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普拉斯》:豆瓣8.7分大尺度影片,憑什麼狂攬5項金馬獎?

2020-12-12 宇言文字本字

他們的生活,大多是單調的黑白色

每天從早到晚的工作,還得面臨被老闆罵,被同齡人嘲笑;一路遇見的,都是和自己一樣的人,可依舊無能為力,因為早已自身難保;他們掛著一個名字,甚至代號,如涓涓細流般度過一生,平靜、安穩,乃至無法改變和跨越。

他們的世界曾有過色彩,但最後被暴力壓成了黑白

而另一群人則不同。他們的世界,是彩色的。

聲色犬馬,驕奢淫逸,攬著大把錢財,建著自己的酒池肉林。哪怕隔著小小電視的屏幕,只能聽見嬌嫩的喘息,都能想像那是怎樣糜爛的生活。

但那份恐懼也顯而易見。隨時扮演好多個角色,及時卑躬屈膝,帶著面具生活。他們害怕回到曾經的黑白枯燥,於是不斷拿著畫筆塗抹,直到自己迷失,無法也無力掙脫。

這份窮富階級間的天差地別,和人生最終粗糙的統一,凝聚在電影《大佛普拉斯》中

《大佛普拉斯》是由黃信堯執導,葉如芬、鍾孟宏監製的劇情片,由陳竹升、莊益增、戴立忍等主演,於2017年在中國臺灣上映。電影一經問世,就狂攬了5座金馬獎,豆瓣評分高達8.7,至今仍在豆瓣電影top250榜單中。看過的人,幾乎都給出了4或5星的高分,多名專業人士也給予誇讚,稱:"這是那一年最好的華語電影之一"。

這是一部"不純粹"的黑白電影——黑白的底色中,有霓虹燈的淫靡。電影講述了小人物肚財和菜埔出於無聊和好奇,偷菜埔老闆黃啟文的行車記錄儀來看時,除了縱情聲色,還意外發現政商勾結、殺人藏屍的秘密,最終給自己引來災難的故事。

劇情由簡至繁,從原本的出於好奇和挑釁,到後來攤上大事;最後由繁至簡,通過直接的外界暴力砍碎一切雜亂,讓所有人的生活迫於歸為平靜,也能給人深深的思考。

接下來,我將從電影刻畫的兩類人物群像入手,解讀電影傳達的"人生終究粗糙"的內核。

01黑白的"底":當粗糙成為永恆,色彩是奢求,絕望是常態

對他們來講,不論是出太陽還是下雨都會有困難,但他們沒辦法去想生命的困難,因為光是生活裡面就有解決不完的困難。社會常常在講要公平正義,但在他們的生活之中應該是沒有這四個字,畢竟光是要捧飯碗就沒力了,哪還有力氣去講那些有的沒的。

肚財和菜埔每天的生活,幾乎可以用"一模一樣"來形容,一切都按照腳本化的程序走著。

肚財骨瘦嶙峋,靠撿垃圾為生,找自己的老同學賣時,總是只被二十幾塊人民幣打發;菜埔每天白天去送葬儀仗隊裡兼職敲鼓,每次都因為慢半拍被老闆拳腳相向,正經差事則是在工廠值夜班,也常被鄙視的目光注視。

他們的生活沒有味道,只有在那間小小的值班室裡,才能聽到他們大聲說話。

肚財去超市門口撿過期冷凍便當,去垃圾堆翻成人雜誌,在菜埔面前髒話全開,頤指氣使,菜埔則和平時沒差,安靜坐著,懦弱呆滯。

在偷來老闆黃啟文的行車記錄儀"欣賞"之前,他們從未意識到這份陪伴有些畸形——他們只有彼此,和那一地雞毛的低劣生活。

直到行車記錄儀裡傳來一陣陣聲音,他們才略微真實感受到了另一番景色——女人,那塊屬於上層風流社會的彩色拼圖。那份缺失的情慾和渴求,全都宣洩在了他們眼和耳中。

在對小人物的刻畫中,導演毫不避諱,直接從最難以啟齒的一份慾念出發,記錄它的殘缺,從根源展示了底層生活的破敗荒涼。

02彩色的"皮":當粗糙成為恐懼,色彩是稻草,秘密是底牌

人家有錢人出來社會走跳,三分靠作弊,七分靠背景,你後面有什麼?

