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朵街道住武社區是水城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之一,地處雙水紅橋董地一體化發展的中心地帶,周邊及安置點內教育、醫療等配套設施齊全,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搬遷群眾搬到這裡後,充分享受到城區的各種優質資源,真正實現一次搬遷,終身變成「城裡人」。
新聞視頻
在以朵街道住武社區政務大廳,社區幹部韋江乖正忙著為群眾辦理社保業務。韋江乖是一名搬遷戶,2019年,一家四口從水城縣新街鄉搬遷到住武社區,因為一戶一就業政策,社區為韋江乖提供了公益性崗位工作,每月有2000元的工資。讓韋江乖感到最慶幸的是搬遷後,自己的兩個孩子可以在安置點就近就學。
水城縣以朵街道住武社區搬遷戶
韋江乖
我有兩個小孩,也是安排在安置點學校,水城縣第三小學上學,比較近,10多分鐘就可以到學校,反正一家人搬來以後都很穩定、很幸福。
高圓圓是韋江乖的大女兒,今年上四年級,儘管是剛到新校園學習,但優美的校園環境,熱情友善的老師和同學,讓高圓圓很快愛上了新校園。
水城縣第三小學四年級學生 高圓圓
這裡的環境很好,有寬闊的操場,明亮的教室,我在這裡認識了很多同學和老師,同學們很友善,老師很關心我們的學習,在這樣的環境下讀書,我們是最幸福的孩子。
水城縣第三小學屬於易扶安置點學校,學校距離社區不到1000米,佔地面積49869平方米,共有四棟教學樓,規劃42個教學班,招生學位2000人。現已開設24個教學班,有學生人數1300名,其中易扶搬遷學生701人,建檔立卡學生541人。
水城縣第三小學
教務主任 朱遵林
我們學校主要注重改變學生的行為習慣,著重改變的是學生的家庭個人衛生習慣,文明禮儀、個人品質等,及早的讓孩子們融入到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當中來。
在住武社區
易扶學校讓搬遷孩子就近就學,而扶貧工廠,讓搬遷群眾就近就業。與社區僅一路之隔的雁行製衣廠,40多名搬遷群眾在這裡找到了工作,平均每月工資都在2500元以上,等所有的生產車間全部投入使用後,工廠可以解決200多人的就業。
水城縣以朵街道住武社區
搬遷戶 王仕梅
做這個衣服就是計件的,做得多就得的多,做得少就得的少。但是我們帶著娃娃也是很方便、很好的,我們每個月做下來也是2000多塊錢,我們搬在這裡來,(能)找到這個工作也是很好,我們很滿意
據了解,以朵街道住武社區於2019年4月正式啟動搬遷入住,現已實現1727戶7852人全部搬遷入住。在後續扶持中,社區將緊緊圍繞「五個體系」建設,致力創建「和諧社區 活力社區」,「兩個社區」建設經驗成為貴州唯一入選首批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搬遷群眾在這裡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