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百慕達等多個「避稅天堂」7月起參與

2020-12-12 參考經濟網

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百慕達等多個「避稅天堂」7月起參與

2017-07-03 23:02    編輯:法西網    

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百慕達可謂是全球最著名的「避稅天堂」,也是國際著名離岸金融中心。這20多年來,不少中國企業紛紛到這些地方註冊離岸公司;一些富人更是在利用離岸公司架構隱匿資產和收入。

  然而,隨著二十國集團制定發布的「金融帳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以下簡稱CRS)於今年首次啟動信息交換,以及7月1日起中國也開始正式執行「中國版CRS」——《非居民金融帳戶涉稅信息盡職調查管理辦法》,今後,在「避稅天堂」離岸公司背後的隱形富人,多數都要見光了。近日,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畢馬威企業諮詢(中國)有限公司稅務合伙人何曉宜,詳談CRS與「避稅天堂」、離岸公司、隱形富豪、海外帳戶之間的那些事兒。

  「避稅天堂」進入信息交換名單

  從目前已公布的承諾實施CRS國家(地區)名單看,共有100個國家(地區)在列,其中包括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百慕達、摩納哥、列支敦斯登、安道爾、諾魯、巴拿馬等。這些地方是全球資本和個人運作資金、隱匿財富和避稅的「樂土」。

  這些有「避稅天堂」之稱的國家(地區)有一些共同點:對前來註冊登記設立公司只收極少的年度管理費;對公司股東信息、股權比例、收益狀況等給予高度保密;不徵稅或稅負極低;無外匯管制;監管寬鬆。同時,在這些國家(地區)設立的公司幾乎被所有國際大銀行承認,可在銀行開立帳號。

  「富人、機構在這些國家和地區設立離岸公司隱藏應稅收入和資產,給各國稅務局徵稅造成很大的問題。2010年,美國頒布了《海外帳戶稅收合規法案》(以下簡稱FATCA),要求外國金融機構向美國國內收入局報告美國稅收居民(包括美國公民、綠卡持有者)帳戶信息,否則外國金融機構在接收來源於美國的特定收入時將被扣繳30%的懲罰性預提所得稅。而CRS簡單地說就是全球版的FATCA,核心就是通過各國金融帳戶信息分享、交換,實現金融帳戶及其稅收信息的透明化。CRS在中國的推進,代表著中國會收集非居民信息去跟非居民所在國分享,同樣的,反過來,中國稅收居民在外面的信息,將來也會被外面這些國家交換回中國稅務總局。」何曉宜向羊城晚報記者介紹。

  離岸公司隱身實控人將透明化

  何曉宜談到,CRS的推進對設立在這些國家和地區的離岸公司「殺傷力」比較大,因為,其背後的實際控制人將很難再隱匿。

  示例:中國籍個人陳先生,同時也是中國稅收居民,在英屬維京群島(簡稱BVI)註冊登記了一家公司,是這家BVI公司的實際控制人。而BVI公司持有香港銀行帳戶,帳戶餘額有3000萬元,這些收益在BVI不用交稅,之前在香港和中國內地也沒有申報繳稅,但按照CRS時間表,今年香港已開始執行CRS,銀行也開始了客戶盡職調查。

  「由於這家BVI公司是消極非金融機構(大部分收入是股息、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等消極經營活動收入),容易被當作跨境逃避稅的工具,CRS規定,銀行需穿透這家BVI公司,最後會識別出其背後的實際控制人陳先生。之後香港銀行將根據CRS信息交換要求,收集、報送這家BVI公司帳戶信息、餘額和陳先生等信息給香港稅務局,再由香港稅務局把這些信息報往兩個方向:一是把BVI公司的信息報給英屬維京群島稅務局;二是把陳先生的信息報給中國的國家稅務總局。這樣一來,陳先生及其在BVI隱匿的收入,都將變得透明。」何曉宜解釋。

  根據CRS推進時間表,中國內地金融機構從今年7月1日起正式展開客戶盡職調查,不僅收集非稅收居民信息,還收集雙重稅收居民的信息。

  哪些國家(地區)將最早和中國互換信息

  根據CRS協議,CRS執行者分為兩批:第一批50個國家(地區)在今年進行信息交換,這其中有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百慕達等;第二批50個國家(地區)在2018年進行信息交換,這其中有中國、中國香港等。今年時間已經過半,首批50個國家(地區)信息交換情況進展如何?

