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水產養殖網
*作者: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 蔡焰值
八鮮過海編輯部,根據原文編輯,題目改過,部分內容有所刪減
編輯的話你可能不知道:鮰魚、巴沙魚、江團、塘鯴、黃顙,這些魚可都是鯰魚。鯰魚,是一個大家族,曾經只是四大家魚養殖中,因「鯰魚效應」而混養的配角。如今隨著斑點叉尾鮰、巴沙魚、羅非魚等無刺白肉淡水養殖魚類,逐步替代有刺的四大家魚淡水養殖魚類,而成為中國市場的主流淡水魚。這篇文章可以讓你識得鯰魚家族的那些成員!
中國本土鯰魚品種110種,還從國外引進各種鯰魚9種
我國是一個淡水魚類資源十分豐富的國家,分布於淡水(包括沿海河口)的魚類共有1050種,分屬於18目52科294屬,其中純淡水魚967種,海河洄遊魚類15種,河口性魚類68種。我國淡水性魚類中鯰魚(鯰形目魚類)10科27屬110種,八十年代後我國從國外引進的鯰魚(鯰形目魚類)品種9種,革鬍子鯰、斑點鬍子鯰、蟾鬍子鯰、歐洲六須鯰、蘇氏芒鯰(巴沙魚)、巨無齒鯰、斑點叉尾鮰、雲斑鮰、長鰭叉尾鮰等品種。
根據上述營養成分表中列出的數據,表明鯰形目魚類其有肉質細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含豐富蛋白質、維生素A、礦物質(主要是鈣)等營養元素,以及人體所需要的必需胺基酸含量較高,肌肉中無肌間刺,含肉率達70-79.34%,便於加工成各種食品。並具有補氣、提神和防衰老、消炎、鎮痛等功效。如鮠鮰科魚的鰾特別肥厚碩大,幹製成的「魚肚」,是享譽中外的名菜。
我國開展人工養殖的鯰魚:本土9種,進口主要2種
在我國最早開展鯰形目土著魚類人工養殖與繁殖的品種長吻鮠(江團),依次是南方大口鯰、黃顙魚、瓦氏黃顙魚、六須鯰、斑鱯、長鰭鱯、土鯰、烏蘇里擬鱨;八十年代初開始從國外引進革鬍子鯰(埃及塘鯴)、蘇氏芒鯰(巴沙魚),1984年從美國引進斑點叉尾鮰養殖,已成為我國淡水名優養殖品種。
我國鯰魚養殖的開端,真的是因為「鯰魚效應」
我國開展鯰形目魚類的歷史較長,從我國在長江流域捕撈天然四大家魚魚苗開始。當時主要防止四大家魚苗中大規格魚苗攝食小規格魚苗,而在養殖池塘中混入肉食性魚苗中,就有鯰形目魚類。另外,許多養殖者將肉食性魚苗放流商品魚池塘中,套養攝食池塘中的小雜魚類,而獲取經濟效益。 八十年代中期後開始進行鯰形目魚類人工繁殖,開始探索池塘主養與混養,由於人工配合餌料的研究成功後,八十年未期逐漸進入池塘、網箱等規模化主養與混養。
斑點叉尾鮰、江團、黃顙魚、埃及塘鯴、巴沙魚:中國人什麼魚都敢養
由於鯰形目魚類開展人工養殖現狀,因為各種魚類的市場需求量、飼養技術易難度、育苗數量、餌料質量、能否進行加工製品等因素的直接影響,因此、各種魚類人工養殖發展程度有所差異。現將目前我國開展人工養殖的魚類品種的養殖現將介紹如下: 斑點叉尾鮰
斑點叉尾鮰是由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1984年引進我國,並於1987年首次在我國人工繁殖魚苗成功後,並在我國絕大部地區池塘與網箱人工養殖,人工養殖商品魚產量從1.7萬噸上升至15萬噸左右,主要是供應國內活鮮魚市場。2001年正式加工魚片出口國際市場後,人工繁殖魚苗量從2億尾上升10億尾以上,商品魚產量從8萬噸與35萬噸,出口魚片從幾十噸上升至幾千噸到美國市場,因而引起美國政府關注,導致我國斑點叉尾鮰魚片出口美國受阻,前後對我國的鮰魚養殖產業產生五次較大的影響,直至現在還未確定能否正常出口。
國內消費市場近幾年不斷擴大,不加工魚片出口,國內現可消費約20-25萬噸。2016年全國繁殖鮰魚魚苗約10億尾,培育飼養商品魚的大規模苗種7.8億尾,2017年全國商品魚養殖產量預測在30萬噸左右。長吻鮠(江團)
長吻鮠是我國長江流域中的一種名貴魚類,由其是「筆架魚肚」。八十年代中期我國開始進行了長吻鮠魚苗人工繁殖成功後,並進行池塘人工飼養,最早是在池塘中套養方式為主,如廣東珠三角州地區的鰻魚飼養池套養,專門研究長吻鮠人工配合飼料成功後,先後在四川、湖北、廣東、貴州等地池塘、網箱規模化的養殖。2005年至2016年全國商品魚產量約在6.5至12萬噸波動。2016年繁殖苗種3.3億尾。目前在我國基本上是活鮮上市,因為活鮮市場商品魚價格較高,加工後其製品市場價格對消費者來說難已承受。
黃顙魚、瓦氏黃顙魚
