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蘇調查︱節約不丟人,省錢很快樂!南京「臨期商品」火了

2020-12-14 中國江蘇網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黃澤文)因為臨近保質期,原價258元的進口爽膚水現價35.8元,5.8元就可以買到原價25.9元的辛辣拉麵......近期,南京不少商超出現了價格斷崖式下降的「臨保商品」,市民花更少的錢買到了心儀的物品。它一方面避免了商品的浪費,讓消費者得到了實惠,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節約消費」成為社會共識。

實探:商超、進口特賣店「臨期商品」熱度高

盒馬鮮生(太陽城店)的臨期商品清倉區

走進江寧百家湖盒馬鮮生太陽城店,進口食品區有一個藍色的「臨期商品清倉區」,6層貨架上擺滿了各種臨期商品,有蕎麥米、榛子巧克力、脫脂乳粉、曲奇餅乾、果汁軟糖等。外包裝上都貼了特製的黃色標籤,上面寫著「臨保食品請在保質期內食用完畢」。一款榛子巧克力,原價128元,保質期到2021年3月1日,現在對摺;原價14.8元的卡樂比薯哆口薯條現價只要7.4元……不時有消費者過來採購。

打對摺處理的臨期商品

「我們會不定期處理一些臨期商品,不光線下店可以選購,線上也能,區別是線上線下的商品種類不一樣。」一位盒馬工作人員告訴新江蘇。

盒馬APP上的臨期商品

打開盒馬APP,新江蘇看到臨期商品的種類更為豐富,不僅有貓糧、嬰兒奶粉、減脂膠囊,還有進口化妝品、沐浴乳等。折扣力度沒有線下門店高,部分商品顯示缺貨。

山姆會員商店的「臨近保質期商品專區」

位於雨花客廳的山姆會員商店,也有一個「臨近保質期商品專區」。原價89元的紅巖鹽味薯片現價只需要13.9元,不到2折。「我們有專人定期篩選出臨保商品,然後擺放到貨架上,品類不固定,有時候是進口零食,有時候是啤酒,價格都划算。」工作人員介紹說。

臨保商品貨架上待售的商品(圖片攝於11月18日)

在華潤蘇果超市張府園社區店進口食品區,一位售貨員表示,沒有特別設置臨保食品專區,「偶爾會有小推車進行臨期食品的打折出清,時間不固定,一般情況下都是放出來之後很快就賣完了。老年人買的比較多,因為便宜。」

好特賣HotMax(河西萬達店)

南京女孩張蓓蓓剛工作不久,熱衷於購買臨期食品,她最愛去的賣場是「好特賣HotMax」。這是一家進口品牌特賣店,商品品種豐富,涵蓋了食品和生活用品。在南京,這家店已經開了3家,2家在建鄴區,1家在棲霞區。

在「好特賣HotMax」河西萬達店,原價149元的施華蔻護髮精油套裝只需50元,而且日期新鮮;原價258元的爽膚水只需35.8元,價格優惠力度讓人心動。

被搶購一空的貨架

除了這些打「骨折價」的生活用品,店內售賣的多為食品。由於價格低、又是「進口貨」,不少貨架已被「搶購一空」。「我們店9月份剛開業,生意還不錯。賣的不全是臨期的,部分商品距離保質期還有一段時間。」店長介紹說。

現象:線上掀起「我愛臨期食品」潮

在豆瓣,有個熱門小組叫「我愛臨期食品」,已有超過2萬名成員加入。這個小組的簡介是:用打折的價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臨期食品可以買!臨期食品不丟人!

