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陵蘭最受威脅的冰川可能引發本世紀大規模融冰

2020-12-12 知新了了

最近,利用歷史照片和現代衛星,科學家們對格陵蘭最危險的一些冰川進行了前所未有的深入研究。研究結果顯示,在過去的一個多世紀裡,面臨風險的冰層經歷了一次重大的消退,這表明,如果允許碳排放不受控制地上升,我們未來對冰川融化的預測可能低估了本世紀將面臨的大規模融化。

這項新的研究本周二已經發表,其中著重研究了雅各布港冰川(Jakobshavn)、康克魯斯瓦格冰川(Kangerlussuaq)和黑爾海姆冰川(Helheim),所有這些冰川都是從冰蓋的高度滾落到大海中。第一個是格陵蘭島移動速度最快的冰川(雅各布港冰川),也是近年來大量冰山崩解事件的源頭。康克魯斯瓦格冰川同樣舉步維艱,而黑爾海姆冰川則排乾了格陵蘭島的一大片土地,它是格陵蘭島東部最快的冰輸送帶,同時也從一些大冰山上冒了出來。

研究人員通常依賴衛星記錄來監測這些冰川和其他冰川的變化。但這項新研究也使用了20世紀中期航測期間拍攝的老照片,以及由丹麥探險家勞格·科赫(Lauge Koch)保存的20世紀初的記錄。綜合這些歷史數據,研究人員可以確定冰川曾經到達的「邊界線」,並追蹤冰川前緣曾經所處的位置以及它們的厚度。

結果顯示,從19世紀末到現在,雅各布港冰川和康克魯斯瓦格冰川的冰流失量是驚人的。前者已經減少了1.5萬億噸。而黑爾海姆冰川已經看到「只有」310億噸的冰滑入大海。雅各布港冰川和康克魯斯瓦格冰川大量流失的原因是,它們下面的基巖向下傾斜,使得越來越溫暖的海水不斷侵蝕冰川,類似於在南極洲西部發生的過程。在19世紀末,康克魯斯瓦格冰川有一個被研究者們親切地稱為「基巖隆起物」的地方,保護著它不受這一過程的影響,但是一旦冰川前緣退去,溫暖的水就會從隆起處傾瀉而來。

儘管黑爾海姆冰川相對更穩定,但研究表明,由於海洋繼續變暖,它最近不斷加快的後退速度,更有可能成為常態。總的來說,僅這三條冰川的冰流失就造成了過去十年海平面上升了約0.1英寸(8.1毫米)。

這聽起來可能是個很小的數字,但是這些發現引起了人們對未來冰層以及海岸的擔憂。我們已經知道,在衛星時代,格陵蘭島正在以更快的速度失去冰,而且這一趨勢很可能會繼續下去。氣候模型也考慮到了這種加速,但它們未必能完全正確地理解其機制。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全球變暖僅1.8華氏度(1攝氏度)的時候,大面積持續的冰流失就發生了。隨著排放的增加,未來的變暖可能會更加嚴重,特別是在北極,其變暖速度是世界其他地區的三倍。

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告訴我們:「回顧一百多年的歷史,我們相信我們的測量結果是正確的,而不是由短期天氣波動引起的。這項研究告訴我們,我們目前擁有的最好的模型很可能低估了未來的發展。」

「這些模型缺少的是更高解析度的輸入數據,以及與其他模型結合的能力。」科學家指出,冰川融化受到各種因素和反饋的影響,氣候模型需要更好地捕捉這些數據,以便更貼近地反映現實。

事實上,格陵蘭島冰蓋和冰川面臨的威脅數不勝數。在氣溫的影響下,最近的研究結果表明,越來越晴朗的天空可能會融化冰層,氣候變化引發的野火可能會產生更多的煙塵。要了解氣候系統真的需要鳥瞰,不幸的是,我們越從高處看,就越會看到最糟糕的情況。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

