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我們科技美學的編輯部裡,最熱點的話題就是「退稅」了。我們編輯部的很多小夥伴們都拿到了一筆退稅金,自己給自己加了雞腿。
這裡可能很多小夥伴們都會好奇,這筆錢是怎麼來的呢?具體又應該如何去操作,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從4月1日起,全國各地已經全面開放了彙算清繳辦理渠道,包括「個人所得稅」手機APP端和網頁WEB端辦理通道。
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簡單理解就是一次個稅的年度查漏補缺行動。
按照官方的說法,有兩類人必須要申報:
第一種是2019年已繳稅額大於年度應繳納稅額,需要申請退稅的。第二種是2019年綜合所得收入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金額超過400元的。
第一種情況可以申請退稅,但如果你不申請,可以算作自動放棄。
第二種情況如果你的補稅金額超過400元,我們還是需要主動申報並且進行補繳的,有小夥伴問「現在卸載APP是否還來得及?」要知道,如果被查到的話,這可算是漏稅。
那麼哪些人可以不用申報呢?
第一種是納稅人年度彙算需補稅但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的。第二種是納稅人年度彙算需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第三種是納稅人已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一致或者不申請年度彙算退稅的。
需要注意的是,納稅人辦理2019年度彙算的時間為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所以大家還是儘量趁早操作一下。
具體退稅應該如何操作呢?我們科技美學為大家整理了一份詳細的「退稅攻略」大家趕快去試一下吧!
首先我們需要下載一個「個人所得稅」APP,大家一定要看好,去官方權威的網站或應用市場下載,千萬別下載錯了。
進入APP我們需要進行登錄或註冊,這裡推薦大家選擇「人臉識別認證註冊」步驟要相對簡單一些。
登錄APP之後我們點擊「專項附加扣除填報」進入界面後將扣除年度選擇為2019年。
我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進行扣除填報,有些公司已經幫助大家填報完成,大家就不需要二次填報了。小編因為有租房,所以選擇了住房租金的選項進行填報。
操作完成後我們點擊「我要辦稅」之後點擊「綜合所得年度彙算」。
進入申報界面後,填報方式有「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和「自行填寫」兩種選擇。這裡推薦大家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稅務機關已按一定規則預填了部分申報數據,大家只需確認即可。
之後我們只需要根據詳細的流程認真填報資料就可以了。
提交申報之後,我們就可以看到自己的結算信息,直接選擇銀行卡提現就可以。
小編就通過這個步驟成功退稅200多元。當然也有小夥伴需要補稅,不過年度彙算清繳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的話,居民個人可免於辦理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彙算清繳。
也就是說400元以內我們可以不補稅,但是如果超過了400元,我們還是應該按照國家要求,及時補稅。
總體來看,具體操作起來還是非常方便簡單的,大家都快去試一下吧!有哪位小夥伴已經退稅或補稅成功了嗎?在評論區與我們一同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