該小組幾乎每天都有瓣友分享話題#我的臨期日常,還有互「蹲」美味食品連結的,以及討論臨期食品相關話題的。網友「Lily」說,只要是沒壞的食物我都會吃,不然總覺得好浪費。「桃子同學」表示同意:現在臨期的店越來越多,化妝品我也會買臨期的,價格太香了。也有不同意見的,豆瓣網友「2020快樂第一名」說,不合口味,大部分都不好吃,就當花很少的錢排個很貴的雷;豆瓣網友「等等藝術家」表示,可能這就是它臨期的原因。

豆瓣小組#我愛臨期食品

在淘寶搜索「臨期食品」,會跳出一長溜商品。原價39.9元的薯片,現價6袋只要15.8元,還有5種口味可供選擇。客服會詳細告知商品的保質期,注意事項等。

淘寶頁面截圖

在拼多多,輸入臨期食品,優先展示的連結顯示,一款零食買一送十,只要28.61元。截止發稿時,銷量達3.7萬件。

拼多多截圖

「年輕人更愛在線上購買臨期食品。一是品類多,二是節約時間,像我,平時工作時間忙,基本很少會去實體店買零食,線上購物更高效。」95後林姝說道。

觀點:花更少的錢享受高性價比商品,快哉!

在老一輩的人眼中,崇尚勤儉、杜絕鋪張浪費是他們的消費觀念。而對於學生一族或職場新人來說,手頭預算有限,「臨期食品」的出現恰好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

在校大學生李子婕從第一次接觸臨期食品並有了不錯消費體驗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作為學生黨,我不覺得購買臨期食品有什麼不好的,節約省錢不丟人。食物的最佳結局就是被吃掉,在安全可食用的基礎上,臨期食品和普通食品一樣,是有價值的。不光是食品,我現在也會購買一些日用品、家具用品之類的。」

「我屬於比較理性的消費者,想買東西的時候,會先去網購一份臨期食品,品嘗過味道後再去買正價產品。對一些up主和帶貨kol推薦的優選商品,我都謹慎對待,儘量用最小的成本事先做個判斷。」工作兩年的申奧反其道行之。

家住秦淮區的張奶奶是社區便利店的常客,常買小孫子愛吃的進口餅乾。「進口餅乾,一罐都是上百,有一次看到了小推車在降價,距離保質期還有一段時間,就買了試試看,性價比很高。後來還看到一些老人喝的牛奶降價,也買過。」她很快成為「臨期商品」的粉絲。「花更少的錢,享受到一樣的美味,我覺得這不是佔小便宜。買的得了實惠,賣的清了庫存,大家都得好處!這也是節約啊。」

