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來圍觀當年「皇家」警察如何處置「和平」示威

2021-01-14 給你的時間和故事


圍觀當年「皇家」警察

如何處置「和平」示威


       在前一篇已光榮陣亡的文章中提到三個疑點,其中疑點之一就是,當初香港屬於英國殖民時候,如果香港市民這樣「和平示威」,香港皇家警察和英國駐軍會怎樣做?

      今天就隆重介紹下,香港在英國殖民歷史上兩次較大規模的「和平示威」。目的就是為了幫助下那部分健忘的「港人」,回憶下當年香港皇家警察和英國駐軍是如何「民主、和平」的處置港人的「和平」的表達意見。


一、「雙十」暴動

(1956年)


       10月10日由於兩名職員撕去了張貼在徙置區牆壁上「國旗」海報及徽牌,導致數百名居民包圍徙置區處。兩名職員一度重新張貼旗幟以平息公憤。居民在到場警方的疏散下陸續離去。但之後,人們發現旗幟再次被撕去再次聚集抗議。至下午13時,抗議人群已經發展到2000人,並提出要求,但抗議人群的需求並未得到香港政府的認可,於是人群繼續與警方對峙。抗議群眾不滿警方幹涉,拿汽水瓶向警方投擲,警方遂向抗議人群發射了催淚彈。衝突規模擴大,數百名防暴警察趕到現場支援。抗議人群從大樓上拋擲石塊,警方再次發射了催淚彈。

      10月11日,暴動再度升級,抗議人群再度集結,多家工廠縱火焚燒。多地出現了惡意打砸搶燒事件。暴動中,外國人成為重點襲擊目標。事件造成瑞士副領事夫人死亡,副領事受傷。香港街頭屍橫遍野,約30人喪生。

      港英政府出動駐港英軍部隊前往鎮壓,拘捕百餘人。暴動人群再度集結,開始強力衝擊軍警防線,香港駐軍和警察得到開槍命令。

       10月12日政府決定在九龍實施戒嚴,為香港歷史上的首次戒嚴。駐港英軍出動空軍偵查監視重點暴動地區。防暴隊再次施放催淚彈驅散群眾,群眾在青山道及東京街交界再次聚集,試圖擴大騷亂的範圍。警方隨後增援更大規模防暴隊,騷亂已經蔓延至長沙灣及旺角一帶,暴徒於凌晨試圖衝擊位於旺角道的旺角警署,騷亂一直蔓延到柯士甸道,抗議群眾化整為零的搗毀劫掠。

       10月12日,13日亦有小規模暴動發生,直到14日,暴動才被完全平息。這次香港歷史上的大規模暴動,造成至少群眾,警察6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愈1000人被捕。


二、「六七」暴動

(1967年)


       5月,九龍新蒲崗塑膠花廠發生勞資糾紛。

      5月5日,工潮開始惡化。部分工人阻止工廠出貨,場面緊張。

      5月6日,防暴警察到場戒備,廠外工人與在場警察發生衝突,21名工人被警方逮捕,工會代表前往警署亦被扣押。

       5月7日,工人與其他支持者上街集會示威。示威者仿照文革的做法,手持《語錄》,高喊口號。警方施放催淚彈及木彈驅散示威者,拘捕127人。

        5月11日,工潮演變成暴動,工人聚集與警察對峙,用石頭和玻璃樽襲擊警員。當局於當晚宣布東九龍實施宵禁所有警員取消休假待命,事件中有百多人被捕,並造成兩人受傷。

       5月13日,暴動蔓延,大批群眾在街上聚集,暴徒放火燒車又闖入新區辦事處和學校搗亂。當局決定出動駐港英軍和防暴隊鎮壓

       5月21日,暴動進一步惡化,警方發射催淚彈鎮壓

        22日,騷亂更加嚴重,示威者與警察發生流血衝突,167人被捕。暴動的群眾設置據點,襲擊警察及公共運輸。防暴警察到場以催淚彈、警棍等驅散,當局在港島北岸實施宵禁,是香港島在戰後首次宵禁

       7月8日,之後「和平示威」群眾的行動進一步升級,開始以罐頭罐製造土製炸彈及汽水瓶來製造燃燒彈襲擊警署,並以鏹水(鹽酸和硝酸的混合物)從高處襲擊經過的警車及公共運輸,學校的實驗室成為了炸彈的製作工場

        7月12日,港英政府同時於港九兩地同時實施宵禁,是暴亂爆發兩個多月來的第一次。

        7月至8月,警方以武力還擊,攻入各據點

        8月4日,出動訪港英軍航空母艦上的直升機,上下夾攻群眾的據點,警方在大廈內搜出各式炸彈武器,警方封閉多間學校及發出煽動言論的報社;大舉逮捕參與「和平示威」的群眾。 

        8月中旬,「和平示威」群眾則以升級炸彈行動還擊,在港九各處鬧市放置真假炸彈。電車、巴士、街道上都有發現。市民人心遑遑,造成無辜死傷。一名七歲女童及其兩歲弟弟被一包裝成禮物的土製炸彈炸死。但當中亦有發現假炸彈。而負責拆除炸彈的警方及英軍拆彈專家亦有被炸死或炸傷

