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林徽因註定會成為民國時期的傾城才女?

2020-12-14 小夭讀書

很多年前,看過一部電視劇《人間四月天》 ,由黃磊、周迅、劉若英等人主演,該劇講述了徐志摩與林徽因、陸小曼、張幼儀三人感情糾葛的故事。

原本是衝著黃磊去看的,後來倒被周迅的靈氣所吸引。儘管那時的周公子還略顯青澀,戲份並不多,但由她飾演的那個清雅單純的林徽因確讓人印象深刻。

慢慢地,這個清麗而脫俗的女子,逐漸步入我的視線。#林徽因#

民國時期,恰是中國歷史上大動蕩大轉變的時期,那個時期湧現了眾多的傳奇人物,至今仍讓世人津津樂道。究竟要以何種姿態行走於世間,才可以做到不被人忘記?

林徽因似乎做到了。她是一代風華的絕世佳人,才華橫溢傾倒眾生;她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

就是這個走在人間四月天的女子,讓眾男子「渴望仰慕愛」,讓眾女子「羨慕嫉妒恨」。這樣的人物,怎不讓人浮想翩翩?

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民國才女林徽因

想必在每個人心中對林徽因也有不同的解讀。

有人說,她是個冰潔的女子,所以無論人世如何變遷,她都有著美麗的容顏。

有人說,她是個理智的女子,不管面臨怎樣的誘惑,最後都可以全身而退。

也有人說,她是個矯情的女子,不知道為何還貼上了「綠茶」的標籤……

「她是許多人夢中期待的白蓮,內心始終山明水秀,一清二白」,這便是作者白落梅在《你若安好,便是晴天》這本書中對林徽因做出的評價。

也許大家還會問:「林徽因這一生到底最愛誰?」

作者給出的答覆是:「不要問她到底愛誰多一些,又或者誰是誰的白蓮。於我心裡,她只是一位民國女子,縱有傾城之姿,到底柔軟多情。她看似清醒明透,波瀾不驚,又可知,其內心的山水,從來無人能懂。」

01 江南水鄉走來的詩意少女

能夠成為才女,必定與其成長的環境和家世背景分不開的。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孩,大字不識,也沒見過幾天世面,在那個年代也就是隨波逐流的命運,哪還有選擇命運的權利?

而林徽因,她是幸運的。一百多年前,在那個蓮開的季節,她出生於杭州,就在這座自古以來就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城市開始了她那如夢一般的人生!

林徽因,出生於江南杭州,她的祖父是林孝恂,進士出身,歷任浙江金華、孝豐等地官職。她的父親林長民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擅長詩文、書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

在詩經《大雅.思齊》裡有「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的句子,她的祖父藉此為她取了「徽音」這個美麗的名字,後來為避免與當時一位男性作者林徽音相混,故改為「徽因」。

在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家庭背景之下,林徽因自然不同於一般的女子。這個小小的女孩註定要用詩意和美好的情懷,來完成降落人間的使命。

幼年的林徽因

童年的記憶是值得珍藏的,童年的教育與經歷也往往影響著人的一生。

現在很多成年人教育自已的孩子時,都會或多或少地帶著一些感懷的話語。

比如說:「如果小時候少貪玩,多讀點書,上課認真一點,不放棄自已的愛好,我也能成為作家、科學家、藝術家……」之類的反思。

想來,當下那麼多的早教班為何受到家長們的熱捧也不難理解。

林徽因在五歲的時候,就接受了來自大姑母林澤民的啟蒙教育。林澤民是清朝末年的大家閨秀,自小接受私塾教育,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正是這位嫻靜優雅、知書達禮的姑母,教會了林徽因讀書識字,加深了她的文學修養,也為她將來成為一代才女做好了前期的積累。

如果到了現代,林徽因一定屬於「明明可以靠顏值,可偏偏靠才華」的女強人之列。

說到這裡,大家不禁會有些疑問,既然家族都是文化人,為何從小教育林徽因的卻是自家姑母,而不是她的母親呢?