肚財死後,當黃啟文當著菜埔的面摘下自己的假髮時,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他這一生,就是笑話。

除了名利,他什麼也沒有,甚至還是別人掌心的玩物。唯一能體現他存在感的,是激情後對情人的冷漠,是在下屬面前恩威並施的語重心長。

他敢賭,殺了死纏爛打,為自己付出青春的葉女士後,將屍體藏入大佛;他敢虔誠,在萬人面前,對自己造的佛像永遠像模像樣地說著"阿彌陀佛",背地裡卻做盡奸邪之事;他敢犯,肚財的生命,在他眼中就是草芥,死後能留下印記就是恩賜。

他怕輸,怕輸掉奢華的精緻,身敗名裂,過粗製濫造的生活。也正是這份恐懼,讓他愈發離不開對上級的諂媚,離不開在同階層的人面前裝傻,甚至,離不開讓低自己一層的人的犧牲和失聲。

而他那些令眾人驚惶的秘密,就成了泯滅人性的底牌。政商勾結、殺人滅口、各類出賣肉體的潛規則,除了行車記錄儀和菜埔,應該不會再有人知道了。

可令人難以下咽的,就是他的禿頭戴上假髮,暖言暖語"勸"完菜埔後,依舊能隻手遮天。

03雜色的"糙":當相熟成為淺知,孤獨成窺探,陌生是標配

現在已經是太空時代了,人們可以搭乘太空船到達月球,卻永遠無法探索人們內心的宇宙。

肚財出車禍死後,菜埔來到他的住處——他們認識的時候,肚財沒讓任何人進去過。

外面堆滿垃圾的棚裡的景象,在黑白鏡頭的狀態下,竟顯得十分整潔。客廳中最顯眼的,就是那艘巨型的破舊飛船,裡面裝滿了肚財夾來的玩偶娃娃,貼滿了從成人雜誌上剪下來的圖片。

菜埔怔怔坐在飛船中央,環顧四周,滿臉錯愕——那個天天晚上來找他的人,他也是除了名字和身份,對其一概不知。

導演的旁白和悽涼的背景音樂緩緩響起,是一種諷喻,也是一種黯然神傷的無奈。人生最後的粗糙,在於最後只剩一個人面對自己真實的內心,看自己最真實的模樣

不論和旁人多熟絡,多不可分割,他們都無法感同身受那一份脆弱

透過熒幕和電影中的電腦屏,我們窺視著爛人黃啟文的世界,卻很難看清他是否壞的徹底、純粹,我們看著菜埔和肚財在無望生活中的自知之明,卻也不能想像他們是否還心懷希望。

如果說這兩類人有相似之處,那可能,就是一樣的孤獨,一樣的粗糙,一樣的身不由己。不過一類是致力聲色,一類是祈求平淡

04結語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尺度很大的電影,不論是敘事鏡頭、劇情,還是其主題的揭露。