黃顙魚屬中有5種,其中開展人工養殖的品種只有黃顙魚、瓦氏黃顙魚二種,養殖範圍較廣從南至北均有養殖,九十年代中期人工配合飼料研究成功後形成了大規模化養殖,養殖區域主要在南方、中部與西部地區。養殖方式主要池塘、網箱二種,目前每年的商品魚產量在約25萬噸以上,成都、重慶二地日銷售量15噸,目前主要是活鮮市場銷售。每年繁殖魚苗25億尾之多。目前國內已開展全雄黃顙魚、雜交黃顙魚的繁殖,其繁殖量每年在2.3億尾。
南方大口鯰
南方大口鯰養殖歷史較長,但是開展全人工養殖方式是在人工配合餌料研究成功後,九十年初開始進行池塘、網箱規模化養殖,近年來我國人工養殖的南方大口鯰商品魚產量約在6-10萬噸左右,年繁育魚苗約3.2億尾。
六須鯰、黃河鯰
六須鯰、黃河鯰二種是2000年初期開展人工養殖的鯰品種,養殖地主要是在黃河以北地區養殖,目前基本小規模性的養殖,每年養殖商品魚產量在10000噸左右。
土鯰(塘鯴)
土鯰,就是鬍子鯰,又名塘鯴,原產中國南方。這種鯰個體較小,2000年後開始進行人工飼養,目前主要進行池塘養殖,人工養殖商品魚產量每年在10000噸左右。革鬍子鯰(埃及塘鯴)
革鬍子鯰,又名埃及塘鯴,是我國八十年代中期引進一種熱帶魚類,主要是在廣東、廣西、海南以及溫泉熱水地養殖,對生態環境要求較低,養殖密度大產量高,攝食的食物範圍廣,肉質較差目前在我國養殖量較小。
大鰭鱯、斑鱯
大鰭鱯、斑鱯是長江流域中一種名貴的淡水魚類品種,是2000年後期開始養殖的一種名優魚類,人工養殖較為成功,其養殖方式主要是池塘、網箱、流水三種,人工配合飼料已解決,完全採用人工飼養模式,每年的產量達幾千噸,魚苗的繁殖量達幾千萬尾。
蘇氏芒鯰(巴沙魚)
原產於湄公河流域一種熱帶鯰魚,我國八十年代中引進養殖,由於要求水溫在18以上,人工養殖未發展起來。現因能加工魚片出口,在廣東、海南等地發展池塘、溫泉養殖。巴沙魚沒能在中國大規模養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大規模養殖,成本比中國低,更適合當地養殖。
哪些鯰魚養殖品種在中國有發展前途:7劍下天山
我國鯰形目魚類能形成規模化、標準化、高品質商品魚、製品加工、市場相對穩定等的養殖魚類品種,在我國目前國內淡水魚類養殖品種能達到上述要求對市場需求量有一定穩定性鯰形目土著魚類:長吻鮠、黃顙魚、南方大口鯰、六須鯰、斑鱯、大鰭鱯,引進魚類品種斑點叉尾鮰等,對我國淡水優質魚類的規模化標準化養殖產生一定的影響。據初步統計我國鯰形目魚類商品魚產量已達150萬噸之多。土著鯰形目魚類以及引進斑點叉尾鮰等7個品種,經過多年養殖推廣證實,可在我國絕大部地區淡水水域與5 ‰的鹹淡水水體中養殖。因此、不受溫度限制飼養的水域範圍廣。如革鬍子鯰、巴沙魚屬於熱水性魚類只能在我國區域熱帶水溫地區養殖我,在我國養殖區域範圍受到限制。鯰形目魚類均為雜食偏肉食性,目前在我國基本均採用人工配合餌料投喂,為規模化養殖化商品魚提供營養基礎保障。鯰形目魚類雖然是肉食偏雜食性,但人工配合全價餌料基本能滿魚類的需求與正常攝食生長,能快速形成規模化的商品魚養殖與產量,商品魚飼養的苗種能通過人工繁育滿足養殖市場的需求量,鯰形目魚類對生態環境要求較高,較易控制水產品質量的安全性,便於進行製品的加工業發展,鯰形目魚類在我國商品魚養殖業年總產量可能要達200萬噸左右,如黃顙魚年產量已達25萬噸以上,但市場銷售一直處於上升趨勢。因此、鯰形目魚類能形成一種可持續發展趨勢的養殖業。有望鯰形目水產品加工業業持續發展。其優勢:1.鯰形目魚類肌肉品質受國內外消費者喜歡食用;
2.營養成分豐富、蛋白質含量與人體必需胺基酸含量高、肉嫩味美、無肌間刺、並有一定的藥用效果;
3.可以進行魚片、火鍋魚薄片、魚肉塊、凍整條、快餐食品、便於家庭烹調等各種水產製品加工;
4.適宜在我國絕大部份地區淡水中養殖;
5.可建立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基地,能攝食人工配合餌料,單位面積產量達500公斤以上,可形成規模化的商品魚產量。
國內斑點叉尾鮰活鮮市場與加工情況
活鮮魚市場情況:國內活鮮魚市場比前幾年銷售量有所上升,國內目前市場銷售約為15至20萬噸。烤魚市場加工情況:採用斑點叉尾鮰商品魚加工成烤魚大約5萬噸左右。
精彩文章
點擊圖片瀏覽文章|全球水產品貿易圖:中國依然是水產養殖業的「製造大國」!
點擊圖片瀏覽文章|倡議:成立中國水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聯盟,共謀國內市場!
轉載聲明本文來自中國水產養殖網,有部分刪減及修改。如需轉載,請註明原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