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 景點
「哈爾濱」單憑名字就充滿了浪漫的氣息,作為受人之託的第一篇遊記,開篇選擇寫哈爾濱不單單因為是我的家鄉,更因為我曾大量研究過哈爾濱的史料文獻,並曾要為這個城市拍一部紀錄片,沒想到卻先以遊記的形式把它展示給世人面前,記憶中它還有很多個名字、「冰城」、「雪城」 , 還聽過很多形容「小西伯利亞」、「教堂之國」、「丁香之城」(丁香是哈爾濱的市花)、「遠東莫斯科」、「東方小巴黎」等.
這是一座別名多的有些讓人難以置信的城市,也是一個有著特殊歷史的年輕城市,在這座小城裡大部分的近代歷史是由多數俄籍猶太人創造的,從建築,飲食,服飾到生活文化至今都深深滲透著西方情愫,一些史料記載1907-1922年十幾個國家的外籍僑民,佔了哈爾濱全市人口總數的51%左右,其中只是俄國僑民就佔到15萬多(其中多數為猶太人),還有其他來自義大利、法國、英國、美國、瑞典、德國、荷蘭、奧地利、丹麥、葡萄牙、瑞士、印度、匈牙利、捷克等十幾個國家的外國人和擁有這些國籍的猶太人。是這些外國人建設了這個小城,至今一些主要道路依然保留原始的名字,如中央大街,還有用人名音譯的街道如「果戈裡大街」等。
說到流亡的還有中國人,在動蕩不安的戰亂年代,哈爾濱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湧進了來自山東,河南,河北等一批批逃荒逃難的人,所以哈爾濱在那個戰亂年代成了流亡者的天堂,直到1946年哈爾濱徹底解放,隨著二戰的結束後多數流亡的僑民回到自己的國家,留下了今天這個有著特殊城市血統的哈爾濱。
在中國說起四季分明,哈爾濱應該是一個可以作為代表的城市。它最美的季節我認為是夏、秋、冬季。為什麼沒有提及春天,用一句老話說「春風刺骨」,哈爾濱的春天來的本就有些晚又是冰雪消融的季節,廣袤的平原上幾乎每天都刮著不同程度的東北風,別以為城市的樓宇可以擋住那凜冽刺骨的春風,風打在身上那是一種比冬天還要讓人難受的冷,不喜歡春天的原因也許還有雪化後攤著灰黑色冰水的路面讓人很難心情愉悅。
哈爾濱 景點
但哈爾濱的夏秋很美,早晚都涼爽,到處鬱鬱蔥蔥,如果你在夏秋季來哈爾濱,如果不想去太遠那麼最美的地方是太陽島,夏季有音樂會和啤酒節,中央大街和松花江邊都是逛街散步的好去處,這個城市的夏天很短每年的六月初才到來,8月立秋後就會明顯變涼,連美麗的秋天也會終結在11月上旬,但到了冬季就會成為令人嚮往的雪國,只是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哈爾濱的冬越來越少下雪了,兒時的記憶裡都是大片大片漫天的鵝毛大雪。
既然是攻略,衣食住行和一些值得去的地方,一定要詳細的給大家分享。
哈爾濱市內的景點中,最有名的當屬「聖索菲亞大教堂」,與其說這是一處景點,不如說它是一個歷經滄桑變幻的城市博物館,裡面是對外開放的,記憶中是10元每人,現在又幾年沒進去了,但應該沒有變太多。
進入教堂後,抬頭就能看見高高的穹頂,斑駁的牆面上還有依稀可見的壁畫,透過窗打在牆上的影子很美,那光影仿佛可以帶人穿越到那歷史的畫卷中,我曾站在教堂的穹頂之下久久仰望,環顧四周,那時就在想這教堂在上個世紀一定很美,想像著個國家,不同面孔的人們在這裡祈禱的樣子。
教堂外面的廣場上常常有住在這裡的主人「白鴿」們守護者,它們自由自在的圍繞著教堂飛翔,時而在廣場上散步,享受著遊客們提供的餐食,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現在的教堂裡面陳列著哈爾濱的歷史照片,都是很珍貴的影像資料,是一個城市歷史博物館,記錄著這個城市的成長軌跡,如果來哈爾濱一定一定不要錯過的地方。
哈爾濱 景點
中央大街在市內還有一處也是遊人們必去的地方中央大街,這條猶太人創造的商業街,最著名的「馬迭爾」賓館就坐落於此,現在大家愛吃的馬迭爾冰棍變也是源於此,創造「馬迭爾」的人毫不例外的也是猶太人。
整條街上的建築風格多樣化,最具代表性的是文藝復興建築風格、巴洛克風格、均為磚混結構,建築精細有很多雕塑很美,以前這條街上,有很多外國洋行,商會,西餐廳,商場等構成,是一直延續到現在的著名歷史文化商業街,這條街與很多城市的景點不同。
如果說「聖索菲亞大教堂「是一個哈爾濱歷史影像博物館,那麼中央大街就是一條活生生的歷史建築博物館,每一個商鋪門口的牆壁上都有歷史及建築的介紹,一條街上時光在一代代的流轉,走在中央大街上,就仿佛前世的自己也許來過,如果你熱愛歷史和建築藝術,中央大街便不容錯過!
