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雲龍/央廣網
2016-02-24 16:23 來源:澎湃新聞
作為北京最著名的酒吧區,三裡屯似乎已經成為了北京繁華夜生活的代名詞,提到三裡屯,大家立刻會聯想到酒吧、搖滾和熱舞。但位於三裡屯工體北路的「幸福一村」社區卻顯得有些「另類」,因為它並不符合三裡屯「喧鬧」的印象,反而很是安寧。
下午兩點鐘,幸福一村居民委員會內,治安志願者劉桂卿戴起紅袖章,準備在社區進行治安巡邏。平日裡的劉桂卿是典型的家庭婦女,在家做飯洗衣服照顧老人,閒暇的時候會在街道溜溜彎;但每當有巡邏任務時,她總是很準時地出現在社區居委會,戴上紅袖章,變身為一名治安志願者。而這個角色,她已經堅持了16年。
「幫助他人獲得幸福,自己也覺得幸福」「從2000年開始,算今年,16年了。說實話,能夠堅持下來,是因為我覺得,每當通過我自己的付出,能夠幫助到他人,而使別人感到幸福的時候,我會發自內心地感到自己也很幸福。」正如幸福一村的命名,劉桂卿把「幸福」當做自己堅持16年治安志願者服務的動力。她說,「希望別人因有我而幸福」是自己的一個人生追求。
「幾年前,社區有一名勞改人員剛出獄,那時候他的壓力特別大,找不到工作。我就經常找他說話,開導和勸慰他,從生活和精神上幫助他。現在,他一直有著一份兒工作,幹活也很努力,真的很好。」劉桂卿說:「有一天,他給我發了一條很長的簡訊,說很感謝我對他的幫助,讓他感受到了家人樣的溫暖,他還跟我說,讓我放心,他絕對不會再做一點傷害社會的事兒。」
這件事對讓劉桂卿感觸很大,她說,這是讓她覺得特別高興的一件事,因為她的幫助,讓一個勞改出獄的人員對社會有了重新的認識,生活態度發生了積極的改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值得。
「朝陽群眾」的小無奈——常被詢問「某某明星被抓是你舉報的嗎?」雖然劉桂卿一直以來都對自己所做的治安志願者工作充滿熱情,但這兩年「朝陽群眾」在網絡上被熱炒卻給她帶來了一定心理上的困擾。她說:「我感覺,現在媒體和網絡有點把『朝陽群眾』給過度解讀了或者是解讀的有點偏了。媒體的報導和網絡上的段子我也看了不少,有的段子把『朝陽群眾』諷刺成了專門打聽別人隱私和監視鄰裡的這麼一種形象。」
劉桂卿說,網絡上流傳的「朝陽群眾」配圖照片,有不少都是劉桂卿和「幸福一村」社區治安志願者帶紅袖章的照片。每當有明星吸毒被抓,就有不少親朋好友好奇兼開玩笑地打電話來詢問「某某某是你舉報的嗎,某某又是你舉報的嗎。」劉桂卿很無奈地跟記者說:「而實際上,這些明星被抓,跟我並沒有什麼關係。」
重大安保任務時必須「繃緊神經」用劉桂卿的話來說,治安志願者就是一群為保護地區安全,維持社區安寧,而自願盡一份力量的人。她說,幸福一村所轄範圍內共有三千多戶居民,中高檔和老舊住宅樓都有,居民差異明顯;另外因為地處三裡屯,流動人口和外籍人士非常多,治安情況很複雜。「而一個社區,一般只有一到兩名民警,這個力量太小了。而作為治安志願者,我們會根據居民舉報,對社區內可疑的人和可疑的事進行探查和了解,發現問題及時跟民警溝通。」
劉桂卿說:「曾經有一個『服務組織』打著社區的名義向社區老人宣講健康知識,但是這個組織實際上是哄騙老人購買高價保健藥品,一名70多歲的居民就跟我們說,這個服務組織讓她花 1萬多塊錢買藥,而且還到家裡拿錢來了。我們一聽就覺得不對勁,立刻就前去進行探查,並向民警報警,最後那幾個人都被抓了起來,這個組織也被取締了。」
而有重大安保任務的時候,作為治安志願者的劉桂卿也會隨著繃緊神經,警惕社區周圍可能出現的安全威脅。就在聖誕節前夕,美國大使館發出預警稱,聖誕節當天及前後在北京朝陽區三裡屯地區可能出現針對西方人的安全威脅,隨即三裡屯區域氛圍頓時緊張起來。劉桂卿回憶說:「當天晚上,三裡屯地區很多地方都是武警站崗,作為治安志願者,我和其他志願者在平安夜也在社區街道進行巡邏,一直堅守到凌晨12點才回家。」
「你不也是個普通百姓,如果你遇到了危險怎麼辦?」作為治安志願者,面臨危險的可能性也會比普通人多一分。劉桂卿也坦言:「說實話,有時候,還真是有點害怕;而且家裡人有時候也會擔心,會說我『你不也是個普通百姓,如果你遇到了危險怎麼辦?』」
劉桂卿說,自己能明白家人的不理解和擔心,但她說: 「我就只能是一笑,我沒法回答他們。誰讓自己是治安志願者呢,如果關鍵的時候你不出現,那還怎麼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治安志願者呢?」
採訪的最後,劉桂卿對記者說,她並不反感「朝陽群眾」這個稱呼,但希望能澄清媒體和網絡對「朝陽群眾」過度的解讀和誤解。而在2016年,她這名「朝陽群眾」依然會堅持下去,讓別人因有她而幸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朝陽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