相關焦點

  • 最新研究:格陵蘭融冰速度10年激增4倍,人類家園岌岌可危
    格陵蘭融冰速度10年激增4倍10年間,融冰速度增加4倍格陵蘭島是世界第一大島,是除了南極洲以外,大陸冰河分布最廣的區域,全境大都位於北極圈內俄亥俄州立大學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針對2003至2013年格陵蘭島的融冰進行分析,發現10年之間格陵蘭島的融冰速度增加4倍,2012年冰層流失率超過4000億噸,融冰速度驚人。可怕的是,研究還發現,格陵蘭島不只有出海口的冰川融冰,巨大的內陸冰原也正在快速消融。
  • 冰川逐漸消融:或將引發人道主義災難(組圖)
    北京時間4月30日消息,據英國《衛報》報導,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和溫室效應,地球上的冰川和冰架目前正在不斷消融,而且速度還在進一步的加快。僅在本世紀的前9年間,許多冰川、冰蓋甚至冰架都相繼消失了。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庫,全球70%的淡水被儲存在冰川中。冰川融化和退縮的速度不斷加快,這意味著數以百萬的人口將面臨著洪水、乾旱以及飲用水減少的威脅。
  • 格陵蘭島融冰已過「臨界點」,不可逆轉
    科技日報記者劉霞  據《今日美國報》網站18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地球與環境通訊》雜誌發表研究稱,他們的最新研究表明,格陵蘭島冰蓋融化程度已超過「臨界點」,現已不可逆轉,即使全球現在停止變暖,降雪也不再能夠彌補流失的冰。
  • 格陵蘭冰川加速融化中:是否,北極的冰川會消失?
    它覆蓋了格陵蘭島的大部分,融化之後通過冰川出口流向大海。近幾十年,冰川正在迅速地流失。新的研究表明,現今冰川的冰流失量比1985到1999年之間多出了14%。冰川正以每年約5億噸的速度流失,超過了年均降雪能夠增加的冰量。
  • 跨萬年的高解析度模擬顯示 格陵蘭三大冰川冰量損失遠超預期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格陵蘭島冰川的冰損失正在引起世人廣泛關注。根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1月17日發表的一項氣候變化研究報告稱,1880年至2012年,僅格陵蘭島三個大冰川,對海平面上升的貢獻就達8.1毫米。研究顯示,在目前關於本世紀末全球氣溫上升的最壞場景下(RCP 8.5)這三個最大冰川損失的冰量將會遠大於此前預期。
  • 高溫使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冰川加速流失,本世紀...
    而現在這種融化速度有增無減,到本世紀末可能會引發影響數億人的洪災。格陵蘭島和南極洲冰原融化加速一項新的研究顯示,根據衛星觀測,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現在的冰川流失速度是上世紀90年代的六倍。科學家說,上世紀90年代,這兩塊冰川每年加起來損失810億噸冰。而2010年,這兩塊冰川損失了4750億噸的冰,損失速度達到差不多6倍。謝潑德表示:「如今,冰蓋的融化在海平面上升的因素中佔據三分之一的比例,而在上世紀90年代,冰蓋融化在其中的佔比很小,差不多是5%。這對沿海地區未來遭到洪水有著重要的影響。」
  • 又一冰川完全「消失」,格陵蘭20萬冰原危機四伏
    「 Spalte」是丹麥語動詞,意為「分裂」,而格陵蘭島東北部的一座冰川正是以此命名,這是因為Spalte冰川一度是由母冰川Nioghalvfjerdsbrae(79 N)分裂而來,母冰川是北極剩餘的最大冰架。
  • 格陵蘭島融冰破紀錄 一天融化110億噸冰川!
    丹麥氣象研究所指出,從入夏的幾個月以來,該島一直出現冰川大量融冰的現象,僅8月1日的融冰量就多達110億噸,相當於440萬座奧運標準規格的遊泳池。丹麥氣象研究所專家莫特蘭(Ruth Mottram)表示,往年的融冰量大約是600億至700億噸,然而光是今年7月的冰川融化量就已經高達1970億噸,整整多出了3倍。
  • 冰封下的格陵蘭島 冰川崩塌碎冰漂滿海面
    冰封下的格陵蘭島冰川崩塌碎冰漂滿海面 (1/6) "← →"翻頁
  • 冰川——僅次於南極冰川和格陵蘭冰川值得一遊
    冰島現已開發了四個冰川遊覽地供遊覽:窪特納冰川,米達冰川,郎格冰川和雪山冰川。 窪特納冰川在冰島東南部的霍思城附近,排名世界第三,是歐洲最大的。冰川面積八千三百平方公裡,僅次於南極冰川和格陵蘭冰川。在冰山湖上乘坐遊艇觀賞形態各異的浮冰是該冰川遊覽的一大特色。