作者在書中做出了解釋,林徽因的母親何雪媛出生於浙江嘉興的一個商人家庭,十四歲便嫁給林長民做了二夫人,對於才華出眾的林長民來說,這位沒有受過教育的舊式婦女實在難令他心動,更談不上讓她教育自已的子女啦。

或許上天是公平的,給了林徽因一個儒雅優秀的父親,所以才安排了一個平凡的母親。小小年紀的徽因, 為母親的失寵而背負了許多沉重。她既要在祖母和父親面前做個聰慧的小才女,又要在母親身邊做一個溫馴聽話的乖女兒。

這段艱難的童年經歷,或許也為她後來的感情生活埋下了伏筆。林徽因從心裡不希望自已步入母親的後塵,她很早就明白,人們眼中看似完美和諧的生活,卻也暗藏著許多的無奈。

周迅扮演的少女林徽因

02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這句經典廣告語是曾經在大學校園風靡一時的經典語錄,青春時期的愛情都是帶著懵懂和夢幻的色彩。

陷入愛情的年輕人哪裡顧得上在愛的開始就去籌劃未來,且不說物質需求,都不知道未來在何方,也想不到下一秒會遇見什麼人,反正就是愛了。

一九二零年春天,林長民赴英國講學,十六歲的林徽因跟隨父親去倫敦讀書。而恰好,這一年的九月,徐志摩也從美國來到英國,為了結識狄更生先生,故拜訪了林長民,之後與林長民相見恨晚,也就在那時結識了讓徐志摩愛慕終生的女子。

徐志摩

那些日子,林徽因和徐志摩坐在溫暖的壁爐前,從文學到音樂,從現實到夢境,從昨日到明天,他們總是會有說不完的話題。

這般美好的人物,這樣溫馨的場景,應該能抵得上現在任何一部唯美的韓國偶像劇。

康橋,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所在地,也許只有康橋,才給得起他們美麗的相逢。

徐志摩的一首《再別康橋》,字字句句仿佛情景重現,讓所有讀過的人都隨他去了一次康橋,仿佛可以看見一對戀人依偎在橋頭,在康橋的柔波裡築著彩虹般的夢。

《人間四月天》劇照

林徽因和徐志摩在康橋深刻浪漫地愛了一場,愛到幾乎忘記他們的相逢其實是一場美麗的錯誤。

那時候的徐志摩是已婚人士,並且是兩歲孩子的父親。一直追求理想人生、爭取婚戀自由的徐志摩,根本就不愛妻子張幼儀。

這樣的現實就算放到現在,也是不被人看好的。哪個家庭願意將自已視若珍寶的女兒嫁給一個有婦之夫呢?

林長民雖然欣賞徐志摩的才情,但作為林徽因的父親,他認為好友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才是最好的女婿人選,更何況他和好友梁啓超早已有過口頭之約。

林徽因骨子裡的浪漫自是不可言說,夢來的時候,她可以比誰都更有詩意,可是一旦清醒,她確比誰都更有理智。於是,她選擇了悄悄離別,她的不辭而別令徐志摩在倫敦的煙雨中惆悵難醒。

有很多人不理解為何林徽因為何會如此決絕的轉身?其實如果站在那個時代的背景下,當時的環境下,就能夠體會到愛情在現實面前依然是脆弱的。

林徽因畢竟是官宦世家,又是京城名媛,她如何去嫁給一個有婦之夫,就算徐志摩為她離婚,她也不可能背負起這樣的結果。或許她原本也是個儒弱的女子,她要的只是安穩和一生的清白。

那時的林徽因還不滿十八歲,如此坦然平靜地面對離別,實在令人嘆服。回頭試想,林徽因與徐志摩之間沒有誰辜負了誰,他們就像兩塊溼潤的美玉,倘若結合在一起,反而更易破碎。彼此遙遙相望,默默欣賞,也不失為一種幸福。

正如一首詩寫到的那樣: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不增不減。」

——引自倉央嘉措詩集

人生有太多的無奈,不是所有的真心都會有人珍惜,不是所有的愛都可以得到祝福,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會有個圓滿的結局。

那些流轉至今的千古愛情故事,例如梁山伯與祝英臺,牛郎織女,白娘子與許仙等等,結局都不是完美的,但正因為這些故事裡飽含了人們對美好愛情的嚮往與期待,所以才會讓人傳誦至今。

如果沒有這段相戀,就不會有《再別康橋》。而徐志摩和林徽因或許同樣是文壇上出類拔萃的人物,卻未必會與這一段家喻戶曉的浪漫故事。愛到難捨難分之時,誰也不會相信,有一天彼此要佇立在別離的路口,平靜地道聲珍重。

