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山東地礦對業績承諾方山東華源的追償之路可謂坎坷。反觀山東華源背後的資本方,則是賺足離場。
作為山東地礦曾經的第二大股東,山東華源通過出售、質押手中的山東地礦股票,所獲超過7億元。賺的盆滿缽滿的同時,山東華源對於業績承諾的補償要求卻「一毛不拔」。
山東華源2014年3月開始第一次減持,到2015年4月之前其已經出清手中所有流通股。而山東地礦2015年5月才召開股東大會,商量賠償事宜。山東華源作為交易方應補償將近2400萬股。不過,山東華源至今未補償一股。
山東華源此前的控股股東是當地知名企業辰信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辰信集團)。《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在減持了所持有的大部分山東地礦股份後,辰信集團便將註冊資本為33705萬元並仍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山東華源,以200萬元的「低價」進行了轉讓。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表示,從以往的實際案例來看,僅僅尋找到涉事公司意義並不大,很多這樣的公司都會在第一時間抽逃資金或者變更股權,導致原來的公司變成空殼。追責的關鍵還是要尋找到涉事股東、公司背後的實際控制人。
直接套現超5.6億
山東華源當屬山東地礦借殼上市最大的贏家,其通過出售、質押手中的山東地礦股票,所獲超過7億元。
山東地礦借殼上市之初,山東華源以其持有的42.47%徐樓礦業股份獲得山東地礦7121.25萬股。其中,非限售股5340.94萬股,限售股1780.31萬股。
記者統計發現,山東華源流通股減持套現達到5.648億元。2014年3月到2015年1月,山東華源減持4760萬流通股,套現5.05億元。此外,餘下580.94萬流通股在2015年1月30日至4月30日之內被拋售,假設山東華源在以該區間段最低價10.3元拋出,其至少可套現約0.6億元。
山東華源1780.31萬限售股價值幾何?山東地礦援引山東產權交易中心司法拍賣項目公告顯示,起拍價為1.56億元。
事實上,山東地礦上市第二年業績就不達預期,山東華源作為交易方應補償將近2400萬股。而當時的山東華源,流通股早已經出清,手裡只有限售股1780.31萬。如要補償,山東華源尚需從市場購買超過600萬股。
山東華源一直沒有從市場回購股份的動作。它手中的股票先是被質押,後被山東省寧陽縣人民法院裁定依法拍賣。
2015年4月之前,山東華源已經出清手中所有流通股。山東地礦2015年5月才召開股東大會,商量賠償事宜。這次股東大會上,山東地礦決定起訴山東華源。然而這條訴訟之路並不順利,從2015年的開始到2017年1月最高法做出終審判決,整個過程持續了將近兩年。
儘管最高法終審駁回山東華源上訴,但其持有的這部分限售股也最終分別拍賣給池州市東方辰天貿易有限公司和自然人齊兵。目前,山東地礦針對山東華源未補償部分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值得一提的是,以前山東地礦與山東華源之間關係頗為良好,徐樓礦業在注入上市公司之前,雙方一直開展合作。山東地礦上市之後,山東華源還派人擔任上市公司監事。
承諾方股權蹊蹺轉讓「甩包袱」
北京正潤、寶德瑞等三家公司背後是資本運作「老手」聚益科系,而山東華源背後則是山東知名礦業民企辰信集團。
辰信集團的實控人為蔡依超。辰信集團子公司——山東華源作為山東省發改委備案的首批專業化投資公司,與山東地礦控股公司合作投資了徐樓礦業,而徐樓礦業正是山東地礦借殼上市注入資產之一。
山東華源減持套現後,先是變更法定代表人,然後變更股東、實控人。根據工商資料中的山東華源董事會決議,2015年7月,也就是山東地礦與山東華源訴訟開始不久,山東華源將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蔡依超更換為宋少芹。
根據其工商資料中的股權轉讓協議,2016年6月,辰信集團將持有的山東華源100%股權認繳出資額33705萬元以20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4家受讓方。上海耕楚企業管理諮詢中心(以下簡稱上海耕楚)、趙暉、蘇克國、武照亮4方受讓價格均為50萬元。公司管理架構上,趙暉擔任執行董事,上海耕楚法定代表人劉傑擔任監事。
至此,山東華源易主,但蹊蹺的轉讓疑竇叢生。當時山東華源已經訴訟纏身,但仍持有山東地礦1780.31萬限售股,這些股權起拍價為1.56億元,而持有者山東華源股權轉讓價格僅200萬元。
頗為耐人尋味的是,根據工商資料登記的信息,趙暉、蘇克國、武照亮、劉傑四人登記的個人戶口所在地均在山東省鄆城縣鄆城鎮茅莊煤礦小區。辰信集團官網顯示,其全資子公司山東亨達煤業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茅莊煤礦。
今年7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山東華源現任法人趙暉,趙暉稱具體問題要聯繫其律師,隨即掛斷了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