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只有0.4平方公裡,人口不足五百,為什麼能成為一個國家?
縱觀世界,共有國家200餘個,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一樣的,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特色,無論是在語言上還是在文化上,也因為這樣才有了各個國家的存在。眾所周知,世界上國土面積位居世界第一的自然是俄羅斯,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說起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存在極大的爭議,但對於梵蒂岡是世界上面積最小的國家是比較認可的。
提及梵蒂岡,想必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吧!該國有屬於自己的領土主權,其領土面積僅有零點四四平方公裡,不僅國土面積小並且在國內常住人口不足500人,別的大都是來梵蒂岡旅遊等等,無論是在面積上還是關於期國內人口,這種種的條件都不符合成為一個國家,當初是怎樣的建立起來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梵蒂岡的位置,在羅馬的西北部,周圍都屬於義大利的範圍,既然是國中國的話便會對其母國有極大的依賴,其國內沒有多大的公共設施,連理髮都要出國,其生活用水以及用電,還有語言都使用的是義大利的,他們如此依賴義大利是如何獨立起來的呢?
宗教與羅馬有密切的聯繫,之後羅馬帝國覆滅,主教擁有了大部分權力與土地,主教自稱羅馬教皇,建立了大量的教堂,而梵蒂岡宮就在那時建立。一四五三年,東羅馬帝國爆發戰爭,教皇被消滅,義大利建國,由於梵蒂岡始終被宗教保護,始終未被佔領,之後梵蒂岡僅僅剩餘了幾個教堂而已,僅僅有零點四四平方公裡。
一九二九年之際,義大利終於承認梵蒂岡的獨立,教皇仍然是最大的統治者,雖然面積比較小,但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