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村社區營造實踐努力打造美麗鄉村生命共同體

2020-12-25 四川日報

明月村社區營造實踐努力打造美麗鄉村生命共同體

  蒲江縣明月村引進的「遠遠的陽光房」文創項目,發起了「明月染」村民培訓計劃,圖為明月村村民正在接受草木染培訓。 張小喜 攝

    

  本報訊(記者 冉倩婷)「2017年5月到9月的明月夜校課程計劃已經出來了,產業發展是今年的重點所在。」5月4日,記者從明月村村委會獲悉,目前,成都市蒲江縣明月村的「明月村社區營造實踐」培育計劃已正式步入第二階段,整個計劃將於2018年底結束。
  「明月村社區營造實踐」培育計劃的探索,始於2015年。彼時,這個小村莊已經依託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及陶藝手工藝傳統,引進36個文創項目,100餘名文化創客,首期13個文創項目已建成並開放。
  在此基礎上提出的「明月村社區營造實踐」,其總體目標是要「豐富新老村民精神生活,傳承在地文化與工藝,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家庭及鄰裡關係和睦,促進明月村一三產業的發展,共創可持續發展的和諧美好社區」。
  3+2讀書薈常務副會長陳奇解釋說,以文創立村,自然會承載很多外來項目、外來的人,這些外來的人和事物,有可能會與本地的原住民、原生態形成一定的矛盾,「在充分考慮各個相關方的利益和需求的基礎上,激發各方的善意,形成社區共同體,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安居樂業的新鄉村社區。」
  3+2讀書薈是在蒲江縣民政局登記註冊的民辦公益閱讀推廣機構,也是「明月村社區營造實踐」培育計劃的牽頭實施方之一。他們與明月村村委會合作,共同制定了培育計劃的三個階段目標。
  「第一階段,是增強社區凝聚力。」陳奇說,這個階段,主要是營造「人人共創共建明月家園」的和諧氛圍,培植在地社區營造自組織。並通過開展明月夜校、明月講堂、明月畫室等活動,豐富村民精神文明生活,增強村民對明月村的了解,激發村民參與社區營造的興趣和積極性。
  第二階段的目標,則是要形成明月村發展共同體,帶動一三產業發展。同時,讓生態環境保護理念深入人心。陳奇介紹,「今年,我們將通過持續的專業培訓,一對一協力提升村民業態。」
  「第三階段將致力於通過明月村所有人的努力,將明月村建成一個人與環境、人與人和諧發展的可持續發展和諧社區,建成一個產業良好發展、生態環境友好、人與人信任融合的新鄉村社區。」陳奇希望,通過「明月村社區營造實踐」培育計劃,激發村民內在的熱情和能力,比如主動關心社區、建設社區等等,「我們希望明月村在未來成為一個『美麗鄉村生命共同體』。」

