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水機,或者說得再精確一點——廚房裡那臺末端淨水機——在選購時,會發現下面還有兩個小分支,分別是「超濾膜淨水機」和「RO反滲透膜淨水機」。很多人在這兩者之間糾結,我在購買淨水機之前也是這樣。直到我在不同的房子裡使用了不同種類的淨水機,終於摸索出二者的區別,現在分享出來,希望對需要的人有所幫助。
「膜」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就是有這種習慣。人們習慣性的將淨水機中的那根主要濾芯,稱為「膜」。
淨水機裡是有很多根濾芯的,常見的是5根或7根,又叫5級或7級過濾。在這些濾芯中,真正能夠讓水變成純水的,只有一根濾芯,也就是主要濾芯,或者叫「膜」。
其它的濾芯,都分布在主要濾芯的前面和後面。後置活性炭濾芯在主要濾芯後面,起到改善水口感的作用。其它的3根(5級)或5根(7級)濾芯,全部放在主要濾芯前面。原水先經過前面那些濾芯的簡單過濾,再進入主要濾芯中進行深層過濾,目的是延長主要濾芯的壽命。
其它濾芯的種類都一樣,前置活性炭、後置活性炭和PP膜——前置活性炭或PP膜可以分成多種過濾精度的,做成很多根濾芯。只有主要濾芯是不同的,分為超濾膜和RO反滲透膜。
超濾膜與RO反滲透膜
大家最關心的是過濾精度,末端淨水機的學名叫「純水機」,顧名思義,經過它過濾的水,必須是純水。那淨水機是怎樣把水變成純水的呢?答案就在這根主要濾芯上:濾芯上有小孔,孔徑很小,小到只有水分子能通過。經它過濾後,就只剩下水分子存在,所以才稱為「純水」。
超濾膜的孔徑是0.01微米,RO反滲透膜的孔徑是0.0001微米。所以RO反滲透膜的過濾精度,是超濾膜的100倍。不過在商家口中,最小的細菌是0.02微米,經超濾膜過濾後也會消失。不過「乾淨的水」和「純水」的概念並不一樣,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人質疑超濾膜淨水機到底算不算純水機。
數據方面我們先不管,僅從體驗上來說,超濾膜與RO反滲透膜的差別,主要有兩個:
1.口感
僅從口感上來說,RO反滲透膜絕對是完勝的。雖然超濾膜淨水機也號稱自己能夠生產純水,但入口後能夠感覺到明顯的發硬、發澀。
泡茶或者衝咖啡的話,兩者的水質差別會更加明顯。用RO反滲透膜泡出來的茶葉,茶湯會更加清澈;超濾膜泡出來的茶,顏色就會發暗。如果RO反滲透膜泡茶是豔黃色,超濾膜就大概是焦糖色。
2.成本
RO反滲透膜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使用成本,別的不說,就拿水費一點來舉例。目前市面上的RO反滲透膜淨水機都是需要排廢水的,而且廢水比往往都是2:1。生產1L純水,需要扔掉2L汙水,總共消耗3L水。
雖然有些設備號稱自己可以做到廢水比1:1,但是仔細看它的宣傳,都是有嚴格要求的。什麼原水水質、濾芯壽命、制水速度等等。總之一句話:用戶買回家自己用,肯定做不到這麼低的廢水比。
超濾膜淨水機則完全沒有這方面煩惱,它的過濾是不需要排廢水的。所有被過濾掉的雜質,全部吸附在濾芯上,而不需要用廢水衝洗。
選擇哪種好?
如果讓我重新選一次的話,我應該會直接選擇RO反滲透膜淨水機。成本什麼的先放在一邊,我們安裝淨水機的目的,就是為了使用純水。既然淨水機的錢都掏了,又何必糾結使用時涉及到的這麼一點點費用呢?
超濾膜淨水機也不是毫無用處,我做飯的時候一般更愛用它。曾經嘗試過用RO反滲透膜淨水機裡的水做飯,但發現總是差那麼點事——用它和面,面總是發黏,而且聚不到一起;用它熬粥,米就算開了花,湯還是不夠稠。
總而言之,如果只裝一臺淨水機的話,建議選擇RO反滲透膜淨水機。如果家裡有多臺淨水機的話,可以考慮只留一臺RO反滲透膜淨水機,其它都裝超濾膜淨水機。
或者還有一種選擇:很多品牌都推出了雙膜淨水機,就是又有RO反滲透膜又有超濾膜。如果家裡的水質差到燒開後都不敢喝的話,可以考慮買這種機器,用超濾膜做飯,用RO反滲透膜直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