早已痛徹心扉,卻依舊掩飾心中的悲傷,假裝真的很淡然。就像那首膾炙人口的詩: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03 風雨中不懼綻放的「白蓮花」

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四歲的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溫哥華姐姐家結婚,之後回京,夫妻倆受聘於東北大學建築系,分別被任命為主任、教授。

他們一起留洋深造,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夫妻倆夫唱婦隨,琴瑟和鳴,又未嘗不是一段佳話。

婚前,梁思成問林徽因:「有一句話,我只問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麼是我?」林徽因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準備好聽我了嗎?」這是一個多麼有韻味又特別的女人,梁思成註定要為她的這句話細細地守候呵護她一生了。

林徽因與梁思成

現在看來,林徽因當初的選擇是對的,相比同一時代的蕭紅、張愛玲等人,她這一生雖算不上是完美無缺,但是她過得波瀾不驚,清寧安穩。無論是文學上的成就,還是建築事業上的成就,都讓人欽佩仰慕。

人的一生要經歷太多的生離死別,無論你內心有多麼強大,在死亡面前都是軟弱無力的。

一九三一年對於林徽因來說,本是美好的一年,她因肺病在山上靜養,沉積已久的激情得以釋放,為此寫下許多曼妙的詩篇,給她的人生增添了亮麗的一筆。

然而,一場巨大的悲劇也隨之降臨,每一次變故都是人生的轉彎,徐志摩的死對林徽因來說無疑是莫大的痛楚,但她也曾安慰自已,死未必比生苦,而那最後的解脫未必不是幸福、不是聰明。

林徽因是一個從容的人,她不會為了某種情緒而讓自已深深沉淪。

病榻中的林徽因依然目光如炬

一九三三年,二十九歲的林徽因已顯現成熟的風韻,對她來說,人生已走過重重霧霾,又見明月清風。

這一年,她參加朱光潛、梁宗岱每月舉辦一次的文化沙龍,朗誦中外詩歌和散文,儘管她如此鍾情文字,但似乎更加執著於她的建築事業。

同年九月,林徽因同梁思成、劉敦楨、莫宗江去山西大同考察雲岡石窟。十月,發表散文《閒談關於古代建築的一點消息》。十一月,她同梁思成、莫宗江去河北正定考察古建築。

幾年來,他們的足跡遍布天涯,那種與天南地北塵土相遇的感覺,可以讓她忘記許多人生的別離、情感的空落,還可以衝洗那些平淡的日子。

人到世間走了一遭,就必定不能碌碌無為,總要留些什麼,不要給自已留太多遺憾。

一群男人中依然成為絕對C位的林徽因

事業上的成就讓更多人對林徽因另眼相待,她不是那個只會風花雪月的嬌柔女子,她深諳民間百態,懂得人情冷暖。

如果說建築事業是林徽因的一種人生信念,那麼文字則是她對美好情懷的一種約誓。

林徽因在三十歲這一年發表了代表作《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首被世人吟誦不已的詩篇。

三十歲的女子應該是最成熟也最有思想的時候,這個年齡的女子想拽住青春最後的一抹綠意,和柔嫩無暇的春天做最後的告別。

青春華麗退場,意味著另一場屬於盛夏的戲行將開幕。儘管還有大把的光陰可以享用,卻再也不能肆無忌憚地揮霍。

當我們讀完林徽因的這首詩,似乎對生命有了別樣的看法。

原來以為林徽因寫這首詩的時候應該不超過二十歲,認為這麼美的文字只會出自青春少女之手。

走進現實生活中,我們很多人一旦喪失了青春,就再也不會有這樣的閒情逸緻,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會給你許多無法推卸的責任,誰還能有心情感悟美麗?

