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百餘年歷史的北京動物園在「老北京」心裡,有一份特有的情結。動物園不僅是休閒娛樂的地方,也是科普場所,更儲藏著城市記憶。
北京動物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當時被稱為「萬牲園」。194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接管了這裡,並定名為「西郊公園」。說是「萬牲園」,但這兒一共才剩下十多隻動物:一隻雙眼失明、看上去很憂鬱的鴯鶓,一隻帶病的鯢魚,十三隻瘦弱的、無精打採的猴子……整個西郊公園顯得非常荒蕪、悽涼。
老工人王金剛回憶說,解放前,動物淨吃稻草和窩窩頭。「每次我把動物死了的消息告訴給場長的時候,場長總是漠不關心地說:『啊!死了?好!我馬上把帳銷掉。』」
一次,管理園子的「官老爺」無故把熟悉大象習性的老飼養員裁掉,又貪汙飼料,使得大象瘦得皮包骨頭。和大象在一起多年的老飼養員曾經回來探望,大象「落了淚」。後來,可憐的大象終因病、一命嗚呼了。
被人民政府接管後,祖國各地高山密林裡的珍禽異獸不斷從四面八方匯聚到西郊公園,世界各個角落裡的名貴動物也紛紛來落戶。1954年,西郊公園改建了之前陳舊的動物園,1955年正式更名為北京動物園。
1953年,猴群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為幫大象禦寒,1956年冬天,動物園給大象穿上了棉衣。曹爾泗/攝
1962年,動物園的大夫在給大象治病。馮文岡/攝
到1959年7月底,北京動物園裡展出的動物已經增加到367種、3850隻。北京動物園成為當時我國最大的動物園,也是世界著名的動物園之一了。
北京動物園裡的動物能迅速豐富起來,和當時建立的國際間動物交換關係密不可分。
1951年,蘇聯、捷克、民主德國、匈牙利曾先後向我國提出交換動物的建議。1952年11月初,我國應邀,由北京市公園管理委員會派遣了「中國國際交換動物工作隊」,運送170多隻珍貴動物前往這些國家,受到了當地人民的熱烈歡迎。
1953年2月5日,《北京日報》2版
1952年年底,西郊公園首次派出訪問團,到蘇聯、波蘭及東歐國家的動物園參觀學習,同時帶去了華南虎、豹、棕熊、恆河猴、蟒、等30餘只動物作為交換。
1954年,飼養員正在給小黑熊吃牛奶。李祖慧/攝
兄弟國家還贈給我國大批珍禽異獸,第一批在1953年2月4日運到北京,第二天起就在西郊公園裡展覽。這批動物共有10餘種48隻,其中白熊、白狐、美洲獅等均為國內首次飼養展出。
1963年,第一隻在北京動物園誕生的小白熊。高宏/攝
這種國際間的動物交換關係一直延續和發展,北京動物園接收和飼養了許多外交禮品動物,園裡的一些中國特有的珍貴動物也作為國際交流的禮品被贈送出國,為中國在70年代後期打開外交局面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1955年,北京動物園裡迎來3位珍貴的客人——大熊貓。當年7月2日,北京動物園在國內首展大熊貓。大熊貓畏暑怕寒,食性特別,人工飼養極為不易,至於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後代。
1955年9月10日,《北京日報》3版
1963年9月9日,北京動物園大熊貓莉莉在人工飼養下首次產仔,轟動全國,並引起世界的關注。熊貓幼崽明明是世界上第一隻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出生的大熊貓。
1963年,北京動物園的大熊貓和幼子。高宏/攝
當天上午,動物園的工作人員發現莉莉有分娩後的跡象,但尋來找去,卻不見小崽的蹤影。忽聽莉莉身上發出嬰兒啼哭似的叫聲,仔細一看,原來小生命正在母親的右手裡蠕動。莉莉可疼愛自己的寶貝兒子呢,整天把它貼在胸前。右手累了,換左手,就連翻身都穩穩地託著它。飢腸響如鼓,莉莉望著食品,嘴巴「嘖嘖」作聲也不肯放下明明去吃東西。明明餓了,她把明明擱在手臂肘窩裡,靠近乳房,耐心餵奶。明明哭鬧,她又像大人哄孩子那樣輕輕拍著,送它漸入夢鄉。
1980年8月17日,《北京日報》2版
提起動物園,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猴山、獅虎山、熊貓館等。
位於北京動物園東南角的猴山建成於1942年,位於一個坑中,遊人站在四周向下觀看,視野比較廣闊。這座老猴山有很多北京人兒時的回憶。
上世紀80年代,猴山是小朋友的最愛。張風/攝
2006年,市重點工程展西路計劃穿越動物園內猴山、熊山和中型猛獸館上方。為給工程讓路,動物園決定對這3個動物館舍進行全部或部分拆除。猴山被搬空,原有的大部分猴子被送往外地動物園。
隨後,猴山在原址重建,於2009年「十一」前重新開放。新建成的猴山準確來說不再是山,實際上是一個猴館,佔地面積比原來大出兩倍多,巧妙得安排在了高架橋之下。猴山原來的高臺被削平,四周加上了玻璃牆。遊客從原來的俯視變為了平視,可以近距離觀看猴子。
2016年,北京動物園金絲猴館裡,黔金絲猴阿靜抱著自己的小寶貝親吻。鄧偉/攝
新猴山依然人氣很高,但不少「老北京」帶著孩子來逛的時候,一定會給孩子講述一下當年老猴山的樣子。
後來,新的中型猛獸館和白熊館也相繼落成,為了展西路工程讓路的3座動物園館舎全部復建完成。
2015年,一隻老虎在雪中漫步。
2018年,遊人紛紛走向獅虎山參觀。
獅虎山建成於1956年,位於公園東部,展館外圍以山形加以隱蔽。獅虎山名氣很大,後來成為北京動物園基本保持原貌的最古老展館。姜昆、唐傑忠在1987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的相聲《虎口遐想》,更是讓北京動物園獅虎山家喻戶曉。
北京動物園造型獨特的磚灰色「三拱門」。馮文岡/攝
北京動物園已走過113個春秋,曾創造過許多「之最」,例如中國最早開放的動物園、中國最大的城市動物園、「禮品動物」最多的動物園、全世界參觀遊覽人數最多的動物園等等,它的歷史已不僅僅是一座動物園的發展史,更見證了城市的變遷,也留下了幾代北京人的回憶。
歷史資料:京報集團圖文資料庫、北晚新視覺、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