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陽春三月雲遊日本名城,從室町時代到現代,姬路城的風風雨雨
如果一生中只能欣賞一座日本城郭,到底要選擇哪一座比較好呢?在這個問題的可能答案中幾乎每次都會出現姬路城。姬路城和松山城、和歌山城合稱日本三大連立式平山城。姬路城保存完好,被有日本第一名城之城,這座城郭也是日本第一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承認的世界文化遺產。
姬路城建築時期白色的防火灰漿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城郭的外部牆壁,因此姬路城的白色城牆看起來又白又美,加上其蜿蜒屋簷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外型,讓姬路城又名白鷺城,有很多時代劇和電影也在這裡進行拍攝。
從歷史上的史實來看,姬路城最早的建築可以追溯到室町時代播磨的的豪族赤松氏在姬山所建築的簡單防禦工事,之後到了安土桃山時代的天正5年(公元1577年),奉織田信長的命令徵伐毛利的豐臣秀吉,在小寺氏一族的協助下於姬路城現今的地址建立了前線基地,此時也是較具規模的建築。

原本姬路城的建築是相當簡陋的,天守閣的規模也只有三層,後來在德川幕府的時代,才由德川家康的女婿池田輝政大規模加以改建成現今地上五層六階,地下一階的規模,也因為姬路城有這些歷史緣故而有人認為築城者是豐臣秀吉,另外有人則認為是池田輝政。
在進入姬路城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護城河,護城河的左邊有一個日式庭園好古園(包括九個趣味各異的各式庭園),裡面還有茶室可以品嘗日本茶,護城河右邊則是護國神社,而在護城河邊還不時有許多的海鳥在此駐足後。
通過護城河前的大手門就到了姬路城的三之丸庭園,並可以看到一個特別史跡的石碑,不過這個時候距離真正的城郭入口還一大段距離,從經過護城河開始算起大概還需要步行約五分鐘左右的路程才會到達真正入城的起點,從這裡開始也才是購票的地點。

購買門票後,就算是正式進入日本重要文化財、國寶,也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姬路城,姬路城入口的菱之門是現今安土桃山時代建築形式最大的僅存城門。姬路城主要城郭標高高達31米,並以其優雅的外觀以及高超成熟的築城技術而被廣泛的稱頌,姬路城不但是在軍事上或是藝術上都有極高的評價。
姬路城另外還有不死鳥之城的傳說,主要的原因就是姬路城雖處於長期的戰亂時代(包括戰國時代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兵庫市曾遭盟軍相當猛烈的空中轟擊,而82棟姬路城所屬的建築物均被高度完整的保存下來,因而有「不燒之城」、「奇蹟之城」等等的稱謂。
日本的城郭依據實際的建築年代可以分為現存以及重建兩種,一般說來現存天守大都被列為日本的重要文化財或是國寶,參觀此類天守閣較能有回味歷史的感覺,也比較有欣賞城郭的價值,若是硬要挑缺點,欣賞這樣的城郭要有心理準備,那就是不會有現代化的設施在裡面,但凡電梯或是空調系統通通沒有,在舒適上較不講究。

以姬路城為例,入城先要換鞋子,使用城郭為遊客所準備的拖鞋,因此在城郭內部欣賞時都必須提著自己的鞋子。此外,姬路城的天守閣高達六層,雖然中間的各層樓都很有欣賞的價值(有的樓層展示戰國時期的武器、有的樓層展示姬路城築城的相關數據),不過如果加上當初日本人的體型矮小,樓梯的建築設計未必符合現代人的人體工學,因此一路逛到六樓也是相當辛苦。
當然這一切都在你到了六樓的天守閣往外眺望時,便會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從天守閣可以很清楚地眺望姬路市的景致,另外,也可以因此而體驗到整個姬路城的雄偉之姿,相信此時所看到美麗景象會讓你永生難忘。
姬路城還有所謂的老婦石,傳說是豐臣秀吉在建築姬路城時,有一位賣餅的老婦人將自己做生意所用的石磨捐出來協助築城工作的進行,秀吉聞訊後大為感動,並下令將此石磨嵌在小天守北側的石垣之上,並用一個鐵絲網匡起來,是一個相當顯著的特徵。

目前姬路城的大小天守閣以及渡櫓等建築都被相當完整地保存著,並被日本政府列為特別史跡。此外,姬路城中還有四棟渡櫓被指定為國寶,74棟的建物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如果你想要走馬看花似的欣賞完姬路城,也至少需要花費約一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若想較為仔細的欣賞姬路城,則在時間上絕對要空出3小時以上才足夠,此外,每年在中秋夜晚所舉辦的姬路城觀月祭,是兵庫縣最為熱鬧重要的祭典之一,有機會的話,千萬不要錯過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