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上班族的歡愉秘密,來看一天的日常記錄

2020-12-10 騰訊網

說起日本人,大家都有什麼樣的印象呢?【認真勤奮】是外國人對日本人常見的印象,究竟這種印象是否正確呢?

請多多關照

日本人給人認真又勤勞的印象。過勞與過勞死則是日本的一大社會問題,而【過勞死】儼然已成為全球共通的詞彙,社會上至今仍常見此現象。

但近年來,為解決因少子化與人口高齡化導致工作年齡人口下降和日本經濟衰退等重大問題,政府正在迅速地進行【改革】,其內容為提升勞動生產力、改善長時間工作問題,以及普及多元就業型態等。

在日本這個現代化的社會,究竟上班族一整天有哪些行程呢?以下將依起床到上床睡覺的順序,一起來看看他們平日的生活情形。(以上班族為例)

6:30 7:30左右:起床

上班族會藉由普通鬧鐘或手機設定,在固定的時間起床。日本社會對於守時觀念相當重視,如果睡過頭的話,就會給人【無法管理好自己】的印象,也會失去別人對自己的信任,是嚴格禁止的行為。

所以,遲到在日本也是職場的大忌啊,無關全勤獎,有關尊嚴。

清晨的日本街頭真是美好一天的開始

說到早上的樂趣就會想到早餐。過去日本家庭的早餐大多以白飯、味噌湯、烤魚和雞蛋卷等純日式餐點為主,但因飲食多元化、獨自生活的人與核心家庭漸增,導致縮短料理時間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因此近年來以麵包簡單裹腹的人也越來越多。此外,像是水果、優格與麥片等食物也深受重視養生與美容者的喜愛。

生雞蛋拌飯,是很常見的早飯

除了洗臉刷牙外,女性化妝、男性刮鬍子後整理好儀容才會走出家門。在重視禮節的日本,保持外表整潔也是一種禮貌。

如果素顏或穿著皺巴巴的套裝上班,就會被批評是【沒禮貌的人】。讓自己得體,既是尊重自己,也是尊重別人啊~

8:00 9:00:通勤

在東京與大阪等大城市中,電車是最普遍且最發達的交通工具,因此很多人都會搭電車通勤,滿員電車也很常見。尤其是通車上班與上學者最多的8:00到9:00期間,被稱為【通勤尖峰】,東京部分電車路線非常擁擠,其乘車率高達200%。

夜晚的秋葉原

電車內有人會用通訊軟體聊天、使用社群軟體、逛逛網站、聽音樂、玩遊戲、看影片或閱讀Kindle電子書等,藉由手機享受自己的興趣。

以前,在日本的電車中有很多人會看報紙吸收政治與經濟方面的資訊,但最近隨著網絡新聞與資訊網站逐漸普及,已經變得較為少見。

下班的電車內

此外,在電車內補眠的人也非常多。不論是坐著,或是站立拉著吊環,大家都會以各式各樣的姿態休息,好好地利用通勤時間。可以不用擔心東西被偷,安心地睡覺,說不定是治安良好的日本特有的光景呢!

12:00 13:00左右:午餐

雖然近年來採用彈性工時制度的公司逐漸增加,但大部分公司的午餐休息時間是12點到13點之間。

平日一到這個時段,在商業區應該就能見到不少只拿著手機和錢包的上班族在路上走。

許多餐廳會供應價格比平常便宜、價位在800 1,200日元之間的午餐套餐。

不少行政機構與大公司會設置員工餐廳,花不到500日幣就能用餐。此外,為了節省和省時,也有許多人會買超商的麵包和飯糰,或是自己帶便當在辦公室或附近的公共空間用餐。

午餐時光是繁忙的一天中珍貴的休息時間,有人喜歡悠閒地享受一人時光,也有人想和公司同事和樂融融地聊天,更有人因為工作忙碌而想節省用餐時間,是個能表現出個人取向的時間。

工作時間怎麼度過?