  • 八年增長,裂縫終將格陵蘭最大冰川切開,113平方公裡冰山崩塌
    在南北極地區,巍峨挺立的冰川隨處可見,數量多得無法統計,但由於全球變暖影響在加大,如今南北極冰川總數量在減少,每年數億噸冰川融成冰水,近幾年來,多個冰川相繼宣告「死亡」,全球海域面也跟著在升高,或許若干年後,人類再也見不到如此壯觀美景了。
  • 格陵蘭提早一個月出現大融冰,一天融化流失20億噸冰
    近年來,學界都認同按目前全球暖化的趨勢,未來幾十年內會令海平面上升數米,而海平面上升的主要的主要來源是來自格陵蘭冰蓋。據《每日郵報》6月16日報導,受高氣壓帶影響,格陵蘭上周氣溫比正常高22.2°C,導致格陵蘭島(Greenland)在上周五(14日)出現了「不尋常的融冰」現象,約45%冰蓋融化,流失20億噸冰。
  • 高溫觸發格陵蘭島融冰事件
    預測顯示,作為冰蓋海拔最高地方之一,格陵蘭島南部穹頂的融化可能是1950年6月初以來最為強烈的。  專家們擔心格陵蘭島可能會迎來另一個規模較大的融化季節。  今年春天融化過早,一些地區積雪量較低,此外,今年夏天晚些時候可能出現的強高壓天氣系統,都敲響了警鐘。科學家們正密切關注去年夏天破紀錄的冰量流失。隨著北極持續變暖,科學家預測這種現象將更為頻繁。
  • 美國NASA衛星確認:格陵蘭島冰川現大量「池塘」,地球危機降臨!
    或許大家還沒忘記,2019年6月初,北極圈內的大陸冰川、也是北半球規模最大的冰川—格陵蘭冰川表面融化面積在6月初直線上升,破了歷史同期記錄。據相監測數據,這場重大的融化事件導致格陵蘭45%的冰川表面都出現了融化,一天就化掉了20億噸冰雪!在當時一度引發熱議。
  • 北極圈高溫惡果顯現:格陵蘭島巨型冰川從最大冰架脫落,面積比巴黎...
    這塊大冰塊面積為113平方公裡,從格陵蘭島東北部的Nioghalvfjerdsfjorden冰川上斷裂。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GEUS)公布的衛星圖像顯示了冰川斷裂的部分。雖然冰塊從冰川上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面積如此龐大的冰川冰裂還是比較罕見。冰裂是一種氣象詞彙,指山或者河流結冰的區域發生裂痕。
  • 都是冰川融化,南極和北極所面臨的危機其實不同
    極地冰的主要存在類型是冰蓋。所謂冰蓋是指面積大於5萬平方千米的巨大冰川體,是陸地冰川的特殊類型。 冰蓋是陸地冰的主體,當前僅存的冰蓋為南極冰蓋和格陵蘭(位於北極地區)冰蓋。南極冰蓋面積約1400萬平方千米,佔全球陸地總面積8.3%,平均冰厚約2100 米,冰儲量約3000萬立方千米,相當於全球海平面56.6米的變化量。格陵蘭冰蓋當前面積約184萬平方千米,佔全球陸地總面積1.2%,平均冰厚約1600 米,冰儲量約300萬立方千米,相當於全球海平面7.4 米的變化量。
  • 另一種威脅從冰川下方襲來:溫暖的海水在冰下流動,導致格陵蘭島...
    但是最近一項新研究發現,另一種威脅正在從冰川下方襲來:溫暖的海水在巨大冰川的下方流動,導致冰川融化速度比過去更快。 帶來海洋的熱量 國際期刊《自然地球科學》2月3日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科學家們在對格陵蘭東北部Nioghalvfjerdsfjorden冰川(又名北緯79度冰川)的一些「冰舌」進行研究後發現,冰川下層的溫暖海水,是加速冰川融化的又一因素。
  • 北極巨大冰架冰原崩裂 人類不能坐以待斃
    日前,北極剩餘的最大冰架史帕特的冰川逐漸瓦解,脫離面積約為110平方公裡的冰原從北極剩餘的巨型冰架上發生崩裂,落入海裡。目前,這塊位於格陵蘭東北部97N冰川上冰架已經碎成許多較小的冰塊,成為冰山的浮冰。
  • 南極告急:NASA監測到末日冰川極度不穩,未來四億人受影響!
    評估顯示,在1979年至2017年間,冰川因融化或者斷裂總共損失了超過2680億噸冰,而導致大量冰損失的並不只是溫度,因為在登曼冰川的西部並沒有山脊保護,陡峭的地面延伸到海面以下3.2千米處,這裡不僅登曼冰川的融冰區域,而且湍急的海流還會導致冰川斷裂帶走,成為南極海域到處遊蕩的冰山。
  • 世界第二大冰原加快融化:約2個曼哈頓島大的浮冰從格陵蘭島崩裂
    該地區的冰川是世界上僅次於南極洲的第二大冰原,每年冰川融化導致海平面每年上升1毫米以上。丹麥和格陵蘭地質調查局的詹森·博克斯在周一(9月14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應該非常關注北極現存最大的冰架正在逐漸融化解體,因為上遊……冰川是格陵蘭島唯一的主要冰原冰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