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我國探月工程穩步推進,按照實施方案,「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於11月下旬擇機發射。今天(11月19日)上午,我國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3號」緩緩駛離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碼頭,遠赴大洋執行海上測控任務。
在停靠碼頭期間,遠望3號船組織人員休整、設備檢修保養以及備品備件補充、物資補給等工作,確保具備任務參試條件。
遠望3號船船長 曹志宜:針對此次出航時間長、任務難度大、測量海域氣象多變等情況,船上提前開展任務針對性準備,按計劃完成試驗文書學習、薄弱環節補強、設備性能指標測試、技術狀態驗證等一系列準備工作,確保參試設備處於最佳狀態。
與此同時,遠望號火箭運輸船隊也在為後續任務積極準備。遠望22號船在完成長徵五號遙五火箭海上運輸任務後,便趕赴澄西造船廠,展開為期一個多月的適應性改造工程。
遠望22號船黨委書記 楊健:隨著後續任務時間的日益臨近,我們在嚴把質量關的同時,合理調配人員,同步展開多組維修檢修工程,力爭用最短時間優質高效完成此次適應性改造,為後續任務做好充分準備。
當前,遠望3號、5號、6號共3艘測量船已奔赴大洋,進入年底前發射任務「衝刺」模式。今年以來,遠望號船隊已執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發射等多次海上測控任務,並完成了長徵五號B、長徵七號等多型運載火箭的海上運輸任務,累計海上作業已超過900天,航行15萬海裡,任務頻次、出海天數均已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