在以前的日本,就開始重視的不是工作的質量,而是份量。

日本還有【察言觀色】這個詞彙,也就是比起個人更需遵守團體秩序的風氣。因此,就算做完當天的工作,不想自己先下班而留下來加班的人也不少。

近幾年來,重視工作生活平衡的人逐漸增加,有些公司會將星期中的某一天定為無加班日,督促大家早點下班。

此外,自2017年起,日本經濟產業省發起了,將每個月最後一周的周五命名為超值星期五的活動,促使員工在該日提早下班,但卻沒有什麼改善,舊有的觀念至今仍深植在大多數日本人的心中。

17:30 18:30:下班

近年來,日本人因健康意識抬頭,許多人離開公司後,在回家之前會順路前往健身房,彌補工作期間久坐帶來的運動不足。

女性則較熱衷於可同時鍛鍊心靈與體態的瑜珈,同時也有不少人也會花心思在瑜珈服等裝扮上。

其他還有烹飪教室與英文會話課等許多以上班族為對象的研習課程,會在下班後的18點至22點期間開設許多課程,因此廣受上班族的喜愛。

19:00 21:00:回家、享用晚餐

在家中用餐時,有人會自己動手下廚,但單身者大多會在超商或超市購買便當和配菜回家享用。

外食的話,選擇前往定食專賣店、牛肉蓋飯專賣店與家庭餐廳用餐者較多。連鎖餐廳通常會開到深夜,有時還是24小時營業,300日元到1,000日元左右,就能吃到一頓美味的晚餐。

便利店

此外,在居酒屋還能看到一群群年齡在20到59歲之間、穿著西裝的上班族,或是聚餐的女性。

他們大多會聊聊在公司沒辦法說出口的真心話,藉此加深彼此的關係、消除工作壓力、培養第二天上班的精力。

過去在工作結束後,常常會舉辦和公司同事與上司的酒聚,而且一定要參加。但近年來因想明確區分工作與私人時間的人與不喝酒的人漸增,年輕人便較少舉辦公司內部的酒聚。

21:00 :放鬆時間

上班族回到家之後,會和家人聊聊天、看書、玩遊戲、看電視或電影、瀏覽社群網站等悠閒地度過。

電視收視率較高的21點至23點期間,各電視臺都會播出精心製作的綜藝與新聞節目,或是由當紅演員主演的戲劇等節目。

夏季的煙火大會

此外,也因為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年輕人越來越少看電視,取而代之的是Netflix與YouTube等影音串流平臺逐漸興起。

除了在家泡溫泉之外,假期的時候去溫泉聖地旅遊,也是日本人的心頭好

不得不提的是,日本人的泡澡文化,許多人非常喜歡晚上泡澡。雖然炎熱的夏天通常只會以淋浴方式洗澡,但勞累的時候或寒冷的季節時,在放滿熱水的浴缸中好好地泡澡便能消除一整天的疲勞。

