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常做法事道場闡秘

2020-12-16 度世三道

「道場」是道教習用的術語,在歷史上,可以用來籠統地指稱道教的經誥、戒律、規範、禮儀等。站在了解和研究道教的角度看,道教之成其為道教,不但有其系統的教理教義和信仰,而且有其特定的宗教形式。所謂「道場」,即是對其宗教形式各個方面的概括。與道場意義相同或相近的,還有科教、科範、科戒、科律、儀軌等。比較而言,道場更能概括相應的教法內容,所以我們取用這個名稱。正一道以符、籙、醮見長,故世人稱之為「符籙派」。其宗教活動主要以消災祛禍,治病除瘟,祈禱平安,濟度亡靈等為職事,符籙道派盛行於民間,活躍於朝野。

正一道道場名目繁多,大致可分為陽事和陰事兩大類。根據齋主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規格和規模。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稱為「國醮」。[陽醮]有請水、安監齋、傳遞、發奏、啟師、揚幡、掛榜、安監門、安監壇、分燈、淨壇開光、迎鑾接駕、開啟、投詞、宿啟、參社散榜、拜鬥、告歇、早朝、午朝、禮拜玉皇、三元法懺、臨晚普度、拜表、誦經、解壇、收榜、圓滿送聖等。[陰醮]有請水、靈寶濟煉、安監齋、安龍奠士、傳遞、發奏、啟師、揚幡、掛榜、分燈、淨壇、迎鑾接駕、開啟投詞、宿啟、參社(以上十五折與陽醮方法相同,但內容不同),靈寶濟煉,召亡、誦經、關燈、破獄、告歇、三朝、轉度人、拜九幽懺、引亡朝參、講經說法、完禮經贊、普度施食、告歇安奉、啟請上對、拜表、誦經、解壇謝師、祭夫、薦先、結帖化財小濟嘆孤、放河燈圓滿送聖、天神返駕等等。

【道教法事道場】

1、平安道場

通過三元朝科,祈求三官大帝保佑善信出入平安、身體健康、萬事順心順意。

2、姻緣道場

通過姻緣科儀,祈求月老和合二仙。保佑善信早結連理,夫妻和睦,情侶和睦。

3、功名道場

通過文昌朝科,祈求文昌大帝,孔聖先師保佑善信學業有成,步步高升,金榜題名。

4、求財道場

通過財神正朝,祈求龍虎玄壇趙公元帥、關帝財神、比幹財神等保佑善信生意興隆、財源廣進、日進鬥金、工作順利、步步高升、官運亨通。

5、求子道場

通過求子科儀,祈求送子娘娘,為善信送子。保佑麟兒聰明伶俐,吉祥如意,健康成長。

6、消災道場

通過消災道場,祈求當年值年太歲等神保佑善信眾等,消災解難,消四季無妄之災,納八節有餘之慶。

7、皈依道場

通過皈依道場皈依道,經,師三寶,成為玄門居士,死後不受三曹對案,只受三官考較,誠心修行為證大羅金仙。

8、陰債道場

通過科儀道場還清陰債,陰債不還,事事難成,婚姻不順,財運難求,有病難愈,人人都欠!

9、開財門補財庫道場

很多人有錢難存,賺錢多少都花完,甚至不夠,這是因為財庫小,或者漏,通過科儀道場,補財庫,讓財富能夠積少成多!

10、拜懺道場

人的一生災難比較多,也是自己所種的因果造成。通過拜懺,懺悔所做錯事,能夠祈福迎祥,消災解難,時來運轉。

11、超度道場

超度過去長輩、歷代祖先、冤親債主、墮胎嬰靈。這些陰魂往往幹擾人的運勢,特別是冤親債主及墮胎嬰靈。超度去世的長輩,歷代祖先。可以讓他們脫離苦海,神升上界,從而保佑家人事事順心,吉祥如意!