        暴動期間,最少造成包括十名警員殉職在內的51人死亡,包括212名警員在內的802人受傷,1,936人被檢控。事件涉及1,167個炸彈。死亡人數僅次於1956年雙十暴動。


由此可見作為港英政府暴力機器存在的香港皇家警察,為維護港英政權,受英國任命的港督命令,對「暴動」絕不手軟。在皇家警察不夠用的時候,大不列顛帝國的駐港英軍就親自上場,參與鎮壓。


2019年6月

      

      相比之下,

這個時代發生在香港的暴亂,

「民主」,「自由」們

真應慶幸生活在這個時代,

這是他們最好的時代。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微信公眾號「深圳小天」、「老梗舊段」

相關焦點

  • 在歐洲與拉美,直擊警察重拳處置暴力示威
    從示威現場的情況看,任何阻礙警方執法清場的人都面臨警方的強力手段。整個加泰隆尼亞廣場的清場過程大概在30分鐘內就完成了。公開資料顯示,西班牙的國家級警察主要分為兩部分,即國家警察和國民警衛隊(憲兵)。西班牙國家警察主要負責城市地區治安管理,處理犯罪及司法、恐怖活動和移民等相關事務,而加泰隆尼亞擁有自己的警察隊伍。西班牙國家警察和加泰隆尼亞警察處置暴亂時都會現身。
  • 美國警察如何處理「激進示威」?議員、記者照抓不誤,從不手軟
    在場圍觀庭審的黑人導演約翰 · 辛格爾頓預言「這一判決結果點燃了炸彈的導火索」。果然,庭審結束後僅僅幾個小時,憤怒的黑人就席捲了洛杉磯的街頭。示威活動在幾個小時後變成了暴動,抗議者開始無差別地襲擊白人和其財產。無數商家遭到劫掠,房屋被縱火燒毀,交通工具被肆意破壞,洛杉磯頓時陷入無政府狀態。
  • 香港警察表現得極為克制
    處理激進示威的經驗  美國警方:果斷執法 強制驅散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警察局退役警官李明成介紹,美國賦予公民言論自由的權利,但必須以和平方式表達。美國警方依法處理示威抗議活動,不同州法律有細微差別,總體做法差不多。
  • 佛洛伊德之死:為何一些示威變得暴力
    在美國黑人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在被警方制服期間死亡後,示威與騷亂在美國全境蔓延,多個城市已經實施宵禁。這些示威大多和平開始,其中一些仍以和平結束,但大多數情況下,示威者最終與警察發生衝突,放火焚燒警車,破壞他人財產或搶劫商鋪。
  • 紐約曼哈頓25000人遊行示威抗議警察暴力
    這次遊行是大陪審團決定不起訴扼死黑人小販加納的警察以來,紐約爆發的最大規模抗議示威。 在13日下午2點之前,抗議人群在華盛頓廣場公園聚集,集結行動持續了一個半小時之久。從34號大街向北走,能看到抗議者在寒風中高呼著「我不能呼吸」的口號,這也是黑人小販埃裡克·加納臨終遺言。在今年炎熱的7月,一群警察將他摁倒在地,最終加納死於警官的鎖喉。
  • 泰國警方誓言要收拾破壞皇家警察總部的抗議者
    泰國警方20日表示,他們正在準備起訴那些揮舞著充氣小黃鴨的抗議者,這些抗議者用油漆和塗鴉「轟炸」了曼谷皇家警察總部。周三(18日)傍晚,抗議者在曼谷皇家警察總部門口潑油漆和塗鴉,警方保持在建築物內,未干預,也避免了正面衝突。但大門口的標牌被油漆潑成了一幅「現代藝術品」。
  • 香港暴亂是「和平示威」?華春瑩這三個詞懟得漂亮!
    記者:8月2日,美國會湯姆·蘭託斯人權委員會共同主席、聯邦眾議員史密斯、麥戈文聯名致函美國務卿蓬佩奧和商務部長羅斯,敦促美政府不為「鎮壓」香港的「和平示威」活動提供幫助,反對將遊行示威定性為「暴亂」。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巴西海灘「無上裝」抗議 圍觀男多過示威女(圖)
    巴西海灘「無上裝」抗議 圍觀男多過示威女(圖) 儘管參加無上衣示威的女性極少不過,儘管參加無上衣示威的女性極少,但卻吸引了數百名攝影者和男性圍觀者。  超過2000名巴西女性此前曾表示,她們周末會前往伊帕內瑪海灘,並脫掉上衣,呼籲廢除已經實行了幾十年的「無上衣日光浴」禁令。  示威組織者說,大多數女性未兌現承諾參加抗議,可能是因為太害怕。
  • 歐巴馬柏林演講 女權運動者半裸示威求助(圖)
    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察小心翼翼地抓緊示威者的手臂,將其帶離圍觀人群。示威者上身赤裸、僅穿著牛仔短褲,並在胸部和腹部寫上醒目的紅色標語「歐巴馬,幫幫我們」。同日,兩名女權運動者在柏林舉行半裸示威向歐巴馬求助,要求其幫助改善中東婦女的狀況。
  • 法國遇13年來最嚴重騷亂:逾7萬人示威,馬克龍視察遭噓聲
