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江源生態專業班亮相西寧
三江源生態專業班聯合辦學工作交流會現場。 蔣瑩攝人民網西寧11月17日電(蔣瑩)11月17日,由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西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共同舉辦的三江源生態專業班聯合辦學工作交流會在西寧召開。「三江源生態專業班」是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與西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為助力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促進地區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有益實踐和大膽創新。三江源生態專業班聯合辦學工作交流會現場 蔣瑩攝目前,三江源生態專業班已連續開設兩屆,招收學生共計82名,招生和資助對象主要為三江源地區農牧民貧困家庭子女。
-
【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召開「飲水思源·探秘三江源」大型公益...
7月3日,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召開2020年「飲水思源· 探秘三江源」大型公益活動籌備推進會,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阿拉善SEE基金會、青海廣播電視臺、三江源生態體驗服務有限公司等單位和部門及相關企業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副理事長官卻主持會議。
-
生態三江源
這是三江源保護區的溼地(攝於8月10日)。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南部,總面積31.6萬平方公裡,佔青海省土地總面積的43.88%,於2000年5月由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1月晉升國家級保護區。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境內河流、沼澤密布,被譽為「中華水塔」。同時,這裡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的地區,動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動物中僅國家一級物種就有黑頸鶴、藏野驢、野犛牛等16種。
-
諾爾德:推進「三江源」生態保護的藏族代表
在今年兩會上,他提出了建立三江源生態補償機制的建議。 來到諾爾德代表的房間,他剛剛接受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的採訪。在諾爾德代表遞給記者的名片上寫著:「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級藏學專家、青海省果洛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董·諾爾德」。 據諾爾德介紹,「三江源」地區位於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青海省玉樹、果洛等四個藏族自治州正處在這一地區。
-
王玉虎娘毛先諾爾德代表建議推動三江源生態保護立法
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我省代表王玉虎、娘毛先、諾爾德建議,在國家層面推動三江源生態保護立法,通過立法將三江源生態保護的責任上升到國家意志和全民義務。 建議中說,三江源生態保護既具有生態修復工程的系統性和高原惡劣氣候的複雜性特徵,又具有保障藏區群眾生存、發展之需的特殊性要求,但目前尚未建立穩定的機制,難以保證相關支持保護與建設政策的既定性、確定性和持續性;二期工程涉及範圍越來越廣、項目越來越多、資金額度越來越大,沒有法律加以保障,單靠行政手段予以規範,很難保證工程的科學管理;三江源生態保護資金的使用不但要保證生態治理取得實效,同時要不斷改善和提高當地群眾民生
-
三隊人馬帶著423.5萬網友探秘三江源,保護生態環境已經刻不容緩
本次「飲水思源·探秘三江源」活動由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聯合阿拉善SEE基金會、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五礦國際信託有限公司、青海省廣播電視臺主辦,青海悅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青海三江源生態體驗服務有限公司協辦。
-
「心繫母親河 養護三江源」大型生態 公益項目在京啟動
「心繫母親河 養護三江源」大型生態公益項目啟動儀式現場10月23日,由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和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聯合推出的「心繫母親河 養護三江源」大型生態公益項目在京啟動。「心繫母親河 養護三江源」大型生態公益項目採用一加一結對認親的方式,動員全社會參與三江源養護行動。捐贈5000元,可結對資助一名三江源的生態管護員,進行專業化、職業化培訓,提高他們生態管護專業水平和美好生活建設能力,守護好中華水塔和生態屏障。
-
青海強化十項措施 保護三江源生態
青海強化十項措施 保護三江源生態 2017-04-21 19:38:3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魏巍
-
...參與國家公園建設——訪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理事長馬福海...
