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價位,看長途有多長。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我是比亞迪唐一代車主,對新能源車有一些自己的見解。關於純電和插混怎麼選,我覺得可以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第一、20萬以上純電都不推薦。
理由:你現在能買到的所有純電汽車都是不成熟的產品。不成熟的產品,是不值20萬的。
現在高續航的純電汽車已經做到了七八百公裡,然而電池技術仍舊在高速發展中。說不定一兩年後,電池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就會有一千公裡,兩千公裡的長續航電動車。或者充電五分鐘,續航兩小時。而且可能會把成本降得很低。比如說兩年後續航一千公裡的純電車出來了,賣15萬,那你這三四十萬的純電車還香嗎?
插混車不同。拿唐DM舉例子,唐DM能不能把續航增加到150Km,絕對能!為什麼不搞?是因為沒有必要。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80Km續航一天足夠了。我們國內家用車一年也就一萬公裡左右,平均下來一天30公裡。我一年到頭,不出去的話,市內開是很少能把純電續航用完的。所以日後電池技術發展,嚴格來說和混動車型關係不大。
第二、市內通勤,純電車很香
在續航範圍內,純電車比燃油車強的不是一星半點!起步快,動力強,響應迅速,油門線性,加速舒適,經濟性還好。按照一度電5毛錢來算,純電車百公裡費用也就七八塊錢。比坐公交車都便宜!
而這樣的用車環境也決定了車輛「工具」的性質。工具的要求僅僅是能滿足需求即可,所以價格不宜過高,和第一條的結論是一致的。
而且預算充足的話,就直接買DM車型了。
第三,純電車沒資格嚮往詩與遠方,近途是詩,遠途是爹。
聽說過純電爹這個詞吧?出遠門,它真是爹。哪怕現在續航已經到了七八百公裡,你市內代步都沒問題,正所謂近途是詩。可是你別去遠方,遠方它就讓你知道什麼是純電爹。
舉個例子:春節將至,你是北京的一個白領,北京限號,買了輛700Km續航的純電車,過年要開回東北,算正好一千公裡。很普通很常見的場景吧?問你怎麼安排中途充電?
想的挺好,早上出發,開四五個小時到服務區吃飯電剩下30%左右,半小時能充到80%,正好吃完飯,不耽誤行程。可是從北京出來的其他純電哥們兒也這麼想的,結果你晚了一步,服務區的充電樁都佔上了。問題來了——你是等還是走?走的話,下一個還是這樣,下下個服務區還是這樣。你肚子也餓了,電也虛了,只能排在後面。這種情況很現實,畢竟是春運。
結果就是你充完電,天也黑了。繼續上路,再開兩三個小時,700Km,從30%充到80%你衝了350Km的續航,但是你敢賭嗎?就留50Km續航,萬一堵車你就折再路上了。而且畢竟是東北,我都沒算冬天續航衰減,所以你至少要充兩次。現在天已經黑了,你往前走,服務區你進還是不進?我打賭,你每個服務區都會進去轉一圈,看看裡面有沒有充電樁空閒,這時候充電+住店是最好的選擇。不過大概率是沒有空位的。你開到10%左右的電是怎麼也不敢往前開了,只能在服務區休息。
一早上,你睡不好,你大清早就得在充電樁那等著,人走了你才能充上電。電槍插上你才能踏實歇一會。後面沒問題了,最後一段路無需再次充電,你到了家,已經是第二天晚上了。就問你,是不是純電爹!如果是插混車的話,你提前一天到家了。
第四、高續航和低續航沒區別,只有裡程內和裡程外。
續航500公裡和續航400公裡有什麼區別?答案是幾乎沒有區別。只有這一段路程,正好是450的時候,兩者才能體現出區別來,而這種情況在實際中很少見。
純電續航裡程,就只有夠與不夠的問題。如果你在市區內就是幾天充一次電而已。
所以,對比插電混動,純電車只有一種情況有優勢:那就是裡程正好大於80,還小於500公裡。所以,就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比較適合買純電。第一,你上班比較遠,跨城通勤。比如說你在京郊上班,住在天津或者河北省,單程100多公裡,這時候買一輛500Km左右續航的純電車是要比插混車實惠的。
計算成本的話,你一天200公裡,純電的成本是20元以內,而開80Km續航的插混,60元以上,一個月就有一千多的差距,一年在一萬五左右。
或者是省內巡店,經常要跑項目,但是路途都不算長,而且當地店面都能充電,這樣的話純電也很有優勢。總結起來就是續航裡程正好大於80,而小於500。
純通勤車,十萬以下是最佳選擇。
純電車的的短板如何解決?你別開長途就完了。日常代步,如果充電方便的話,純電車是不錯的選擇。為什麼要先定在十萬以下?因為十萬元以上,不如考慮買插混了。工具就要講究一個物美價廉。比如說奇瑞小螞蟻,五菱MINI EV,要什麼沒什麼,比老年代步車強不了多少,但是可以上路,就是個純工具。
或者歐拉黑貓白貓好貓,造型別致,很適合女孩子開,價格也不貴。
如果說需要上高速城市通勤,推薦奇瑞大螞蟻,上高速這些小車就不行了,這裡涉及到安全性的問題。奇瑞大螞蟻正好代步,中型SUV,空間非常不錯,安全性並不比燃油車差,關鍵在於整車終身保!理論上這輛車你能傳輩。
最後總結:如果跑長途,混動肯定是首選。日常市區內純電開,長途的話畢竟是少數,那就用油吧。如果是兩地通勤,那純電是更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