相關焦點

  • 道教法器,什麼是道教法器?道教的法器有哪些?看完長知識了
    在道場上用來盛裝法水,又稱甘露。古為竹製品,今多為黃銅製。其器如茶杯狀,口略大,杯子周圍繪有五嶽真形圖。但也有飯碗狀的水盂,口略窄。道場上的高功,常以左手持盂,右手拿著楊柳枝,沾取盂中的聖水,遍酒醮壇以示淨場,《靈寶濟度金書》:「楊枝灑淨業垢,解除塵穢於無形。」有時象徵普施甘露,濟度亡魂,《太上全真晚壇功課經》:「甘露流潤,遍灑空玄,拔度沉溺,不滯寒淵。」
  • 創造世界的元始之音:道教咒語中的顯咒與秘咒
    本文摘自嗣漢天師府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顯咒與秘咒,是道教咒語的兩大種類。所謂「秘咒」,是指從字面上難以理解的一類咒語,如各種隱語梵音。
  • 關於衣食住行的5個道教秘咒,簡單又實用,你可能還不知道
    在我國本土宗教道教中,也有很多咒語。這些咒語的用途很廣,有的用來驅鬼逐邪,祓除不祥,有的用來治病防病,消災免難,甚至在日常飲食起居中,也有很多咒語。比如下面5個咒語,就是在起床梳頭、穿衣服、沐浴洗手、吃飯和睡覺時所施用。道教認為,在做這些事之前或之後念誦相應的咒語,不僅能驅邪,還能養生!
  • 道教法事,你了解多少?
    這就是道教的齋醮科儀,俗稱「道場」,謂之「依科演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道教法事。 道場——是指道教宮觀中道士設壇作法、上章奏表的一種宗教法事活動儀式,也是道教教義文化活動最主要的組成部分。道場有兩種含義:(一)凡是修宮建廟,設壇演道渡人的道教活動場所都可以稱之為道場,是廣義的一種。(二)宮觀專門擇日立壇演行法事,祈福迎祥的宗教文化儀式活動稱之為道場。為狹義的一種。
  • 走近龍虎山道教,尋找風水之秘
    我赴鷹潭市與友人匯合,走近名聞天下的道教聖地——龍虎山,感受它無處不在的道教文化芬芳和玄妙風水。龍虎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省鷹潭市郊西南20公裡處,是我國道教的發源地,同時也是一處風光奇佳的風水寶地,被評世界自然遺產地、 國家5A景區、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
  • 道教正一派中的齋醮科儀
    道教舉行齋醮又稱「建醮」、「修醮」、「打醮」,或叫「做道場」、「做法事」。在古代,建醮必先設壇。夫道之要者,在乎深簡而易攻也;術之秘者,唯符藥氣也。符者,三光之靈文,天之真信也,五行之華英,地之精液也。氣者,陰陽之和氣,萬物之靈爽也。」《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云:「夫大法旨要有三局。一則行咒,二則行符,三則行法。」故內秘法術在齋醮科儀中至關重要,所以只有具備一定根基的向道之人,方能得道並運用真訣來駕御其作用。
  • 中國道教四大道場:建設道觀長達千年,隱匿於深山之中!
    大家好,我是李不言,相信大家都對道教不怎麼陌生,道教作為中國傳統的本土教派,向來,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教最早出現在古代本土中國春秋戰國的方仙道,這是一個崇拜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濟世救人。在古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在現代世界的也積極發展。
  • 大家都知道佛教四大道場,那麼第五道場在哪裡?
    傳說它是文殊師利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普陀山位於浙江普陀縣,相傳為觀音顯靈說法道場。峨眉山位於四川峨眉縣,傳說是普賢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佛教稱峨眉山為「光明山」,道教則稱之「虛靈洞天」、「靈陵太妙天」。峨眉山山頂的光相寺,相傳為普賢菩薩顯靈說法的地方。 九華山在安徽省青陽縣境,傳說是地藏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
  • 武當山,天下無雙的皇家道場,道教宮觀建築群
    武當山的道教文化承載著我們幾千年對於生活與自然的理解和尊重,傳聞出身高貴的西周淨樂國太子,在這裡默默無聞潛心修煉了42年,領悟了天地自然得道成仙,被後人崇拜尊稱為「玄武大帝」,後來為了避諱皇家的名號,在宋真宗期間改為了「真武大帝 」,武當山是一座金碧輝煌的皇家道場。
  • 道教齋醮禮儀:祈禱、符籙、青詞、雲篆、禹步踏鬥
    明代以後,道教轉衰,但齋醮仍流行於民間。齋醮儀式中使用了許多讚頌詞章和祭祀音樂。宋代所出《玉音法事》,還匯集陸修靜以來的其他詞章,附有曲調符號。齋醮道場配置多種樂器,音樂內容豐富。【祈禱】指在神前祈求福利日祈禱,各宗教皆行之。道教祈禱科範與儀式甚多,如祈晴、禱雨,祈福、消災,祈薦亡靈,禱請延壽等。為最完備、普及之儀式。久旱祈降甘霖,古稱雩祀。
  • 鎮平五朵山,南陽十佳魅力景區;祖師爺道場,中原道教文化聖地