相關焦點

  • 身處灰色地帶,「臨期食品」背後的龐大市場到底可靠嗎?
    在豆瓣「我愛臨期食品」小組裡,有一個題為「你會覺得買臨期丟人嗎?」的帖子,幾百多人在那個帖子下面分享自己購買臨期食品的快樂,省錢、實惠成為他們選擇臨期食品的理由,他們各自分享自己的經驗,那裡更像是一個「臨期食品種草小組」。
  • 便宜的「臨期食品」,如何撐起一個百億市場?
    在豆瓣「我愛臨期食品」小組裡,有一個題為「你會覺得買臨期丟人嗎?」的帖子,發帖人表示,自己和朋友分享划算的臨期食品,可是朋友卻說快過期的東西對身體不好,於是自己就算買臨期也不會再分享,怕別人覺得自己窮酸。 兩百多個人在那個帖子下面分享自己購買臨期食品的快樂。
  • 「臨期不等於過期」臨期食品半價,你買嗎?
    「臨近保質期不等於過期,不影響食用,但是價格比原價至少便宜一半。」張大爺說,購買臨近保質期的食品比較划算。據了解,一些商場超市為了減少浪費,在一些食品臨近保質期時推出打折促銷活動,且折扣力度都非常大,一定程度上帶動了臨期食品市場的興起。
  • 買到過期沐浴露, 「臨期商品」變「過期」?
    買到過期沐浴露, 「臨期商品」變「過期」?接到反映後,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臨期食品,買還是不買?
    作者:從淺,新零售商業評論編輯。「臨期食品是一門好生意嗎?」丹麥,哥本哈根。只要不過期,都沒問題。」 對於消費者而言,相比保質期,他們或許更關注品牌和價格。但這並不意味著保質期不重要,畢竟是吃進肚子的食物。然而,零售君發現,線下臨期食品折扣店通常不會明確標明產品剩餘保質期。相比之下,臨期食品特賣電商的做法更為到位。以「好食期」為例,其App上所陳列的商品,全都按照保質期剩餘時間動態顯示倒計時,並據此調整價格。
  • 掘金臨期食品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作者:田巧雲,新零售商業評論高級編輯「是灰色地帶,還是一門好生意?」好文4185字 | 7分鐘閱讀題圖源自電影《三個金幣》最近,臨期食品在年輕人群體中成了熱詞。火到什麼程度呢?豆瓣有小組,知乎有回覆,B站還有UP主專門開箱測評。
  • 臨期食品商:與時間賽跑的人
    文 | 電商在線,作者|楊泥娃,編輯|斯問「我們組真的火了嗎?」豆瓣「我愛臨期食品」組的組長發帖說自己「大吃一斤!」,先是湧進了一波新人,又是在網站、公眾號、報紙等各種媒體上看到小組的報導,就好像一群「貧民窟少年」的精神樂園被曝光在了大眾視野裡。
  • 新江蘇調查|解約後仍被扣款,南京「美麗屋」租房貸調查
    日前,新江蘇接到舉報,南京麥享家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南京美麗屋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引導租客籤署含貸款協議的合同用於租房,導致租客解約退租後被繼續扣款,新江蘇對此展開了調查。新江蘇調查,美麗屋稱已不辦理租房貸針對敬女士投訴的問題,新江蘇前往海福巷90號美麗屋秦淮分公司調查,在被問及能否月付租房,工作人員表示沒問題,但是價格會高一些。新江蘇詢問有沒有優惠活動,工作人員回答說有些公司有「租房貸」,貸款租房可以免押金。然而,當問及如何辦理貸款時,不知是否是因為相關部門剛上門處理過,工作人員稱「沒有租房貸了」。
  • 低至一折的臨期商品,是實惠還是陷阱
    可見食物對於人類重要性,但也有很多食品不受待見,沒有銷量,容易過期。所以一個新的市場應運而生——臨期食品。臨期食品,顧名思義是指即將到達食品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超市臨期食品一角臨期食品折扣力度大,超低價享受高端產品在很多大型的超市都有一個臨期食品銷售專區,對摺,三折,甚至有一些進口商品一折
  • 臨期食品:銷售難題變身另類商機?
    調查發現,近一年來,類似的臨期進口食品店在京城悄然興起,並以超低價格迅速吸引客戶。形成連鎖規模的品牌包括「悠品食惠」「T3進口食品」等,連鎖規模已達10餘家。此外,在電商平臺上也出現了不少專營臨期進口食品的網店。   近年來,隨著國人對進口食品的消費購買力提升,除了一些專營進口食品的店鋪,各大商超也都開設進口食品專區。
  • 臨期食品「白菜價」 你會買嗎?
    其實不光是臨期進口商品,但凡是參與折扣的臨期商品都成了消費者的「心頭好」。進口零食因臨期半價甩賣成新寵隨著交通物流的發展,越來越多外國食品、用品進入中國市場。在運輸過程中經常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所以當商品進入中國市場時,部分商品便成了臨期商品。