  「估計到今年8月才可以知道CRS執行情況,因為,第一批國家和地區的金融機構應在去年底把信息收集好,然後在今年交給稅務局,再由稅務局進行分辨,確定把哪些帳戶與哪些國家和地區進行交換,這需要時間。」那麼,到2018年有哪些國家(地區)會最早和中國互換信息?何曉宜介紹說:「根據目前中國已籤署的3個多邊稅收合作法律工具:2017年6月包括中國在內的67個國家和地區籤署《實施稅收協定相關措施以防止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BEPS)的多邊公約》、2013年籤署的《多邊稅收徵管互助公約》及2015年籤署的《金融帳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多邊主管當局間協議》,連同中國對外籤署的102個雙邊稅收協定、10個情報交換協議以及10多個雙邊稅收合作備忘錄,預計到2018年,中國會與籤約國家和地區一次過自動交換信息。」

  中美目前未互換金融帳戶信息

  會不會有中國富人為了逃避這種帳戶信息透明化而把資產轉到那些尚未承諾實施CRS的國家(地區),如美國、柬埔寨、臺灣等地?

  「把錢轉走,不是不行,但要考慮目前CRS已覆蓋100個國家和地區,而且今後還會有更多國家和地區加入;而且這些錢最終是要投資的,投到哪裡,稅只是其中一個要考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要考量資產收益和安全問題。」何曉宜還談到一個熱點問題:美國雖然沒有參與CRS,但美國有FATCA。2014年6月中美兩國已就該法案在中國的實施達成初步協議。不過,到目前兩國仍未正式籤署政府間協議(IGA),即FATCA還沒有正式在中國落地,所以,中美兩國現在還不能互換信息。

  隨著CRS在100個國家(地區)的落地,各國互換信息已是大勢所趨。這一動向無疑牽動不少中國富人的神經。據業內人士透露,去年已有富人聞風而動,把在香港銀行帳戶資金拆小、分存多家銀行,讓自己不進入各家銀行首批被盡職調查的高淨值客戶名單。

  對此,何曉宜認為,這樣做只是把被金融機構盡職調查的時間推遲一點而已。如果因之前個人在境外的收入信息不透明或者國內申報體制不完善,導致個人境外收益沒有進行繳稅申報,將來中國的稅務機關肯定會因為CRS信息互享而把這個漏洞補上。

  不過,鑑於一些海外離岸公司架構和海外交易的複雜性與中國目前對海外帳戶申報繳稅辦法銜接上的不完善,何曉宜建議,中國在執行CRS之後,可考慮像美國FATCA那樣,推出一個「自首申報計劃」(Offshore Voluntary Disclosure Program),「這樣做影響深遠,我相信目前在國內有海外收益的人為數不少,他們面臨著CRS信息被交換回來的問題,如果我們可以推出一定的『自首申報計劃』,鼓勵他們把海外收益補申報回來,之後免掉其罰款、滯納金,同時再提供渠道允許他們把依法納稅後的資金匯回國內,這對中國整體經濟發展有利,正面影響也很大。」

  來源:(未知 )

