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特色的固定式彈匣,斯太爾M1912 9毫米自動手槍

2021-01-11 東方新觀察

在羅馬利亞電影《橡樹,十萬火急》中,德國SS少校維也納擁有一支外形獨特的自動手槍,其套筒上有一個凸起,非常顯眼。這支自動手槍的全名是奧匈帝國斯太爾M1912 9毫米自動手槍,不過它的設計師並不是斯太爾,而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伽列·科恩卡。科恩卡在1897年設計了M1907 8毫米自動手槍,該槍是M1912自動手槍的前身。M1907自動手槍被奧匈帝國和義大利所裝備(義大利的M1907自動手槍屬於戰爭賠償品),在使用的時候,暴露出結構複雜、使用不便的缺陷。於是,科恩卡推出了改進型——使用9×23毫米手槍彈的一款新槍。新槍沒有引起軍方注意,於是斯太爾公司將其命名為M1911自動手槍(不是柯爾特M1911),作為民用商業型手槍出售。可是,第二年,新槍時來運轉,被軍方採用,稱為M1912自動手槍。

斯太爾M1912自動手槍

M1912自動手槍具有很好的戰技性能和人機功效,在空槍狀態下全槍質量為0.98公斤,全長216毫米,彈匣容彈量8發。

該槍採用槍管短後坐自動方式,槍管旋轉式閉鎖機構。槍管中部有螺旋狀凸起,套筒相應位置有螺旋槽。手動保險設置在套筒座左側後方,將其向上板,即可鎖死套筒。與普通自動手槍不一樣的是,M1912自動手槍的彈匣是固定的。這就是手動保險為什麼也可以鎖死套筒的原因——用手動保險鎖死套筒,保證拋殼窗對準彈匣口,然後再用8發橋夾裝彈,或一發一發地裝彈。當最後一發槍彈打出後,套筒自動掛機,方便裝彈。但即使如此,該槍的射速也不如採用可卸式彈匣的自動手槍快。

該槍設置有一個阻彈器,將其按下,手槍彈就會自動彈出。如果不按下阻彈器,就算套筒拉到後方,手槍彈也不會彈出。

斯太爾M1912/16衝鋒手槍

在M1912自動手槍的其礎上,斯太爾公司推出了M1912/16衝鋒手槍,其採用16發彈匣供彈,可以全自動射擊。1938年,奧地利被納德國吞併,蓋斯塔波將M1912自動手槍列入自己的武器裝備序列,並在1940年將其修改為使用9×1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的型號,稱為P12(t)自動手槍。蓋斯塔波將P12(t)自動手槍原有的生產序號磨掉,在套筒左側打上「08」標記,表示只能自己使用巴拉貝魯姆手槍彈。電影《橡樹,十萬火急》裡面,維也納少校的M1912自動手槍很可能就是這種德國改造版。

《橡樹,十萬火急》劇照,SS軍官維也納手持斯太爾M1912自動手槍(也可能是P12(t)自動手槍)

