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閆利
瑞幸咖啡與星巴克決戰正酣,突然中石化擲下「驚雷」,坐擁2萬家便利店的巨無霸也宣布要進軍咖啡市場。
眾所周知,國內咖啡市場對標國際來看仍是潛力滿滿。
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統計的數據顯示,中國平均每人每年消費的咖啡小於5杯,就算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每人每年消費咖啡的數量也不過是20杯。而歐美國家人均年消費約為400杯、日韓300杯,這一數字分別是中國的80倍和60倍。
而這一數據也成為傳統勢力和新勢力們頻頻在咖啡領域發力的主要證據。
瑞幸星巴克慌了
不少人表示,中石化賣咖啡,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數據顯示,中石化的易捷便利店全國門店多達2.7萬家,國內排名第一。而且就在去年,易捷便利店進行二代升級時,旗下門店還曾引入瑞幸咖啡,採取雙品牌店招模式。
不過,時隔一年,也許是嘗到了「賣咖啡」的甜頭,坐擁2.7萬家便利店的中石化也想撬開咖啡市場的「一隅」。事實上,對標國際同行,不少成熟的加油站的非油品服務收入佔比遠高於國內,其中美國這一比重高達64%,而國內只有3%。
此外,從毛利率來看,據國內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我國成品油目前的毛利率是在10%-15%,而咖啡行業毛利率則為50%,高者可達80%。這樣明顯的結構對比和利潤對比下,咖啡零售或將成為中石化的發力抓手。
不只是中石化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中石化在進軍咖啡市場,肯德基也在繼續收割咖啡流量時代的紅利。
早在今年年初,肯德基總經理黃金栓就表示,相對整個食品類別,咖啡利潤更高且增長更迅速,而且咖啡已經成為了肯德基實現增長的重要機會。僅僅去年一年,肯德基通過交叉銷售的方式就吸引了1000萬新的咖啡用戶,而且咖啡外賣也出現了翻倍的收入增長。
從今年上半年數據來看,肯德基的K-coffee半年賣出6000萬杯,同比增長超過45%。值得注意的是,9月9日起,肯德基再次放出重磅大招,咖啡月卡。從性價比來看,價值28元月卡可以提供持續30天、每天一杯的指定咖啡。這也意味著,一杯咖啡價格約等於1元。
1元的性價比相較星巴克34元、瑞幸24元、中石化18元的咖啡而言,滿滿的都是「羊毛」誘惑。
瑞幸更難了
巨頭連環發力新零售的背景下,瑞幸日子也將更難了。
今年上半年,瑞幸共虧損12.3億元,去年全年,瑞幸虧損16億元,也就是說,自開辦以來瑞幸已經虧損了28億元。有統計數據顯示,瑞幸一杯成本27元,一杯收入卻僅為9元,也就是說,每賣一杯就要虧損兩杯。
如今,在舊敵星巴克威脅依舊和新勢力中石化、肯德基等流量大頭的雙面夾擊下,瑞幸或許想要扭虧的路也更難走了。
正如錢治亞說的,虧損就虧損吧,我們還將補貼用戶至少3到5年。
但如今在分流更迅猛、激戰更白熱化的今天,穩如錢治亞恐怕多少也會有點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