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流媒體距離迪士尼還差幾個奈飛?

2021-01-12 艾瑞網

2019年5月15日,迪士尼收購視頻平臺Hulu的消息一出便登上微博熱搜。

據外媒報導,迪士尼和美國最大的有線電視運營商康卡斯特兩家公司決定,將有迪士尼從康卡斯特手中獲得對視頻網站Hulu的「全面運營控制權」,這一決定即刻生效。

根據協議,康卡斯特還可以執行一項選擇權,即在2024年以至少275億美元的估值將其持有的Hulu 33%的股份出售給迪士尼。

早前由於迪士尼對於21世紀福克斯進行了收購,通過間接持股,迪士尼已經持有Hulu30%的股份,為其控股股東。

此次迪士尼的全面接管動作,也被國際媒體視為迪士尼在流媒體領域的新一戰,或將影響美國流媒體的未來格局。

對此次收購,迪士尼CEO鮑勃·伊格爾在一份對媒體的聲明中表示:「Hulu擁有一系列獲獎的原創內容、豐富且熱門的電視劇與電影庫以及優質的電視直播節目,Hulu代表著電視節目的最高水準。我們現在將Hulu完全整合到我們的流媒體服務中,並會充分利用華特迪士尼公司的品牌和創意,來提高流我們的媒體服務對消費者的吸引力與價值。」

對於國內用戶來說Hulu還較為陌生。

比較有知名度的代表作是前兩年曾經引起話題討論的《使女的故事》,也因為此片,Hulu在第69屆艾美獎上獲得13項提名,在艾美獎和金球獎上分別獲得最佳劇集獎。

Hulu由美國國家廣播環球公司和福克斯在2007年3月共同註冊成立,在洛杉磯、紐約、北京均設有辦事處(沒錯,在北京的公司註冊名稱就叫葫蘆),並於2007年10月獲得了私人股權投資公司普羅維登斯股本合伙人一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基金,目前已經是全球流媒體行業的巨頭之一。

關於迪士尼收購Hulu的消息,早在今年2月末時已有傳出。據外媒報導,迪士尼希望通過與AT&T談判,收購其子公司華納傳媒。

2016年,時代華納集團以5.83億美元的金額收購了Hulu的部分股份。2018年,AT&T收購了時代華納集團,並希望能夠通過出售Hulu的少數股權以獲得一定的營運資本,以及用於償還其收購時代華納所產生的交易債務。

但今年初,NBC環球公司執行長史蒂夫-伯克對於迪士尼能否獲得Hulu的全面控制權表示,「我認為短期內不會發生任何事情。」

然而打臉總是來的如此猝不及防。

3月20日,21 世紀福克斯正式宣布被迪士尼收購,收購的金額高達 713 億美元。此次收購的達成也宣告著好萊塢六大製片廠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迪士尼也毫無任何爭議的坐上了「全球第一大傳媒娛樂帝國」的寶座。

收購完成後,迪士尼將會擁有福克斯電影製作業務、Hulu的控股權、FX和Nat Geo等娛樂頻道以及福克斯的其他一些資產。

4月又一次有關於迪士尼收購Hulu的消息傳出,根據CNBC的報告指出,康卡斯特內部就是否出售Hulu這30%股權並未達成一致,而目前的主要持股者迪士尼顯然想要得到這部分股權,再順勢推出自己的直播平臺。

同時,迪士尼確認旗下流媒體付費訂閱服務「Disney+」將於11月12日在美國推出,並逐步擴展到全球範圍。

據迪士尼計劃,公司希望到2024年「Disney+」流媒體服務的用戶數量能增加到6000萬-9000萬之間,預計此項計劃將為迪士尼增加超過50億美元的收入。

Hulu計劃在今年晚些時間推出包含ESPN+和Disney+的捆綁OTT業務,並為進軍體育直播市場,籤約了多名NBA球星籤約推廣其直播電視服務。

「Disney+」的推行將增強Hulu在對抗奈飛在內容方面的實力,來自迪士尼、皮克斯、漫威、星球大戰、盧卡斯影業和國家地理等獨家內容對於用戶極具吸引力。

並且迪士尼也「履行」了當初宣布做流媒體時的承諾——定價一定會低於奈飛,「Disney+」的訂閱價格為6.99美元起步,比奈飛最低訂閱價格便宜了2美元。

迪士尼頻繁的收購動作,業內人士分析稱,或是受到近兩年營收下降的影響。

根據2017財報顯示,迪士尼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51.37億美元,同比下降1%;實現淨利潤89.8億美元,同比下降4%。這是近8年來,迪士尼首次出現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時下降的情況。

