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記中茶窖藏六堡茶大清貢磚發布會

2020-12-14 茗邊

多美啊!這「半壁山房待明月」的意象,那是獨坐的恬靜,是等待的清歡;

多美啊!這「一盞清茗酬知音」的形象,那是待友的高潔,是處事的風範。

在清潔高月的秋風中迎來了中茶窖藏六堡茶「大清貢磚」發布會茶會。2019年10月13日下午兩點在眾多和其坊粉絲的期待下,以一盞六堡茶酬謝八方知音。風雅時節秋風頌,風雅地帶西子畔,風雅茶會和其坊,風雅到極致,也就成了經典。此次活動是由梧州中茶茶業有限公司、和其坊主辦,壹平方公關承辦,茗邊頭條協辦。壹平方公關主人藝華主持活動。

壹平方公關主人藝華主持活動

青書寥寥幾勾勒,應有天子下江南,清代康乾盛世締造者之一的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每次南巡則有杭州,而這款曾是他在深宮別院享用的大清貢茶,如今也乘舟而下,褪去了歷史的塵霾,與茶友相見,巧妙的邂逅,書寫了六堡茶在江南形勝之地註定了的異彩輝輝。

和其坊主人陳華亮在致辭中提到「人有知音,我有清茗。」

這應該是茶人之間的最高禮遇了吧,以茶交友,彼此兩歡,正是合了「待明月,酬知音」的高雅意境和高尚之舉。

和其坊主人陳華亮

一款「窖藏六堡茶」正是待客好茶,沉澱了歲月的味道,「窖藏」了歷史的記憶,成為知音相酬的信物。

梧州中茶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均偉在介紹中講到:「渥堆發酵是黑茶的技術關鍵工藝,在1955年,梧州就已經開始研究冷水渥堆發酵技術,1958年技術基本成型,並以先進的技術經驗向全國推廣,後來被廣西研究應用到六堡茶,2008年梧州中茶轉向內銷。」此次的「大清貢磚」採自廣西境內荒野大樹原料,以精湛的工藝傳承和技術底蘊,經過制茶師的「馴化」,再經歷「一茶多藏」的窖藏技術沉澱,與窖中的微生物和有益菌交融升華,造就了這款別具風格的「大清貢磚」。

梧州中茶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均偉

一個「窖」字令人展開無數聯想,那是代表著一種品質與質量,也代表著獨家秘制的精良工藝,代表著傳統制茶工藝的技術傳承,更代表著外貿人訓練有素的嚴謹的品控及食品安全觀念。窖藏,是隔絕了世俗的清高與自戀,既塵封了過去歷史的輝煌與紛繁,也封存了對未來的諸多期許與信念。世俗事不爭,歲月話滄桑;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雲南中茶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盛玉泊

中國茶葉普洱茶事業部總經理助理,雲南中茶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盛玉泊則是現身說法,講述自己近半年來品飲窖藏六堡茶的感受。他提到《茶經》有雲「採不時,造不精,雜以卉莽,飲之成疾」。而六堡茶則是通過窖藏的技術讓茶達到真正放心品飲的地步。

梧州中茶茶業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蔡俊麟

一段《宋清論茶》,宋徽宗和乾隆現場論茶,從另一個側面道出了中華茶文化傳承五千年的魅力,這是茶文化高峰的較量,是盛世茶的延續,是當下盛世人民美好生活的茶中清歡;

一曲《流水》,是音樂成就知己的美談,是「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的中正美感;

知名主持人亞君作詩朗誦

和其坊粉絲、玩家、紀錄片《杭州》汪裕泰扮演者汪則如

一席《一盞清茗》,是對「大清貢茶」的演繹,是歲月裡清歡的味道。

伴隨著梧州中茶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均偉,中國茶葉普洱茶事業部總經理助理,雲南中茶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盛玉泊,杭州市上城區茶文化研究會會長楊全歲,和其坊主人陳華亮共同傾注金沙在板格上呈現出金燦燦的「大清貢茶」四個字宣告了這款茶正式問世了。

茶以養心,玉以養人,君子尚茶也商玉。玉章也是文人墨客的心頭愛,如茶一般,而印章在中華文化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象徵著信譽和品格,而青田玉便是這其中的重要代表。在聽取了中國青田石雕博物館執行館長陳墨對於青田石、青田印的講解後,深覺印茶相配,厚重又清晰。

中國青田石雕博物館執行館長陳墨

一場茶會,知己相歡,更得歲月相酬。

杯裡乾坤,六堡一壺香醉江河;

