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檢驗檢疫部門提醒:國慶遊玩「新馬泰」 謹防寨卡病毒
人民網寧波10月1日電 根據9月23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寨卡病毒病本地病例傳播的國家或地區名錄》顯示:截止9月22日,共有61個國家或地區發生過本地病例傳播,主要包括美國、拉美地區的大部分國家、西太平洋部分島國、東南亞地區部分國家及非洲的個別國家。檢驗檢疫部門提醒:前往相關國家和地區的廣大遊客關注目的地寨卡病毒流行情況,防範寨卡病毒。「新馬泰」等有寨卡病毒本地傳播的國家雖然還可以前往遊玩,但務必注意自身安全,做好防蚊措施。
寨卡病毒是一種主要通過伊蚊叮咬進行傳播的病毒,感染寨卡病毒後,經過數日的潛伏期,只有約20%的人會出現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低熱,斑丘疹,結膜炎等,可伴有頭痛,肌肉痛,眼眶痛等。
寨卡病毒感染普通人後的臨床症狀多不嚴重,但對孕婦及胎兒威脅極大,可能會導致胎兒流產,新生兒小頭症甚至死亡。哥倫比亞、牙買加和薩爾瓦多等數個寨卡病毒流行國家甚至建議本國女性推遲懷孕計劃,這將顯而易見地降低國家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不是從提高死亡率上來威脅人類生命,而是從降低出生率上去限制人類數量,寨卡病毒的恐怖由此可見一斑。
近期,東南亞地區的寨卡病毒流行狀況尤其不容樂觀,新加坡寨卡病毒確診感染病例在短時間內突破300大關,而泰國感染人數自今年一月起也已至少達到200。隨著9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通報馬來西亞新增2例寨卡病毒病病例,「新馬泰」三國已全部成為寨卡病毒流行國家。除此以外,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熱門旅遊國家業已出現過本地感染病例。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為防止蚊蟲叮咬,旅行者可採取以下措施:穿著淺色長袖衣服及長褲;在外露皮膚及衣服上噴、塗抹蚊蟲驅避劑(如避蚊胺、驅蚊酯等),驅避劑應塗抹在防曬霜外層;選擇配備有空調或紗門、紗窗、蚊帳的旅館下榻;及時倒空、清潔極易滋生蚊蟲的小容器(如水桶、花瓶、花盆、輪胎等)中的積水;採取安全性行為。
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孕婦不要前往正發生寨卡病毒傳播的國家和地區,如確需前往請提前徵詢當地衛生、檢驗檢疫或旅遊部門的意見,在旅行期間嚴格採取上述避免蚊蟲叮咬的措施。
檢驗檢疫部門強調:一旦在報告寨卡病毒本地感染病例的國家和地區出現發熱、頭痛、肌肉和關節痛及皮疹等疑似症狀者,應立即前往當地醫院就醫,並繼續做好防蚊措施,以免將寨卡病毒傳染給家人或身邊的人,在入境時應主動向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口頭申報。入境後出現上述症狀者,應立即就醫,並向醫生說明近期旅行史。(陳怡、範劼睿)
(責編:趙倩、戴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