(迪士尼投資情況一覽)

網際網路娛樂的快速化和多樣化不斷衝擊著傳統娛樂方式,以奈飛、Youtobe為主的流媒體平臺成為市場主流,傳統的娛樂媒體集團面臨著增長乏力、營收下降等問題。

2007年-2010年,亞馬遜先後成立了音樂流媒體平臺和專注於系列劇集和電影製作的亞馬遜影業。

2017年,迪士尼正式宣布,將開展自己的流媒體平臺。

2019年3月,庫克宣布將為蘋果開啟一個近十多年最大的戰略變革,即開展流媒體服務。

迪士尼挑戰奈飛雖不是簡單的事,但卻存在很大變數。

在2018年美國調查機構 comScore 的一份調查報告中顯示,美國 4900 萬戶上網家庭有 75% 使用 Netflix 的服務,YouTube 和亞馬遜以 53% 和 33% 跟隨其後。

奈飛的「國民度」多少讓剛起步的迪士尼感受到了壓力。

很快的,迪士尼靠買買買一路通關,之前還有傳聞稱迪士尼有意收購奈飛,如此一來,強強聯合便能夠打造難以被其他行業競爭者超越到流媒體王國,但合作止步於播放權便再無推動。

據媒體消息,迪士尼影業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陸續推出15部電影,其中包括最新的《X戰警》、《阿拉丁》、《玩具總動員4》、《獅子王》、《冰雪奇緣2》等,迪士尼以最強勁姿態挑戰奈飛,第一輪秀肌肉過後,誰是winner或許就能有了初步判斷。

根據奈飛最新一季的財報顯示,一季度營收45.2億美元,同比增長22.2%,略高於市場預期的45.01億美元,利潤2.49億美元。

一季度新增付費會員達到了960萬,遠超市場預期的890萬。其中美國付費會員新增174萬,國際付費會員新增786萬。

看似風光的財報背後卻沒能換得資本市場的首肯。

華爾街市場分析師預測,二季度奈飛新增會員為690萬,或許正是因為奈飛自己也清楚正困於新一輪的行業競爭,對自己二季度數據的預期遠遠低於分析師的預測,預計二季度新增付費用戶數為500萬,同比下降8%。

奈飛目前正處於企業發展的重要時期,流媒體霸主的地位接連受到挑戰,自身運營模式也受到威脅。

目前已有不少流媒體撤銷與奈飛的內容許可合作,轉而推廣自己的專屬內容運營。

這對於巨頭奈飛來說是一項潛在的隱患。

由於運營模式所限,對於非美國本土用戶而言,奈飛需要重複購買所在國家及地區的內容版權,組建本地化運營團隊,導致內容成本和運營成本大幅增長。

雖然目前奈飛並沒有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但顯然他也並沒有打算放棄中國市場。

根據騰訊證券最新消息,奈飛正在開展一項中國戰略,但不包括在中國推出其流媒體視頻服務。

奈飛近期將大量資金花在獲取華語內容的版權上,並一直都在製作自己的原創內容。

其目標是為中國境外以百萬計算的華語觀眾製作節目,並著眼於自主製作或收購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劇集。

2017年,奈飛曾通過將部分原創內容授權給愛奇藝以進入中國市場,據知情人士表示,此合作已經結束。

因為有「中國奈飛」之稱的愛奇藝已經從模仿奈飛的步伐中解脫出來,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前幾日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Netflix過得沒有我們幸福。」

能說出這句話,愛奇藝相比過往確實增添了不少底氣。

近幾年愛奇藝的原創內容數量越來越多,無論是投資綜藝還是自製劇,都取得了不小的影響力。

2015年,愛奇藝頻繁發力自製內容領域,推出了像《奇葩說》、《心理罪》、《盜墓筆記》、《中國有嘻哈》等國民度與話題度雙贏的節目和劇集。

由於製作品質佳,也獲得了不少用戶的好口碑。為了加強自制力量,2019年愛奇藝的內容預計投入超過200億元,保持兩位數增長;自製內容保持三位數增長,自製戲劇達到100部,頭部綜藝達到60部。