相關焦點

  • 盤點「避稅天堂」:英屬維京群島監管力度最小
    盤點「避稅天堂」:英屬維京群島監管力度最小 2014-11-23 18:36:43、維爾京、百慕達群島……這些雖是小小的島國,卻在全球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因為它們被貼上了「避稅天堂」的標籤。
  • 「避稅天堂」開曼群島
    ★著名離岸公司註冊地開曼群島和英屬維京群島,百慕達並稱為三大離岸註冊地之一,島上的財政收入大部分來自於這一部分。而和常用的另一「避稅天堂」英屬維京群島相比,開曼的律所和會計師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可以完成更為複雜的資產分布策略,而英屬維京群島註冊的特殊目的公司(SPV)往往只持有單一資產。世界知名的律所包括Maples and Calder, Walkers Global都在開曼設有專門的辦公室,也會專門面向香港的業務組,專門幫助香港和內地公司制定離岸公司策略。
  • 英屬維京群島,金融交易的避稅天堂
    避稅天堂一般有三種模式,一種是採用建立銀行、吸引外國存款的模式,一種是以便捷的公司註冊手續和免稅的吸引力,吸引全球公司在當地註冊,並賺取管理費和服務費的模式,如英屬維京群島,還有一種是以吸引各國富有的文體明星定居而生利的模式。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避稅天堂—英屬維京群島。
  • 避稅天堂開曼群島遭遇打擊 中國受到雙重影響
    華夏經緯網訊:2003年12月1日,英國向英屬開曼群島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放棄反對執行歐盟儲蓄規定指令的立場,以配合明年1月1日生效的新的儲蓄稅收法,由此揭開了歐盟打擊海外避稅的序幕。早在今年2月3日歐盟就通過了制止資金外流的草案。該草案規定,從2004年起,除盧森堡、比利時和奧地利之外的歐盟成員國都必須採用銀行信息交換機制,以使存款人居住國政府了解本國居民在海外的存款利息收入,並對此徵稅。作為回應,2月19日,德國部長會議通過了一項新的稅收赦免草案,規定從7月1日開始,將資金轉移到國外的德國逃稅者只要補繳25%的利息稅,就可以在一定期限內將「黑錢」轉回德國境內而不受任何懲罰。
  • 歐盟在與英國「分手」後翻臉,英屬開曼群島或將列入避稅天堂黑名單
    根據《衛報》2月13日的報導,英國退出歐盟後不到兩周,其海外領土英屬開曼群島將被歐盟列入避稅黑名單。據悉,為了顯示英國已經失去對歐盟的影響力,該決定會在下周由27個成員國籤署。
  • 英脫歐不到半月 歐盟擬將開曼群島列入避稅天堂黑名單
    英國「脫歐」不到半月,歐盟擬將開曼群島列入「避稅天堂」黑名單英國剛「脫歐」不到半月,其海外領地就被歐盟「拉黑」。據英國《金融時報》2月13日報導,開曼群島將與阿曼、斐濟和萬那杜一同被列入歐盟的外國「避稅天堂」黑名單,這也是第一個因未能打擊稅收優惠政策濫用而被歐盟點名的英國海外領土。
  • 英國「脫歐」不到半月,歐盟擬將開曼群島列入「避稅天堂...
    據英國《金融時報》2月13日報導,開曼群島將與阿曼、斐濟和萬那杜一同被列入歐盟的外國「避稅天堂」黑名單,這也是第一個因未能打擊稅收優惠政策濫用而被歐盟點名的英國海外領土。歐盟外交官稱,歐盟27國大使於當地時間2月12日決定,將開曼群島列為9個未能與歐盟有效合作的海外稅收領土之一。
  • 中國上市公司「聖地」:「避稅天堂」開曼群島
    翻開阿里巴巴的 註冊地一看,你會大吃一驚,它的註冊地竟然是遠在加勒比海西北部的一個不知名的小島開曼群島。  其實,除了阿里巴巴之外,在這個彈丸之地中,你還可以發現存在更多的中國公司,像當當網、奇虎360、小肥羊和新浪,這些在國內知名度頗高的公司,都是在開曼群島註冊的。  那就很奇怪了,為什麼都選擇在開曼群島這個英屬殖民地註冊呢?是因為那裡風景優美還是空氣清新?
  • 為什麼很多註冊在維京群島
    BVI(BVI英屬維京群島)公司註冊四大群島有馬紹爾、塞席爾、開曼、BVI(BVI中文為英屬維京群島)其中是維京群島是英屬的。 BVI是British Virgin Islands的縮寫,即英屬維京群島。
  • 開曼群島亮劍!阿里、百度、京東……一堆大企業有麻煩了
    如英國的那幾塊海外屬地開曼群島、維京群島、百慕達群島……其中最為著名的是開曼群島,包括美國、中國在內的全世界許多企業都在這裡註冊,或者在這裡開設子公司、空殼公司。這意味著,開曼群島已經向一些試圖通過開曼群島的空殼公司將國內收益藏起來的公司,亮起了紅燈。憑藉這些空殼公司,有些企業一邊賺著人民的錢,一邊通過各種騰挪轉移來避稅或者少交稅。由於信息保密做得非常好,政局又穩定,開曼群島也因此成為了全球企業和政客名流避稅、洗錢的天堂,遭到多個國家的炮轟。
  • 最大加密中心仍在黑名單,歐盟將開曼群島從避稅天堂黑名單中移除
    10月6日,歐盟將開曼群島重避稅天堂黑名單中刪除。 打開百度,搜索「開曼」顯示的都是「開曼群島註冊」「開曼註冊公司」等等。英屬開曼群島是加密貨幣業務的熱門司法管轄區,單2019年在那裡註冊的六個交易所的BTC交易量就超過15億美元。