由於M1912自動手槍裝彈不如其他自動手槍方便,採用的槍彈不如巴拉貝魯姆彈普遍,二戰後,該槍漸漸被淘汰。

相關焦點

  • 可以媲美名槍M1911 連續被兩次世界大戰實戰檢驗的經典手槍
    捷克斯洛伐克的伽列·科恩卡曾經在1897年設計了命名為M1907 的8毫米半自動手槍,即是斯太爾M1912半自動手槍的前身,最先被奧匈帝國的騎兵部隊列裝,是世界上最早裝備軍隊的自動裝填手槍之一。到了1912年,改名為M1911的科恩卡手槍就被奧匈帝國軍隊正式採用,定型為M1912手槍並開始大量生產,直到1918年生產結束,一共生產了超過25萬支,甚至還引起了其他國家軍隊的關注。羅馬尼亞於1913年開始訂購該槍;不久之後智利軍隊也與斯太爾公司籤下了這種手槍的訂購合同。軍用型號的斯太爾M1912手槍配用槍彈是9毫米斯太爾手槍彈或者是9*1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
  • 從上方裝入彈匣的怪異手槍
    我們把當時的專利聲明為大家翻譯過來(譯者註:這段話描述的就是雙動扳機):「手槍......屬於自動裝填的武器類型,在首發射擊時,帶有鎖定結構(阻鐵)的擊錘可以用手待擊或者直接扣動扳機,後膛結構(槍機)通過氣體壓力驅動,完成隨後的待擊動作。」
  • 二戰:各國單兵手槍裝備大盤
    性能參數:1.槍重:0.8 公斤2.長度:235 毫米3.槍管長度:114 毫米4.子彈:7.62×38R毫米5.口徑:7.62 毫米6.槍機:單動式、雙 動式8.槍口初速:272米/秒9.有效射程:22米10.供彈方式:7發轉輪式彈巢11.瞄準:前後準星。 TT手槍
  • 評測:斯太爾AUG A3步槍 美國製造的經典型號 開箱即用精度1MOA
    2014年,斯太爾集團(Steyr)慶祝成立150周年,該集團以總部所在的奧地利城市命名。集團成立之後,推出過幾款頗具影響力的步槍和手槍,但沒有任何一種擁有AUG步槍那樣廣泛的影響力和全球範圍的知名度。該槍名稱為「Armee Universal Gewehr(意為陸軍通用步槍)」縮寫。
  • 9毫米手槍彈的三駕馬車,德、蘇、中三款9毫米手槍彈都是經典
    這三款經典的9毫米手槍彈,就是德國的9毫米「巴拉貝魯姆」手槍彈、蘇聯的9毫米「馬卡洛夫」手槍彈、中國的9毫米DAP92式手槍彈。在上述三款9毫米手槍彈家族中,德國起步早,蘇聯緊跟其後,中國是後起新秀。該型彈是蘇聯於二戰後研製成功並被華約國家大量採用的一款9毫米手槍彈,作為軍用制式槍彈來用。它的彈長為25毫米,重約10克,初速約為每秒310米。從外形來看,蘇聯的9毫米「馬卡洛夫」手槍彈為圓頭、平底形狀,外在特徵很鮮明。蘇聯在手槍彈的研製方面有兩款經典型號,一是這款9毫米「馬卡洛夫」手槍彈,另一個就是7.62毫米「託卡列夫」手槍彈。
  • 20發彈匣的盒子炮火力猛能吊打8發子彈的王八盒子
    抗戰時期,無論是南部十四式手槍,抗戰軍民將其稱為「王八盒子」,還是德國毛瑟C-96手槍,10發彈倉供彈的民間稱「駁殼槍」,20發彈匣供彈的改進型毛瑟C-96手槍,則稱為「盒子炮」、「20響」、「快慢機」、「大肚匣子」等,這兩把手槍都是戰時著名的手槍。
  • 美軍第一種制式手槍:口徑高達15.7毫米,堪稱「手炮」
    開篇之作:口徑高達15.7毫米的M1775式燧發手槍1775年美國人民爆發了反抗大英帝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並成立大陸軍,其第一種批量採購的軍隊制式手槍,就是M1775式燧發手槍。這款手槍的口徑達到15.7毫米,比我們在遊戲中熟知的「大炮」巴雷特狙擊槍的口徑還要大,一般我們會將口徑比較大的單兵武器成為「手炮」,就這款手槍的口徑來說,也可以堪稱「手炮」了。就當是來說,其射擊精度還是很高的,操作起來也相對靈活,因此當時的美軍都十分喜歡這款手槍。
  • 兵器| 中國高級軍官專用11式手槍,為什麼被評為「最醜」手槍?
    ,隨後又發展出了64式和77式7.62毫米手槍,特別是64式手槍,成為了建國後幾十年間的主要警用武器和高級軍官配槍。2011年研製成功並定型,被命名為QSZ11式5.8毫米自動手槍。 根據官方的數據,QSZ11手槍全槍長153mm,全槍質量0.6kg,彈匣為單排8發供彈,槍口初速350m/s,有效射程50米。配件有普通槍套、快拔槍套、槍綱、彈匣包等附件。
  • 二戰時毛瑟C-96手槍曾部分裝備德國黨衛軍
    毛瑟C-96軍用手槍,發射7.63X25mm彈丸,空槍重約1.25公斤,採用10發彈倉供彈方式,只能單發射擊,由於槍口初速有每秒420餘米,因此,射程遠、殺傷威力大,國內將其稱為「駁殼槍」。其實,不存在德軍看不上此槍的說法,畢竟在一戰時期,就採購了15萬把毛瑟C-96手槍,百度百科知識記載大概交付了13.5萬把,那場戰爭就結束了。因此,對於毛瑟兵工廠來說,生產的毛瑟C-96手槍,大部分被出口到了中國,東方大國是其最主要的買家,前端至少訂購了數十萬把。
  • 中國的54式手槍究竟有多厲害?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其原型託卡列夫手槍剛問世的時候,手槍的主流還是左輪,相比之下當然是先進的;但到了現在,主流都是自動手槍了,54式自然就顯得落後了。 54式使用的是7.62x25毫米彈,和託卡列夫手槍採用的毛瑟7.62x25毫米彈,尺寸完全相同。這彈用加長槍管的盒子炮發射,跟M1卡賓槍有一拼。所以有時我一直在想我軍長期堅持用54式,是不是跟盒子炮情結有關係?!