  • 500萬家超市每天倒掉的臨期食品,潛藏著百億商機!
    不誇張地說,好食期堪稱電商圈的一個新物種。它具體跟普通電商平臺有什麼不同呢?首先,只賣臨期食品,品類極其有特色。其他電商平臺的商品價格雖說也是不固定的,但很少按照保質期日期來定價。而好食期打出的標籤是——日期越近,越便宜。臨期食品畢竟不比新鮮食品,價格自然會便宜許多。而好食期APP首頁,飄著2折到6折的專區。折扣越大,說明該商品越臨近過期。
  • 500萬家超市的臨期食品,成了電商圈的「新物種」!
    所以真正的臨期商品,一般都有1-6個月的保質期,並非只有三五天,因此在安全方面消費者並不用太過擔憂。其實,對於消費者來說,更在乎的其實是商品本身的數量和價格,對臨期時間反而沒有那麼敏感。買的人大部分是圖便宜,距離過期還有幾個月時間,價格卻低了不止一半,性價比很高。
  • 北京樂天瑪特商品大多臨期 貨架上還有過期商品
    但是從去年開始,就沒什麼人在裡面買東西了,商品都標著清倉,但是也不怎麼便宜。我跟老伴兒以前老過去買菜,現在蔬菜牛奶什麼的裡面都不賣了,慢慢地我們也就不去了。」家住芳園裡小區的孫阿姨告訴記者。4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樂天瑪特酒仙橋店發現,超市內將近一半的貨架已被清空,剩下的貨架上零散地陳列著一些臨期商品。近30個收銀臺只開了一個,整個超市沒有一名顧客。
  • 「臨期」進口食品一折特賣,灰色地帶還是新時尚?
    (南方周末記者 崔慧瑩/圖)「沒有賣不出的產品, 只有賣不動的價格」泰國海苔、德國啤酒、義大利曲奇、保加利亞果汁……百餘種商品連綴成一張世界地圖,每款商品臨近保質期的情況都不同,短則10天半個月,長則尚有八九個月才到期,以市場價一至五折出售,多數在三折左右。
  • 臨期食品,買還是不買,這是一個問題
    對生活在內地的老人來說,現在臨期食品在各個超市商場也會定期售賣,有大把時間的他們,早已在平日的走訪中摸準了商品促銷的規律,抓住機會去搶,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年輕人似乎搶不過老頭老太,至少在面子上也不願意跟他們混雜在一起往超市裡衝。
  • 「高級貨」只賣「白菜價」,揭臨期食品背後的百億市場
    他們倡導「用打折的價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因而省錢、實惠自然成了他們選擇臨期食品的理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買過「臨期食品」?所謂臨期食品,是指保質期臨近到期的食品,有些人可能會質疑這類食品的安全性,但其實臨期食品屬於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符合安全食品的範圍。
  • 進口臨期食品賣白菜價,價格、保質期、渠道,你最關心哪一樣?
    作者:從淺,新零售商業評論編輯「臨期食品是一門好生意嗎?」丹麥,哥本哈根。只要不過期,都沒問題。」 對於消費者而言,相比保質期,他們或許更關注品牌和價格。但這並不意味著保質期不重要,畢竟是吃進肚子的食物。然而,零售君發現,線下臨期食品折扣店通常不會明確標明產品剩餘保質期。相比之下,臨期食品特賣電商的做法更為到位。
  • 西安個別超市設立臨期食品專櫃
    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姚博 冀楠劉靖) 臨近過期的食品如果放在特定的區域或者在明確標識後減價銷售,對於消費者來說可能是好事,而在西安的一家大型超市,記者就見到了這樣的一個臨期食品專櫃。  記者在西安市沃爾瑪超市曲江店看到,臨期食品專櫃就設在收銀臺附近的明顯位置,一些還有一兩個月就過去的奶製品、醃製肉類就被集中擺放在這裡。   沃爾瑪超市臨期食品自查小組負責人劉永練:我們會提前兩個月對臨期商品進行下架,然後統一放到臨期售賣區進行集中售賣,並且會標註上這個商品時臨近保質期,提醒顧客要在保質期內食用完。
  • 臨期食品:一個被忽視的百億零售市場
    相反購買臨期商品的用戶,對於臨期時間反而沒有那麼敏感,他們更加在乎商品本身的價格、數量。二、臨期商品的進貨渠道1. 網絡渠道大家可以去百度貼吧、58同城、公眾號、QQ群等渠道,搜索【臨期吧、臨期商品、臨期批發、臨期貨源】等相關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