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新聞網」10月18日援引《南華早報》的報導稱,解放軍在東南沿海配備了新款「東風-17」超音速飛彈,取代已經在此部署幾十年的「東風-11」和「東風-15」飛彈。與老款飛彈相比,「東風-17」射程更遠,最遠可達2500公裡,且精確度更高。
(去年國慶大閱兵,「東風-17」飛彈首次亮相)
報導援引維基百科的資料稱,「東風-17」是一款高超音速武器,複雜的飛行軌跡使得攔截其非常困難,增加了其打擊目標的成功率。由於彈頭形狀的改進和載荷的減少,「東風-17」射程大大增加,其主要用於打擊對方反導防空系統等高價值目標。
此外,報導還刻意點出,「東風-17」的射程除覆蓋臺灣外,還能觸及日本橫須賀的美軍基地,儘管「東風-17」的主要目標在於「威懾臺獨」,但萬一大陸決定「武統臺灣」,「東風-17」可用於阻止「美國航母戰鬥群介入」。
大陸在東南沿海的軍事動向一直是臺媒熱衷於炒作的話題,此前臺媒已經不斷炒作解放軍軍機在臺灣島附近飛行、解放軍在臺灣海峽區域軍演等。
最近,川普最擔心的一幕終於成真了,他提議在聖誕節之前將阿富汗的4000名美軍撤走,但川普這一提議卻遭四星上將反對,這位四星上將就是美軍參謀長聯席議會主席馬克艾爾,這也意味著他公開宣布與川普決裂,並聲稱美軍高層不會同意這一決定,隨後駐阿富汗的4000美軍將拒絕聽令,而在4000美軍拒聽調動令後,川普可謂徹底失去軍方支持。
臺灣親綠媒體「三立新聞網」10月17日報導稱,解放軍軍機16日罕見早、中、晚「照三餐」進入臺灣西南空域後,今(17)日一早8時30分左右又再度進入西南空域,下午4時37分左右,又傳出軍機再次進入西南空域的消息。報導聲稱,空軍照例在空警戒,並施以廣播「驅離」。
報導援引「臺灣西南空域」粉絲專頁管理員許先生的說法稱,今日下午4時37分左右,一架運-8反潛機再度進入臺灣所謂「防空識別區」(ADIZ)(西南空域),高度在3000公尺(米)。
對於解放軍軍機出現在臺海一事,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春暉空軍大校曾就海空兵力戰備巡航發表談話表示,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領土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國軍隊戰備巡航完全正當合法,是針對當前臺海安全形勢和維護國家主權需要採取的必要行動。戰區部隊有決心、有能力挫敗一切「臺獨」分裂活動,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堅決維護臺海地區和平穩定。
立榮航空軍包機前天飛往東沙島途中,進入香港飛航管制區被要求返航。臺灣有「退將」擔憂,大陸可能逐步封鎖金門、馬祖。對此,臺當局前安全部門負責人蔡得勝研判,大陸類似行動會愈來愈多,「不排除相關動作升溫」。
蔡得勝昨天出席臺北論壇舉辦的「COVID-19衝擊下臺灣產經的關鍵解析」研討會時表示,這是大陸針對兩岸關係不好所祭出的反應行為。至於有無機會走向更激烈的情況?蔡回「有可能」,但他相信這是兩岸雙方都不願意看到,且不會輕易發生的狀況,因此,臺灣要居安思危以和為貴。
蔡得勝稱,之所以禁止立榮航空進入香港飛航情報區,大陸都有戰略考量。若兩岸持續對立,對大家而言都不是好事,蔡「政府」現在走兩岸對立路線,對臺灣沒有好處,尤其讓大陸感覺臺灣朝「獨」的方向前進。蔡得勝研判,大陸類似行動會愈來愈多,建議雙方節制,事情走到頂點,隨之而來就可能引發動蕩。
媒體追問,大陸有無可能繼續針對金、馬祭出類似的封鎖行動,蔡說,陸方確實有能力做出類似行為,但金馬的軍備警戒,還是有程度上危機因應能力,但不可排除大陸相關動作升溫,這確實是需要有所準備防範。
蔡得勝認為,臺海要開戰的可能性目前仍不大,但擦槍走火是可能的。蔡「政府」還是得謹慎面對,勿太過躁進挑釁。他說,自己在臺當局安全部門工作35年,從來沒有像現在如此焦慮,近幾年臺灣社會被選舉綁架,變得什麼都不怕似的,呼籲兩岸千萬不能發生戰爭,一旦發生戰爭,戰場一定在臺灣,臺灣損失一定最大。
蔡得勝語重心長地說,疫情可能會過去,但兩岸關係若搞不好,是不會過去的。兩岸關係是臺灣生存發展重中之重的工作,政治領袖不能糊塗,期盼「執政者」不要誤導人民,把臺灣帶往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