把所有的事情都已落空,心裡回家團圓的渴望,時時牽動我的喜悅和憂愁,轉眼之間,也就落空了。我一整夜都在對萬裡之外的家鄉思念著。可是啊,讓我最難受的是隨著我的惆悵和哀怨伴隨一陣陣報曉的雞鳴聲,我啊,又將要用我這憔悴的面孔來,迎接新春的到來。

《已酉新正》

明·葉顒

天地風霜盡,

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

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

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

歡笑白雲窩。

賞析:天地間風霜都已落盡了,天上和地上都是和氣的景象。經過了過去的一年又迎來了新春的年月,新春發氣息覆蓋所有的山川江河。梅花柳樹芳菲開放,花容燦爛,都久違了。松樹的樣子老態龍鐘的多變啊。我和著酒,獨自醉成歡,在白雲窩裡,躺著歡笑。

《除夜作》

唐·高適

旅館寒燈獨不眠,

客心何事轉悽然。

故鄉今夜思千裡,

愁鬢明朝又一年。

賞析:寒冷之夜,我在旅店裡,一盞燈,照著,獨自也不成眠,究竟是什麼事,在擾亂我的心,讓我如此悽涼呢?原來是我在思念遠在千裡之外的故鄉啊,愁白了兩邊的鬢髮,等待第二天起來,又是新的一年了。

《次北固山下》

唐·王灣

客路青山外,

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

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

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賞析:我旅行在青山之外,也在碧綠清水的江水邊乘舟。看啊,潮水漲起來了,兩岸之間的水面變得寬闊了,我乘舟行駛得順風順水,風兒把船帆高高掛在空中。夜晚沒有褪盡,東方已經冉冉升起了太陽,可是還在去年的時候啊,那江南的已經有春天的氣息了。我寄給遠方的家信什麼時候才能送到家啊?我只希望往北飛的大雁給帶過去啊。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賞析:隨著一陣陣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了,暖和的春風吹來了新年景象,人們開心歡樂地暢飲著新醞釀的酒。千家萬戶迎來了初升的太陽的照耀,大家都在把舊符換成了新的桃符了。