讓三江源疊翠萬年,青海責無旁貸。為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態保護長效機制,2012年10月,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正式成立。4年間,在省委、省政府的重視下,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按照《慈善法》、《基金會管理條例》和章程,加強與社會各界的廣泛交流與合作,著力打造了一批具有較強社會影響力的生態公益項目,擴大了自身的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
三江源首期「生態管護員」公益訓練營:水往下流 愛向上溯
「三江源生態管護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首期主題訓練營」,由中國西部人才開發基金會、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和北京紅林製藥有限公司共同舉辦。和香巴一起參訓的50名三江源生態管護員齊聚玉樹,在為期6天的培訓中,學習水源地保護、高原巡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技能和知識。在這個「中華水塔」上,共同探索生態薄弱地區的保護養護、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以及多樣性生物的共生共榮。
-
陳杰:青海三江源保護區採礦破壞生態實拍|環境保護任重道遠
我長期關注長江的生態狀況,範圍從其源頭一直到金沙江(長江上遊)上遊,這些區域的生態情況其實都很嚴峻。我們現在談長江大保護,至關重要的就是對長江上遊的保護。但實際情況是金沙江上遊海拔高,地理位置偏遠,監管困難,破壞生態的開採行為眾多。以上是我去三江源實地考察之後做的報導,目前來看,長江源頭的保護工作日益精進,也是因為這篇報導。
-
探索三江源國家公園的首批先行者
2015年,青海省對三江源國家公園試點,2017年,三江源核心區域可可西裡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19年7月3日,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下發了第38號文件《關於將三江源自然生態體驗項目納入國家公園特許經營試點範圍的批覆》及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2020】07號文件《關於同意組織開展三江源生態體驗和科學教育活動的批覆》特許青海三江源生態體驗服務有限公司作為生態體驗和科學教育活動的獨家特許經營單位實施
-
中國多方合力保護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
新華社記者張龍 攝新華社西寧7月2日電(記者央秀達珍 孫少龍)「當了生態管護員後,自己收入增加了,家鄉環境也變好了。最重要的是,生態環境保護的觀念已深入人心。」樂尕說。近日,記者跟隨「中華環保世紀行」採訪組,前往三江源地區實地了解生態保護情況。55歲的樂尕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村民,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園區的生態管護員。
-
魂牽夢縈三江源
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 ●2008年11月7日,《國務院關於支持青海等省藏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適時啟動三江源二期工程前期研究工作」和「建立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的要求。 ●2011年11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
-
三江源加強生態建設,牧民紛紛變身「管護員」
近些年,各個地方根據實際情況的不同,採取了不一樣的環境保護措施,取得了不錯的成效。青海玉樹加強生態建設,禁牧減畜集中養殖,有些牧民不再從事養殖業,而是變成了管護員。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對我國的生態狀況以及國民經濟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正是因為氣候和環境較為特殊,這裡的生物具有多樣性,甚至有很多其他地方沒有的物種。據央視網消息,為了加強生態建設,青海玉樹禁牧減畜集中養殖,使得三江源的環境越來越優美,物種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有些牧民不再從事養殖業,而是變成了「管護員」。
-
「三江源國家公園公益行」在北京啟動
11月2日,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廣州汽車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在北京會議中心聯合舉辦「三江源國家公園公益創行」項目啟動儀式,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青海省委常委、省委改革辦主任馬順清出席啟動儀式。
-
三江源國家公園首屆「中國生態之窗」攝影展揭曉
石佔果 攝 中新網西寧11月23日電 (記者張添福)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三江源國家公園首屆「中國生態之窗」攝影展評選結果23日在青海西寧揭曉,大批攝影師用光影記錄了中國江河源頭絕美自然風光和人文風俗。 三江源地區位於青藏高原的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的地區,被譽為高寒生物自然種質資源庫。
-
青海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成效初顯
據悉,自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以來,三江源地區森林覆蓋率由4.8%提高到7.43%,草原植被蓋度由73%提高到75%,退化草地面積減少2302平方公裡,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由45%提高到47%。
-
如何保護「三江源」?這個觀念的提出非常有意義
10月22日,由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和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共同舉辦的「三江源國家公園村級生態保護協會負責人」培訓班在西寧開班。 為更好的發揮社區在中華水塔保護和極地青海片區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積極作用,引導廣大農牧民和民間組織積極參與生態保護建設,將生態保護與群眾日常生產生活融為一體,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
-
三隊人馬帶著423.5萬網友探秘三江源,保護生態環境已經刻不容緩
本次「飲水思源·探秘三江源」活動由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會、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聯合阿拉善SEE基金會、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五礦國際信託有限公司、青海省廣播電視臺主辦,青海悅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青海三江源生態體驗服務有限公司協辦。活動行程為期5天,分為「長江溯源」「黃河尋源」「瀾滄江探源」三條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