  • 全球徵稅時代到來 中國富人的「避稅天堂」風光不再
    摘要 【全球徵稅時代到來 中國富人的「避稅天堂」風光不再】從目前已公布的承諾實施金融帳戶涉稅信息自動交換標準相關協議條款國家(地區)名單看,共有100多個國家(地區)參與,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熱門移民國家以及英屬維京群島、開曼群島、百慕達
  • 英屬維爾京BVI群島公司涉及法院訴訟2020做成公證書的文件
    英屬維爾京BVI群島公司涉及法院訴訟2020做成公證書的文件英屬維京群島,主要以BVI、開曼、百慕達為主體,英屬維京群島在國際上融資、上市等方面涉獵較廣,國內企業也有不少英屬維爾京公司的身影。英屬維爾京BVI公司商業文件涉及到國內使用,不管是商業訴訟,成立外資公司代表處,辦理年審程序都是需要對BVI公司文件進行公證認證。公證認證的目的是使BVI公司出具的文書能得到中國有關當局承認,不致因懷疑文件上的籤名或印章是否屬實而影響文書的法律效力,即通常說的使文書發生域外效力。
  • 中國富人避稅天堂風光不再
    全球徵稅時代到來 離岸「避稅天堂」風光不再  本記者 陳若萌 深圳報導  長期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很多富人都悄無聲息地將自己的巨額資產轉移到所謂的「避稅天堂」,如巴哈馬、開曼群島、維京群島、盧森堡……  為吸引外國資本流入、繁榮本國(地區)經濟,這些有「避稅天堂」之稱的國家(地區)有一些共同點
  • 一文詳解開曼群島,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最愛的公司註冊地
    開曼群島1503年5月10日,哥倫布在新大陸探險時發現了它,命名為龜島。後來1586年,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英國航海家法蘭西斯·德瑞克達到該島,它就有了現在的名字,叫開曼群島。它是英國在西印度群島的一塊海外屬地。開曼群島是一個旅遊勝地,具體說是潛水勝地,它四面環海。又是熱帶氣候,海洋旅遊資源豐富,擁有著世界上最好的海灘之一——七英裏海灘;擁有鯊魚棲息地魔鬼城;加勒比海地區最奇麗的潛水勝地之小開曼群島等。旅遊行業作為開曼群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它與斯裡蘭卡不同。
  • 全球圍剿避稅天堂?港股半數上市公司竟在開曼註冊
    2019年1月1日,開曼群島和BVI(英屬維京群島)的《經濟實質法令》正式實施,2月22日,開曼發布《地裡移動活動的經濟實質指南(第一版)》(簡稱「開曼指南」),這是有關《經濟實質法令》的具體細則,其核心提到,只要在開曼成立和註冊的公司,除了投資基金以外,都需要在開曼有實質性的經營業務,比如定期召開董事會,在開曼從事核心創收活動,要有與公司形成的收入相符合的營運支出
  • 全球徵稅時代到來 離岸「避稅天堂」風光不再
    長期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很多富人都悄無聲息地將自己的巨額資產轉移到所謂的「避稅天堂」,如巴哈馬、開曼群島、維京群島、盧森堡……為吸引外國資本流入、繁榮本國(地區)經濟,這些有「避稅天堂」之稱的國家(地區)有一些共同點:對前來註冊登記設立公司只收極少的年度管理費;對公司股東信息、股權比例、收益狀況等給予高度保密;不徵稅或稅負極低;無外匯管制;監管寬鬆。
  • 英屬維京群島簡介
    英屬維京群島英屬維京群島(The British Virgin Islands)位於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間,背風群島的北端,距波多黎各東海岸100公裡,與美屬維京群島毗鄰。英屬維京群島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21℃-32℃,年降水量1000毫米。
  • 島國公司之英屬維京群島 (BVI)公司註冊優勢
    英屬維京群島(BVI),又名英屬處女島 ( BRITISH VIRGIN ISLANDS - B.V.I )位於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間,面積153平方公裡(約59平方英裡)。位於背風群島的北端,距波多黎各東海岸100公裡,與美屬維京群島(The United States Virgin Islands)毗鄰。屬於亞熱帶氣候,主島為TORTOLA(託託拉島),公路發達。英屬維京群島是一個自治管理、通過獨立立法會議立法的、政治穩定的英屬殖民地。
  • 歐盟更新避稅黑名單 巴拿馬及英屬開曼群島等入列
    中新網2月19日電 據歐聯社報導,當地時間18日,歐盟再次更新避稅黑名單,並認定巴拿馬不僅做得不夠,而且尚未達到全球透明化標準,重新將巴拿馬列入避稅黑名單。此外,英國海外領地開曼群島也首度被歐盟列入該黑名單,被視為是歐盟對英國脫歐的警告。