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7年1月1日新版「北京通-養老助殘卡」正式啟用以來,已經有不少65歲以上老年市民拿到了養老卡的正式卡或臨時卡。根據規定,凡持有養老卡的市民,乘坐公交車時上下車都要刷卡。記者調查發現,別看刷卡這個小小的動作,對老年人來說也有一定困難。還有些已經習慣「刷臉」乘坐公交車的老年人不太理解:既然是免費乘車,為啥還要刷卡呢?
上車刷沒刷 總也記不住
家住安貞橋附近的孫阿姨今年70歲。2月中旬時,她從社區居委會領到了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居委會的工作人員告訴她,今後乘坐公交車,上車和下車時都要刷這張卡,但是並不扣費。從那次以後孫阿姨每次乘車出門,都把卡片掛在脖子上。但是因為上了年紀記性不佳,即便卡片就在胸前晃悠,她也常常忘記把它拿起來刷。
上周一上午,孫阿姨乘坐361路公交車去中日醫院看病。車輛進站後,她跟隨人流上車,然後就徑直走到了座位上。女乘務員看到孫阿姨脖子上掛著養老卡卻沒刷,便朝她喊:「同志,您刷卡了嗎?」連續問了好幾句,都沒有得到老人的回覆。乘務員看孫阿姨完全沒有反應,便走到孫阿姨旁邊,告訴她應該刷卡。
孫阿姨這時才猛然醒悟,連忙把卡從脖子上摘下來遞給乘務員,自言自語道:「真是老糊塗了!又把這茬兒給忘了。」乘務員拿去之後,把養老卡貼在讀卡器上「嘀、嘀」刷了兩下,並告訴孫阿姨下車就不用刷了。
乘務員將卡片交還孫阿姨。孫阿姨一邊感謝乘務員一邊跟她聊起天。原來,孫阿姨患有輕微的帕金森症,頭和手都有些顫抖。每次乘車時她即便記得刷卡,也要摸索一陣才能把卡片準確地貼到讀卡器上,這時後面等待的年輕人往往有些不耐煩。乘務員建議:「那您每次乘車時就先坐好,讓售票員幫您刷吧。」孫阿姨笑著說:「能不麻煩人咱儘量不麻煩人。不過既然是免費乘車,為啥每次還要刷卡呢?」乘務員回答說:「是免費乘車,但也需要刷卡,這是規定。」
很快,車輛抵達中日友好醫院。下車時,孫阿姨已經把乘務員說的「下車就不用刷了」忘得一乾二淨,又小心翼翼地拿起養老卡刷了一下。
既然免費乘車 為啥還要刷卡?
67歲的劉先生頭髮已經全白了,這讓他髮際鬢角的老年斑顯得愈發明顯。無論是乘公交車還是坐地鐵,劉先生每次一上車,總會有年輕人給他讓座。司機和售票員看到他的樣子,估計他怎麼也在65歲以上,於是也不太檢查他的老年優待證。時間一長,劉先生乘公交車只需「刷臉」即可,他也就不再攜帶紅色的老年優待證了。老年證換成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後,劉先生雖然知道上下車都需要刷卡,但由於沒有養成出門帶卡的習慣,經常是上車後被司乘人員提醒,才發現自己沒帶卡。
劉先生熱愛運動,每年冬天都要乘公交車去什剎海滑冰。一次他乘車時又忘了帶養老卡,司機拒絕他上車。劉先生這下傻了眼,臉紅脖子粗地跟司機爭執起來。司機怕他影響其他乘客,只好妥協讓他上車。上車後,劉先生口中還振振有詞:「既然免費乘車,為什麼還要刷卡?這不是平白無故給老年人增加負擔麼。」
其實,劉先生出門不帶卡,一半原因是記不住,另一半原因是不想帶。冬天本來穿得就臃腫,背著冰鞋、挎著保溫壺的劉先生更是能少帶一樣東西就少帶一樣東西。劉先生聽人說,雖然他的北京通-養老助殘卡中沒有政府發放的高齡補貼費,卡片的金融功能也沒有激活,但這張卡裡面記錄了他的很多重要的個人信息,一旦丟失、被不法分子撿到,後果可能很嚴重。即便沒有任何後果,丟失後要交30元補辦費才能重新辦理一張。所以劉先生的原則是儘量把這麼重要的卡片放家裡,出門能不帶就不帶。
漏刷5次就要交「解鎖費」?
可是,不帶卡出門的劉先生也有很多擔心。前幾天,劉先生聽人說,如果乘坐公交車不刷卡,一年漏刷5次這卡就不能使用了,而且解鎖還要再交10元錢。出門到底要不要帶卡呢?漏刷5次就要交「解鎖費」嗎?這下,劉先生出門前又開始猶豫了。
那麼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漏刷,漏刷之後有沒有不好的後果呢?根據北京市老齡辦的答覆,老年人在持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刷卡乘車時,常規情況下讀卡器只響一聲。如果下車忘記刷卡,那麼在老年人第二次乘車上車刷卡時,讀卡器會響兩聲。因此,可以根據響聲次數判斷前次下車時是否忘記刷卡。但北京通-養老助殘卡目前沒有設置漏刷鎖卡限制,所以不存在漏刷5次要交「解鎖費」的情況。
刷卡出行有三大必要
那麼老年人在乘坐公交出行時可享受哪些優惠?刷卡到底有哪些必要呢?記者從公交集團了解到,根據市民政局、市老齡辦相關文件精神,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取代老年人優待卡以後,北京老年人各項優待政策不變,65歲以上(含65歲)老年人攜帶北京通-養老助殘卡可免費乘坐本市市域內的全部常規公交線路;乘坐跨省常規公交線路時,市域內路段享受本市免費乘車優待,市域外路段則遵照外省老年人乘車優待的規定。不過,公交集團開設的定製商務班車、快速直達專線、節假日旅遊專線、旅遊觀光線等多樣化公交線路不在優待範圍之內,各類優惠證件無效。
公交集團表示,老年人持卡乘車刷卡有三方面的重要意義。首先,公交集團在調整優化線路時,都會根據市民日常的刷卡統計數據來進行,包括車輛配置、早晚高峰車廂中擁擠程度等都要有實際數據支撐,隨著北京市老齡人口增加,刷卡數據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來自老年人,老年人乘車刷卡可以為優化線路提供更準確的數據支撐,為大家的出行貢獻一份力量。其次,公交系統的刷卡數據可實現實時上傳,如果老年人在車上出現意外,可實現權利界定,更好地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如果是老人走失,又恰好乘坐過公交,那麼公交出行數據就可以刻畫出老人的一個出行軌跡,方便家人及公安部門更快地查詢到老人信息,聯繫家人。對於不方便刷卡或者行動不便的老人,建議先上車,然後在安全入座的前提下向司售人員求助,幫忙完成刷卡。公交集團將嚴格執行市民政局、市交通委及市老齡辦等主管部門聯合下發的《北京通—養老助殘卡管理辦法(暫行)》中相關規定,全力做好老年乘客公交出行服務,也希望市民能夠理解、尊重和配合公交司乘人員的工作,共同營造良好的公共出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