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給大家推薦一部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多哥》。多哥,只是一隻雪橇犬的名字,但是它卻帶領主人在暴風雪中穿越極地,拯救了處於病痛中的孩子們,而這些經歷,也讓它成為了傳奇。
1925年的冬天,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小鎮諾姆突然爆發神秘疫病。
而專門治療這種疫病的疫苗,需要去到距離小鎮1084公裡遠的州立醫院才能獲取。可當時正值隆冬時節,大雪封山加上惡劣的自然氣候,導致交通阻塞。為了儘快拿到疫苗,當地政府被迫選擇啟用狗拉雪橇的方式運送疫苗。
於是,接受任務的20個雪橇手和150隻雪橇犬,他們要用輪流接力的方式,在五天內跑完了原本需要至少一個月才能抵達的行程。
在這場拯救生命的壯舉中,其中有一條雪橇犬所在的雪橇隊承擔了最困難也最危險的一段路程,他們在零下30度、七級以上強風的極寒環境下,完成了奔行425公裡的接力任務。然而在當時因為種種原因,這條傳奇的雪橇犬和他的故事卻被歷史所遺忘。
一直到2011年,美國的《時代周刊》重新報導了這個故事。在報導中,他們將這個故事中的主角,那條名為多哥的雪橇犬譽為:20世紀最英勇的動物!
《多哥》由導演埃裡克森·科爾執導,好萊塢實力派老戲骨威廉·達福擔綱主演,陣容不可謂不強大。
故事開始於位於阿拉斯加的諾姆鎮。男主角萊昂哈德·塞帕拉(威廉·達福 飾)本是一位經驗老道的雪橇駕駛員,專門靠著用狗拉雪橇幫人運貨為生,也因此對於馴養雪橇犬頗有經驗。
這一年的冬天要比往年更冷,可此時的小鎮上卻家家戶戶門窗緊閉,原來一種名叫「白喉病」的傳染病在小鎮開始擴散。鎮上的很多孩子都已經感染,光是短短幾天內,就已經有5名患者去世。
暴風雪即將來臨,飛機輪船都已停運,而救命的血清卻遠在千裡之外。唯一的方式就是用原始的犬拉雪橇來穿越極地。而塞帕拉作為鎮上最出色的雪橇駕駛員和訓犬員,就成了全鎮唯一的希望。於是塞帕拉整理好行囊,挑選好雪橇犬,整裝待發。雖然多哥已經12歲了,是一隻高齡犬,但是塞帕拉還是選擇了它作為這次任務的領頭犬,因為多哥是經驗最豐富的領頭犬,沒有之一。
雖然多哥如今是一隻領頭犬,但它剛來到塞帕拉家裡的時候,卻並不被看好。十多年前,塞帕拉的妻子意外撿回了一條受傷的流浪狗。
然而訓狗經驗豐富的丈夫卻第一時間讓妻子扔掉它,讓它自生自滅。因為這條小狗品種不好,身材矮小,而且看著也並不聰明,根本不適合馴化作為雪橇犬。作為一個信奉物競天擇的職業馴狗人,塞帕拉提醒妻子:大自然是從來不會同情弱者的。
可善良的妻子卻堅持將這條流浪狗留了下來,並取名為多哥。丈夫塞帕拉斷定這隻小狗活不久,偏偏多哥展現了驚人且旺盛的生命力,茁壯成長。
但也許是性格過於活潑好動,這隻阿拉斯加犬的性格居然跟同類的二哈有一拼。不僅經常調皮搗蛋,而且分分鐘上演拆家。塞帕拉將它關在籠子裡,然而多哥竟然能刨地挖洞逃出;
於是塞帕拉又將它獨自關在倉庫裡,結果多哥居然在完成了一次完美越獄的同時,還捎帶手拆了家;
終於忍無可忍的塞帕拉決定將它送人,可沒想到多哥居然撞破了玻璃,逃了回來。在多哥一次次地送走又主動逃回來之後,塞帕拉看著眼前為了回到自己身邊而不惜被玻璃劃傷的多哥,終於心軟了一次,他決定試著訓練多哥成為一條雪橇犬。
原本其他雪橇犬對於這條突然加入隊伍的新狗,都表示了強烈的敵意。卻沒想到,多哥竟然秒變舔狗,逐漸和隊伍裡不友好的同類打成了一片。
而更讓塞帕拉驚喜的是,多哥在訓練中展現了驚人的天賦,不僅速度非常快,而且特別聰明。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多哥甚至成為了雪橇隊裡最重要的領頭犬。
直到這時,塞帕拉才終於承認:多哥是最好的雪橇犬,它是天生的領頭犬之王!
此後的十年間,塞帕拉帶領著多哥完成了各種艱難的運輸任務,甚至還成了遠近聞名的雪橇駕駛員。這一人一狗之間,也在無數次的遠行中,建立了難得的信任與默契。
而這次,他們將怎樣完成這一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呢?敬請欣賞電影——《多哥》
作為一部講述人狗情緣的電影,《多哥》故事雖然很簡單,但卻感動得讓人掉淚。由於是真實事件改編,所以導演埃裡克森·科爾並不過度在敘事上煽情,而是採用了相當寫實克制的手法,把這段一人一狗之間的生命救援故事拍得悲壯,而又不失溫情。
無論是塞帕拉與多哥之間的羈絆,還是冒險路上多哥對主人的忠誠品質與頑強耐力,都被刻畫得非常動人。
現在人們養狗,不再是如以前一樣只是為了看家護院,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寄託,是情感上的需要。狗狗在我們生活中已經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了,但還是有很多人虐待它們,讓人氣憤!
希望看過《多哥》這部電影的朋友們能夠意識到,狗狗真的是我們人類最好的夥伴!請善待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