  • 作為美國軍隊的制式手槍,它的服役期高達70多年!
    M1911自動手槍作為美國軍隊的制式手槍長達70多年,該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工作原理,射擊方式為半自動。該槍最大不足是:重量體積較大,射擊時後坐力大,影響射擊精度。M1911自動手槍作為美國軍隊的制式手槍長達70多年。
  • 手槍打穿甲彈,鈦金平底鍋可擋得住?俄2019新手槍專懟防彈衣
    《兵臨城下》中史達林格勒蘇軍將領自裁用的託卡列夫手槍 這款手槍結構與007的德國瓦爾特PP手槍高度相似,採用簡潔的反衝式自動原理,發射減威力9毫米子彈,外形緊湊小巧輕便
  • 二戰時最著名的五把手槍德國的像藝術品,日本的不如燒火棍
    1.美國柯爾特M1911手槍 柯爾特 M1911 A1式11.43毫米自動手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手槍之一,是世界上裝備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的手槍。該槍於1911年被美國陸軍採用後,只在1922年進行了一次改進,也就是M1911A1手槍,之後該槍就達到了「接近完美」的水平,幾十年來再無改動。
  • 美國M9、瑞士SIG P220、俄羅斯MP-443,誰才是制式手槍的王者?
    M9手槍側方特寫M9手槍的誕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那時候美國空軍提出需要採用一種新的9毫米口徑半自動手槍,用以取代老舊的柯爾特M1911A1半自動手槍,多家著名槍械公司參加了選型試驗套筒是由一塊2毫米厚的鋼板衝壓成一個上蓋的形狀,再通過電焊把整個槍口部接上,經回火後鑽孔,再用機器做深加工。擊錘、扳機和彈匣扣均為鑄件,而分解旋柄、待擊解脫柄和空倉掛機柄均為衝壓鋼件,槍管是用優質鋼材冷鍛生產。握把側片的材質是塑料,復進簧則是纏繞鋼絲製成。槍機體用一根鋼銷固定在套筒尾部。
  • 【槍】孫中山先生的貼身「衛士」-白朗寧M1906袖珍手槍
    他所設計的M1911 0.45英寸手槍和M1935 9mm大威力手槍,皆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世界名槍,許多現代軍用手槍都或多或少有它們的影子。可能是這兩種槍管短後坐式手槍影響太大,以至於掩蓋了白朗寧在另一種自動方式,即自由槍機式自動手槍上取得的成就,實際上後者的產量、使用和影響範圍與前者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 槍迷眼中的珍品——瑞士SIG P210-6手槍
    SIG P210-6手槍外表並不是很出色,但是在槍迷眼中卻十分珍貴,是瑞士建國700周年的紀念手槍,而在紀念手槍當中,它可謂是「槍中王者」了,在軍隊中「卸任」之後也沒有被人拋之腦後,而是裝備與民兵,繼續服役,而這把手槍究竟有何魅力讓它光輝永存呢?
  • 比起Glock手槍,德國H&K的手槍才是高級貨吧!
    比起Glock手槍,德國H&K的手槍才是高級貨吧小科普:今天的小科普頻道給大家帶來的是HK P9手槍HK P9自動手槍是德國HK公司專門為德國警察設計的一種緊湊型自動手槍但P9手槍的產量不大,只有485支。後來,HK公司還在P9手槍的基礎上設計出了P9S自動手槍和P9K自動手槍,但這些手槍都不受歡迎,知名度遠遠不及P7手槍和USP手槍。P9手槍的最大特色在於其採用了滾柱延遲式閉鎖機構,這是HK公司產品的標誌性設計。這一機構在手槍上的運用幾乎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 56式7.62毫米衝鋒鎗
    56式衝鋒鎗供彈方式為30發弧形彈匣供彈,56式步槍彈口 徑為7.62 毫米,包含彈匣的話全槍質量為4.03 千克,全槍長為 874 毫米,子彈頭初速可以達到710 米/秒,56式衝鋒鎗戰鬥射速是100 發/分,它的有效射程達到了400 米,槍刺打開全長1100毫米,單發射速40發/分,直射距離275米,但是總體來說,在當時,56式衝鋒鎗可以說是火力猛烈、射擊動作可靠
  • 二戰德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軍用手槍
    德國軍工企業從來就無法滿足德軍對手槍日益增長的需要,二戰德軍就裝備了大量能搞到的各種各樣的手槍,這裡僅介紹幾種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德國軍用手槍。白朗寧 HP35手槍白朗寧大威力自動手槍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手槍之一,彈匣容彈量達到了13發,差不多是同時代手槍彈容量的兩倍,如魯格和沃爾特手槍。
  • 大人,時代變了 荒野大鏢客2自動手槍盤點
    遊戲中出現了博查特C93,毛瑟C96,FN 1899這三把自動,還有一把槓桿式火山手槍,咱們一個個來。博查特C93不是第一把自動手槍,但算得上是第一把成功的自動手槍,它的靈感來自於馬克沁機槍的槍管後坐原理以及肘節式閉鎖(具體原理到時候我在公號上用視頻方式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