而林徽因做到了,她用輕靈柔美的文字,逼迫我們不敢老去,縱然那些遲暮之齡的人讀了這首詩也會覺得青春重現。林徽因沒有在人間煙火中成為一個凡婦,她的心中始終充滿盎然地詩詞,充滿了愛與暖。

我是很欽佩林徽因的,在那些戰亂的日子裡,她攜著一身病骨跟隨梁思成奔走於各個城市,嘗歷風霜,從無怨悔。她從來沒讓自已閒下來,為寫作中國建築史而通宵達旦的努力,對工作的熱忱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也許她徵服不了命運,卻可以駕馭自已的情感、把握自已的心,永遠是人間的一朵素淨的白蓮花,會用最美的姿態自我救贖。

一九五五年四月一日,五十一歲的林徽因病逝於北京同仁醫院,她死在至愛了一生的人間四月天。在她的身邊除了梁思成以及她的孩子們,想來還有金嶽霖吧!

金嶽霖,著名的哲學教育家, 也是位儒雅痴情的男子。他們文化背景相同,志趣相投,交情也深,長期以來,一直是毗鄰而居。

金嶽霖對林徽因人品才華讚羨至極,十分呵護;林徽因對他亦十分欽佩敬愛,他們之間的心靈溝通可謂非同一般。

他為林徽因送去了輓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貼切的輓聯表達了林徽因詩意美麗的一生。

生命中常常有很多的感動! 愛,為什麼一定要得到? 金嶽霖自始至終都以最高的理智駕馭自己的感情,愛了林徽因一生。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無私的愛。關於愛情,不得不敬佩金嶽霖的人格魅力。

看完這本《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一字一句,仿佛讓人找到一種久違的寧靜感,一種對生活釋然的感覺。

人終究抵不過光陰的削減,所以活得坦然才好,活在當下,做每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去每座和自己有緣的城市,看每道動人心腸的風景,珍惜每一個擦肩的路人。

「你是人間四月天,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是夢中期待的白蓮,.....」這樣的詩句仿佛來自天籟,純淨而輕靈。

希望讀者朋友們在這些散發幽香的文字中,漸漸忘卻塵世的喧囂,走進歷史,品味悠遠,與書中人物產生共鳴,共同徜徉心靈的桃花源,迎接生命中美好的晴天!