對日本人來說,泡澡不只是把身體洗乾淨而已,更是放鬆舒壓的時間。

23:00 1:00:就寢

在從前的日本,有許多人都是鋪被子在榻榻米上睡覺,但現在睡在床上的人大幅增加。也有不少人會在睡覺前確認明天的行程以及準備需要的物品。

日本人因為從小被教導要遵守團體生活中的紀律,所以在一天的結束時也會這麼地認真度過,可說是他們的天性。

順便一提,據說在日本頭朝北方睡是不吉利的事。雖然有各種論點,但這個忌諱應該是來自於【因為佛教創教者釋迦牟尼去世時便是頭朝北方】。

以上です。

相關焦點

  • 秘密歡愉
    ◆陸小鹿 看完一部日本短劇《想在京都小住》,對京都人的精緻生活留下深刻印象。 佳奈的舅公是地道京都人。生活中,他講究擺設要固定放在某個位置,一絲一毫也不能移位。他熱愛古舊器物,一隻600年前破了洞的舊碗不會扔掉,而是拿去古玩店裡做金繕。
  • 京都人秘密的歡愉 看完真帶感!
    作為日本曾經的首都,京都承載著日本這個國家濃厚的歷史底蘊,在這裡人們可以體會到獨屬於京都的隱秘氣質。《京都人秘密的歡愉》是一部綜合性較強的電視電影,由NHK製作,從開播至今,豆瓣評分就高達9.2。片中愛德華是從英國移民到日本的外來人口,在日本居住超過10年之久,另外他還有一個特殊身份,就是作為人類社會學教授。除愛德華,片中還有另一位女主人公,由常盤貴子飾演一位果子店老闆娘。
  • 日本人的歡愉時光,原來都在小鎮的生活裡?
    偷得浮生半日閒,那些覺得日本生活很壓抑的人,一定是還沒有見過典型日式小鎮生活的人們。沒有像上班族那麼大的壓力,被社畜的標籤壓著喘不過氣來,生活在小鎮裡面的人們,天生都帶著緩慢的步調,優雅從容的踱著步,種著菜,打理著家庭和事業,生活裡面有著雙豐收。日本人的歡愉時光,原來都在小鎮的生活裡。
  • 在日本,一天的夥食費需要多少錢?
    拋開歷史來看,日本是一個文化底蘊比較深厚的國家。近現代以來,日本依靠其獨特的旅遊資源漸漸發展成一個旅遊大國,其獨特的食物風格也漸漸形成了聞名世界的日式料理,在其他國家內傳播和發展,形成了一股新的飲食文化。有一些國內的小夥伴去日本旅遊,也會對行程上安排一些嘗試日本飲食的項目。
  • 德國攝影師記錄地獄般的東京地鐵:上班族每天來回2小時(組圖)
    沃爾夫花了整整90個工作日來記錄早晚高峰的東京地鐵,記錄車廂內摩肩接踵的乘客,他把這一系列相片稱作「東京壓縮機」(Tokyo Compression)。 在高峰時期,這些列車裡塞滿了東京的上班族。每到一個站點,又會有更多的乘客擠上去,照片記錄下了那些已經上了地鐵,卻被擠得喘不過氣的面孔。
  • 嘿,給你一部可回味細品的劇:《京都人秘密的歡愉》之人物篇
    一生做一事一事便成就一人以一種十分捨不得的心情,綿延了幾個月,我終於看完了故事情節穿插的NHK紀錄片《京都人秘密的歡愉》。它適合什麼樣的人呢?喜歡安安靜靜的,能細細品味的,體會寂然之美的人。這也是中國對古典女子的想像,東方人喜歡女性低眉頷首淺笑,舉止輕柔落落大方,在日常生活裡人生選擇上順著男人心意來。不可忤逆,不可粗狂,不可豪放,不可似男人言行。對於活成模板的人,我有一些敬而遠之。美則美矣,靈魂是大眾的。喜歡她嗎?喜歡。她享受四季之美,享受當下時光,享受寂靜空間,享受精緻食物。
  • 日本人年輕人穿衣怕「撞衫」 上班族每天換一套
    日本人對著裝十分講究,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穿著。日常工作的時候需要穿工作裝,而在家的時候要穿家居服,當然睡覺的時候要穿睡衣,旅行時要穿休閒服,運動更要穿運動服,參加婚禮時要穿禮服。其中規矩複雜,剛到日本的外國人還真不容易搞清楚,搞不好就會鬧出很多笑話。
  • 日本人穿衣最怕「撞衫」 上班族每天換一套
    日本人對著裝十分講究,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穿著。日常工作的時候需要穿工作裝,而在家的時候要穿家居服,當然睡覺的時候要穿睡衣,旅行時要穿休閒服,運動更要穿運動服,參加婚禮時要穿禮服。其中規矩複雜,剛到日本的外國人還真不容易搞清楚,搞不好就會鬧出很多笑話。
  • 鏈信眾包,普通上班族日常兼職賺零花錢的不二之選
    作為一個普通的上班族,要是能夠通過副業一個月多賺上幾千塊錢的話,那麼就可以明顯改善日常的生活,現在大部分的上班族工作時間都是比較固定的,而且晚上的時間是非常充足的,所以很多人都在想晚晚上可以幹什麼掙錢,並且對於第二天上班是沒有任何影響的。今天就來給你們帶來晚上掙錢的門路,看看你們能否勝任。
  • 探索日本地下電影院,裡面很多的上班族和流浪者,網友:生活不易