如果是歷史文化的愛好者,那麼哈爾濱擁有著遠東地區最大的猶太公墓,那裡幾乎可以掀開哈爾濱城市歷史的面紗,原址位於哈爾濱市太平區太安街,現址道外區的皇山公墓,以色列總理(埃胡德.奧爾默特)的祖先葬在這裡,他的父母也在哈爾濱生活了很多年,是二戰時期的猶太人建設了哈爾濱,讓哈爾濱真正有了城市的樣子,而哈爾濱也在二戰中世界都在驅逐猶太人的行動中,給了他們一片淨土,在動蕩的年代裡猶太人在這個城市安家並成為了這個城市的建設者。
防洪紀念塔
中央大街筆直走到盡頭是防洪紀念塔,也就是市內人們最常去散步的一段江邊(松花江),站在紀念塔面對著松花江,往右手邊望去不遠處,有一坐上世紀留下來的老鐵路橋,幾年前在它的旁邊修建了新江橋,記得很多年前,這橋還正常的通著火車,火車兩邊是窄窄的行人通道,寬度能騎一輛自行車,我曾走在不足一米左右的人行道上,站在橋中心的位置,火車駛過感覺腳下的那種顫動和火車帶來的風,那種感覺很奇妙。
這座橋上有很多所謂的留言,表達著各種各樣的愛意和思念,有時候看這些東西很氣憤亂寫亂畫的風氣不止,但從另外一面看,每一個名字和每一句話的背後,也許都有著一個美好的故事,在這座橋上還能看到很多祈福的鎖,這讓我想到了法國塞納河上的心鎖橋,雖然這橋上沒有那麼多的鎖,但卻是給人一樣的感受,我從不信類似的這些許願,也從未在哪裡上過這樣的鎖,但每每看到這樣的鎖,內心都有有一種莫名的感受,說不好那是什麼,反佛自己的內心也被愛著,暖暖的。
松花江被所有哈爾濱人視為母親河,它養育著這片土地的人們,夏天常見到打魚的人,也有淺江處的遊泳愛好者,冬天的江邊是冰上遊樂場,滑雪圈,滑冰場,狗爬犁(個人很排斥這個項目)狗狗們很可憐,每年都有些人在網絡譴責,說哈爾濱人太殘忍,其實對於動物保護意識整個中國都是欠缺的,中國任何一個城市都有著大量的動物殘害者,這是社會的痛點,有點說遠了!!!
因為父母移居到海邊城市後,近些年都沒有感受哈爾濱的冬天了,故此沒有對應冬天的照片分享。
哈爾濱 景點
東北虎林園來哈爾濱遊玩冬天最具特色的冰雪大世界和雪博會都是世人皆知的,也有很多人專門為冰雪節而來,但實際上,還有一處最值得看的是東北虎林園,目前中國最大的東北虎林園,有上千隻老虎,而且都是散養,觀看遊覽時都是坐在籠子車裡的,一年四季都值得一去,冬天老虎在雪地裡嬉戲應該是最有看頭的,但可惜我去的季節是秋季。
這裡的老虎才是具有虎威的老虎,不像動物園的裡老虎,要麼瘦弱,要麼虛胖,而東北虎林園的老虎,個個有強健的提碩,走路時都能感覺到那種肌肉感,個頭都很大,影響最深的就是看著老虎活生生咬死一隻活雞,虎是猛獸,卻有著大貓的可愛感,分分鐘想要衝上去擁抱,但真有這樣的機會我想我會腿軟吧,嘻嘻嘻..
