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的厲害體現很多方面,本人簡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
第一,中建三局精品工程多。我雖然不是中建三局的員工,但是對中建三局也有短淺的了解,三局總部在武漢,地處華中地區,可以說是我國中部重要城市,交通便利,政策優勢明顯,依託這樣的條件,中建三局完成了全國各地的分支機構以及項目布局,再加上其本身的央企實力和信譽,拿下眾多城市的地標建築、特色建築,不是很大的問題。
第二,中建三局中標總額大,工程體量大。中標總額不會體現在財務報表當中,但是確確實實會影響到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中建三局連續多年都是中建系統的排頭兵,尤其是在中標額上,更是獨佔鰲頭多年。不得不佩服三局市場部分拓展能力,對比中建一局、五局、七局,更是形成實力碾壓。工程體量大主要體現在EPC總承包、基礎設施建設(包括路橋,隧道,大型體育場館、車站機場等)以及國家倡導的港口連片棚戶區改等,這些工程時間跨度長,影響力大,無形中為中建三局打出了品牌的廣告。
第三,中建三局總包管理能力強。以2020年初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為例,不考慮我國人民的勤勞勇敢,能短時間內協調組織各方面的力量,團結一心,通宵達旦勞作,迅速高效實現建設目標的公司能有幾家?我不是否定其他公司,其他公司肯定也有這樣的能力,或許比中建三局做的更好,但是這次剛好中建三局勇挑重擔。要知道,總包管理能力不是紙上談兵,勞務、專業分包、鋼材、電力、市政、各種物業儀器設備、塔吊租賃,都要在一天甚至兩天內協調完畢,尤其在春節這個時點,更是困難,但是中建三局做到了。
第四,中建三局員工待遇好。中建系統底層員工口口相傳,三局待遇好,八局也不錯,但是更希望去三局,當然因人而異。畢竟是國企,在員工福利方面能給的儘量給,儘可能的保障員工權益,維護員工利益,也是國企的擔當。
綜上所述,中建三局相對其他幾個工程局來說,不管是外部還是內部,口碑都相對好一些,綜合實力比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