    前段時間去了日本的大阪旅行, 這是第一次來日本旅行,這個國家還有很多地方, 日本和中國的距離很近,文化上也有類似的起源,但是如果真的沒來過日本旅行的話,對這個國家是不太了解的。一天晚上,我在大阪的街上閒逛, 時間晚了,大部分商店已經關門了, 有幾個看起來像電影院的地方, 我不可思議地去看看吧, 這和我們現在熟悉的正規電影院不同,像是我們國家上世紀流行的音樂廳。
  • 京都人的秘密歡愉,都藏在這紀錄片裡
    大部分的京都人已經將這種儀式感帶入了日常生活。以月份和季節為單位,用專屬於這個特殊時分的味道,重新賦予意義。深秋入冬,天氣轉涼,日料店的老闆,打算用蔬菜和青花魚做一道驅寒的家常料理。有人說,《京都人的秘密歡愉》是一部充滿治癒的記錄片。在裡面所見到的都是尋常的生活小事,卻又能感受到莫名的溫暖和安寧。
  • 基層工作日常的一天
    基層工作非常繁忙,大家也都從網上聽說了不少,我也是一名普通的基層工作者,現在我就想把基層工作簡單的一天分享給大家。我2016年來到鄉鎮工作,到現在雖然沒有明確什麼職務,但幹著不少的活。 宣傳幹事就是宣傳委員的幫手,日常協助宣傳委員進行精神文明、移風易俗等工作,對了還有「學習強國APP」的日常學習工作。好了,我說了不少了,下面我開始簡單介紹這一天的工作。
  • dnf秘密探索記錄完成攻略 dnf秘密探索記錄怎麼完成
    DNF地下城與勇士全新的探秘地下城活動中,有這麼一個探索記錄按鈕,其中隱藏著很多成就獎勵,而DNF秘密探索記錄怎麼完成是很多玩家心中的疑問,那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地下城的秘密探索記錄怎麼完成攻略。
  • 日本上班族有多難:沒有性 日子過得猶如機器人
    日本上班族們的悽慘生活大家相信聽過不少新聞,他們每天玩命工作,背負著巨大的職場精神壓力,僅僅也只是為了能在都市紮根生存。那對於這些被戲稱為「社畜」的日常是怎麼樣的呢?一位名為David Tesinsky的攝影師,在日本工作期間拍下一組令人心酸的照片,他把這個系列的照片稱為「 The Man-Machine」,因為他覺得,這裡的上班族,日子過得猶如機器人一樣...
  • 沒有圍牆的公園|蝴蝶灣午休:一個上班族的秘密
    1/28 沒有圍牆的公園|蝴蝶灣午休:一個上班族的秘密
  • 日本上班族最普通的一日三餐,發達國家的人也活得這麼慘
    提起日本,其實遊客眼中的日本和真正的日本還是有很大的出入的。遊客眼中,日本發達又小清新,但日本人大多認為,職場壓力過大,論資排輩導致有能力的人也只能慢慢熬出頭。今天小編就從上班族的一日三餐說起,讓大家對日本的職場文化有一個管中窺豹的了解早餐和中國人民的早餐習慣不同,沒有豆漿油條包子煎餅果子餛飩的11區人民,早餐也非常偏愛米飯。日式早餐的核心就是米飯和味噌湯,一些下飯的小菜,以及豆腐和魚。下飯的小菜有海帶、蘿蔔、薑絲、梅子,基本上都是醃製過的。
  • 日本最強的省錢女孩 為買房一天吃飯只花200日元
    日本是一個高物價的國家,在日本呆久了的華人有時免不了會抱怨:「蔬菜攝取不足」,「蔬菜水果太貴啦都快吃不起了」等。由於在外面吃開銷太大,許多上班族都選擇自己在家做飯,帶便當上班來節省飲食開銷。  在日本平時在家燒菜做飯的朋友一天夥食費花多少錢呢?
  • 中華萬年曆日曆電腦端:上班族神器
    (原標題:中華萬年曆日曆電腦端:上班族神器) 作為中國最多人使用的日曆
  • 為何黑人在日本沒競爭力?看看當地上班族有多拼,根本競爭不過
    日本上班族頗具特色,手持公文包,酷暑西裝領帶皮鞋白襯衣全套照穿,早出晚歸在地鐵上擠成魚子醬,甚至過度加班自嘲「社畜」。在加班文化盛行的日本,許多外來人口尤其是黑人朋友,很難適應。日本公司的崗位對人才要求如此之高,職員工作覺悟在世界排名先列,沒有艱苦奮鬥傳統的黑人群體普遍表示不容易生存,根本競爭不過勤勞當地「社畜」。因此,我們也能看到,相較於其他國家,日本當地的非裔群體人數少之又少。日本「社畜」當中,有部分日本上班族到了中午仍不吃飯、不休息,一直忙到晚上下班才開始一天的第一餐。
  • 日劇《派遣員的品格2》:上班族如何面對「難以逃離」的日常
    時隔一年有餘,「推拿熊」的貼文可以再度熱爆,足見問題並沒有緩解,從貼文中的某些字句,如「奮鬥x」「不要和老闆共情」等,想見不少慕強的上班族真的把馬雲的話聽了進去,把自己變成了加固加班文化的一環。事隔多年《派遣員的品格2》再臨,主創們完全體察到了日本職場的變化。性別問題,職權騷擾,員工老齡化,員工副業成風,過勞死等更加切身關註上班族感受的議題都在劇集中出現,大前春子也從嘲笑正式員工轉為預言日本大公司的覆滅。她出場不久即手持《日本沉沒》一書,宣告不懂變通一味控制成本的集團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