Tips:
東北虎林園,距離市區很近
交通方便
公交線路 35、122、123路公交車在虎林園站
或旅遊觀光巴士二號線在東北虎林園站;
普通票90元,團體票80元(20人以上視為團體),
兒童票45元(1.0-1.4m的兒童,1米以下兒童免票))10 元景區觀光車(必坐)
太陽島
太陽島在江北,交通便利,推薦坐船去,坐車回。
輪船:在防洪紀念塔、九站或道外七道街碼頭乘坐輪船直達太陽島,10元/往返。
公交:乘坐29、80、85、88路在太陽島下車
空中線路:在通江街可乘做龍珠索道直達太陽島
門票
成人30元;兒童、學生15元;60周歲以上老人持有效證件半價;70周歲以上老人持有效證件免票。園內觀光車20元。冬季雪博會門票240元,學生票120元;俄羅斯風情小鎮20元
哈爾濱極地館
這裡也值得一去
免費班車:10:35-17:35每小時一班,18:10為末班車(淡旺季時間不同,以景區提示為準。班車地點在前廣場。)
公交:29路太陽島站下;13區、88、119、126路在太陽島道口/科技館下,換乘哈爾濱極地館免費班車;公路大橋附近始發至河洲街乘車:125、211、212、213、219、346、551
門票
門市價格:全價票150元,65周歲(含)以上老人、殘疾人持有效證件75元,1.2-1.4米(含)兒童75元,1.2米(含)以下兒童免票。未滿14周歲的兒童需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入館參觀。
網絡訂票:大學生票110元,只能通過網絡途徑購買,現場無學生票,檢票需出示學生證
(以上票價為2016年4月1日起更新使用)
開放時間
9:00——17:00 (淡旺季營業時間不同,以景區提示時間為準。)
白鯨表演為10:00、12:00、14:00、16:00
海獅表演為11:00 、13:00、15:00
哈爾濱 景點
哈爾濱特色美食
哈爾濱人愛吃,美食豐富,很多人認為殺豬菜,白菜燉粉條,小雞燉蘑菇是東北的特色,我只能說那是對廣義的東北,而哈爾濱無疑是特別的,尤其在吃上,哈爾濱當地的特色美食分兩大類,一方面俄籍猶太人及其他歐洲國家僑民的影響,哈爾濱有著地道的西餐文化,最富盛名的就是「華梅西餐廳」它與上海雅克紅房子西餐廳,北京馬克西姆餐廳和天津起士林大飯店並稱為中國四大西餐廳,在上世紀華梅西餐廳的名字叫「馬爾斯西餐廳」。
馬爾斯是二戰時來到中國,馬爾斯是一名廚師並開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西餐廳,現在餐廳裡依然保留著俄羅斯和波蘭老唱片,除了餐廳,最富盛名的還有俄籍猶太人伊萬創立的品牌秋林公司,直至今日秋林的紅腸,大列巴,格瓦斯,白酒糖都是哈爾人的最愛(縱然滴酒不沾,但卻深愛白酒糖),更是外地人到訪必買的東西,再次提醒要想買的全還正宗,到南崗秋林公司購買。
哈爾濱的飲食另一方面受著闖關東的影響,近代後期聚集在老道外的一些闖關東的人創建了大量的中餐館,集合中國了跨地域的特色,最終形成了地道的哈爾濱飲食文化,最具代表就是「哈爾濱特色的鍋包肉」,在東北境內哈爾濱吃到的才能叫正宗。
本土糕點品牌老鼎豐更是一大特色,每年中秋身在北京,看著北京人爭相買著稻香村時,我都無感,同樣是百年老字號因為論月餅論點心,個人覺得「老鼎豐」的味道更勝一籌,到訪哈爾濱的人不妨嘗嘗看。
無論冬夏,哈爾濱人對冰棍的熱愛絕對是外地人所不能理解的,夏天吃無可非議,可是在哈爾濱的冬天,大街上無論多冷或是飄著雪,都可能到邊走邊咬著馬迭爾冰棍和啃著冰糖葫蘆的人,至少小時候非常愛吃雪糕(記憶中最深刻的就是包著紙皮的雪糕軟綿綿的像凍實了的雪塊)
說起冰糖葫蘆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似乎到了冬天不管南方北方都會有,更有甚者夏季也會見到,作為哈爾濱人我的記憶裡只會在冬季見到,那時堪稱小時候冬天最棒的零食,哈爾濱的冰糖葫蘆才是真正糖葫蘆的味道,白天零下20度左右的天氣裡,山楂是酸甜脆的,咬在嘴裡外面的糖會發出嘎嘣嘎嘣的聲音,涼爽裡透著均衡的酸甜,我這種不能吃酸的人一整根吃了也不會覺得酸。
近些年糖葫蘆的味道幾乎只在我的記憶裡,在北京吃到的糖葫蘆,真的就是山楂裹著粘牙的糖,無一例外一口下去只有酸,所以糖葫蘆和冰糖葫蘆是兩個概念級的東西,冬天去哈爾濱不在冰天雪地裡吃上一次冰糖葫蘆和雪糕,都不能真正的體會到什麼叫冬天的哈爾濱。
哈爾濱 景點
出行住宿及其他哈爾濱的出行很方便,近幾年開了地鐵,也有效的緩解了擁堵路段,只是計程車行業的規範性和服務意識偏差,拒載,或拼車情況嚴重,如果是車技較好的朋友推薦租車或乘公共運輸,以免在叫計程車上發生不愉快的事而影響心情。
來哈爾濱旅遊,住很方便,如果要觀景最佳,哈爾濱的香格裡拉絕對是首選,臨江而立,風景很好,中央大街上也有臨江的凱萊,如果享受下歷史建議中央大街上的馬迭爾酒店,其它快捷酒店各個區就非常多了,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決定。
去哈爾濱建議不要帶太多衣服,帶些日常必備就好,因為哈爾濱的商場很多,哈爾濱人除了吃就是愛打扮,所以服裝行業一直很盛行,旅遊去哈爾濱,不妨可以南崗秋林公司或建設街下車都可以開啟淘寶的路程,秋林,松雷,人和,國貿,博物館,建設街,一站式購物從頭到腳都能解決!無論高檔還是低端,無論有多少預算都能完美滿足你的穿衣需求,重點是在中國各省市基本都走過後,發現論服裝的時尚性,哈爾濱在國內應該算前列了,商家們的眼光也是獨到,其中人和,國貿,是左右學生們的天堂,這裡就是那種一天都不一定都能逛全的地方,至少生來不愛逛街的我,學生時代也是不定期的穿梭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