相關焦點

  • 七首描寫春節的古詩詞: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真是每每回一次家,家裡的人就又衰老了一點,而你卻變得更加擔當,更加挑起家裡的擔子了。真的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啊。下面由小編為大家帶來七首描寫春節的古詩詞。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這首詩真的絕!
    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出自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詩以落花起興,借對自然周而復始而青春年華轉瞬即逝的感悟,以及紅顏少年和白頭老翁的鮮明對比,表達了對人生短促、青春易逝的悼惜。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來歷!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小時候常常看到的對聯,感覺特別讓人回味。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總是讓人感嘆不變的是時光,變得是鏡中人。那種如朱自清所寫的《日子》,總是在各種間隙流走的年華,縱是萬般不舍,卻也會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來歷!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小時候常常看到的對聯,感覺特別讓人回味。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總是讓人感嘆不變的是時光,變得是鏡中人。那種如朱自清所寫的《日子》,總是在各種間隙流走的年華,縱是萬般不舍,卻也會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境地。
  • 一首寫給女子的詩: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無論什麼西風,寒風,起床後總是要對鏡梳洗的,昨晚的昨晚說的敷面膜,太冷了,明天早上吧,明天的明天,發現我的臉……不三不四的年紀裡,鏡子裡,找不回青春時的臉,不得不感嘆容顏易逝,歲月催人老。也不禁念叨著劉希夷的: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婉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時光匆匆又一年,花開花落應有時。每一個心存浪漫與美好的人,到了這個時候,總會有一樹樹梅在心頭搖曳。千嬌百媚,獨領芳華。白雪映紅梅,這樣的場景,想來也是雪花又滿城,蒼茫天地間最曼妙的事了。即便是遭遇薄涼世界,梅花也不會負了年年花期的邀約。讓每個人都可以在一年的盡頭,心存暖意,歷一次踏雪尋梅的唯美花事,等一剪紅梅報春的歡喜時光。春蘭秋菊,夏荷冬梅,年年歲歲,每一季花都是相似的。花開花落,都是尋常。當花瓣又開始飄零,不知道明年花開的時候,還有誰會在?年年歲歲,草木也有情。無論是哪種花兒,一樣會在。花期到了,一樣會來。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劉希夷這首詩真的絕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句詩出自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詩以落花起興,借對自然周而復始而青春年華轉瞬即逝的感悟,以及紅顏少年和白頭老翁的鮮明對比,表達了對人生短促、青春易逝的悼惜。其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包含了廣泛深刻的人生哲理,千古傳誦。
  • 也說說「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一般而言,能寫出如此洞穿人間世事、看淡榮華富貴的詩歌的人,當是飽經風霜、嘗夠辛酸的中老年人,但劉希夷當年寫這首詩時,還不到三十歲,著實讓人驚嘆,真不知道劉希夷短暫的一生中經歷了哪些風霜刀劍的磨難,走過了怎樣蒼老的心路歷程。《代悲白頭翁》中最為傷感的就是那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 飛花令「年」,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白居易《長恨歌》6.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屈原《離騷》7.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木蘭詩》8.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漢·曹操《龜雖壽》16.汨餘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屈原《離騷》1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五首·其二》18.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為何成了詩人劉希夷的絕命詩?
    ,歲歲年年人不同。這也是這首詩深受後世喜愛,一直奉為名篇的原因。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詩十四字有八字重複,但作者只是調整了順序,就有了神奇的語言意境不同的效果。不但沒有重複的感覺,更是使此句產生了一唱三嘆的意韻。這兩句詩是作者,借洛陽女子的見花傷感,來抒發自己對韶華易逝的感嘆。
  • 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談《鷓鴣天》
    從「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談《鷓鴣天》在華夏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唐詩宋詞元曲可稱得上是最鼎盛時期的文化瑰寶,所以有太多的優秀作品被傳承了下來,並且在其影響下一直被後人所推崇和喜愛,尤其是以唐詩宋詞最為突出。
  • 元旦新年讀詩:古詩裡的年年歲歲,可不止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朝劉希夷《代悲白頭翁》節錄初衣解詩:人類用以劃分時間的坐標,是根據自然界的客觀規律。以自然界的一種大的相似的輪迴,定做年的開始。年,古書上的年,是穀物成熟的季節。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其中最有名的麗句子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而且表達的意境可以有多種的解讀。第一種含義,說年年歲歲的春花相似,來看花的,每年的人都不一樣。
  • 適合自己生日發朋友圈的句子,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5、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天吹蠟燭的時候該許什麼願呢?6、我決定要快樂起來了,不為了誰,只為了自己 。祝自己生日快樂!7、年齡是上天送我不勞而獲的東西,我又老了一歲。8、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醒來驚覺不是夢,眉眼皺紋又一重。9、要努力做一個可愛的人。不埋怨誰,不嘲笑誰,也不羨慕誰,陽光下燦爛,風雨中奔跑,做自己的夢,走自己的路!生日快樂!10、若不是終點,請微笑一直向前。致自己:生日快樂,開心每一天。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首詩裡藏著一樁兇殺案!
    歷史風雲筆記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古詩估計大家都聽過,甚至上學時還背誦過。這首詩的背後卻掩藏著一樁兇殺案。這首詩名為《代悲白頭翁》,收錄在《全唐詩》中,但是卻有兩個作者,兩個版本。這兩個版本基本相同,只有兩個字不同。一個版本中是「洛陽女兒惜顏色」,另一個版本是「幽閨女兒惜顏色」,其他完全一樣。這是怎麼回事?我們查詢一下《全唐詩》,發現這首詩的作者兩個人分別是劉希夷和宋之問。
  • 村樵賞析唐詩名句(六十八)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每年的花謝花開幾乎是一成不變的,但每年賞花之人卻早已經不同了)」是千古傳誦的佳句。「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的顛倒重複,非但沒有讓人感到累贅,反倒讓人體味到了音韻優美,「花相似」、「人不同」的精妙描寫,抒發了作者「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名句背後人性的貪婪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朝劉希夷的詩讀來總有一種悲涼傷感的氣氛,這兩句詩出自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整首詩很長,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卻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一直流傳至今,成為千古佳句。劉希夷可謂當時一代才子,又彈的一手好琵琶,如果再有一個好的前景可謂完美無瑕。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糖球紅,青島人是怎麼耍正月的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糖球紅,青島人是怎麼耍正月的趕廟會是中國人特有的一種休閒娛樂方式,春節期間耍正月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而承載著地方特色、民俗風情和傳統文化的廟會,在歐韻青島也具有特別的意義!天后宮新政廟會、西青安的羅博會,海雲庵的糖球會都是老青島人過年必去的廟會,在青島初九咬春。十六踩圓的習俗!其中咬春指的是吃蘿蔔,踩圓指的是吃糖球,因此正月初九的清西安蘿蔔會、正月十五的海雲庵糖球會變成了青島人耍正月的標配。2012年開始,蘿蔔會和糖球會這兩個青島人氣最旺的廟會合二為一,也變成了現在的蘿蔔元宵糖球會。
  • 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 宋之問為這兩句詩害了劉希夷嗎?
    一、中唐韋絢的記載唐朝韋絢撰《劉賓客嘉話錄》中記載:劉希夷詩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其舅宋之問苦愛此兩句,知其未示人,懇乞,許而不與。之問怒,以土袋壓殺之。宋生不得其死,天報之也。曾搊琵琶,嘗為《白頭翁詠》,曰:「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既而自悔,曰:「我此詩似讖,與石崇『白首同所歸』何異也?」乃更作一句云:「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既而嘆曰:「此句復似向讖矣,然死生有命,豈復由此!」乃兩存之。詩成未周歲,為奸所殺。或雲宋之問害之。劉肅寫到,劉希夷自小有文採,喜歡寫宮體詩,但是多悲苦之音,並不為詩人所看重。
  • 名句誦典: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故人在經歷歲月的傷逝之後,早已不再悲嘆洛陽城的凋零之花了,唯有年輕人才會隨風傷懷落花的悽涼。或許是經歷過,明白世事本會如此。年年歲歲,繁花依舊;唯看花人,歲歲年年不同。未經世事的少年啊,當應珍惜這美好年華,更應憐憫那白髮老翁。
  •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裡是飛花令「歲」字
    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1.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王安石《元日》2.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屈原《九歌·山鬼》3.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賈島《感秋》16.世事紛紛人自老,歲華冉冉日初長。——陸遊《初春感事》17.人隱尚未弭,歲華豈兼玩。——宋之問《稱心寺》18.已免蹉跎負歲華,敢辭霜鬢雪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