    很多現代人也已經發現,那個曾經一心嚮往的輝煌的都市,那個留下了青蔥歲月、激情與夢想的都市,在有著無限機遇的怦然向著自己撞過來的同時,還有無限的奢靡和墮落,在意志和心靈的縫隙間肆虐,促使人們在追求事功之餘,也要能夠在萬丈紅塵裡面將心神守住,能夠常常有機會回歸山林,融入天地,在自然之間稍作休整,可以使自己的社會屬性、自然屬性達到均衡與有序。
  • 西藏江達道場
    中國神聖西藏康復道場(江達道場)就坐落在路邊,317國道從旁而過,此道場正好在北緯30上。是一處遺蹟,相傳為佛祖曾經休憩之地,有靈秀之氣。銘牌上介紹說,佛教道場在世界上公有七處,依次是:中國西藏(神聖西藏康復道場)、土耳其(土耳其道場)、馬達加斯加(月亮灣月亮道場)、日本(富士山道場)、澳大利亞(白階道場)、美國加利福尼亞(天使峽道場)、秘魯(神聖秘魯道場)。相傳佛教道場的建立必須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結合五行、天地、日月星辰而選址。
  • 淺談道教供品的禁忌和用途
    醮的原意是祭的意思,也就是祭神的活動儀式,起源於巫術,後被道教吸收。雖然「齋」以懺悔謝罪為主,「醮」以祈福禳災為主,但是,在道教諸多的法事活動中,齋與醮往往聯繫在一起,很難把二者區別開來,齋醮逐漸融合,施食就是這種齋醮道場的形式之一。在施食齋醮的道場法事活動中,擺設向神靈進獻的供品,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主要敬獻的供品有香、花、燈、水、果及齋飯等。
  • 道教的施食科儀:放焰口
    道教的施食科儀來源很早,《道藏》記載甚詳,並且流傳久遠。就現在通行的有《靈寶施食科儀》、《薩祖施食科儀》、《薩祖鐵鏆施食科儀》、《沃山焰口》、《關公施食科儀》、《鬥姥施食科儀》等等。全真道教一般通用的是《薩祖鐵鏆施食科儀》,並以四川二仙庵清代雕刻板為藍本,但此板不知因何少了《大救苦引》一韻。
  • 道教舉行法事的具體步驟,每一步都有特殊含義
    早課是三月三、九月九法事活動的序幕,與諸神溝通之後,就進行開壇做法。 「開壇」是在各種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早課以後開始舉行的正式法事活動。在天無穢氣,地無妖塵,冥慧洞清,人人恭敬,開壇符命已宣傳的情況下,就可以開壇做法了。 通過志心皈命三清、四御、彌羅、靈官、度人、土地,一切同敕普功,上奉高真,下保平安,賜福消災。
  • 佛門中的「八大菩薩」,他們各自弘法的道場不可不知
    文殊菩薩生於印度舍衛國,後跟釋迦牟尼佛出家,常隨侍釋尊左右,是除觀世音菩薩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薩。「文殊」是妙的意思,密宗稱之為吉祥金剛、般若金剛,文殊菩薩司理智慧,與普賢菩薩相對。文殊的圖像一般為騎獅像,頂結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梵篋,右手執金剛劍。
  • 清明節的由來與道教祭祀
    在道教奉行的教義中,就包含有祭祀祖宗、追憶亡靈、禮拜神明的內涵。因此道教不絕倫常,提倡尊奉祭祀先人宗祖,與尊奉祭祀神靈同樣重要,道教的清明祭亡道場也充分體現了「敬天法祖」與「慶生祭往」的情懷。人們在清明祭祀先人,不忘根本,緬懷父母的養育恩德,緬懷先烈的報國之心。清明「依道而行」,子孫「祭祀不輟」,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於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孝親敬老的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
  •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從道場到舞臺
    新華社澳門4月12日電(記者郭鑫)在澳門道教協會大堂,澳門道教協會會長吳炳志拿出兩本厚厚的道教科儀音樂樂譜。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但鮮有人了解道教科儀音樂。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澳門道教科儀音樂的代表性傳承人,吳炳志向記者講述了他的家族與這一本土古樂的不解之緣。
  • 道教怎樣叩拜與行禮?
    在道教中對常人行拱手禮或行作揖禮,而對神、仙和真人則行叩拜禮,以示特別尊敬。因叩拜過程中伴隨有拱手、作揖,我們先介紹一下拱手禮和作揖禮。後世演變成叩頭作揖禮,直到現在,道教仍行叩頭作揖禮。道教以一揖三叩再一揖,為一禮。與上聖高真祝壽、慶賀道場畢要行三禮九叩。一、拱手禮兩手相抱(左手抱右手,寓意為揚善隱惡。蓋以左手為善,右手為惡之故),舉胸前,立而不俯。拱手禮亦稱抱拳禮。道侶相逢或道俗相逢,多行此禮,表示恭敬。
  • 道教到底能不能燒檀香嗎?聽聽道長的解答
    隨著道教文化的復興,道教的各種清規戒律逐漸被大家所認知,其中有一條就是:道教不燒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