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央
在許多人眼中,石油基本上就是「流動的黃金」。別的先不說,我們就看那些海灣國家,靠著石油賺了非常多的錢,過著奢侈富足的生活。然而,不久前,我國的民營石油大王,卻「一夜破產」,還背負100多億的債務,這是怎麼回事?
薛光林我國的民營石油大王,光匯石油的創始人。眾所周知,中國有三桶油,即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光匯石油是中國第四大石油企業,也是中國最大的民營石油集團。自1992年光匯石油成立以來,薛光林經歷了低谷和輝煌。
帶2000元南下創業
薛光林1967年出生於安徽省天長市,自幼學習成績優異。26歲時,他獲得了南京大學哲學系的博士學位。薛光林原本可以有一份高薪穩定的工作,但他不甘平凡,毅然南下深圳,以2000元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薛光林創業之初,不僅在貿易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而且還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1993年,隨著國內石油需求的增加,中國開始進口石油。薛光林看到了這個機會,開始以敏銳的目光涉足石油貿易。憑藉其出色的商業頭腦,他的石油業務很快恢復,並成功地在深圳建立了第一個大型石油儲存基地。石油儲備基地後來幫助薛避免了被國家洗牌。五年後,國家開始控制石油市場。進出口和生產由兩家國有石油公司控制。其他石油公司不得不停止運營。而薛光林正是憑藉這一儲油基地和業務網絡,成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經銷商和中轉站。
成為中國「第四桶油」
到2004年,薛光林通過自己的努力,恢復了成品油經營權。然而,為了在狹窄的市場缺口中生存,薛光林把他的業務方向轉向了海上石油供應。當時,由於這兩家國有石油企業對海上石油供應業務的重視程度不高,中國港口的許多海上船舶很少有能力補充石油。因此,該業務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並與外國企業競爭。但由於很多船舶在我們的港口不習慣加油,薛光林不得不一個接一個的開展業務,吸引客戶。就這樣,在薛光林的不懈努力下,他終於在近海石油供應業務上打開了出口。
因此,光匯石油在雙方的背景下發展迅速。2008年,光匯石油成功上市,股價翻了幾番。2014年,光匯石油市值超過200億元。業務涵蓋從石油開採到石油儲運等一系列行業。它是中國最大的民營石油集團。此外,薛光林還擁有300萬噸的遠洋油輪船隊。在薛光林的領導下,光匯集團逐步成長為中國最大的民營石油企業,在國內外總資產近千億,榮獲中國「第四桶油」的稱號。
幾乎一夜破產,背負127億債務
然而,在2019年初,光匯石油宣布薛光林因未能償還3000多萬美元債務,於5月11日被香港高等法院判定破產。與此同時,根據公司的相關規定,薛光林在公司的職務,包括董事會主席,已被撤銷,昔日最富有的石油商人,就這樣一無所有了。
雖然薛光林的個人破產並不意味著光匯集團會破產,但從一些數據來看,光匯集團的經營狀況也很令人擔憂。據報導,2015年以來,國際油價開始下跌,當時光匯剛剛完成了兩筆大規模的收購。這兩個事件的結合導致光匯集團的收購迅速遭受了大規模的貶值。一夜之間,光匯集團的業績大幅下滑,甚至出現虧損。
在業績虧損的陰影下,光匯集團的債務也逐年上升。據相關數據顯示,2016年底,光匯集團的負債達到218億港元,其中129億港元是欠銀行的。為了償還債務,光匯集團出售了股份,同時中海油還戰略性融資了7億美元。不幸的是,它無法填補債務的大窟窿。光匯石油自2017年10月起暫停交易。此前,光匯石油披露,截至2016年底,公司總負債超過218億港元,相當於187億。去年1月底,光匯石油宣布其總負債約為19億美元,合人民幣127億。
如今,作為光匯石油的創始人,薛光林已經跌下神壇。不知道這位傳奇性的石油大亨是否能上演力挽狂瀾的戲碼,讓我們拭目以待。光匯未來的命運又會如何?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