藉助佛的外殼,我們和導演都以旁觀者的身份,靜靜看著這樣的故事重複上演:官場腐敗、民不聊生。

它是冷漠而沉寂的記錄者,卻道出了生活最後的本質:我們終要自己面對粗糙的內心

你可以逃,但兩級的生活方式固定著你戴著的面具;你可以放棄,但別灰心,畢竟,我們可能都是被困在那尊佛像裡的人。

#娛樂#

相關焦點

  • 黑白電影就是黑馬影片?《大佛普拉斯》憑什麼獲得5項大獎?
    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上,一部黑白電影作品橫空出世。它既沒有名導演加持,更沒有我們所熟識的演員出演,沒有多大的投資,卻成為了最大的黑馬。提名十項領跑,並且一舉拿下包括最佳新導演在內的五項大獎,這就是——《大佛普拉斯》。
  • 第54屆金馬獎落幕 《大佛普拉斯》拿5項大獎成大贏家
    文晏憑藉電影《嘉年華》摘得金馬獎最佳導演獎。圖源自網絡  華龍網11月26日1時訊(記者 周曉雪)25日晚,第54屆金馬獎在臺北落幕。最終,《血觀音》拿下了分量最重的最佳影片大獎。黃信堯導演的作品《大佛普拉斯》奪得了最佳新導演等5項獎項成為最大贏家 。《嘉年華》導演文晏從一同入圍的兩位女導演張艾嘉和許鞍華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最佳導演獎。《老獸》的主演塗們成為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得主則是《阿莉芙》中的陳竹昇。
  • 豆瓣評分8.4分,這部小成本處女作是去年金馬獎最大的贏家
    《大佛普拉斯》可以說是去年金馬獎的最大贏家,作為導演黃信堯的首部劇情長片,它獲得了包括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等在內的五項金馬大獎,可謂收穫頗豐。這部電影在國內豆瓣網站上評分也非常高,8.4分,一個相當好的電影評分。
  • 《嘉年華》豆瓣8.3分,而且獲得「金馬獎」最佳電影
    《嘉年華》豆瓣8.3分,而且獲得「金馬獎」最佳電影中國女導演文晏的《嘉年華》,通過一宗X侵犯奇案,呈現浮世眾生相,顯出貧富懸殊,黑白道持勢欺凌弱者的現實問題。這是當今社會的陰暗面,但正如電影中那樣在世界各地都會發生。
  • 金馬獎2017提名名單詳細解析《擺渡人》7項提名其實不應意外
    《擺渡人》的7項提名確實讓人意外,這也體現了專業電影人和觀眾口味的差別。除此之外,這份提名名單還是對得起「華語電影奧斯卡」這個稱號的,與逐漸墮落的金雞百花獎相比,尚且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最佳劇情片提名分析金馬獎的最佳電影獎項分成了3個大分支,最佳劇情片其實就是相當於「最佳影片」的地位了。
  • 第54屆電影金馬獎《大佛普拉斯》,我只想說我看臉紅了!
    《大佛普拉斯》這個名字的由來帶著隨意的戲謔感。導演黃信堯最初以短片《大佛》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被當時擔任評審的導演鍾孟宏看中,於是便發展成了PLUS版,《大佛普拉斯》由此而來。《大佛普拉斯》同時也帶來了加長版的勢能,在2017年金馬獎上一舉拿下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新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原創電影音樂5座大獎,成為第54屆臺灣金馬獎的一匹黑馬。戲謔歸戲謔,琢磨起來卻又別有一番味道。影片中的大佛高大宏偉,頂天立地,大有將人間百姓籠罩之感,從導演想要表達的主旨上看,大佛也許並不具備普度眾生的宗教性質,但有「穹頂」的意味。
  • 大尺度、喪到極致,卻成了去年最好的臺灣電影
    不過去年金馬獎的最大贏家,還是當屬這部——《大佛普拉斯》(2017)這部影片,一共斬獲了金馬獎10項提名——影片的豆瓣評分,更是高達8.4分;好於94%的喜劇片,和86%的劇情片。導演黃信堯,憑藉這部片子也拿下了金馬獎的最佳新人導演獎。
  • 豆瓣8.7,黑白影片《大佛普拉斯》,包裹著喜劇外衣的黑色幽默!
    然而,這也不是堯氏幽默第一次嶄露頭角,早在前作《大佛普拉斯》就曾經跟《血觀音》殺得煙硝四起。所以,對比於具有聲光效果的好萊塢電影,《大佛普拉斯》這部灰暗的黑白草根片,到底有何魅力?誠如《同學麥娜絲》以四個小人物來展開,《大佛普拉斯》也有類似的設定,包含肚財、菜脯、土豆還有釋迦,這四個人,除了肚財之外,全部都是"食物",沒有具體的名與姓,而這就是在比喻,這群人就是那些存在於社會日常中,卻可有可無,或是說無足輕重的背景小人物。
  • 《大佛普拉斯》無緣56億,卻獲得金像獎兩岸最佳電影!
    蓮霧開花滿樹紅, 電影色彩階級學, 有錢人的世界是彩色的, 三餐海產呷魚塊, 假髮一天不戴不安心, 閩南三尺有神靈, 大佛肚中眾生相, 世上哪得兩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一口一個阿彌陀佛, 一口一個幹你娘, 念念不忘, 必有迴響~2018年春節檔內地票房報收56.5億
  • 《大佛普拉斯》,震撼你的不只是車震!
    它就是:「最佳兩岸華語電影」獲得者《大佛普拉斯》!要知道入圍「最佳兩岸華語電影」是有贏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最佳女配的《血觀音》以及內地口碑票房雙贏的《芳華》。那麼《大佛普拉斯》是如何從眾多好片中突圍捧得大獎的呢?