相關焦點

  • 閩臺(晉江)社區營造中心揭牌 打造"標杆式"美麗鄉村
    中國臺灣網2月20日晉江訊 18日,閩臺(晉江)社區營造中心在福建省晉江市正式揭牌。以此為平臺,臺灣朝陽科技大學派出專家團隊常年進駐晉江市7個鄉村,助其打造可借鑑的「標杆式」美麗鄉村。臺灣朝陽科技大學校長特別助理林樹全表示,社區營造的核心就是激發社區居民的內在因素,從居民的「內心」去改造,變以往「政府讓我做」為現在的「我要去做」。臺灣的社區營造所取得的成績並非一蹴而就。從1994年「社區總體營造」被提出,臺灣民眾用了幾乎十年時間才理解,「營造」並非是建築工程,而是重建人與人之間、人與所處環境之間的關係,營造的是人們的「社區感」。
  • 鄉村社區營造:留住更多的年輕人!
    「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呂耀中道出土溝村社區營造的核心。在他眼中,土溝村是個富有文化底蘊和鄉土魅力的村落,村裡的老人有經年累月的生活智慧,而自己具備專業的視野和設計理念。雙方在一次次腦力擊蕩中融合,確定了農村美術館的社區營造方向。就這樣,土溝成為呂耀中等人用藝術改變農村環境、關懷鄉村生活的試驗場。
  • 尋找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來自日本的「社區營造」實踐
    日本和臺灣的「社區營造」為我們提供了改變鄉村內生動力的良好樣本。 「社區營造」(Machi dukuri)一詞,來源於日本,是一種通過內生動力來解決鄉村社區發展的路徑,以集體的行動來處理其共同面對社區的生活議題,解決問題同時也創造共同的生活環境,居民彼此之間以及居民與社區環境之間建立起緊密的社會聯繫,並促進當地振興發展。
  • 興華社區提升美麗鄉村品質
    原標題:興華社區提升美麗鄉村品質  近年來,騰衝市馬站鄉興華社區採取多項舉措,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打造「最美庭院」和「美麗村莊」。  社區及時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實行由村委會牽頭發動、村民小組代表認真組織、全體民眾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
  • 「社區營造: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成功舉辦
    12月4日,20位海內外社區營造的知名專家齊聚西南財經大學,和成都社區工作實踐者們展開了一場特別的對話——探討怎麼打造「有溫度」的社區。 這是由西南財經大學社會工作發展研究中心和成都市民政局聯合主辦,四川光華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協辦的「社區營造:理論與實踐」研討會。
  • 努力營造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王小平在博愛縣調研脫貧...
    努力營造鄉風文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他叮囑相關部門負責人,脫貧攻堅不能滿足於完成任務,要幫助村裡選好產業、選好人才,落實好政策,以提高農民收入為核心,切實解決好農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全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基礎。
  • 國家—社會視角下的「社區營造」與社區治理
    社區是國家治理的基礎,也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毫無疑義地成為國家與社會關係的一個縮影。從法理上講,社區作為居民生活的共同體,主要通過社區自治實現生命共同體價值與目標。國家(政府)之於社區的角色主要集中在提供法律、政策以及社區的整體規劃、資源配置、治理引導等,政府不應該隨意幹預社區的具體治理過程,更不能將社區視作自己的附屬品,進行全面控制。
  • 以構建社區生命共同體為目標 貢獻公園城市治理「天府經驗」
    專訪成都天府新區管委會社區發展治理和社會事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黎曉東2018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時,在天府新區強調「要突出公園城市特點,把生態價值考慮進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長極,建設內陸開放經濟高地。」「公園城市」這一全新的城市理念自此萌芽、生長,並走向世界。
  • 成都將打造「社區營造地圖」
    原標題:成都將打造「社區營造地圖」   13日,成都召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大會,會議明確提出要培育引導社會組織進入鄉村,提供專業化和精準化服務,促進更多優質資源向農村延伸,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   鄉村社區營造怎麼做?社會組織如何在鄉村地區展開活動?
  • 「共同體」,還是「社區」?
    用他的話來說就是「關係本身即結合,或者被理解為現實的和有機的生命——這就是共同體的本質,或者被理解為思想和機械的形態——這就是社會的概念……一切親密的、秘密的、單純的共同生活……被理解為在共同體裡的生活。社會是公眾性的,是世界。人們在共同體裡與同夥一起,從出生之時起,就休戚與共,同甘共苦。人們走進社會就如同走進他鄉異國」⑧。
  • 打造特色「民宿村」!嶗山區東麥窯社區激發鄉村新動力