茶中日月,貢磚幾盞玩味春秋。

參加今天茶會的有梧州中茶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均偉,中國茶葉普洱茶事業部總經理助理,雲南中茶茶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盛玉泊,杭州市上城區茶文化研究會會長楊全歲,杭州市上城區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翟旭平,浙江省印石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葉建海,茗邊頭條主編、《茶訊》主編孫狀雲,中國人民銀行餘杭支行行長謝東標,南宋點茶非遺傳人彭克榮,浙江樹人大學人文學院茶文化專業教師張琳潔,浙江省旅遊職業學院休閒服務管理茶文化專業老師張春麗,中國青田石雕博物館執行館長、西泠印社青田印學基地秘書長陳墨,杭州琴古古琴工作室創立者陸海,知名主持人亞君,資深媒體人陸文華,臨海市茶文化促進會副會長王秀祚,和其坊掌柜陳華亮,杭州和其坊掌柜舒曉燕以及資深茶葉收藏家胡國明、金瑞、裘東、彭海聰、葛海景、謝志剛、張衡、龔衛宇、李君玲等。

相關焦點

  •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記中茶窖藏六堡茶大清貢磚發布會
    這「半壁山房待明月」的意象,那是獨坐的恬靜,是等待的清歡;多美啊!這「一盞清茗酬知音」的形象,那是待友的高潔,是處事的風範。在清潔高月的秋風中迎來了中茶窖藏六堡茶「大清貢磚」發布會茶會。2019年10月13日下午兩點在眾多和其坊粉絲的期待下,以一盞六堡茶酬謝八方知音。
  • 半壁山房待明月 一盞清茗酬知音
    賞心樂事 微信公眾號ID:YNSXLS清風吹拂山崗,明月升起,照亮了山房的牆壁。古人焚香靜坐,撫起古琴,琴聲穿過窗戶,月光灑進屋內。有道是: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古人有十雅:焚香、撫琴、對弈、品茗、酌酒、聽雨、蒔花、讀書、候月、尋幽。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可試想,期間有幾多雅事。
  • 茶老闆們那些妙趣橫生的茶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佚名要說茶舍、茶樓中有什麼物件是不可缺的,除了各種茶品、茶器之外,就是茶聯了。茶聯,顧名思義,是以對聯為形式的茶文化。——招隱寺內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走東西。——洛陽古道一茶亭所書茶聯的形式不光有精神意境高遠的詩詞,也有接地氣的生活表述。下面小編先與各位分享一下宋元明清的詩人茶聯,隨後分享再分享那些極具煙火氣的民間茶聯。
  • 一盞清茗酬知音,春暖花開大別山!
    一盞清茗酬知音「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桃花停住了腳步,見證了花兒與春天的友好契約。春興正盛,氣溫回升,萬物生長。「茶香高山雲霧質,水甜幽泉霜雪魂」自春來時,採茶的身影是春日的譜曲,茶香在製作的流程中溢滿心扉。春日在歲月更迭中,變得暇意美好。一片青山入座,我們相逢於花海,一盞清茶煮沸,我們傾於朝夕。
  • 「一盞清茗酬知音」 - 中國軍網_數字報
    古人說:「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誰是知音?志同道合者為知音;好茶敬誰?敬的是「共同事業把我們凝聚在一起的人」。清茗可酬知音,然而對那些搞「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只重說不重做、不能秉公用權的領導幹部而言,他們在「臺上」時,看似鴉雀無聲,實則不得人心,他們甫一「下臺」,估計是不會有清茗相迎的。 所謂「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潔」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 燕語茶館·品鑑中心|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
    詩的光線,柔和溫潤典雅與時尚兼具不知不覺就步入美好燕 語 茶 館 · 品 鑑 中 心佔地約2000中房茶室,建議使用人數4-6人;大房茶室,建議使用人數6-10人,帶獨立衛生間。多 功 能 會 議 廳容納人數劇院式 150人酒會式 100人課桌式 100人佔地約240㎡,配備全彩LED顯示屏、高品質音響等現代化設備,可以舉辦主題沙龍、發布會
  • 一盞清茗酬知音,日照駐龍山秋茶倍受到好評
    「一盞清茗酬知音 石爐敲火試新茶 」,公司生產的駐龍山綠茶系列產品大眾網日照10月28依山傍海的駐龍山,位於日照市區北10公裡,沿海直線距離1.5公裡,自然條件優越、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微酸性土壤,溫帶海洋氣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極其適合茶樹生長,作為日照市「南茶北引」第一批試驗基地,擁有數百畝優質茶園,已有30多年的歷史,歷來以盛產優質綠茶聞名於國內各大城市
  • 詩詞|一盞清茗酬知音