    法國遇13年來最嚴重騷亂:逾7萬人示威,馬克龍視察遭噓聲 當地時間12月1日,巴黎再次發生大規模示威活動。示威者聚集在凱旋門,多輛汽車在示威中被損毀。
  • 香港警察夠克制了!不信看看西方警察都是怎麼幹的!
    香港警察文明執法、打擊犯罪,抱著克制的態度處理情勢,本是秉承天職維持秩序,卻被西方媒體扭曲成「暴政」、「過分使用武力」。一些外媒不停地跳出來指手劃腳,大搞雙重標準,對香港警方的正常執法行為,橫加指責。  反觀西方國家本身,當示威、集會活動中出現暴力行為時,警察絕不會容忍,處置起來絲毫不見手軟。
  • 香港暴亂是「和平示威」?華春瑩這三個詞懟得漂亮!
    記者:8月2日,美國會湯姆·蘭託斯人權委員會共同主席、聯邦眾議員史密斯、麥戈文聯名致函美國務卿蓬佩奧和商務部長羅斯,敦促美政府不為「鎮壓」香港的「和平示威」活動提供幫助,反對將遊行示威定性為「暴亂」。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東南亞專題●泰國篇 泰國皇家警察(Royal Thai Police)
    小編按:非常非常非常感謝湯圓君這位才女深夜裡給大家製作和完成的「泰國皇家警察」一文。
  • 美國警察剛剛演示了什麼叫「鐵腕鎮暴」
    美國紐約警察總局前副局長莫虎舉例說,如果有人對警察動手,哪怕用手推一下,警察就可以使用警棍,並逮捕襲擊者;如果造成了警察受傷,會被視為「加重攻擊罪」。示威者也不可以戴面罩,因為戴面罩意味著要面對催淚彈,就表示示威者有發起攻擊的準備。近些年來,美國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示威抗議,一旦出現暴力活動,警方鎮壓從不手軟。
  • 很多香港電影裡面,警察自稱「香港皇家警察」,這是什麼原因?
    愛看香港電影的朋友,應該都有注意到,裡面很多警察辦案時都自稱是「香港皇家警察」。那麼,他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稱呼?需要強調的是,正確的叫法應該是「皇家香港警察」,「皇家」是一個頭銜應該放在最前面才對,這一點透過香港警察警徽上面的英文"Royal Hong Kong Police"就能看出。這是香港未回歸之前警隊的名稱。
  • 壯觀的風景線,民主黨統治下芝加哥遭遇暴亂,再沒法稱為和平示威
    自從美國發生騷亂以來,大家的評論各不一樣,說法也不同啊,在許多人眼中這是美麗的風景線,在美國的民主黨眼中這是和平示威,可惜現在似乎應該改一改,在2020年8月份的時候,在美國芝加哥發生的事情,也許可以把它稱為,壯觀的風景線,確切的說,騷亂升級為暴亂!
  • 蔡洪衛‖皇家警察
    響偶爾也會學電視裡的香港警匪片中的警察,走到某個忙裡偷閒正在門口抽菸的店主跟前,兩腿一叉,右手拇指上翹、食指前指做手槍狀,左手託住右手手腕,對著店主喊道:「別動,皇家警察!」對方也主動配合,把手舉起來說:「啊sir,我投降。」然後把正抽著的香菸遞給響,有時候也會從衣兜裡掏出半盒煙來一起遞過去。響接過煙美美地抽著,繼續巡視。店主在後面喊:「皇家警察,別走遠了,一會過來吃飯,吃雞腿,還有啤酒!」
  • 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警察殺死一名男子,示威又起
    【文/觀察者網 鞠峰】當地時間12月30日下午,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Minneapolis)警察在槍枝交火中,射殺一名男子。《紐約時報》12月30日稱,這是繼弗洛伊德死後,明尼阿波利斯市的警察首次背負命案。
  • 西班牙國王訪問加泰隆尼亞,竟遭遇民眾示威,大批警察戒備!
    據外媒報導,費利珮與妻子萊蒂西婭周一到訪加泰隆尼亞地區,但遇上一批支持加泰地區獨立的民眾示威,當局派出大批警察戒備,防止示威者接近費利珮,示威民眾最後和平散去,未有發生不愉快事件。費利珮原本計劃到訪加泰首府巴塞隆納及多個城鎮,但因為當地疫情出現反彈,除了要推遲行程,規模亦縮減至只到訪一間修道院。
  • 1997年以前香港警察為何被稱為皇家警察?
    「歷史小愛好者」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給大家分享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小編也是一位歷史小愛好者,就希望每天能把更多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歷史小愛好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