    近年來,嶗山區東麥窯社區以特色農旅一體化產業發展引領鄉村振興,統籌謀劃、科學推進,通過區級涉農資金統籌扶持,努力建設獨具嶗山特色的美麗鄉村。社區先後榮獲「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山東省旅遊特色村」「2019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等榮譽稱號。
  • 橫瀝:11個村(社區)成立共治協會
    接下來,橫瀝將提高思想認識、聚焦重點任務、持續精準發力,確保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穩步推進,切實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11個村(社區)成立共治協會當天,半仙山村、村頭村等11個村(社區)授牌成立共治協會。
  • 臺灣社區營造的創意巧思 | 鄉建經驗
    「村是美術館,美術館是村。」呂耀中道出土溝村社區營造的核心。在他眼中,土溝村是個富有文化底蘊和鄉土魅力的村落,村裡的老人有經年累月的生活智慧,而自己具備專業的視野和設計理念。雙方在一次次腦力擊蕩中融合,確定了農村美術館的社區營造方向。就這樣,土溝成為呂耀中等人用藝術改變農村環境、關懷鄉村生活的試驗場。
  • 成都明月村 世外桃源裡的真實鄉村生活
    近四十個文創項目散落茶谷松林,一百餘位陶藝家、藝術家、設計師棲居田園;新村民與原住民互助融合,共創共享幸福美麗新鄉村。  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四川省文化產業示範園區,四川省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  宛若天成的藝術村落  茶山竹海松林,淺丘明月薄霧。在明月村,民風淳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採茶、制陶。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南寧市 中華中路社區實踐」理論研討會...
    12月3日,由民族團結雜誌社、自治區民宗委、廣西民族大學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與南寧市委統戰部主辦,西鄉塘區、南寧市民宗委承辦單位的「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與南寧市中華中路社區實踐」理論研討會在南寧舉行。圖為會議現場。
  • 【決策雜誌】打造美麗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明光樣本」
    黨建引領基層村居建設打造美麗宜居新榜樣近年來,明光市堅定不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遺餘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擘畫宜居宜業宜遊美麗鄉村新藍圖。 陸郢自然村是明光市近年來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陸郢近些年的大變樣村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通過黨員引領示範樹立榜樣,建立村民理事會,分區到人管理到戶,長效機制推進治理,陸郢村希望通過創新模式,打造鄉村宜居新榜樣。明光市在原有基礎上創新實踐,因利導勢將鄉村建設內容變得更豐富、形式更加多樣、舉措更有活力。實現富裕果實村民共享,生活美了、環境亮了、百姓樂了。
  • 「社區營造」助力鄉村振興
    在南區馬嶺社區龍環村球場上,主持人和嘉賓圍繞有愛青年社會創新促進中心去年開展的龍環村社區營造計劃展開討論。出席節目的嘉賓有市政協委員劉長湖,廣東工業大學政法學院社會工作系馮博雅老師,市有愛青年社會創新促進中心理事長馮文源以及龍環經聯社黨支部書記高遠君。
  • 村裡來了一群藝術家:文創為蒲江明月村增添幸福美麗
    16日,水立方中方總設計師趙曉鈞主講的「明月講堂」還將在此開講,主題是「文創激發鄉村活力」。趙曉鈞也是明月村的「新村民」。產村相融鑄造幸福美麗新村2013年6月,明月國際陶藝村項目在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上正式籤約,總投資2.45億元。以陶文化為主題,以明月國際陶藝手工藝文創園區為核心,明月村將打造集陶藝生產銷售、文化展示、創意體驗、休閒運動、禪修養生、田園度假於一體的人文生態度假村落,以陶為主的手工藝創意聚落和文化創客聚落。
  • 探尋社區更新,關注新型公共空間營造
    -------夢想書坊北齒空間(雲上)啟動6月16日下午14:00,在做好防控疫情檢查的前提下,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美麗鄉村研究所作為指導單位、夢想書坊主辦的首屆社區更新與創意營造主題沙龍暨夢想書坊北齒空間(雲上)啟動儀式,在夢想書坊北齒空間正式拉開帷幕。
  • 泰安新泰市:宮裡鎮積極打造美麗鄉村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31日訊2020年以來,泰安新泰市宮裡鎮緊緊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機遇,充分發揮幹群合力,著力治理村容村貌,全力打造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宜居村莊。宮裡鎮石泉村通過制定鄉村規劃方案,依託村裡優越的田園風光,打造生產生活共融、人居田園和諧、生態景觀共生宜居村莊。該村通過填埋旱廁、拆除豬棚禽舍、改造排汙水溝、完成戶戶通硬化路面5.2公裡、種植綠化苗木175棵,使全村環境衛生得到有效改善,村容村貌變得更加美麗、整潔、有序,百姓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