大家好,我是小夭,愛讀書,愛講故事的職場媽媽。我相信每一個走心的文字,都是源於生活的真實記錄,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的百家號@小夭讀書,更多精彩好文,更多好故事讓我講給你聽。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林徽因註定會成為民國時期的傾城才女?
    #民國時期,恰是中國歷史上大動蕩大轉變的時期,那個時期湧現了眾多的傳奇人物,至今仍讓世人津津樂道。集美貌與智慧於一身的民國才女林徽因想必在每個人心中對林徽因也有不同的解讀。於我心裡,她只是一位民國女子,縱有傾城之姿,到底柔軟多情。她看似清醒明透,波瀾不驚,又可知,其內心的山水,從來無人能懂。」01 江南水鄉走來的詩意少女能夠成為才女,必定與其成長的環境和家世背景分不開的。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女孩,大字不識,也沒見過幾天世面,在那個年代也就是隨波逐流的命運,哪還有選擇命運的權利?
  • 為什麼林徽因成為民國女神,而冰心張愛玲陸小曼沒能
    世間女子,紛麗多姿,而林徽因,成為民國最讓人懷念的女子。民國才女也數不勝數,為何林徽因在毀譽參半中依然勇奪民國第一女神稱號?而與她同時代的冰心、張愛玲、陸小曼等一眾女子,紛紛被她的光芒而掩蓋。所為何?論才情,冰心不可謂無才,兒童文學祖母級人物,張愛玲不可謂無才,《金鎖記》、《傾城之戀》、《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小團圓》等一系列作品,今天都是導演喜歡搬上螢屏作品,作品中蘊藏著悲涼情懷,讓今天無數人在讀她作品時感覺無盡蒼涼。陸小曼略遜一籌,但也是才華橫溢,中國畫院專業畫師,又擅長話劇創作,還是翻譯家,幾乎就是一個全能選手。
  • 直擊民國十大才女的真容,個個美貌無雙,你被誰驚豔到了?
    直擊民國十大才女的真容,個個美貌無雙,你被誰驚豔到了?民國的舞臺上,活躍著一群美麗聰慧的精靈,她們或是社交場上的明星,或是倡導女權的教育家,或是舞臺上耀眼的明星,或是傑出的詩人、畫家等,現在來看下民國最受矚目的十大才女的真容,個個美貌無雙,你被誰驚豔到了?
  • 喜相知丨時光倒流,邂逅三位民國時期的才女
    民國,一個開放與保守並存的轉型時期。物質匱乏的同時,才子才女輩出。這種矛盾的時代特質體現在了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樣也展現在了服裝上。民國時期的服飾非常具有參考價值和設計感,很多服飾即使在今天也非常流行。除了我們熟知的旗袍,中山裝以及各種洋服還有一種被稱為「文明新裝」的學生裝。
  • 民國才女林徽因,她設計的4種國徽樣圖,哪一種最好看?
    民國才女林徽因,她設計的4種國徽樣圖,哪一種最好看?文/小格格論歷史在民國時期有一位女子非常的有才,談起她人人都會豎起大拇指,這個人就是林徽因。在我們的印象中林徽因和徐志摩、梁思成三個人的情感糾葛是很有名氣的,三個人都是非常出色的人物。但是林徽因不僅僅人長得漂亮在學識方面也很是出色,她是我國有名氣的詩人和作家,單憑這些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林徽因其實還是一名非常出色的建築師。
  • 民國三大才女,受歡迎程度最高的是哪一個?
    民國時期是個臥虎藏龍的時代,也是人才輩出的時代。雖然那段歲月裡充滿了戰亂紛爭,百姓生活疾苦,但在文化科學領域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與此同時,作為頂半邊天的婦女群體,也湧現出無數的才女。她們才華橫溢,在不同的領域裡各有建樹,即使拿今天的標準來衡量,也很少有人能達到她們人生的高度。
  • 民國大文豪徐志摩,民國才女林徽因,他倆有著怎樣的愛情故事?
    民國大文豪徐志摩,民國才女林徽因,他倆有著怎樣的愛情故事?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的呢喃,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四月天。這句話大家耳熟能詳,是出自民國才女林徽因之口。林徽因是現在社會上一些文青們所追捧的對象,因為她實在是太美好了,符合一切美的希望。
  • 民國時期的才女們,看看有你喜歡的嗎?
    作家,又是教授、建築家,林徽因被譽為近代第一才女。林徽因有傾城的容顏,有令人如沐春風的絕美文筆,有對學術的赤誠,更有與祖國同命運的情懷,「第一才女」的美稱也不至過譽。,13歲隻身救母名動朝野,20歲升任《大公報》主筆,譽滿京津;23歲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女校長;25歲又擔任袁世凱的機要秘書,成為民國「社交女王」;47歲,毅然皈依佛門……在她身上有太多傳奇,有太多驚豔,也有太多唏噓,她註定是民國浩瀚璀璨的天空中,那一顆最為閃耀的星辰。
  • 絕色美人陸小曼,傾城才貌林徽因,到底誰更漂亮?
    民國時代從不缺乏美女,眾人熟知的「南唐北陸」就是指中國南方有佳人唐瑛,北方有絕色陸小曼。現代人之所以總是不厭其煩地把林徽因和陸小曼從歷史中提出來,都是因為她們和近代新月派代表大詩人徐志摩之間的關係。那麼絕色美人如陸小曼,傾城才貌如林徽因,到底誰更漂亮?
  • 盤點民國時期五大愛情故事,其中一段愛情語錄成為現代人的口頭禪
    民國時期有好多愛情故事,其中有五個愛情故事最為動人。周恩來鄧穎超書信裡的紙短情長成為現在的一段佳話,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雨,他們依然相濡以沫,即使他們一生都沒有孩子,周恩來也一直愛著鄧穎超。3.林徽因和梁思成林徽因父親和梁思成父親是世交,兩個地位顯赫,門當戶對。