愛奇藝已連續兩個季度的會員收入超過廣告收入,這也說明中國網際網路用戶對付費的認可程度越來越高,市場驅動帶來的高收益,愛奇藝對於未來會員增長持樂觀態度,預估2019年付費用戶的淨增長數量不會少於2018年會員數量的增長。

這樣的情況也不只出現在愛奇藝一家。

騰訊視頻2018年主打年輕偶像IP,包含各細分領域共計推出了30檔自製綜藝節目,騰訊視頻還在臺灣地區推出了WeTV(騰訊視頻)服務,目前綜合下載量已超過50萬次。

(圖片來源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

優酷也以24檔自製潮流綜藝緊跟其後。基於內容平臺,在植入、內生廣告等多方面帶來全新的IP營銷體驗。

除了頭部內容的高度重合外,騰訊也走起了偶像產業鏈布局,通過優質內容產生偶像,再使偶像成為內容生產者,創造新一輪的內容價值,從而形成產業鏈閉環,打造自身強IP。

而優酷則背靠阿里大文娛,發力視頻電商,將內容關注度轉化為消費力,為優酷帶來新一輪的業務增長。

橫向對比國內外視頻平臺的變現模式,我們不難看出,早期與海外視頻平臺還存在較大差異。

海外視頻平臺以訂閱付費為主,這得益於海外更嚴格的版權保護制度和更成熟的用戶付費習慣。2017年,HBO的87%收入來源於用戶訂閱,13%來源於內容授權等收入,無廣告。2017年,Netflix訂閱收入佔總收入比重的96.1%,僅有3.9%來源於DVD租賃業務。

相比之下,國內以愛優騰為首的三大視頻平臺雖然也在追逐奈飛模式的路上一騎絕塵,但過去的主要營收來源還是以廣告收入為主。

現階段看來,國內視頻平臺用戶付費訂閱的習慣已經逐漸培養成熟,不再局限於單一的視頻提供服務,而是打造更具綜合性的娛樂內容和周邊服務。

據艾瑞諮詢《2019中國網絡視頻版權保護研究報告》顯示,為改善單一盈利模式,網絡視頻企業大力發展用戶付費內容,預計2020年,用戶付費收入佔比將超過30%,與廣告營銷收入共同帶動版權網絡視頻市場規模的增長。

版權網絡視頻行業已經從對網際網路廣告的嚴重依賴轉向了更加平衡、多樣化的創收模式,包括視頻相關的硬體銷售、泛娛樂相關服務、電商等業務獲得的收入,預計到2020年佔比將超20%,發展空間充滿遐想。

參考資料:

《奈飛(NFLX.US)已有中國戰略 但短期不會在中國推出流媒體視頻服務》 騰訊證券

《迪士尼全面接管Hulu 顯現流媒體野心》 北京商報

《2019中國網絡視頻版權保護研究報告》 艾瑞諮詢

相關焦點

  • 流媒體「新王之戰」打響, 奈飛「暫時安全」
    而根據分析師預期,奈飛在美國和全球的新增用戶數量應該為35.2萬和480萬,差距非常懸殊。「我們在過去十年裡與很多對手競爭過,但即將到來的11月將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格局。」奈飛創始人CEO裡德·哈斯廷斯(Reed Hastings)上個月接受採訪時表示:「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但是作為流媒體視頻行業的初創領導者,奈飛的領先優勢仍在。
  • 美國付費用戶增長低於預期,奈飛的「增長奇蹟」遭迪士尼狙擊?
    投稿來源:美股研究社美國東部時間1月21日盤後,流媒體巨頭奈飛發布2019財年第四季度財報。作為 FANNG 中最早發布財報的科技巨頭,奈飛這份財報一定程度上或將會影響到美股股市。在發布財報之前,已有不少分析機構預測奈飛這份財報業績表現超預期。根據財報來看,奈飛在2019Q4實現了54.7億美元營收,略微超出市場預期。
  • 美國付費用戶增長低於預期 奈飛的「增長奇蹟」遭迪士尼狙擊?
    美國東部時間1月21日盤後,流媒體巨頭奈飛發布2019財年第四季度財報。作為 FANNG 中最早發布財報的科技巨頭,奈飛這份財報一定程度上或將會影響到美股股市。在發布財報之前,已有不少分析機構預測奈飛這份財報業績表現超預期。根據財報來看,奈飛在2019Q4實現了54.7億美元營收,略微超出市場預期。
  • 流媒體競爭白熱化,奈飛VS迪士尼誰更值得買入?
    今年以來,迪士尼公司的股價已經下跌了12.5%。 另一方面,奈飛則把大流行作為跳板。在危機最嚴重的第一季度,這種待在家裡的措施幫助推動了新用戶數量創下紀錄。與迪士尼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市場對其出色的表現給予了回報,其股價在2020年上漲了67%。
  • 老虎證券:「奈飛化」的迪士尼能否破繭重生?
    最後,終於到了19年4月,迪士尼宣布其自營平臺Disney+將於19年11月正式上線,並且——A.價格低廉,$6.99/月,$69.99包年,而奈飛標準套餐現在是$12.99/月,不包年。因此市場對迪士尼的看法開始出現一定的轉變——如果迪士尼能夠成功在流媒體市場中佔據重要份額,則顯然不能再以傳統媒體、公園運營商的PE來估值,必然要混入部分「奈飛式估值」,這意味著迪士尼股價存在兩三年內翻倍的可能
  • 流媒體引變革?迪士尼高興的太早
    而迪士尼則趁熱打鐵,把2024年的用戶註冊預期從當初的6000萬-8000萬拉到了2.3億—2.6億,還宣布接下來幾年將有15部新電影、35部新劇,共計50部新影視作品在流媒體Disney+上線。這其中多是迪士尼及迪士尼旗下工作室的經典IP改編劇集,比如《瘋狂動物城》,有望拍攝劇版。
  • 迪士尼「放大招」與奈飛搶佔流媒體市場
    來源:參考消息【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2月12日報導】題:大批的《星球大戰》與漫威,迪士尼與HBO和奈飛抗爭的彈藥庫(記者瑪利亞·埃斯特韋斯)迪士尼正致力於說服投資者相信,該公司是未來最佳的數字內容平臺
  • 迪士尼(DIS.US)、奈飛(NFLX.US)等海外巨頭角逐,國內OTT蓄勢待發...
    要聞 迪士尼(DIS.US)、奈飛(NFLX.US)等海外巨頭角逐,國內OTT蓄勢待發2019年6月17日 22:00:00招商證券本文來自 「招商證券」,作者為顧佳、朱珺、羅亞琨,本文觀點不代表智通財經觀點。
  • 翻拍《水滸傳》,背後是奈飛的焦慮與迷失
    作為媒體市場的新物種,奈飛的市盈率相當於迪士尼、福克斯、康卡斯特的20倍上下,曾經高達265倍的市盈率被認為是「高破天際」。過去十年,奈飛上漲超過30倍;過去五年,奈飛上漲超過3.5倍;然而近一兩年奈飛的疲態逐漸凸顯。近期,高盛重新將美股五大科技股定義為FAAMG,奈飛的位置被微軟取代。
  • 羅森布拉特:流媒體視頻股的首選是迪士尼而非奈飛
    騰訊證券4月3日訊,據巴倫周刊網站報導,根據一項新的研究,奈飛(Netflix,NASDAQ:NFLX)股票目前的「定價完美」,這就使得與奈飛相比,迪士尼(NYSE:DIS)才是流媒體視頻領域中更具吸引力的一隻股票。
  • 翻拍《水滸傳》,背後是奈飛的焦慮與迷失 | 礪石
    作為媒體市場的新物種,奈飛的市盈率相當於迪士尼、福克斯、康卡斯特的20倍上下,曾經高達265倍的市盈率被認為是「高破天際」。過去十年,奈飛上漲超過30倍;過去五年,奈飛上漲超過3.5倍;然而近一兩年奈飛的疲態逐漸凸顯。近期,高盛重新將美股五大科技股定義為FAAMG,奈飛的位置被微軟取代。
  • 奈飛陷「十面埋伏」,機構和媒體是怎麼看的?
