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當年「皇家」警察
如何處置「和平」示威
在前一篇已光榮陣亡的文章中提到三個疑點,其中疑點之一就是,當初香港屬於英國殖民時候,如果香港市民這樣「和平示威」,香港皇家警察和英國駐軍會怎樣做?
今天就隆重介紹下,香港在英國殖民歷史上兩次較大規模的「和平示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下那部分健忘的「港人」,回憶下當年香港皇家警察和英國駐軍是如何「民主、和平」的處置港人的「和平」的表達意見。
一、「雙十」暴動
(1956年)
10月10日由於兩名職員撕去了張貼在徙置區牆壁上「國旗」海報及徽牌,導致數百名居民包圍徙置區處。兩名職員一度重新張貼旗幟以平息公憤。居民在到場警方的疏散下陸續離去。但之後,人們發現旗幟再次被撕去,再次聚集抗議。至下午13時,抗議人群已經發展到2000人,並提出要求,但抗議人群的需求並未得到香港政府的認可,於是人群繼續與警方對峙。抗議群眾不滿警方幹涉,拿汽水瓶向警方投擲,警方遂向抗議人群發射了催淚彈。衝突規模擴大,數百名防暴警察趕到現場支援。抗議人群從大樓上拋擲石塊,警方再次發射了催淚彈。
10月11日,暴動再度升級,抗議人群再度集結,多家工廠縱火焚燒。多地出現了惡意打砸搶燒事件。暴動中,外國人成為重點襲擊目標。事件造成瑞士副領事夫人死亡,副領事受傷。香港街頭屍橫遍野,約30人喪生。
港英政府出動駐港英軍部隊前往鎮壓,拘捕百餘人。暴動人群再度集結,開始強力衝擊軍警防線,香港駐軍和警察得到開槍命令。
10月12日政府決定在九龍實施戒嚴,為香港歷史上的首次戒嚴。駐港英軍出動空軍偵查監視重點暴動地區。防暴隊再次施放催淚彈驅散群眾,群眾在青山道及東京街交界再次聚集,試圖擴大騷亂的範圍。警方隨後增援更大規模防暴隊,騷亂已經蔓延至長沙灣及旺角一帶,暴徒於凌晨試圖衝擊位於旺角道的旺角警署,騷亂一直蔓延到柯士甸道,抗議群眾化整為零的搗毀劫掠。
10月12日,13日亦有小規模暴動發生,直到14日,暴動才被完全平息。這次香港歷史上的大規模暴動,造成至少群眾,警察6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愈1000人被捕。
二、「六七」暴動
(1967年)
5月,九龍新蒲崗塑膠花廠發生勞資糾紛。
5月5日,工潮開始惡化。部分工人阻止工廠出貨,場面緊張。
5月6日,防暴警察到場戒備,廠外工人與在場警察發生衝突,21名工人被警方逮捕,工會代表前往警署亦被扣押。
5月7日,工人與其他支持者上街集會示威。示威者仿照文革的做法,手持《語錄》,高喊口號。警方施放催淚彈及木彈驅散示威者,拘捕127人。
5月11日,工潮演變成暴動,工人聚集與警察對峙,用石頭和玻璃樽襲擊警員。當局於當晚宣布東九龍實施宵禁,所有警員取消休假待命,事件中有百多人被捕,並造成兩人受傷。
5月13日,暴動蔓延,大批群眾在街上聚集,暴徒放火燒車又闖入新區辦事處和學校搗亂。當局決定出動駐港英軍和防暴隊鎮壓。
5月21日,暴動進一步惡化,警方發射催淚彈鎮壓。
22日,騷亂更加嚴重,示威者與警察發生流血衝突,167人被捕。暴動的群眾設置據點,襲擊警察及公共運輸。防暴警察到場以催淚彈、警棍等驅散,當局在港島北岸實施宵禁,是香港島在戰後首次宵禁。
7月8日,之後「和平示威」群眾的行動進一步升級,開始以罐頭罐製造土製炸彈及汽水瓶來製造燃燒彈襲擊警署,並以鏹水(鹽酸和硝酸的混合物)從高處襲擊經過的警車及公共運輸,學校的實驗室成為了炸彈的製作工場。
7月12日,港英政府同時於港九兩地同時實施宵禁,是暴亂爆發兩個多月來的第一次。
7月至8月,警方以武力還擊,攻入各據點。
8月4日,出動訪港英軍航空母艦上的直升機,上下夾攻群眾的據點,警方在大廈內搜出各式炸彈武器,警方封閉多間學校及發出煽動言論的報社;大舉逮捕參與「和平示威」的群眾。
8月中旬,「和平示威」群眾則以升級炸彈行動還擊,在港九各處鬧市放置真假炸彈。電車、巴士、街道上都有發現。市民人心遑遑,造成無辜死傷。一名七歲女童及其兩歲弟弟被一包裝成禮物的土製炸彈炸死。但當中亦有發現假炸彈。而負責拆除炸彈的警方及英軍拆彈專家亦有被炸死或炸傷。
暴動期間,最少造成包括十名警員殉職在內的51人死亡,包括212名警員在內的802人受傷,1,936人被檢控。事件涉及1,167個炸彈。死亡人數僅次於1956年雙十暴動。
由此可見作為港英政府暴力機器存在的香港皇家警察,為維護港英政權,受英國任命的港督命令,對「暴動」絕不手軟。在皇家警察不夠用的時候,大不列顛帝國的駐港英軍就親自上場,參與鎮壓。
2019年6月
相比之下,
這個時代發生在香港的暴亂,
「民主」,「自由」們
真應慶幸生活在這個時代,
這是他們最好的時代。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微信公眾號「深圳小天」、「老梗舊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