  • 民國才女林徽因,風輕雲淡,歲月安好
    民國才女林徽因:風輕雲淡,歲月安好。民國時期奇女子眾多,張愛玲、陸小曼、孟小冬、趙四小姐、林徽因等一眾奇女子,她們一生看盡了世間的繁華錦世,卻也飽受了滄桑,看遍了人間百態。她們或在文學、或在交際、或在愛情,最後都創造了佳話,她們都是民國中的奇女子。
  • 民國名媛的上海之緣——《傾城》新書發布會在滬舉行
    傾城》新書發布會在上海展覽中心東一館舉行。作者陳寧駿現場講述了宋氏三姐妹、林徽因、陸小曼、郭秀儀、盛愛頤等眾多民國名媛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梳理了她們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收錄了四十餘位民國時期影響力甚廣、各具特點的民國名媛故事,如呂碧城、陸小曼、殷明珠、孟小冬、阮玲玉等。
  • 絕世才女林徽因精美老照片,才貌雙全!
    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女,漢族,福建閩縣(今福州)人,出生於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詩·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後因常被人誤認為當時一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 民國才女林徽因,一襲白衣如雪,翩若驚鴻,簡直太驚豔了
    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素銀話歷史,今天要和大家說的是民國才女林徽因,一襲白衣如雪,翩若驚鴻,簡直太驚豔了,林徽因是民國時期的一代才女,她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女建築師,也是一位作家。她還參與了中國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及國徽的設計,這張照片是林徽因1916年的時候在北京拍攝的照片,當時的林徽因12歲,一襲白衣如雪,拍照的時候落落大方,看起來自信滿滿,散發著女性的魅力。
  • 《你是那人間的四月天》:邂逅中國一代才女林徽因
    《你是那人間的四月天》匯集了林徽因筆下的小說、詩歌、散文和書信作品,以及其他作家對她的評論,它們讓我們對林徽因其人其作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而且,我們會發現林徽因筆下的文字是溫婉淡雅的,正如她的人一般,總給人春風般的感覺。
  • 名人講英語l張愛玲、林徽因、冰心這些民國才女英語為什麼牛?
    關注【必克英語】,碎片時間提升自己原創首發:必克英語眾所周知,民國出才女。她們或是傑出的作家、詩人、翻譯家…但你知道嗎?這些才女不僅中文妙筆生花,更展現出驚人的外語學習天賦,今天我們看看幾位如雷貫耳的民國才女,看看她們的英語水平到底如何。張愛玲首先要講的就是寫出經典名句「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的作家,張愛玲。張愛玲青少時期就讀於美國人辦的教會學校:聖母瑪利亞女校。
  • 民國才女林徽因,一生的愛情故事,她一生三個重要的男人
    因抗日戰爭時期出現了很多有名的人,而那短時期身處亂世的佳人才子也有一段段美妙絕倫的愛情故事。這篇文章要講的,就是林徽因的感情故事。首先就是文學界的徐志摩。講到這兩個人,也是和林徽因的父親脫不開關系所獲得的緣分,1920年,林徽因跟著父親在歐洲經過倫敦時,因為父親的關係,就和學生徐志摩認得了。所以就這樣順著認得了徐,也正是她的第一位男人----徐志摩。
  • 關於民國時期的十大才女,你知道幾個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民國時期的十大才女,說到才女,大家能想到幾個呢?那些個才女讓你印象深刻?民國十大才女--張愛玲對於張愛玲大家一定都不陌生,給我們印象最深刻的當然是她的那些經典語錄,真正讓我注意他的確實因為一部劇。這部劇相信大家也都看過,對!你猜得不錯,正是《靈魂擺渡》這部劇裡面有很多關於張愛玲的經典語錄。
  • 林徽因、冰心、張愛玲,「民國才女鄙視鏈」有女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在民國才女中也是存在鄙視鏈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首先就是林徽因與冰心之間的恩怨了,林徽因,才貌雙全又很要強,是那種容易被女人嫉妒的女人,雖然說她家的客廳很有名,但和他來往的大多都是男人,1933年9月冰心發表小說,我們太太的客廳來諷刺林徽因。小說中,不論是客廳的地點還是來的客人,都和林徽因家的相似。
  • 她與林徽因齊名,是民國三大才女之一,同為才女不同「命」!
    民國時期是我國新舊交錯的時期,這個時間有很多東西都在變化著。思想的衝撞也不甘落後,這個時期有大量的西方的思想的湧入,而我國古代許多思想也都受到了嚴重的衝擊。比如其中的男尊女卑思想,這個時期有許多女子有才華的人的出現,比如說大家都熟悉的林徽因,林徽因在歷史上很有名氣,但是我們今天講的是和她一樣有名氣的一個人——廬隱。她與林徽因齊名,是民國三大才女之一,同為才女不同「命」!廬隱到工作是非常順利的,名氣也不小。但是她的婚姻生活就是另一番風景了,她一共有三段婚姻,更可悲的是她只活到了三十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