    他說道,這就是奈飛估值能夠到達今日水平的原因,也是奈飛不會對迪士尼Disney+服務等新進入市場的競爭對手感應畏懼的原因。他指出,市場對內容的需求正在不停攀升。這些有關定價的幾乎不加掩飾的攻擊,顯然是針對迪士尼+和蘋果電視+,它們提供了大幅折扣和促銷贈品,以提振流媒體服務的早期需求。 這位分析師看好奈飛,他在去年末辯稱,儘管競爭對手流媒體服務即將推出,但奈飛仍是一個「全球增長故事」,仍在正軌上。
  • 傳統電視服務向流媒體切換過程中迪士尼的行動
    3.1公司主營業務及其結構  媒體網絡是迪士尼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國內有線電視網絡、廣播業務等。國內有線電視網絡製作節目並從電視戲劇製作業務和第三方獲得節目製作權,大部分收入來自聯屬費和廣告銷售,2020年公司將該業務的大部分項目授權給DTCI業務。
  • ...迪士尼成功轉身|奈飛|迪士尼|流媒體|disney+|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12月10日周四舉行的投資者日活動上,迪士尼CEO Bob Chapek表示,目前該公司的流媒體服務Disney+在全球已有8680萬訂閱者。其中四季度用戶增速仍保持高速,今年10月初以來新增訂閱者超過1300萬。除了Disney+,迪士尼旗下的Hulu擁有3880萬訂閱者,ESPN+擁有近1200萬訂閱者。
  • Netflix的對手不止迪士尼,華納流媒體的訂閱價格為何最高?
    「流媒體」這個概念在國內早就有說法了,我們熟知的愛奇藝、騰訊視頻以及優酷等等都屬於流媒體,隨著流媒體的數量增多,各平臺開始推出自製綜藝、自製劇集等,為的就是積累用戶,還有會員數量增長帶來的分潤。而在北美,最開始是Netflix(網大奈飛)一家獨大的,即便如此國內流媒體在Netflix面前也應當是學習的態度,因為Netflix自製的電影或者劇集質量非常高,近些年Netflix開始把目光對準奧斯卡,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羅馬》就是奈飛出品的,今年電影大師馬丁斯科塞斯的《愛爾蘭人》也是奈飛出品。
  • Q2再次上演管理層保守預測戲碼,奈飛「宅家經濟」神話將告終?
    再次突破千萬付費會員增長背後,奈飛在幾大重要地區的同比增長表現不錯。具體來看:美國和加拿大流媒體視頻服務的付費用戶淨增人數為294萬人,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13萬人,上一季度為231萬人。歐洲、中東和非洲流媒體視頻服務的付費用戶淨增人數為275萬人,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為169萬人,上一季度為696萬人。
  • 迪士尼160億美元投資Disney+等流媒體服務 挑戰Netflix霸主地位
    迪士尼今日宣布了其流媒體服務的一系列新節目,包括Disney+平臺上的漫威(Marvel)和星球大戰(Star Wars)系列,以及真人秀粉絲最喜歡的卡戴珊(Kardashians)節目。 當前,包括迪士尼在內的美國娛樂業競爭對手,正競相追趕視頻流媒體先驅Netflix。 迪士尼預計,到2024財年末,其所有流媒體服務將吸引多達3.5億全球訂閱用戶,而當前約為1.37億。此外,由於新內容的增加,迪士尼還將Disney+在美國市場的價格調高1美元至每月7.99美元,將歐洲市場價格調高2歐元至8.99歐元(約合10.92美元)。
  • 視頻流媒體「權利的遊戲」海內外對標:國內愛奇藝(IQ.US)、B站...
    其中,順利進入突破期的省市共10個,處於加速期的省市共16個,停滯在導入期的省市5個。碟片的逾期費用,積累了首批訂閱用戶;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2005年後,奈飛開始向流媒體平臺轉型,在維持原有業務的同時,開始為用戶提供在線點播服務,並逐漸拓展其在線點播服務至個人電腦端和移動端。
  • VANKRI平臺設計:迪士尼轉戰Disney+
    雖然這幾大迪士尼樂土有康復經營,但日後還是會受到疫情不確定要素的影響,像香港迪士尼樂土就面臨再次封閉,可見疫情這一要素對迪士尼的主題樂土帶來的影響還是存在,該事務營收要想康復到疫情之前難度也較大。  多部電影「疫」外受困再次宣告撤檔 轉戰Disney+播映也難以換回發行本錢  跟主題樂土的境況差不多,迪士尼本季度的電影營收也在延續上個季度的戲碼。
  • 迪士尼稱「迪士尼+」訂閱用戶突破8680萬,與奈飛的訂閱用戶規模縮小
    美股研究社獲悉,迪士尼周四在年度投資者日上表示,截至12月2日,該公司的流媒體服務「迪士尼+」目前已擁有8680萬訂閱用戶,較該公司在其第四財季末報告的7300萬有所增加。此外,迪士尼還宣布,從2021年2月23日開始,在歐洲、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新加坡將Star品牌服務整合到「迪士尼+」的應用程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