  • 豆瓣8.6分片!詳解包攬金馬獎10項提名的黑白電影《大佛普拉斯》
    這部電影,獲得10提名領跑第54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終獲得5個獎項;這部電影名字由蘋果的plus系列提供靈感;這部電影的畫面90%為黑白畫面;這部電影叫做《大佛普拉斯》。
  • 細看豆瓣8.6分的《大佛普拉斯》,不應錯過的人性善惡電影!
    細看豆瓣8.6分的《大佛普拉斯》,不應錯過的人性善惡電影!這部電影剛開始看的話可能會覺得有點不知所云,乃至普通平淡的開場白好像根本就不值得豆瓣如此的評價。但是看到三分之一後就會發現前面的鋪墊以及慢節奏都是有必要的,甚至是影片不可或缺的要素。整部電影運用黑白搭配的色調,嚴肅平淡的旁白給人更多的是一種紀錄片的感覺,沒有一絲色彩的畫面也在另一種程度上讓我們更加投入在人物本身。影片的主線索是一個普通潦倒的收垃圾的中年男人-肚財。年至中年卻無所事事,整日靠撿垃圾,吃便利店丟掉的過期食品為生。
  • 黑白和彩色混雜的電影,金馬獎的大贏家《大佛普拉斯》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導演講故事的方法,《大佛普拉斯》很難被歸為某一確定類型的影片。影片一開場導演就跳出來告訴觀眾,我要給你們講一個故事,不過在這個故事進行中呢,我還會時不時地跳出來講兩句。這樣看來,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俗套的:無非是為了欲望在拼死拼活,只不過那欲望有大小之分。就算是再高級的人生,最後也是落土八分命,一天吃三餐。臺片《大佛普拉斯》就是在說這樣的人生,沒人愛講愛管的事,它照單全收,上面提到的那句臺詞,恰好也來自此片。原本只是打算用來打發時間,沒想到,它竟成了我心中的年度最佳。
  • 有錢人的世界是彩色的,於是黑白有了難得的意義--《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最近豆瓣上非常火的一部電影,目前的評分高達8.6分。《大佛普拉斯》開始以為大佛的名字叫「普拉斯」,後來才搞明白,是plus的意思,海報裡的「 」號也充分說明了問題。2014年他的短片《大佛》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當時擔任評審的導演鍾孟宏看中其獨特的黑色幽默和臺灣生命力,主動提議發展為長片。
  • 《大佛普拉斯》一個承包臺灣金馬獎的電影!
    沒看過電影的人,可千萬別被這名字誤導了,這部影片和宗教沒有關係,和社會卻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影片以小人物的視角,反映了官商勾結、草菅人命的醜惡現象。這部影片聲、光、影可以說配合的很完美了,不然也不會被提名九次、斬獲五項金馬獎。
  • 2020年金馬獎提名公布,《大佛普拉斯》主創霸榜
    第57屆金馬獎完整入圍名單揭曉!陳玉勳執導的《消失的情人節》以11項提名領跑,黃信堯導演新片《同學麥娜絲》獲10項提名。《消失的情人節》找來了《大佛普拉斯》主演陳竹升和莊益增來當主角,而黃信堯則是《大佛普拉斯》導演。簡而言之,就是在內地和香港電影繼續缺席的情況下,《大佛普拉斯》主創霸榜啦。
  • 《大佛普拉斯》 :展示人性「荒謬」和「荒誕」 更新臺灣電影面貌
    據埃菲社2月6日報導,黃信堯1973年出生於臺灣重要文化中心臺南市,2014年他的短片《大佛》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當時擔任評審的導演鍾孟宏看中其獨特的黑色幽默與臺灣生命力,主動提議將其發展為長片。鍾孟宏也為該片擔任監製。
  • 臺灣選送《大佛普拉斯》角逐奧斯卡
    時光網訊 日前,中國臺灣地區確認電影《大佛普拉斯》將代表臺灣角逐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      《大佛普拉斯》由黃信堯編劇並導演(《大佛普拉斯》由黃信堯的短片作品《大佛》發展而來,片名《大佛普拉斯》的意思是《大佛Plus》),陳竹升、莊益增、戴立忍等主演。影片的故事內核是一個希區柯克式的犯罪驚悚片,對於臺灣底層小人物的刻畫令人動容。
  • 那部叫做《大佛普拉斯》的電影,在臺灣連續放了一個多月了
    10 月 13 日,電影《大佛普拉斯》在臺灣上映。隔了一個多月,依然還能在臺灣院線影院看到這部影片。《大佛普拉斯》是導演黃信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之前,黃信堯拍過一部短片叫《大佛》,《大佛普拉斯》由《大佛》拓展而來,所以取名為《大佛普拉斯》。
  • 《大佛普拉斯》角逐奧斯卡,導演說從業近20年不喜歡拍人物
    代表作有《大佛普拉斯》、《唬爛三小》、《多格威斯面》、《帶水雲》、《沉沒之島》等。真實與荒誕本是對立面,而導演黃信堯的作品中卻透著荒誕的真實感。就像他講了個笑話,而你卻哭了。去年《大佛普拉斯》成為第54屆金馬獎的最大贏家,攬下最佳改編劇本等5項大獎,並在今年4月份榮獲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還將代表中國臺灣地區角逐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圖片來自鳳凰網娛樂這是他拍攝近20年紀錄片後,首次執導劇情長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