    《浣溪沙》【清】納蘭性德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是誰獨自在西風中感慨悲涼,不忍見蕭蕭黃葉而閉上軒窗。獨立屋中任夕陽斜照,沉浸在往事的回憶之中。回憶往昔,你我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曾經美好快樂的記憶,當時只覺得最尋常不過,而今卻物是人非。人生如茶,苦樂自知,他人難以體會。
  • 「詩詞鑑賞」半壁山房待明月 一盞清茗酬知音
    有人從茶裡品出了人生,有人從茶裡悟出了哲理,你又從茶裡品出了什麼呢?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唐-皎然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兩碗茶唐-白居易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長短任生涯。
  • 尚御趙氏古茶飲茶小記
    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舉頭看日影,已復西南斜;樂人惜日促,憂人厭年賒;無憂無樂者,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平生於物之無取,消受山中水一杯。詩床竹雨涼,茶鼎松風細。茶是生活的底色,也是中國文化的結晶。
  • 一盞清茗酬知音:本網記者走進三千茶農南陽運營中心側記
    編者按:中國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在解決了溫飽後,茶也是生活中的必備品。中國是茶的故鄉,國人飲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大概有4700多年的歷史。直到現在,中國各族同胞還有以茶代禮的風俗。
  • 「詩詞鑑賞」半壁山房待明月 一盞清茗酬知音
    有人從茶裡品出了人生,有人從茶裡悟出了哲理,你又從茶裡品出了什麼呢?兩碗茶唐-白居易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陸羽泉茶宋-王禹偁甃石封苔百尺深,試茶嘗味少知音。法藏名僧知更好,香菸茶暈滿袈裟。
  •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吃茶,讀詩,品百味人生
    可可、咖啡、茶並稱當今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但茶已經遠遠超越了它本身的功能屬性,正所謂所謂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早在唐朝,人們飲茶的境界得到極高的提升,形成了茶文化,並影響到了當時來大唐交流的周邊諸國,其中猶以日本為最。
  •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讀古詩詞,邂逅時光裡的茶之道
    古人說,茶要獨品,酒需共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品總會稍顯落寞,如若邀上三五知己,清茶一盞,可詩畫,可弈棋,亦可圍爐夜話,豈不更有趣味?!酒微醺,茶半酣,小滿未滿,剛剛好。君子之交淡如水,寒夜客來茶當酒。
  • 【都市陶舍】茶侶——賞砂啜茗
    其中的「載體」,對於紫砂茶壺來說,也就是天然的紫砂泥料。宜興的紫砂茶器,自供春以來,其發展的歷史一直與文人士大夫密切相連,其意趣的追求與表現,使得它成為一種思想的泡茶容器,至今不衰。 「做出更懂茶的壺。汲古而新,手作紫泥新韻,不經意間摶土而成器」。這是參展藝術家吳芝娟的創作理念。她研學於中國美術學院七年,碩士畢業,且師從吳光榮、許豔春兩位老師。
  • 袁家村·兩碗茶
    兩碗茶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一壺釅茶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詩一首詩,喝兩碗茶----食罷一覺睡,起來兩碗茶。--唐·白居易
  • 用心做好茶 長信名茶廣受認可
    縱觀全世界,再也沒有比中國更喜歡茶的國家了,古往今來,無數愛茶之士或賦詩或作詞,將自己對茶的喜愛之情表達了出來。例如李白曾用「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杜甫曾以「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來表達對好茶的讚美之情。
  •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盞清茗酬知音|吃茶,讀詩,品百味人生
    可可、咖啡、茶並稱當今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但茶已經遠遠超越了它本身的功能屬性,正所謂所謂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早在唐朝,人們飲茶的境界得到極高的提升,形成了茶文化,並影響到了當時來大唐交流的周邊諸國,其中猶以日本為最。
  • 【茗邊聚焦】梧州六堡茶系列報導之三中茶窖藏六堡茶:一杯六堡茶...
    【編者按】這一次茗邊採風團走進梧州中茶,與張鈞偉總經理的聊得有些隨意,梧州中茶與梧州茶廠一樣,是梧州六堡茶的頭部企業和老字號品牌,一個窖藏vs百年木倉,都是屬於產品暢銷得不夠賣,擴大產能便能實現創收創利「坐收漁利」的企業,在新建的梧州中茶新廠的一樓產品陳列室裡,聽意氣風發的張鈞偉總經理介紹:三年前2017年梧州中茶的銷售規模才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